宝宝摔倒怎么办 扶还是不扶,宝宝摔倒了扶不扶 分情况而定
1、宝宝摔倒怎么办 扶还是不扶
两三岁的宝宝,走在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情。宝宝摔倒后,怎么办?很多妈妈为此而纠结过。这些妈妈都是关注宝宝成长的细心妈妈,她们担心扶了
1、宝宝摔倒怎么办 扶还是不扶
两三岁的宝宝,走在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情。宝宝摔倒后,怎么办?很多妈妈为此而纠结过。这些妈妈都是关注宝宝成长的细心妈妈,她们担心扶了宝宝会产生依赖心理,所以不想扶;不扶吧,又担心宝宝受委屈,要是让宝宝觉得妈妈不心疼自己,会影响亲子关系。
哎,养个孩子真的是很难啊!
宝宝摔倒时
走路对大人来讲,是通向目的地的一种手段,而对宝宝来讲,是学走路、促进腿部肌肉生长发育、增长智能的一种方式。大人跌倒了,会自己检查一下有没有伤着,不小心摔倒了,爬起来就好了。
宝宝跌倒了呢?他会哭、会趴在地上、会害怕、会观察大人是否关注他,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该怎么做呢?
1.摔了一小跤
首先妈妈要认清摔跤对宝宝来讲并不是一件大事,如果妈妈不扶,宝宝自己也能起来。这个过程对宝宝来讲是一次很重要的人生体验,宝宝会意识到,走路并不是迈开双腿就能平稳地进行下去的事情,而是跟周围的环境有关。
有了这类经验后,宝宝走路的时候就会多察看周围环境、多察看路面是否平整,从而调整前进路线、前行姿势、前行方向。如果宝宝有了在泥泞、不平路面摔倒的经历后,会明白自己应付不了这么复杂的情况,就会张开双臂让妈妈抱抱。
学步的宝宝,他的走路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的,他要通过走路学会走路,这要靠他自己去摸索、尝试。这种反复尝试直至成功的经验让宝宝认识到自己具备掌握身体、把握环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宝宝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
如果妈妈总是牵着宝宝的手,或者宝宝一摔倒妈妈就赶紧跑过去抱起来,宝宝虽然少受了皮肉之苦,但是体会不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问题的快乐,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以后就养成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仰仗大人、信服大人、藐视自己的习惯,独立性、自信心都会很差。
所以,当宝宝摔倒时,没有什么大碍,宝宝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大哭,妈妈还是不要扶为好,毕竟是宝宝自己摔倒的。
如果宝宝恰逢生病或处于遇到挫折的心理娇弱状态,妈妈激励他爬起来,他不愿意,妈妈可以温柔地询问一下:“宝宝,要妈妈帮忙吗?”当宝宝同意后,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亲一亲,让宝宝在怀里撒个娇,就会连同宝宝刚受到的委屈都一起抚平了。
老一辈人习惯于把责任归罪于地面,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在教宝宝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这样的宝宝,长大后承担责任的能力可能就会欠缺。所以,妈妈还是对宝宝说:“看着地面,慢点走,别急,长大了再走快!”这样的叮嘱对孩子来讲是最实用了。
有的时候,宝宝摔倒后并没有哭泣,而是看到妈妈心疼、惊慌的表情后才开始哭泣的。妈妈还是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面对宝宝的摔倒,轻轻地说:“起来,宝宝,妈妈等你!”或“宝宝可勇敢了,自己就起来了!”
2.摔了一大跤
学走路的宝宝,如果确实磕着碰着了,妈妈一定要尽快把宝宝抱起来,帮助宝宝揉揉磕着的地方。有伤口的话,尽快为孩子消毒、包扎。这样,摔跤这件事才不会留给宝宝可怕的印象。
如果这时家长态度冷漠、严肃,坚持让宝宝自己站起来,宝宝被疼痛和流血惊吓,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不要觉得宝宝哭了,就是懦弱的表现。当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边安慰宝宝,一边帮助宝宝擦去泪水。哭过之后,宝宝的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就释放了出来。
宝宝摔倒后
宝宝摔倒后,不管妈妈有没有扶,宝宝起来后,妈妈都要做一下善后工作。
1.查看伤情
一看:看孩子倒地时的姿势与状态,脸色是否异常,手脚是否能动,身上有无外伤或起青包、出血、血肿等。
二问:询问孩子什么地方疼,胸部、肚子、头部有无不适的感觉。
三查:检查全身各个关节是否有问题。先让孩子做几次蹲下、起立的动作,接着让孩子伸展胳膊、活动手腕、左右转头,再让孩子反复做几次弯腰挺身动作,最后让孩子张口,看牙齿有无松动或脱落、口腔有无破损。即使上述检查完全没有问题,还要继续观察1—2天。主要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有无变化,如大便变黑、小便呈血色或黑色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支持宝宝行走
行走的过程,既是宝宝对自身能力的探索过程,也是宝宝对环境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整个身体的协调性、肌肉的力量、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获得了充分发育,对身体、环境的认知也大大提高。
探索行为得到父母及时和正面的响应越多,宝宝越会对自己形成良好的评价,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积极,他越会是一个平静而快乐的宝宝。相反,探索行为得到父母负面响应越多,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趋向负面,并会对此感到不解和困惑,继而引发宝宝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宝宝表现出强烈的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欲望的时候,他们会到处摸、到处走、到处爬、到处翻,在家里,凡是他们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要鼓捣一番。妈妈不要因为怕摔、怕磕、怕弄脏衣服、怕弄坏东西而制止宝宝,要知道,不管哪类活动,都是对宝宝身体部位的一个很好的锻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摔倒了扶不扶 分情况而定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摔倒是常有的事,那么孩子摔倒了家长要不要扶一把呢?家长还是看情况而定吧。
孩子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估计很多妈妈都想知道答案。大家心里纠结的,无非都是这两点:一摔就扶,担心孩子会变得很依赖大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要是不扶,又担心孩子没有安全感,内心觉得爸爸妈妈是不能依靠的,现在不都强调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吗?越想越凌乱。
不过,通常大部分妈妈都会选择去扶,宁愿孩子没那么独立,也不希望孩子因此感到缺爱。甚至很多时候孩子摔倒了,不仅妈妈一个人紧张,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跑过来安慰……看着这阵仗,妈妈的心里又犯难了:外国人带孩子就是舒服啊!孩子摔了都不带扶的,不像我们,孩子一摔跟头,全家人都围上来。
不过,当你明白以下几点时,或许你就知道该不该扶了。
孩子摔倒要不要扶,分情况而定
1、观察孩子是否有能力自己站起来
:让宝宝自己站起来"的习惯,最好在宝宝学步期就形成,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容易摔跟头,但也是对走路最感兴趣的。妈妈要客观地判断宝宝的大动作是否发育得比较好了,如果宝宝有能力自己站起来,要尽量让他自己站起来,在他的前面微笑、拍手,给宝宝加油打气!这时宝宝看到妈妈的笑脸了,通常会乐呵呵地自己站起来,然后前一脚后一脚地奔向妈妈的怀抱。
2、:软着陆"
如果宝宝摔得不重,屁股先着地、或者身下有东西垫着、周围也没有什么危险的物品,这时妈妈大可以放心地让宝宝自己站起来。要是宝宝自己一骨碌爬起来,转身就不记得这事了,妈妈更不要过来又是给宝宝提醒,又是给宝宝安慰的。宝宝都觉得没有什么了,妈妈为什么要将这个事情放大呢?
只有妈妈觉得:摔跤"是一件小事了,宝宝才会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些宝宝经不起摔,轻轻:坐"在地上也会哭得撕心裂肺,多半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3、:硬着陆"
如果宝宝从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摔得比较重,或者磕破皮了,这种情况妈妈要马上过去,检查宝宝身上哪里受伤了,伤口应该如何处置。要是宝宝因为害怕而哭泣,妈妈要及时给宝宝安慰,抱着他,减轻他的恐惧。
4、观察孩子的反应,是否在渴求父母的关注
另外,的确有不少宝宝会借着:摔倒"的机会,来寻求大人的关注,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哭着要大人扶。这时妈妈千万不要认为:不能抱他,会惯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想要得到另一半的安慰,但是对方回应冷淡,你心里是不是会很难受?
这时妈妈可以先用语言鼓励孩子站起来,如果孩子仍然不起来,那就不要吝啬你的拥抱,敞开你的双手告诉孩子:妈妈在这",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我的"。这样孩子多半只是在你的怀里蹭几下,转身又忘我地玩耍起来了。
总结以上几点,其实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完全看孩子个人的需求:如果他暂时没能力站起来、摔太重了没法自己站起来,或者内心非常需要你,这时候妈妈应该给宝宝帮助,拉他一把,给他安慰。
而那些不管摔得轻或重都需要大人扶、不扶就不起来、还要大哭大闹的孩子,又是怎样:炼成"的呢?看看以下这些做法你就知道了。
孩子摔倒了,这些做法要不得
1、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冲上去扶
有些:超人妈妈",看不得孩子受半点伤,只要孩子摔了,不管轻重,都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来扶。告诉你,这样做真有可能会让孩子很不:耐摔"。
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在广场的转角处轻轻摔了一跤,明明可以自己站起来的,却非要全身:舒舒服服"地趴在地上哭,等到妈妈来扶了才愿意站起来。回头一看那个妈妈,起码怀孕八个月了,要蹲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想也真替她着急!只见她一步一步走过来,却没听到她说一句:宝宝自己站起来"这样的话。毫无疑问,在他们母子之间已经形成了:不扶就不起来"的:默契"。
2、过于担心孩子会摔着
也有的妈妈,总是担心孩子磕着碰着,孩子玩个捉迷藏,也要追在后面喊:小心点,宝贝"、:慢点、慢点、别摔着了"、:别跑那里去,有个台阶"。
你的过分紧张,只会让孩子觉得摔倒了就是一件天大的事,这时让大人扶起来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3、责怪地板、责怪桌子
很多爹妈在孩子摔倒的时候,都会责怪地面不够平坦、桌子不小心:撞人"。每当看到孩子因此破泣为笑,他们总会觉得这样做特别管用。
但是这招只会让孩子更难明白,摔倒的责任其实在于自己,而不是在于环境,无疑不利于孩子:自我责任心"的形成。
4、感到愧对孩子
还有的妈妈,看见孩子摔倒了,自己的心也要内疚死了,一边急急忙忙把孩子扶起来,一边向孩子道歉:都怪妈妈没看好你,宝宝不哭,妈妈下次不会让你摔着了。"
拜托,孩子摔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你再强大,也没法次次都阻止他摔倒啊!再说了,摔跤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以后他的成长过程中,摔跟头的机会多着呢,在地上轻轻磕一下算什么呢?
害怕孩子摔,你真正应该做的是?
中国的爸妈和欧美的爸妈确实有个区别,例如我们教孩子骑自行车的时候,可能会追在孩子的后面喊:小心点"、:慢点"、:别太快"……而国外的爸妈则会给孩子带上头盔和护膝、护腕,这样孩子爱怎么摔就怎么摔,也不需要大人在他们耳边唠唠叨叨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向那些会:偷懒"的爸妈学习,把孩子活动范围内的危险因素都基本排除了,孩子怎么摔,问题都不会太大。只有当妈的对:孩子摔跤"这件事淡定了,你才能真正不去纠结: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参考网站:太平洋亲子)
3、宝宝摔倒了扶不扶?你该这样做
宝宝摔倒了,很多家长都会着急的先将孩子扶起来。那么,这样做真的好吗?宝宝摔倒了该不该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估计很多妈妈都想知道答案。大家心里纠结的,无非都是这两点:一摔就扶,担心孩子会变得很依赖大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要是不扶,又担心孩子没有安全感,内心觉得爸爸妈妈是不能依靠的,现在不都强调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吗?越想越凌乱……
不过,通常大部分妈妈都会选择去扶,宁愿孩子没那么独立,也不希望孩子因此感到缺爱。甚至很多时候孩子摔倒了,不仅妈妈一个人紧张,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跑过来安慰……看着这阵仗,妈妈的心里又犯难了:外国人带孩子就是舒服啊!孩子摔了都不带扶的,不像我们,孩子一摔跟头,全家人都围上来。
不过,当你明白以下几点时,或许你就知道该不该扶了。
孩子摔倒要不要扶,分情况而定
1、观察孩子是否有能力自己站起来
:让宝宝自己站起来"的习惯,最好在宝宝学步期就形成,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容易摔跟头,但也是对走路最感兴趣的。妈妈要客观地判断宝宝的大动作是否发育得比较好了,如果宝宝有能力自己站起来,要尽量让他自己站起来,在他的前面微笑、拍手,给宝宝加油打气!这时宝宝看到妈妈的笑脸了,通常会乐呵呵地自己站起来,然后前一脚后一脚地奔向妈妈的怀抱。
2、:软着陆"
如果宝宝摔得不重,屁股先着地、或者身下有东西垫着、周围也没有什么危险的物品,这时妈妈大可以放心地让宝宝自己站起来。要是宝宝自己一骨碌爬起来,转身就不记得这事了,妈妈更不要过来又是给宝宝提醒,又是给宝宝安慰的。宝宝都觉得没有什么了,妈妈为什么要将这个事情放大呢?
只有妈妈觉得:摔跤"是一件小事了,宝宝才会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些宝宝经不起摔,轻轻:坐"在地上也会哭得撕心裂肺,多半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3、:硬着陆"
如果宝宝从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摔得比较重,或者磕破皮了,这种情况妈妈要马上过去,检查宝宝身上哪里受伤了,伤口应该如何处置。要是宝宝因为害怕而哭泣,妈妈要及时给宝宝安慰,抱着他,减轻他的恐惧。
4、观察孩子的反应,是否在渴求父母的关注
另外,的确有不少宝宝会借着:摔倒"的机会,来寻求大人的关注,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哭着要大人扶。这时妈妈千万不要认为:不能抱他,会惯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想要得到另一半的安慰,但是对方回应冷淡,你心里是不是会很难受?
这时妈妈可以先用语言鼓励孩子站起来,如果孩子仍然不起来,那就不要吝啬你的拥抱,敞开你的双手告诉孩子:妈妈在这",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我的"。这样孩子多半只是在你的怀里蹭几下,转身又忘我地玩耍起来了。
总结以上几点,其实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完全看孩子个人的需求:如果他暂时没能力站起来、摔太重了没法自己站起来,或者内心非常需要你,这时候妈妈应该给宝宝帮助,拉他一把,给他安慰。
而那些不管摔得轻或重都需要大人扶、不扶就不起来、还要大哭大闹的孩子,又是怎样:炼成"的呢?看看以下这些做法你就知道了。
孩子摔倒了,这些做法要不得
1、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冲上去扶
有些:超人妈妈",看不得孩子受半点伤,只要孩子摔了,不管轻重,都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来扶。告诉你,这样做真有可能会让孩子很不:耐摔"。
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在广场的转角处轻轻摔了一跤,明明可以自己站起来的,却非要全身:舒舒服服"地趴在地上哭,等到妈妈来扶了才愿意站起来。回头一看那个妈妈,起码怀孕八个月了,要蹲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想也真替她着急!只见她一步一步走过来,却没听到她说一句:宝宝自己站起来"这样的话。毫无疑问,在他们母子之间已经形成了:不扶就不起来"的:默契"。
2、过于担心孩子会摔着
也有的妈妈,总是担心孩子磕着碰着,孩子玩个捉迷藏,也要追在后面喊:小心点,宝贝"、:慢点、慢点、别摔着了"、:别跑那里去,有个台阶"……
你的过分紧张,只会让孩子觉得摔倒了就是一件天大的事,这时让大人扶起来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3、责怪地板、责怪桌子
很多爹妈在孩子摔倒的时候,都会责怪地面不够平坦、桌子不小心:撞人"。每当看到孩子因此破泣为笑,他们总会觉得这样做特别管用。
但是这招只会让孩子更难明白,摔倒的责任其实在于自己,而不是在于环境,无疑不利于孩子:自我责任心"的形成。
4、感到愧对孩子
还有的妈妈,看见孩子摔倒了,自己的心也要内疚死了,一边急急忙忙把孩子扶起来,一边向孩子道歉:都怪妈妈没看好你,宝宝不哭,妈妈下次不会让你摔着了。"
拜托,孩子摔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你再强大,也没法次次都阻止他摔倒啊!再说了,摔跤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以后他的成长过程中,摔跟头的机会多着呢,在地上轻轻磕一下算什么呢?
害怕孩子摔,你真正应该做的是?
中国的爸妈和欧美的爸妈确实有个区别,例如我们教孩子骑自行车的时候,可能会追在孩子的后面喊:小心点"、:慢点"、:别太快"……而国外的爸妈则会给孩子带上头盔和护膝、护腕,这样孩子爱怎么摔就怎么摔,也不需要大人在他们耳边唠唠叨叨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向那些会:偷懒"的爸妈学习,把孩子活动范围内的危险因素都基本排除了,孩子怎么摔,问题都不会太大。只有当妈的对:孩子摔跤"这件事淡定了,你才能真正不去纠结: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
4、孩子走路时不慎摔倒了该怎么办
孩子在学走路时,摔倒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不慎摔倒时,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马上跑过去抱起孩子,说些安慰的话,给点零食,先哄住孩子不哭。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一种缺乏医学常识的表现。父母在遇到孩子不慎摔倒时,应该先看,再问,后检查。
当孩子摔倒在地时,首先要看孩子倒地时的姿势与状态,看脸色是否异常,手脚是否能动,身上有无外伤或起青包、出血、血肿等。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父母不妨就假装没看见,让孩子学着自己爬起来。
如果脸色异常,父母应该尽快扶起孩子,询问孩子什么地方疼,例如胸部、肚子或头部有无不适的感觉。然后再让孩子做几次蹲下、起立的动作,接着让孩子伸展胳膊、活动手腕、左右转头,再让孩子反复做几次弯腰挺身动作,最后让孩子张口,看牙齿有无松动或脱落、口腔有无破损等情况,以检查孩子全身各个关节是否有问题。
即使上述检查完全没有问题,还要继续观察1~2天。主要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有无变化,如大便变黑、小便呈血色或黑色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据有关专家调查,孩子最容易跌跤的季节是一年中的7月、11月。7月天气炎热,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出汗多,易打滑;11月则是一年中活动开展最多的季节。而一天之中,孩子大多在下午三四点钟至傍晚惹麻烦,父母这时得格外注意。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学步宝宝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继续走
学会行走,对于宝宝来说,好比经历了第二次分娩,宝宝从无助的状态诞生出来-演化为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宝宝内心有一股巨大的驱动力,驱动着他们勇往童前,不断地练习这项新学会的技巧。
宝宝行走跟我们成年人行走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我们行走,一般来说心中都有一个想要达到的目的地:而学步儿行走,则是为了行走而行走,所以你会看到他们在一个空间内不厌其烦地走来走去,爬上爬下。他不是为了走到一个什么地方,而是为了练习并完善自己行走的功能。
学会行走,不仅仅是一个生理上的分水岭,也标志着他们心理发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学会行走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生,他们乐于独立探索世界,开始挣脱成年人的束缚,从蹒跚学步开始,跌跌撞撞地,然而又是义无反顾地,走向独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