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性格开朗的幼儿(个案分析性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
个案分析性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绽放师德之美》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教师,从教已有5年了,2005年年仅20岁的我满怀憧憬的走上讲台,那时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动、十分自豪,同时也有点揣揣不安。面对几十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茫然失措……我该教他们什么呢?游戏?儿歌?我什么都不会呀!于是我顺手拿起孩子们的课本一句一句的朗诵,我不知道我都读了些什么,只记得有位孩子站起来好奇的问:“老师,你的手为什么老是在抖呢?”瞬时孩子们向我投来了嘲笑的目光,我的脸“唰”一下变得通红,无助的我把眼睛投向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微笑的看着我,对我点点头,在她的鼓励下,我渐渐的自如,完成了我的第一堂课。从那以后我就多向老师们请教,积累经验,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年复一年,我们迎来了一批批活泼可爱的“小不点”望着他们天真稚拙的样子,我由衷的喜爱,记得刚进入幼教岗位时,每当孩子入园,哭闹不止,父母焦急万分时,我总是手忙脚乱的,孩子哭,家长急,我更急,而现在的我总能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从容的去面对一切!
五年来,我一直努力的工作,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中。平时勤于收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在教育的园地里奉献着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诚,五年中我也在不断的成长起来,使自己在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我不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曾两次参加专业进修,为工作更好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我跟幼儿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心中充满感激。我要谢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感到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他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是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的火花。同事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是每次的经验交流,让我深深感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是工作,是实践,给我提供了研究的生命土壤!我会在不断的总结,探索,尝试中积累经验。
我欣喜整天徜徉于幼儿中间,望着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曾经听一位学者说过:“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优越、最光荣的”。带着对这一理念的憧憬,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我喜欢这样一首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中是盛唐实幼这个大家庭让我成熟,是园领导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忙碌的,但也是充实和快乐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而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将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乏”的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奉献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用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爱与责任”。在教育的热土上,不追求轰轰烈烈的表象,而要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实实在在的耕耘,这才是爱的真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我们如何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呢?如果说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做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己,所有的孩子,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孩子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的,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对于班上好动,做事没有恒心的孩子,我会放大他的优点,热情当众表扬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我会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锻炼,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会耐心的说服,让他们自己换角度思考,我想只有爱孩子,才能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也只有爱孩子,才会喜欢孩子,赞赏孩子,也只有爱孩子,老师才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才有通向任何孩子心灵深处的钥匙,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应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构筑起师生爱的心桥,这样才会更好的为孩子服务,只有用爱谱写的梦才会甜美。
弹指一挥,五年过去了,我在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着,本着对事业的衷心,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我与幼教事业共风雨、共兼程,共成长!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大班幼儿性格内向个案分析
该同学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尊敬长辈,爱护幼小,非常富有同情心。
学习比较粗心,不是很勤奋,书写潦草,但作业能按时完成,在家里能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在本学期中,能积极完成学校各科学习,性格乖巧内向,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见解。
在学习中,态度和习惯还需加强。
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孩子。
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看着孩子成长的足迹,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败;有进步,有不足;有收获,有憾缺不论今后面对的是什么,你现在要做好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做一个品行优秀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认认真真走路!
该生本学期比较乖巧,能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对人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也比较认真,但写字比较潦草,要求以后写字要工整,对没有学懂的课题,要勤问老师和同学们,希望将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
能自觉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就是拖拉的时间太长,希望今后找出自己不足之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自我评价基本情况能反映出来:孩子平时比较爱玩,学习不够踏实,过去基础较差,近一年来,学习较主动,也有不少进步,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苦教育。
本学期即将结束,张佩珺在家里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首先是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认真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且都让家长检查、签字。
其次,在休息时,能自学地锻炼身体,或者做些家务事,如扫地、拖地、洗碗等。
第三,完成作业后,经常约同学一起玩,增强交往和友谊。
第四,平时求知欲较强,常看些《儿童文学》、《中国历史故事》、《兰州晚报》,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好节目,如《动物世界》、《百家诗坛》、《科技之光》等CCTV10的节目。但是有时意志不够坚强,且胆小,今后应加强培养和训练。郝铃珅总体来说比较理想,对人和善,做事认真,尊敬老人、长辈,爱护小生命、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热爱班集体,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能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任务,讲究卫生,有时能主动帮家里干活。
有时也很粗心,把原题的3能写成7。希望以后,遇到事或者作业审题时,要做到细心、认真、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在本学期中,戎佳玥能在家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对人接物方面有了较好的改变,能认真阅读一些好的书刊,并提出一些问题和写出一些较好的文章。
但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表现的不太理想,有时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巩固所学到的课堂知识,过于粗心,学习方法过于简单,导致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波动起伏过大。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自觉地去加强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认真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做到温故而知新,取众人所长,补自己所短。提高稳定自己的学习成绩。
个案分析性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怎么写
第一篇):
观察方式:个案观察
观察对象:李治儒
观察周期:2010年9月----2010年10月
一、个案基本情景:
教师方面:
李治儒,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一向以来与其他幼儿的战争不断,他也不是主动打人,但只要妨碍他,他从不用语言却总用行为来解决问题,所以他的朋友很少。再者自控本事差,别人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控制不了自我。另外他异常喜欢动,跑跳的时候总是又急又快又危险。
家长方面:
孩子在家很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孩子脾气倔强,别人批评他时就不理人所以我们都顺着他,依着他。
个案生活背景:
孩子平时基本都是老人带对孩子,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比较宠爱,想管好孩子可是一见孩子生气就软下心来,顺着孩子。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
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
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当教师说:三人一组的时候,李治儒进取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没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开另外找了自我的两个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这组
幼儿园性格孤僻的案例分析
帮孩子找出原因。一些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好朋友,这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没有好朋友的原因,教给孩子首先要从自己下手,找出原因改变自己。
让孩子平易近人一些。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有些孩子又比较骄傲,这时候家长就要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这就是自己没有好朋友的根源,还要帮助孩子改正,尽快的融合到小朋友们的圈子里去。
幼儿性格案例分析
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
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真是可怜、可叹又可笑。说他呆头呆脑,又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
最后,范进这种百无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从这里读者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场的黑暗。
性格活泼的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如何写(含示例)
XX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好动。无论什么活动都很积极、主动,但是调皮捣蛋的成分居多。如:小朋友刚站好队准备游戏,他就冲过来冲过去,把队伍搅乱,或者游戏时带头做许多很危险的动作;无论课堂气氛多么活跃或安静,他都是不停的动啊动,不是玩玩手,就是扭扭身子转过来转过去的。总之,他无时无刻不在动。每一次,老师刚提醒他不到2秒,他就又恢复了他的好动。
实施措施
1.针对的XX这些行为,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不足,然后再采取语言提示等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这样幼儿就容易接受。
2.孩子小,他的行为容易反复,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要利用日常活中的教育契机,坚持不懈。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班时,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屡次和家长做了沟通,家长从未重视过。现在大班了,家长看到孩子的情况着急了,天天追着老师问怎么办?)
效果
基本上没有改观,父母也说他们也没办法,用尽了各种方法不管用,刚说完,不到2秒就又恢复本性了,管不了。
针对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他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他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他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经过努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不论怎样,他都只能坚持2秒钟。
分析
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面对那样自由的空间,在无人监督的真空状态下,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他什么道理他都懂,也很清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他的无意性的行为得不到发展,就成了现在这样。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 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 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 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 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
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 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 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 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 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 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性格暴躁的幼儿个案分析
2岁宝宝脾气暴躁是有原因的,需要针对宝宝的需求进行合情合理分析,适当处理。
成人脾气暴躁多为性格使然,而2岁的宝宝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性格,所以宝宝的“脾气暴躁”一定存在心理需求,大人需要找到原因并及时适当处理。2岁宝宝的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心理叛逆期,身体素质越好,身体越健康的宝宝、自我意识也越强,脾气也就越暴躁。处理的原则是,既要让宝宝懂得遵守一定家庭规矩和社会交往规矩,又要尊重宝宝的心理需求。宝宝发脾气时,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允许宝宝发泄一段时间,待宝宝情绪稳定下来后再靠近宝宝,大人蹲下来,同孩子目光平视,适当拥抱孩子,或者把宝宝抱起来,给予安慰和倾听孩子的需求,合情合理分析,适当处理。平时要多关心宝宝,陪伴宝宝,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讲故事,遇事要多鼓励要批评,让宝宝尽情享受父母的关爱。
个案分析性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怎么做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如何写(含示例)
XX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好动。无论什么活动都很积极、主动,但是调皮捣蛋的成分居多。如:小朋友刚站好队准备游戏,他就冲过来冲过去,把队伍搅乱,或者游戏时带头做许多很危险的动作;无论课堂气氛多么活跃或安静,他都是不停的动啊动,不是玩玩手,就是扭扭身子转过来转过去的。总之,他无时无刻不在动。每一次,老师刚提醒他不到2秒,他就又恢复了他的好动。
实施措施
1.针对的XX这些行为,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不足,然后再采取语言提示等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这样幼儿就容易接受。
2.孩子小,他的行为容易反复,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要利用日常活中的教育契机,坚持不懈。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班时,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屡次和家长做了沟通,家长从未重视过。现在大班了,家长看到孩子的情况着急了,天天追着老师问怎么办?)
效果
基本上没有改观,父母也说他们也没办法,用尽了各种方法不管用,刚说完,不到2秒就又恢复本性了,管不了。
针对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他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他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他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经过努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不论怎样,他都只能坚持2秒钟。
分析
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面对那样自由的空间,在无人监督的真空状态下,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他什么道理他都懂,也很清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他的无意性的行为得不到发展,就成了现在这样。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 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 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 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 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
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 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 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 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 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 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大班幼儿性格内向的案例分析
内向的孩子适合小班制
孩子比较内向的时候,如果贸然选择大班,孩子会不由自主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甚至发生厌学的情况。所以,孩子初入园,建议选择小班制,对于锻炼孩子的性情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点上,家长一定要慎重,为了孩子的未来,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