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有趣的大小幼儿教案(幼儿比较大小的教案)

2022-11-29 20:18: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幼儿比较大小的教案教案反思通过这次教案活动,使幼儿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水果的方式增加幼儿的性趣。还要注意幼儿对数字大小的顺序认识。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

幼儿比较大小的教案

教案反思

通过这次教案活动,使幼儿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水果的方式增加幼儿的性趣。还要注意幼儿对数字大小的顺序认识。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操作材料,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教案比较大小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对白杨树进行观察,用讨论、比较的方法认识白杨树,了解白杨树的特征。   2.了解白杨树对人类的作用,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白杨树的树形、树枝、叶等的细节照片和有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感知家乡的美丽。   1、 提问:“我们的家乡民勤非常漂亮,种了很多种树,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树吗?”   2、 课件出示白杨树,问:“这是什么树?”   3、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认一认这位好朋友,好吗?”   二、认识白杨树。课件出示白杨树并介绍。   1、认识白杨树枝干的特点。   请幼儿仔细观察白杨树的枝干,互相讨论,讲述白杨树枝干与旁边的柳树、松树有什么不同?   2、认识白杨树叶子的特点。   看一看白杨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3、了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   请幼儿观看课件:看一看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4、了解白杨树对人类的作用。   白杨树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因此我们小朋友要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三、美工活动《美丽的白杨树》。   请幼儿用绘画、粘贴、手工制作等各种方法表现美丽的白杨树。

幼儿园大的和小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11~2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小班教案《比较大小》教案

教学设计合理,生动有趣,符合教学要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孩子们在玩中学,伸出自己的小手和小脚,通过比较增加了课堂的有趣性,效果非常好。

还要多加强互动,增增加趣味性的小游戏,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比较大小的教案

讲课目的伞的大分类,要求孩子们掌握住分类的要求,分离的步骤和分离的原则,并且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伞的分类方法,步骤以及分离原则,用条目的形式列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进行学习理解,然后再进行操作,最后,完成这项任务,对于做的比较好的组或者个人给予大红花奖励

关于比较大小的教案

活动名称:我进步了

  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进步了的地方。

  2、设计奖旗。

  活动准备:图画纸、吸管

  活动过程:1、出示班上的奖状或流动红旗,和幼儿分享他们进步的地方。

  2、一起看挂图,说说自己有哪些进步。

  3、参观托班的教室,看看自己现在在哪些地方的本领比弟弟妹妹大了,想一想哪些是自己以前不会但现在已经会做的事情。

  4、请幼儿设计和制作一面属于自己的名为“我进步了”的奖旗,奖励自己,可以写上:“我进步了,我会自己洗碗了”等等。

  5、请幼儿互相交流,读一读彼此进步了的地方,把幼儿的进步旗集中展示出来。

幼儿园教案大大小小

大班健康领域教案

《人人都要换乳牙》

活动目标:

  1.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2.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换牙期所带来的成长喜悦和烦恼。

  4.初步了解了换牙的常识。

  5.与小伙伴交流换牙的感受。

  活动准备:

  镜子;各种饼干;纸;笔;牙刷;牙膏;杯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的形状

  1.猜谜语引入主题:“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中午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用小镜子照口腔,观察自己牙齿的形状,把它画下来。

  3.展示牙齿形状,结合交流,认识门牙、尖牙、磨牙。

  4.请幼儿品尝饼干,提问:你们是用什么牙咬的?用什么牙磨碎的?(感知不同形状和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5.牙齿除了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小结:牙齿的形状是大大小小,有粗有细的,排列得很整齐,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牙齿除了能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说话清楚。

  二、交流换牙的感受

  对比观察:

  1.请换牙的和没换牙的幼儿张嘴,看看他们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引出“换牙”的概念。

  2.请换牙或牙齿松动的幼儿说一说换牙的感受。

  讨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时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最初换牙时总感到害怕担心。其实,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换牙的特殊经历,让你们真的长大了!

  三、认识恒牙和乳牙

  幼儿听故事《乳牙和恒牙的话》,通过故事了解乳牙和恒牙,了解换牙时的正确行为。

  四、探究:刷牙

  1.小实验:老师先请幼儿品尝饼干,然后请幼儿拿出镜子照照: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只吃了一小块饼干,牙齿上就留下了这么多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残渣对牙齿有什么影响呢?

  3.请幼儿探讨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讲述正确的刷牙过程:用水杯接一杯水,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再喝一口清水漱口,然后开始刷牙,将牙膏泡沫吐出来,最后喝水将嘴漱干净。

  4.带领幼儿到盥洗室亲历一次刷牙,教师注意指导方法不正确的幼儿。

  小结:换牙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小朋友记住正确的刷牙方法,还希望你们每次刷牙后都用小镜子检查检查,让镜子成为你护牙的小帮手。

  活动延伸:

  争做护牙小明星:请幼儿或爸爸妈妈按表记录幼儿每天刷牙的情况,每做到一次就得一颗星。看看谁得的星最多,谁就会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成为健牙小明星。

  活动反思:

  《我换牙了》是本期健康活动主题之一,借助幼儿换牙期,对幼儿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次活动中,孩子通过观察、绘画、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分享了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初步了解了换牙的常识。

小百科: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乳牙牙根的下方,都有一个对应的恒牙胚。随着孩子生长发育,恒牙胚也逐渐发育并陆续萌出。恒牙在萌生过程中,直接压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短,直至完全消失。于是乳牙便开始脱落,恒牙逐渐长出。

幼儿如何比较大小的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和数字认读。

2、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教具:10以内数量的数群卡。学具:操作纸、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群卡,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1、出示图一,幼儿进行点数比较。

师:图上有什么?(圆点)是大圆点多,还是小圆点多呢?为什么?让我们来数数吧!(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多少。)

师:大圆点有几个?小圆点有几个?谁多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呢?

注:让幼儿经过点数,不受物体大小的的影响。

师小结:7个小圆点多,6个大圆点少的结论。6个大圆点比7个小圆点少1,7个小圆点比6个大圆点多1。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多少。

师:小朋友看看,红圆点多还是绿圆点多?为什么?

注:让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进行比较。

师小结:9个红圆点和9个绿圆点一样多的结论。

3、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

幼儿比较大小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长方形半圆形拼图,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在藏宝图中找图形

1.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藏着许多的宝贝,如果你们要想找到这些宝贝呢,必须先找到藏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长方形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二、思考想出探宝办法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长方形和半圆有什么不同

三、感知半圆形和长方形的不同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体会长方形没有圆弧,四条边俩俩相同长度。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长方形和半圆形的认识。

1.趣味练习

请幼儿从中找出长方形半圆形。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这两种。

五、拼图活动。

1.出示用长方形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图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长方形和几个半圆形拼出出什么东西来的。

幼儿比较大小的教案反思

  大班幼儿对于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等的量的比较的精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厚薄、宽窄,幼儿虽然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但不太会用精确的语言来准确表达。

同时,在感知、区分量的进程中,对于量的相对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困难的。区分厚薄、宽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活动中通过目测、重叠的方法让幼儿比较物体的宽窄,运用触摸、并放法让幼儿比较物体的厚薄。同时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量的排序,帮助幼儿体会量的相对性。对于材料的选择上,宽窄比较时,运用一样长的纸条;厚薄比较时,选用长、宽一样的书本,这样只突出某种量的比较,便于幼儿正确判断与区别。  在生活中,两样物体比较的时候应该放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比较出来。初步了解物体厚薄的相对性,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提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比较,从而了解比较。  通过对幼儿现年龄阶段分析,结合教材特点,活动结束后,我对本活动进行了一些思考。  

1、游戏贯穿,使幼儿理解宽窄、厚薄是需要比较的。  活动开始我利用游戏导入,吸引幼儿进行材料的比较。简单的纸卡排序游戏,既能引导幼儿对材料的探索兴趣,又能直切主题宽窄、厚薄的比较,最后游戏中重点强调比较的相对性。  

2、、在这个活动中,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  数学活动重在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思考,锻炼“做中学”,通过操作来锻炼思维,拓展思维,而这个活动中丰富的材料给幼儿提供了充分动手探索并思考的机会。由于材料的丰富幼儿才能通过各种感官去比较发现物体的宽窄、厚薄。通过思考来寻找比较的方法。  

3、注重整个活动层次。  创设不同平面上的两本书,用东西把它遮住,引发幼儿的猜测。然后用事实让幼儿发现,自己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从而知道,两样物体比较的时候应该放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比较出来。其次,我有意识的提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比较,在前面了解比较厚薄方法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比较发现2个物体之间的厚与薄。最后,为幼儿提供4张不同材质不同厚薄的纸张,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与正确的比较方法,对这些纸进行排序。  

4、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可适当延长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的时间。由于材料的丰富,幼儿明显对自己动手探索有着十分浓烈的欲望,但是教师给与孩子自己探索的时间过短,孩子们往往还在兴头上就已经结束,被教师带入下一个探索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