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形认知观察力和理解的发展(浅议幼儿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
浅议幼儿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来说,「童真是最高级的审美」。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都将色彩视为婴儿期认知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2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到了4个月左右,他们开始能分辨蓝色和黄色。
渐渐的,孩子开始能分辨出很多不同的颜色;孩子们的托管机构(ChildCare),比如幼儿园,也会大量运用孩子们喜爱的明亮、柔和的色彩用在装饰、玩具和教具上。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对欧美早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儿童教育学家——德国的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
福禄贝尔早年曾在法兰克福学习过建筑,后来进入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ofGöttingen)学习语言和科学。在此期间,他表现出了对地质学和矿物学的极高兴趣,因为在他看来,矿物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晶的过程,反映了普遍的宇宙规律,也主宰着人类的生长和发展。
1816年,福禄贝尔在格里森建立了德国环球教育学院。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为3-4岁的孩子们建立了一所新型的幼儿园。
在这所幼儿园里,福禄贝尔开始实践自己的早期教育理念。幼儿园不再只是「托管机构」,更被设计成为教育机构。在这里,老师引导孩子进行游戏、歌曲、故事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活动,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福禄贝尔深信,幼儿园的首要目标应该放在游戏上——他相信孩子们表达内心想法、需求和欲望的过程。他对游戏的强调与19世纪盛行的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即游戏是一种懒散和无序的形式,并非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元素。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促进了儿童的文化重演、模仿成人职业活动和社会化进程。通过游戏,孩子能逐渐社会化和模仿成人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因此,幼儿园也应当鼓励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孩子互动。
孩子应该「在玩中学」(playiswork,workisplay)的理念,被沿袭至今,从蒙台梭利到高瞻理论,无一不将其奉为圭臬。美国儿科学会甚至要求儿科医生,给孩子们开出「玩」的处方。
美国儿科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多玩耍/游戏时间!此后,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福禄贝尔的声誉不断提高,并在德国各州建立了幼儿园。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游戏」(play),福禄贝尔自己开发了一系列至今热卖的幼儿园玩具,这些玩具在有的书中被翻译为「恩物」(gift),从简单的未分化的球体或圆形开始,并转移到更复杂的物体上。
纱线球(yarnballs), 图源:http://www.froebelgifts.com
纱线球(yarnballs),图源:http://www.froebelgifts.com
由于福禄贝尔的建筑学背景,他还涉及了很多积木和拼图素材,鼓励孩子们创造几何图形并搭建自己设计的建筑。
镶嵌板/拼图板,图源:http://www.froebelgifts.com
木棍和圆圈(stickandrings),图源:http://www.froebelgifts.com
在福禄贝尔幼儿园里,孩子们使用木棍和圆圈在纸上描出图案,锻炼手的小肌肉,协调手眼的动作,并为后来的绘画和写作中奠定了精细运动的基础。
福禄贝尔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儿童教育,甚至是如今美国广泛流行的高瞻课程(highscopecurriculumcourse,HCC)。
在欧美根据福禄贝尔教育理念指导下兴建起来的幼儿园里,出现了很多现代艺术大师——他们都确凿地相信:自己的作品受到福禄贝尔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布置和设计的影响。
比如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dLloydWright,1869-1959)。
他在自传中回忆到:
福禄贝尔积木柔和且明亮的色彩,以及简单的形状,让他儿时的游戏里伴随着对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FraAngelico描绘的「身披鲜艳长袍的天使」的遐想:一些天使穿着红色长袍,一些穿着蓝色的,还有一些天使的长袍是绿色的。不过最可爱的哪一位,身着黄色长袍,会飞来并盘旋在桌子上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认为:
幸运的是,当人类被简单的形状和纯正明亮的颜色所吸引时,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在他后期的建筑作品中,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运用了温暖、柔和且乐观的自然色彩——正如他的理论所倡导的。
图源:https://www.vanityfair.com/style/2017/06/frank-lloyd-wright-150th-birthday
图源:https://www.ohiomagazine.com/ohio-life/article/ohio-s-frank-lloyd-wright-homes
图源:https://www.arch2o.com/forgotten-house-frank-lloyd-wright-architecture-lab/
20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教师和儿童艺术教育理论家之一,弗兰茨·西塞克(FranzCisek,1865-1946),被认为是第一位发现「许多儿童喜欢以色彩起稿,而不事先进行任何勾绘的人」。
20世纪后期,有关婴幼儿发展的研究证实了福禄贝尔的观察,即幼儿对色彩的区分早于对形状的区分,而且,即使孩子无法正确命名颜色,但他们确实能区分出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
正是基于儿童对明亮、柔和、纯净色彩的偏好,20世纪初,欧美教育机构开始将这些颜色用于幼儿园和托儿所——而现代艺术中对明亮原色的偏好正始于托儿所!
荷兰风格派建筑师、设计师GerritRierveld(1888-1964)的标志性作品红蓝椅的用色,就源自他所设计的育儿家具。
图源:https://terraingallery.org/art-criticis丨m/gerrit-rietvelds-red-and-blue-chair-what-i-learned-about-rest-and-motion-in-myself/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学府魏玛包豪斯学院成立早期,由于一战后经济萧条时期缺乏优质原材料,家具工作室(thefurnitureworkshop)开始频繁手受雇,生产色彩鲜明的儿童玩具。
PeterKelet(1898-1982)为他老师——瑞士画家JohannesItten——的儿子所设计的摇篮,也受到托儿所使用的色彩的影响。
图源:《艺术中的色彩》[英]约翰·盖奇
之前和
@TimothyWang
聊到这个话题时,他说:
「你去看看蒙德里安」在现当代艺术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里,也都是深受孩子们所偏爱的颜色——他的风格太独特了,大家可能都曾看到过或者觉得眼熟。
图源:https://www.canvasartrocks.com/products/mondrian-design-print
圣罗兰(YSL)曾推出过一系列致敬他的连衣裙,当时大受欢迎和好评
图源:http://www.rtl.fr/culture/medias-people/l-oeuvre-de-yves-saint-laurent-en-cinq-creations-7778518345
儿童审美是不是处于低水平?
如果说,他们在色彩和形状的命名上频频出错,那么是的——他们难以用语言表达出审美。
但是从孩子的视角去感知、发展和设计,已经涌现出大量具有强烈艺术风格、高审美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童真确实是高级的审美。
本文来源:Cecilia,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幼儿园图形的认知
中班的幼儿到上半学期的时候会接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分,那么到了中班下半学期的时候,他会认识区分梯形,半圆形和扇形,那么再加上小班的基础,中班的幼儿他至少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以上这些图形,那么当然有一些孩子他可能对于不规则的图形更感兴趣一些。
认识图形可以培养幼儿的什么能力
中班的孩子如果让他们认识图形的话,其实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抽象思维的锻炼,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主动的去认识一些图形,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引导和教育他们主动去发现图形,这都是对他们一种锻炼,有助于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幼儿对图形的认知特点
大脑重量已达到1100克(成人脑重为1400克)为成人脑重的2/3,大脑细胞和神经纤维迅速增长,此时活动时间明显增多,睡眠时间已减少到13~14小时。
动作发育较成熟,能熟练地跑,向前跳跃,手指精细动作发展得较好,已能执笔画图。动手捍泥,折纸等。
语言发育非常迅速,词汇量增多,出现复合句。已具有一定概括能力。特别爱说话,不断地提问。因言语发育跟不上思维活动,有时无法用确切的言语来表达思维内容,常常发生口吃现象。
除了形象思维外,抽象思维开始萌芽,随着思维的发展,逐渐产生简单的想象,并能按照自己的想象作出假想性的表演活动,这种想象具有夸大性,常和现实混淆。
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若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或愿望时,可能会出现反抗的现象,这时是人生第一个逆反心理期。
31-36个月幼儿应该会做:
自己上床脱衣裤鞋袜睡觉,醒后起床自己穿衣,学拉衣服上的拉链;
进餐时坐的姿势端正,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会主动放好餐具和椅子。
大小便自理,会穿脱松紧裤,不尿床;
学会自己洗脚,用毛巾绞干擦脸,自己刷牙;
会将纸对折成三角形,用手掌团泥成圆形的球;
踮脚用脚尖走几步;
能双脚原地跃起,会单足立5秒钟;
会拍球1~3下;
能把球掷过头顶,会用筷夹起小菜;
懂些游戏规则,能做两人游戏;
将塑料瓶放入相同的盒内,会拼小块图形的拼板;
初步懂得遵守规则;
会说4张画片的名字;
会说出父母及老师的名字,并会运用代名词:你们,他们;
已会用较多介词:上、下、前、后、里面、外面等;
所说的话已能被大人所理解;
已知饥饿和寒冷;
能区别轻与重;
能模仿画直线和水平线;
能复读1~3三个数;
能分辨红、绿、黄、蓝4种颜色,圆、方、三角、长方4种不同形状。
31-36个月幼儿可能会做:
主动上床睡觉,不影响别人;
睡醒穿衣时,自己拉衣服上的拉链,衣服鞋袜放固定地方;
会使用筷子吃饭,用勺喝汤;
早晚各刷牙一次,自己会在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脸;
经成人提醒注意衣服整洁;
能正确发音,说话较连贯,能叙述简单事情的情节;
能说反义词,如不、要、上、下、前、后等其中的1~2个词;
读儿歌吐字清楚;
能说出几种日常物品的用途;
会说1~5的顺序数;
会比较线的长短;
经成人提示,会猜简单谜语;
能分辨红、绿、黄、蓝、黑、白6种颜色;
能自由地骑
如何培养幼儿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数字的敏感来自于平时积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拿我从小对我宝宝的引导来讲:
宝宝在最初的启蒙阶段需要做到:第一阶段,对图形的认知,刚开始宝宝视力距离比较短,买一些黑白卡片近距离可以拿着给她看,等稍微再大点到3个月的时候,可以买些彩色的卡片给她看。这是开始时对图形的认知。第二阶段,等她牙牙学语时,给她买些有发音的数字,让她逐渐对数字不陌生。第三,开始学走路时,可以跨一步数一个数字,可以爬楼梯时,走一个阶梯数一个数字,当然刚开始是大人数,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小孩会跟着一起数,慢慢后面她就能自己数了,数的方法也很关键,刚开始小朋友们不太能够接受很多数字,可以先从1开始数到10,可能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逐渐从接受,听着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对应着数,到后来自己数,再后面数的对应,可以随便拿家里的任何东西来数,比如牙签,比如洗脸刷牙时牙刷的数量,无时无刻都可以接触到。第三阶段,比大小,这个大约在三岁时开始,这个练习,也是不强迫,比如吃水果时可以问问,我的多还是你的多,再数数,那就知道原来物对应数字还有大小之分,还可以训练数字排队游戏,排在越前面的数字就越小。基本上知道基本原理之后,就可以脱口知道谁大谁小,谁多谁少的,还知道原因。从而对数字的敏感度加强。
图形空间认知能促进幼儿什么发展
1、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以敏锐观察、自由、创造思维为基础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对材料色、形、大小、空间比例等的知识体会自己的动作与结构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关系积累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组合、堆积、排列等感性知识,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2、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中儿童表达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感受、理解、想象和情绪体验,释放着创造的冲动和愿望。儿童在造型中,感知平衡、对称、颜色搭配等美学方面的知识在欣赏作品中感受自己主体精神的体现,体会成功,不仅从中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提高了审美能力。
3、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儿童在结构游戏中不停的操作,为儿童发展感知运动技能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儿童在对小型结构材料不停的抓握、堆积、放置、拼接以及整理的过程中锻炼了小肌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在对大型的结构材料的搬运、搭建中,促进大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平衡感的形成。
幼儿图形认知、观察力和理解的发展
地图相对来说还是很复杂的,有不同的颜色,有错中复杂的经度和纬度,有很多国家城市和山脉河流的名字,有高山有大洋有海岸线,这一切恐怕对很多父母来说都让人头皮发麻。其实家长并不需要什么都会,更不需要成为一个地理专家才能引导宝宝认识地图。3岁后宝宝的学习能力和整体认知图形的能力都要比大人好得多,而且此时宝宝通过早期阅读或者是上幼儿园初步开始认字,宝宝有这么多优势,父母只需要适当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1、让宝宝每天都可以见到地图。从宝宝3岁或者更早一些时候起,我们就可以买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把它们粘在客厅或者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在宝宝对图形产生兴趣的时候,他自己就会跑到跟前去看看,父母只需要及时回答他的提问便可。日积月累,混个脸熟。
2、唱国歌。和宝宝一起唱国歌,然后告诉宝宝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国在地图的这个地方,然后用手圈出我国的位置,让宝宝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宝宝也许不会说像公鸡,不管他说什么,都表示赞同即可。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对祖国的认识将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歌声中得到升华。
3、把地图上的字都放大打印,每日单独教授1-3个地方名,先认识字,然后让宝宝从地图上找到学过的这几个国家,同时看看它们距离中国有多远,大小如何。在比较中宝宝会对不同的“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让宝宝构建初步世界是个大家庭的观念。
4、认识国旗。利用国旗贴纸、国旗卡片等认识各国国旗。每天认识1-3个,全部记得后让宝宝找出它们所代表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这能帮助宝宝把国旗和国家以及国家的地理位置都联系起来,增强了宝宝的联想能力。
5、认识地球仪。地球仪明显比地图更生动有趣,更立体形象。要告诉宝宝实际上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个椭圆体,还可以介绍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让宝宝把在地图上学到的国家分别都在地球仪上找出来,宝宝将对地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会对自然地理科学产生兴趣。
6、游戏认地图。把地图放在地上,妈妈和宝宝做地图捉迷藏游戏,双方轮流把地图一处盖住,让对方猜出地名。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地做,宝宝猜对了要热烈鼓掌,可以让宝宝在欢声笑语中就把五湖四海印在脑中,亲子感情也越来越好。
浅议幼儿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论文
3.1.2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本次调查对象中有23%的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娱乐和好玩,对有兴趣的教材练习时情绪高涨,专心致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得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所以教师只有积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常教常新,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练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1.3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终身体育这项抽样调查中看到,只有11.9%的少数学生需求,正说明了高校体育课教学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体育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体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1.4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保健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体弱和残疾学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开展保健课教学以满足他们(7.3%)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1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并且希望在体育课考试中获得高分,持这种心态的学生占有率高达50.4%(表1)。原国家教委规定:公共体育课为大学生必修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公共体育课不及格者,不准毕业,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等等,确保了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当学生把这些 条文规定转化为自己的需求时,便产生了对体育课学习的直接动机。 4.1.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就是利用体育活动中人体的接触和配合、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团结协作才能取胜的思想教育。通过技战术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具有运动技术特长的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要发扬为集体争光的精神,调查中得知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中女生(11.7%)多于男生(7.3%),女生多于男生的原因是与女生性情和东方女性的传统特点有关。 4.1.3 逐步改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物质需求。日本心理学家小林等人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设施的条件是决定体育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关键”,学校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等,是完成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证。良好的体育设施能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高校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呼吁各级领导,尽可能多拿出一些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以满足5.6%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物质需求。 4.2 体育理想的需求 4.2.1 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魅力,对学生影响时间最长,效力最深,在“整个学校里,教师的可信度最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必修体育课,课堂上学生模仿的对象是体育教师,教师的魅力令学生羡慕和信服,将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激发对体育课学习的动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技术过硬,在生活中严格要求,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其魅力的感召力,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调查中该项女生占调查人数的52.3%,男生占60%(表3)。 4.2.2 体育明星效应。体育明星在运动竞赛中技、战术的绝妙表演和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强烈的吸引着大学生积极效仿,并在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中勇敢实践。调查对象中被体育明星之风采所吸引的男生有28.5%,女生有26.2%。 4.2.3 猎奇心理,好奇之心,是大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当大学生接触到新颖、优美、节奏感强的体育运动技术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引起7.2%的学生(女11.2%,男4.8%)积极参与。因此高校体育教材的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墨守陈规。同时这也给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教法,才能适应猎奇心理学生的需求。调查对象中,持这种心态的女生多于男生,原因是女生在中小学时期,自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较少于男生,对大学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设施和教师素质都感到新奇。 表3 体育理想的需求 表1 对学习体育课的认识 内容 按教学课程计划锻炼 一个人自由活动 小范围一起锻炼 随心所欲 n % n % n % n % 女283 89 31.4 96 33.9 14 4.9 22 7.7 男152 130 85.5 36 23.6 38 2.5 10 6.5 合计435 219 50.4 132 30.4 52 11.9 32 7.3 4.3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调控与激励 4.3.1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调控方法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是随着内部需求和外部刺激条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的系列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就要不断地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程序进行控制调整,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实验中具体采用的调控方法有思想调控、定量调控、教学目标的调控、人际关系的调控、教学广度与深度的调控、教学程序的调控、教学动态调控、学习项目的调控、教学时间的调控等。 4.3.2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激励方法 激励的原则,首先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激励是为了加强动机强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练习情趣。 4.3.3 思想教育法 “人的动机可以激发,可以转移,宣传教育方法就是激发人们的动机,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标”。教育学生:体育课学习应与学校培养合格的专门建设人才结合起来;近期娱乐和健康应与为国家高效工作四十年(或更长时间)结合起来。 4.3.4 激励法 激励法又分为物质奖励法和精神鼓励法。 (1)物质奖励法 如学生在校内外参加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奖励给一定的物质,对参与者发给一定的纪念品,鼓励其积极参与体育竞赛。 (2)精神鼓励法 如在课堂教学中,对练习积极、情绪高涨的学生,可以提出口头表扬,树立他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另外,对体育差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也要进行表扬,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 4.3.5 竞赛激励法 竞赛是体育运动本身属性之一,通过平等的或有条件的“让先”等级竞赛,使获胜者获得成功感,也使他本人感到自己具有从事体育运动能力的满意感,从而强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5 结束语 5.1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2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 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 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
浅议幼儿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
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3-4岁)
一、生活范围扩大
3岁以后,儿童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开始上幼儿园了。这种变化意味着:他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和更多的成人及许多同龄人一起生活的大范围。那些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儿童,也开始在各种场合,和更多的人接触。
3岁以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是有一定基础的。
第一,生理的发展。
第二,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
由于骨髂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加上上学前期所学会的技能和取得的经验,3—4岁儿童能够掌握各种粗浅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第三,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已经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地猜测他的意愿。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3—4岁的幼儿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使他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的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他才有所发现地说出。
3—4岁的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吃饭时给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汤匙放下,站起来比划。
3—4岁幼儿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当他注意看图书中某个人物时,常常用手去指点。为了使小班幼儿注意听讲,必须要求他眼睛看着老师,双手放下。如果幼儿手里拿着别的东西,眼睛看着别处,他的注意就会离开老师的讲述。
小班幼儿对活动的认识直接依赖于行动,说明他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小班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如果对小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效果。
三、情绪作用大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这个时期的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却原来的不安。小班幼儿容易激动,常常越哭越兴奋,甚至全身抖动,当他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对他讲道理更是听不进去。这时只能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爱的声调说话,让他感到亲切,情绪上渐渐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以后,才能对他进行说理教育。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仍然强烈,他在家依恋父母,到幼儿园后也总是以一个成人为依恋对象,他不会作更多的分析。
小班幼儿各种认识过程的无意性都占压倒优势。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支配。在记忆方面也是如此,小班幼儿常常是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被迫去记忆时反而记不住。小班幼儿也不能进行有意的想象和创造。做事情时往往不能自己提出明确目的,根据成人的要求去行动时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中途遇到吸引他的事情,就放弃了原来的活动。
四、爱模仿
3岁前儿童已会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对象较少。3—4岁的幼儿模仿现象显得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动作和认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现象。再大一些的幼儿的模仿,则已开始逐渐内化。3—4岁的幼儿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这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幼儿常常不自学地模仿父母和老师。亲近的成人说话的声调,姿势,常用词语等等,都去模仿。在这个年龄,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同时,成人所没有觉察到的一些行为小节,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
五、爱表达
3-4岁幼儿的语言和游戏能力发展极为迅速。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时,话就更多。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树木、小河或公园里的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到了4岁,幼儿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换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会互相夸耀起来。所以他们之间可谈的话题越来越多。
六、爱游戏
游戏是3-4岁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每一种游戏都有孩子自命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幼儿那样各玩各的。
七、开始学习性别区分
3-4岁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学习性别的区分。起初,孩子由于男女间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别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幼儿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幼儿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父母及周围人给予的赏罚起着直接而巨大的强化作用。幼儿往往以同性家长为榜样,求得同样的行为和感受。女孩子们模仿母亲玩当妈妈的游戏,尽量地学着母亲的温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别行为;男孩子们则模仿父亲的男子汉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父亲那样严厉、果断。
八、爱结识伙伴
3-4岁的幼儿很喜欢结识伙伴。这个时期孩子在伙伴中体验到了完全不同于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孩子结识伙伴的好场所。
幼儿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