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的音乐教育(浅论幼儿的音乐教育教案)
浅论幼儿的音乐教育教案
教学环节也叫教学步骤,是教案中的主要部分,它包括:每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主要语言和动作,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如果编写详案,就应该把教师在课堂上要说的大部分话尽可能地写下来。对于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也应初步确定,以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益。
对新教师来说,备课周密点,教案详尽点,可以使教学进行得更顺利些。
而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案就不必过于详细,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发挥的余地,让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上有更多的施展机会。
论述幼儿音乐教育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师要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除了明确教学过程的特点,认清教学规律之外,还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教学原则。而正常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上有共性,也存在某些差异,智力落后学校的教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地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利用和发展普通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特殊的教学原则。
一、如何贯彻缺陷补偿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智力落后儿童身心的发展,往往存在某些缺陷,缺陷的存在阻碍了发展。因此,缺陷克服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同时缺陷的克服又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缺陷,例如,思维缺陷、言语缺陷、行为缺陷等,将每一堂课和矫正缺陷紧密联系。各科教学都要着眼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教学内容的设置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智力落后儿童身心机能的发展。例如: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但能使智力落后儿童掌握会读写的技能技巧,为实际生活打下基础,同时又能促使智力落后儿童的言语运动系统更灵活,思维更连贯。智力落后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中活动课包括体育、游戏、感知训练等用来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机能,同时促进智力、协调能力的发展;文化课包括算术知识,读写知识等,主要用来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的心智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术课包括手工制作等,主要是让其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智力落后儿童教学班人数少,教学进度慢,这是保证矫正性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班级人数少,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便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加强个别辅导。进度慢,可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牢固掌握教材,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智力,克服或减轻他们的心理障碍的过程。
二、如何贯彻直观化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即须研究智力落后学生认识发展的水平,
选择恰当的直观物。由于智力落后学生表象较为贫乏,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应多使用实物直观。直观教具的使用要和词语紧密结合。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不同步,是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个弱点,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配之以语言,使学生反复感知,建立起相应的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巩因联系。智力落后儿童抽象能力较差,在直观发展的层次上也多以实物直观、模型直观为主。但是,教育应引导发展,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还应以矫正智力落后者的缺陷为已任。因此,贯彻这条原则,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与语言紧密结合外,教师还应积极创设语言直观情境,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让学生通过听说来感受那些语言中的形象,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把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尽量动作化、直观化,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而且能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规律决定教学原则,我们在探讨与制定教学原则时,必须深刻认识和了解教学规律,这样提出和阐明的教学原则才有科学的依据,对教学实践工作才有指导作用。
浅论幼儿的音乐教育心得体会
餐前组织
1、用音乐律动和手指游戏等方式组织幼儿盥洗,减少等待现象 。
每餐前的盥洗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以往总是老师维护好幼儿的秩序,以组为单位进行盥洗,一位老师在教室看护好教室里的幼儿,另一位老师要注意幼儿上厕所的安全和幼儿洗手的情况。
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饭又有一段时间差,是幼儿消极等待比较多的环节,如老师组织不当,先前孩子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
为了减少多数幼儿的无谓等待,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形成每个班自己独特的组织方式,如有的班以不同的动物为名对幼儿进行角色分组。
过多次的观察,总结出每次进盥洗间幼儿合适的人数和所需时间,然后对音乐的长短进行调整,录制磁带播放,以对应的动物音乐对幼儿进行有序调动,中间有目的穿插需要复习巩固的律动。
2、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开展餐前食谱播报活动,促进幼儿食欲。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活动的主要目的。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餐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能够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
(1)提供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辨别音乐中重复、对比及变化明显的乐句或乐段,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2)鼓励幼儿通过体验,感知与发现差异明显乐曲的不同,如进行曲、摇篮曲、舞曲,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3)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模仿、记忆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从中体验节奏美和旋律美。
(4)激发幼儿对观看舞蹈的兴趣,从明显的服装、动作中理解舞蹈所表达的含义,获得美感体验。
(5)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寻找和观察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不断丰富美的体验,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对事物作出简单评价。
(6)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认识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和主题含义,感受作品的美感特点,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
(7)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
(8)提供机会,支持、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诗歌、散文、木偶剧、动画片、皮影戏、小歌剧、京剧等艺术作品及其他中国传统戏剧,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
(1)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支持、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愉悦,并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
(2)支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儿童集体物及自娱性的音乐、歌舞、戏剧表演。
(3)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如绘画、纸工、泥塑、废旧物制作等,不断丰富活动中的体验。
3.能够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支持、鼓励幼儿个人独立歌唱和参与集体表演,并欣赏同伴的表演。
(3)通过学唱优美、舒缓、活泼等不同性质的歌曲,引导幼儿以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不同歌曲的情绪、情感,尝试歌唱八度范围内的五声音调和少量七声音调的歌曲。
(4)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中,鼓励幼儿积极体验和有创意地表现美好的情感。
(5)提供丰富的打击乐器,如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鼓类,培养幼儿按简单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尝试集中注意、看指挥。支持、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制作乐器,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活动。
(6)支持、鼓励对幼儿即兴歌唱和表演的兴趣。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舞表演、打击乐器演奏中,鼓励幼儿通过即兴表演表达情感和与他人交流。
(7)创设宽松、接纳的氛围,支持、鼓励幼儿喜欢用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
(8)扩展和深化幼儿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而富有个性的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
(9)提供各种美术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特性,尝试自主选择,并利用它们的形状与质地等特点大胆修改、添加、组合,设计和制作,如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10)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和运用多种方法,如剪、贴、折、画等,装饰生活用品和美化环境。
(11)支持、鼓励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用纸、绳、毛线等进行简单的编织。
(12)引导幼儿收集各种可用于美术创作的工具、材料,并根据需要恰当选用。
(13)支持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制作等美术手段制定计划、规则,描述简单故事的情节,表达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等。
(14)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加各种戏剧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能够与同伴合作创编与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尝试设计、制作、使用简单的服装、道具和布景,大胆的表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表演中的体验,充分感受创造、表现与合作的乐趣。
4.具有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1)引导幼儿初步形成用艺术手段大胆进行自我表现的习惯。
(2)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收放乐器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养成分类、整理、存放的良好习惯。
(4)创造条件,使幼儿养成展示和收藏自己作品
艺术能帮助幼儿宣泄不良情绪,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艺术教育切实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在听着音乐自由做动作的时候,是幼儿最快乐、最陶醉的时候;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画意愿画的时候,往往也是幼儿最投入、最开心的时候。
因此,要努力使艺术教育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幼儿艺术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并让幼儿感兴趣
要使幼儿乐意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让幼儿感兴趣。
教师在工作中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不很理想。试想,如果教师坚持按准备好的内容去做,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甚至有可能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艺术兴趣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带领幼儿进入音乐世界,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
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意会。这时,教师就要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表现作品。经过语言的启发,幼儿在演唱中能较轻松自然地把握感情色彩,情感交融。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好模仿,在活动中较多地运用“教师示范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兴趣,以此表达情感。教师略带夸张的表演及丰富的表情是促使幼儿投入活动的基础。
只有让幼儿充分感受,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促使他们情感的真切流露。美妙的音乐给人带来愉悦,让人产生联想,音乐更催人积极向上,只有不断引导、激发幼儿的情感,才能感受生活的真谛。
“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教师不断地向幼儿传递这种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它渗透于孩子生活中的每个环节,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更多的愉悦和快乐。
在人类的活动中,离不开美妙的音乐,音乐能引起人的遐思,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节奏可喻为音乐的“骨骼”,旋律可喻为音乐的“肌肉”,而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共鸣。如果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表现自我,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3.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如欣赏同一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的想象,随着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一、律动的基础 - 感受音乐
如《挪威舞曲》就选自著名的挪威钢琴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其中一首钢琴曲, 这个曲式结构是A-a-B-A-a模式,为了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段体,教师用皮球玩起了音乐:A 段中教师在重拍时向下拍球后接住,四拍一次重复动作;a段其实是 A 段的一个高八度音乐,所以教师采用把球往上抛的动作来提示幼儿音乐的变化,同样四拍一次重复动作;B 段旋律较 A 段紧促有力,教师便快速地连续拍皮球,直至 B 段音乐结束,又回到 A 段,在最后一个延长音中教师就把球滚出去让幼儿体会延长的感觉。这样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出,用皮球作为乐器表现得恰到好处,让幼儿看得清楚,悟得透彻,自然而然地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并让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节奏变化,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感。
二、律动的过程 - 表现音乐
1.参与性--在音乐中体验乐趣
奥尔夫与传统音乐教育不同,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育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
2.即兴性--在音乐中发挥潜能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 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做不做才是关键问题。 奥尔夫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成长事件过程中的结果, 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获得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3.综合性--在音乐中创造激情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是源于生命开端的, 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三、律动的延伸 - 培养素质
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应当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素质的金钥匙。“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到来给所有音乐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呈现。
音乐是快乐和享受的,音乐不是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他是动作舞蹈和语言的结合体,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最适合儿童音乐发张的音乐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希望今天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幼儿音乐教育的帮助,让孩子在音乐的童年里享受音乐陶醉音乐。
浅论幼儿的音乐教育论文
我个人认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相关的论文方向有:音乐鉴赏能力 促进美育发展
音乐节奏感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