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过家家”玩出创造力,“过家家”游戏与性教育的关系

2022-06-06 04:06: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过家家”玩出创造力

妈妈看到了,说:“我的宝贝啊,爬在地上会把衣服弄脏,还会着凉的。哎呀,我的围巾,你不要给我扯坏啊!哪有开坦克爬着开的,哪有坦克的方向盘是和勺子一

1、“过家家”玩出创造力

妈妈看到了,说:“我的宝贝啊,爬在地上会把衣服弄脏,还会着凉的。哎呀,我的围巾,你不要给我扯坏啊!哪有开坦克爬着开的,哪有坦克的方向盘是和勺子一样的……”

杨杨解释说:“我正在开坦克,我右手拿着的是坦克的方向盘,我需要地图看明白前面是什么山。可是突然下雨了……”

心理学家如是说:在“过家家”中,孩子可以不按照常理来“出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杨杨把勺子看作坦克的方向盘,这种突破传统、标新立异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所在!如果说未来坦克的方向盘会变成和一把勺子一样,也未尝不可能啊!

心理学家邓斯克认为,小孩子在游戏中的“假装”会大大促进他们的发散思维。杨杨假装自己在开坦克,可坦克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在杨杨的头脑中有一个象征的坦克存在;他面前的山以及下雨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杨杨想象出来的,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创造力不只与智力发展水平有关。智力发展水平相同的人,创造力不一定相同。创造力,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乐于探索的精神。孩子这种看来有点“自说自画”的游戏,为他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

● 智慧妈妈宝典——宝宝玩游戏,培养创造力

·对孩子任何不合常理的假装游戏,都不要泼冷水,你认为不合理的,你的宝宝却认为那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他是在创造!

·试着去和你的宝宝沟通,了解他怎么会把一个普通的东西想成他心目中的那个东西,用心去听听你的“伟大的创造家”的想法!

·鼓励宝宝,顺着宝宝的思维,询问他除了他目前想到的还会想到什么?越多越好!记住,你的宝贝的回答永远不会错!

·和你的宝宝一起玩他的游戏吧,在游戏中,你只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宝宝才是导演和主演,你要按照宝宝的要求来游戏,说不定你的创造力也会被激发啊!不信你试试!

● 送您一个游戏:

道具:小凳子一个,坐垫一个,毛巾一条。

人物:宝宝和妈妈。

场地:空间较大、适宜活动的房间,如客厅。

步骤:

1、妈妈先给宝宝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森林里开大会。森林大王威威是一只和蔼的老虎;老鼠唧唧是老虎大王的士兵,唧唧是一个懒惰并且贪吃的家伙。大会是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召开的,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有巧克力、香蕉、桃子、肉饼等。光看着这些美味的食物,唧唧的口水就流了下来。这个会议先由老虎大王威威发言,它说……

2、然后,妈妈和宝宝使用预先准备好的道具,一起来表演:假装妈妈是老鼠,宝宝是老虎。

3、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掌握在宝宝的手中。妈妈要“遵守”前面“智慧妈妈宝典”中的原则,适时提醒宝宝使用道具!

4、游戏结束后,问宝宝:“你为什么要那样使用小凳子、坐垫和毛巾?”妈妈帮宝宝完整说出他的想法,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用你的价值观来评价好坏!

● 设计游戏秘笈:

1、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道具,让宝宝在游戏中使用,创造是往往在平常中找到的不平常!

2、妈妈通过讲故事引导宝宝进入游戏氛围,但故事不要讲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用假装游戏演完后面的故事!

3、可以让宝宝先讲故事,然后妈妈引导他使用道具演完故事!

特别提醒:宝宝的创造性,正是在表演未讲完的故事和不寻常地使用日常物品中发展起来、体现出来的!

● 心理小词典:假装游戏

学前3~6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过家家”,比如:我假装是医生,你假装是病人,我来给你看病等。这些“过家家”在心理学上叫做“假装游戏”。孩子的心智有了良好发展,才能够玩假装游戏。

3岁左右,宝宝的思维从感知运动阶段过渡到象征思维阶段。也就是说,以前宝宝面前的香蕉就只是香蕉;现在,宝宝可以把手里拿着的一样东西,看成是他心里想着的那样东西,比如,他把香蕉想成是条船。这时的宝宝喜欢把各种小动物和物品当作人来看待,并和它们交谈;宝宝还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各种活动。

于是,大量的“假装游戏”出现了。到五六岁时,孩子的“假装游戏”发展到顶峰。在宝宝玩游戏时,爸爸妈妈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宝宝具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观察宝宝的“假装游戏”,我们可以探究宝宝许多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比如,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同伴关系、道德感发展、情感发展等。而科学地引导宝宝玩游戏,又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这些心理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过家家”游戏与性教育的关系

孩子们的游戏主要是学习和模仿。孩子们热爱游戏,是因为他(她)们可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过家家”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游戏。

在这种游戏中由男孩和女孩饰演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在“过家家”过程中,他们在用自己的眼光评判父母的对错,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游戏与性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用“过家家”游戏来举例:

1、“过家家”与性别角色的教育有关

给孩子安排在游戏中正确的位置上,让孩子充分地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对自己(爸爸或妈妈)的感受(正确的或错误的),及时地给予指导,即告诉他:做爸爸应该如何、如何……做妈妈应该如何、如何……

2、“过家家”可以促进孩子增长与人交往的知识

孩子通过“过家家”游戏,与游戏中的“家人”密切接触,他(她)们也会相互拥抱,甚至接吻,向家里其他人示好。孩子这种天真纯洁的感情流露对于成年后的性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常见有些人非常强烈地爱上了一个恋爱的对象,却不敢,也不知该如何表达,以至铸成终生遗憾。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他(她)们一生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3、“过家家”游戏让孩子们学习承担责任

在“过家家”的游戏中,孩子们将演绎家庭生活的不同片断,养育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幕。著名的美国芝麻街节目制作者,曾制作了一套“少年性教育”片,其中就有主持人安排男女少年领养“替代娃娃”两个星期的片断。两个星期后,这些临时的爸爸、妈妈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想我自己是非常热爱孩子的”,有的则说“哎呀,太麻烦了,我以后可不能要孩子”,更多的是体会到“少女怀孕”决不可取。可见,这样的预演,对一个人今后生活的指导,受益匪浅!

4、通过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将来可能向不良发展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纠正。这些问题主要为:

a、 男孩强行扒看女孩子的生殖器官。

b、 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之间扮演生活中的男、女角色。

c、 数个男孩与单个女孩扮演夫妻生活或数个女孩与单个男孩扮演夫妻生活。

d、在男孩与女孩扮演夫妻的过程中,“鬼鬼祟祟”东躲西藏,认为自己扮演的事是见不得人的。

……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的游戏,家长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修改自己的行为。

家长还可以亲自参加到游戏中,如扮演“布娃娃”的爷爷、奶奶,与孩子在游戏中增进感情,教授知识。

“过家家”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孩子在表演、编排情节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过家家 爸妈有想法

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相信许多家长小时候也是玩过的。女生扮演“公主”,“妈妈”或者“太太”的角色,男生扮演“王子”,“爸爸”,“丈夫”的角色,玩得不亦乐乎。那么对此,爸爸妈妈都有些什么想法呢?

1.忧虑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这种过家家的角色扮演游戏对宝宝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对孩子的成长也并不见得起多大作用,有些父母甚是紧张自己的孩子,也对一些行为比较敏感。举个例子说,文文是独生女,父母都非常疼爱有加,有一次妈妈陪孩子参加学校活动,发现女儿跟幼儿园同班同学斌斌行为举止非常亲密,还以“老公”“老婆”相称,文文妈妈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担心女儿太过于融入这样一种角色,显得特别着急跟忧虑。

2.复杂化

换个角度思考,孩子现在还小也非常单纯天真,在幼儿园玩过家家,更多的对孩子来说他们享受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他们未必真的懂得老公是什么样的角色,老婆又是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未必会把这个游戏复杂化,甚至可能游戏结束,小孩回到家就忘记刚才做过的事情了。所以家长不必过分担心这种游戏带来的影响,不妨参与其中。

3.勿强行阻止

有些父母不认同过家家这种游戏,不然孩子之间玩这种游戏。有些甚至直接加以干涉,甚至是责骂和惩罚,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完全不必要的,小朋友之间的一个游戏而已,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可别因此给孩子造成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4.乐在其中

有些父母过分忧虑孩子过家家的角色扮演游戏,与之不同的是,有些父母更是愿意与孩子分享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像斌斌的妈妈,经常跟他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玩,一会儿妈妈扮演医生,斌斌扮演感冒的病人,这个过程中斌斌妈妈还会给灌输一些关于感冒的一些常识,像是感冒症状,感冒治疗方法,感冒应该注意什么,通过这样一整形式让孩子接受一些信息。

小编看来,这只不过是孩子的一种游戏,父母如果是出于担心自己的孩子,可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有必要时可与老师取得联系,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出正确合适的解决方案便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过家家”游戏有益交往能力

“过家家”是幼儿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游戏对孩子心理和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具体表现在:

学会相处:在“过家家”游戏中,孩子乐于服众,乐于打下手,也乐于参加到孩子们的家庭中当个小角色。大孩子们当爸爸妈妈,小孩子自然就当孩子,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能渐渐学会与人和平共处,得到点滴人际关系的经验,这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几乎所有家庭都仅有一个孩子,在家中他们习惯于独占一切玩具。与大人做游戏时大人迁就,不能学会体谅别人。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时一不能独占,二要听从吩咐,三要体谅别人。否则会遭人拒绝。孩子们都害怕别人不同自己玩,处处要使自己符合大家的意愿,这种教育是家庭和父母不可能代替的。

适应幼儿园:有些孩子入幼儿园很快就适应集体生活,另一些迟迟不能适应,问题很可能就在于是否通过游戏已适应了与人交往。因此,父母应有意让两岁半以后的孩子有机会与年龄不同的孩子游戏,请他们到家来玩,或让孩子参加有同伴的群体中活动,使他们能短期离开父母和监护人,学会与人交往的初步技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