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养成进餐的好习惯
(1)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
如何让幼儿养成进餐的好习惯
(1)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同时,要根据孩子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坚持要求他们顿顿吃完。千万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吃多,更不能依着孩子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饱一顿饥,然后用零食填补,这会影响下一顿的食欲。同时会养成任性浪费的不良习惯。
(2)教育孩子平衡膳食,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体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反应等,但更多的是环境的和心理的因素,比如,某些家长自身的偏食影响,某种食物过多连续吃形成厌恶反应,或家长限制孩子吃某种食物而造成孩子的不愉快体验并予以拒绝等。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做到:①要有意识地用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今天的拌黄瓜真好吃,又鲜又脆”,或“我最喜欢吃肉圆了,真香”等等,从此激起孩子的兴趣和食欲。②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去尝不太吃的食物,如“我们来当小白兔吧,小兔最爱吃青菜萝卜了”,“看谁先让小鱼到嘴边池塘里”,对越小的孩子,这种方式便越奏效。③特别注意不要用欺蒙哄骗或强制性方法让孩子吃某种食物,这是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不如暂时放一马,停一餐,待他肚子饿了,情绪愉快了,再引导他进食。
(3)让宝宝自己吃
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赖性的,每一个孩子在七八个月时就有自己拿勺子“吃饭”的欲望,尽量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因孩子吃不好而去限制、指责他。同时,可以提供一些条件和帮助:比如给孩子围上围兜以防弄脏衣服,在地上铺一张塑料纸任孩子漏撒,洗净孩子的手让他去抓,同时还要注意教孩子用餐具的正确方法,指导孩子学习怎样不会把饭粒撒落在地。
(4)创设宽松的进餐氛围
创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的一个方法。一个整洁有序、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让孩子感受进餐时的快乐气氛,进餐时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是有益于消化的。最应注意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尽可能地避免在餐桌上批评,训斥孩子或对孩子进行严重的说教,这会破坏愉快的进餐气氛,既降低孩子的食欲又不利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也不一定有效,反而得不偿失。
家长只要坚持让孩子独立吃饭、好好吃饭的要求,动点脑筋,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游戏气氛,持之以恒正面鼓励,不断强化,就会使孩子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
5
(5)慎选零食和饮料
对于各类零食,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是零食确实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高兴的情绪体验,调整孩子的味觉感受;二则现在的零食越来越丰富,精美,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辅助食物,适时适量地给孩子吃一点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在饭前吃,更不能饭不吃,零食补。不要养成以饮料代水代汤的习惯。因为饮料中过多的糖,糖精及化学添加剂都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并妨碍孩子对白开水的补充,所以一定要慎吃、少吃。
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用什么研究方法
第一,创设环境,营造轻松就餐氛围。良好的用餐环境与温馨的就餐氛围,有助于幼儿进餐前做好积极地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工作。良好的进餐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食欲,并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用餐环境布置应优美整洁、富有童趣,如,在墙上挂可爱的蔬菜娃娃等图片。同时,进餐还是个需要安静的过程。在孩子进餐前,我通过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帮孩子做好情绪上的准备工作。在用餐前,教师向幼儿介绍当天的食品名称和营养,让孩子通过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体验进餐的乐趣,从而令其专心用餐。需要注意的是,进餐前后,不能大声指责和批评幼儿,以免激起幼儿的紧张情绪和对进食的反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就餐,有利于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第二,鼓励交谈,保持幼儿愉悦心境。在用餐前等待时,让幼儿进行愉悦的交谈,会增加幼儿的食欲。有的幼儿会把高兴的事情分享给同伴听,让同伴来分享自己的快乐。用餐后也是幼儿交流的好时候,幼儿可以讨论交流饭菜的味道、色彩,告诉同伴自己吃了几碗饭,自己最爱吃什么饭与菜,为什么最爱吃这种饭菜,这种饭菜有什么营养等。这样,会促进其他幼儿下次再吃这类饭菜时的食欲。第三,言传身教,做好幼儿进餐模范。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成人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进餐姿势和方法,给孩子一个清晰明确的模仿对象。如平时进餐时,要引导孩子一只手扶碗、一只手拿勺子,引导孩子进餐时细嚼慢咽、不挑食。同伴作为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且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把进餐中表现好与偏食的幼儿安排坐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渐渐地让他们在正确进餐的轨道上迈进。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大带小的活动,组织小班的孩子去参观中、大班孩子的进餐活动,让孩子有亲身的体验,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影响,甚至比通过成人去影响孩子的效率要高得多。第四,循序渐进,鼓励幼儿自主用餐。若我们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孩子对进餐活动的厌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饭量较小的幼儿,盛饭不宜过多,应先少盛一些,鼓励他们吃完后再加饭,以免让幼儿觉得吃饭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可以利用用餐前的时间,讨论一些有趣的话题,引起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色像红苹果那样红润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这些话题能让小朋友初步了解食物对人成长的重要性。进餐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越来越漂亮,多吃主食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把饭菜吃完。第五,家、园共育,培养良好进餐习惯。进餐直接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健康,只靠幼儿园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园共育,才能确保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和家庭应对幼儿进餐方面的要求达成一致,以促进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家庭对培养幼儿进餐习惯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家庭比幼儿园更有条件针对小朋友的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餐食。如在蒸米饭时,可以撒上小米或果干,丰富的色彩和口味会使孩子食欲大增。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地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如上场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择菜、洗菜等。一般而言,孩子对于亲自参与食物会特别感兴趣。另外,请家长注意,家中不要存放过多的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以免孩子用餐时反倒吃不下。饭前,请收起玩具、关掉电视,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鼓励孩子好好吃饭,但请不要用利诱的方式,避免孩子将吃饭当作一种交换条件。最好将孩子进餐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避免孩子养成吃饭拖拉的不良习惯,用餐前、用餐后避免训斥孩子,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进餐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坚持。只有家、园一致,共同为了孩子的健康努力,才能早日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孩子天天愉快、餐餐愉悦,健健康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