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70岁娶30岁保姆的老大爷吗?儿子与他13年不来往,后怎样了?
法国的科贝特说过“一切爱皆始于家庭”。家庭是无数人温暖的避风港,可是季羡林的儿子却在他的《清华园日记》中写道“家庭对我来说总是没有缘分的,我一看到它就讨厌。”其中包含的厌恶之情让人唏嘘。
想必大家都学过季羡林的散文《老猫》,“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
短短几句话把猫憨态可掬的性格刻画得如此生动,想必一定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可是在他的儿子季承口中,季羡林完全是一个生活上的失败者。季承说,季羡林是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的父亲,我们还得回顾季羡林的家庭生活……
季羡林生于1911年,活了将近100岁。 普通农民家庭出生,在1917年投奔远在济南的叔父之前,他只学习过如何认字。到了济南才有机会进入私塾念书,接触到例如《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
季羡林叔父的教育思想超前,在小学时就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看到了英语的发展前景。之后念了高中,季羡林又开始学习德语。
一路学习成绩优异,在日军占领济南的一年里,季羡林被迫休学。也是那个时候,为了宣泄情感,季羡林创作了如《文明人的公理》等多篇小说在《益世报》上发表。笔名希道的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
有良好的英语和德语基础的季羡林,还是一位出名的翻译家,在他19岁的时候,就开始翻译诸如屠格涅夫的《老妇》、《老人》和《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作品。年纪虽然小,但能力不比别人差。
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专门学习德语。在大学毕业之后,季羡林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他任教过的学校可以罗列出近十个。
季羡林的学问研究不可否认的优秀,但是要解决为什么父子关系冷淡的问题,我们还得从季羡林先生的爱情故事讲起。
才子多浪漫,季羡林在结婚之后其实还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1935年,季羡林已经回到了济南高中教书一年,后来他在清华提交的去德国做交换生的批准下来,同年9月便赶赴了哥廷根大学。
在异国他乡,人总是会冲动地做出一些超乎理智的事情。在德国,季羡林读博士经常会需要打印论文,恰巧通过好友认识的迈耶一家的小姐伊姆加德会打字并且有一台打字机。二人通过论文打印就逐渐熟悉起来。
在德国,读完博士之后,季羡林又因为学业研究弥留了四五年,将近十年的时光,两个人一来二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甚至伊姆加德的母亲都默认了他们早晚会是一对恋人。
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不过爱情的基础是要符合道德礼法,季羡林在国内不仅仅有妻子,还有儿有女,如果真的不顾一切和伊姆加德在一起,破坏的不单单是他的家,还有他的亲人。
如此考虑清楚的季羡林最终决定回归家庭,终身不再与伊姆加德联系。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伊姆加德女士一辈子都在等他,终身未嫁,只守着一台老式的打字机!
季承的母亲彭德华,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朴素女子,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是旧时候的包办婚姻。彭德华温柔贤淑,对季羡林几乎百依百顺,对公婆也是孝顺有加。而且还为季羡林生育两个子女,所以在季羡林眼中看来,彭德华是对他有恩情在的。
季羡林在文章中是一个充满仙气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会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点。
譬如他不允许女儿用自来水拖地,不同意买洗衣机、冰箱等电器、甚至不让人给他洗衣服。这样的行为让是亲人的姐姐和季承难以接受,像是刻意的疏远!季羡林很少花时间陪伴儿子,这使得父子俩的感情从小就淡泊。季承认为季羡林虚伪,把时间和感情花在一只猫上面也不肯多陪陪家人,并且还在外人面前营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季承埋怨父亲给予的一丁点爱,也恨父亲和母亲貌合神离的婚姻。在1994年,父子俩因为一盆花得去留爆发了争吵,最后有季羡林的秘书调和两人才休战。
在1994年,季承母亲重病,季羡林对来看望母亲的季承说“你很聪明。今后你不要来北大了。等你母亲去世后我再找你谈”。听在季承的耳朵里,父亲实在委婉地宣布自己遗弃了他。
母亲住院,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季羡林要求自己和季承一人承担一半。季承不愿意,他坚持认为父亲亏欠母亲,那些钱是他该承担的责任。
季承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他孤身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逐渐年老的他发现他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他。当时季承找了一位叫做马晓琴的保姆来照顾季羡林。一来二去没有想到两人居然互生情愫!马晓琴比季承整整小了40岁,他们的额恋情遭到季羡林的坚决反对。
季承不会遵循季羡林的想法,既然你想管我为什么不在我小时候教导我?季承毅然决然的和保姆结了婚,并且生育了两个孩子。为此,季羡林和季承断绝了父子关系13年。
在季承第二个孩子出世时,他突然明白亲人的意义,带着儿子认了爷爷。两个人冰释前嫌。在季羡林弥留之际,季承向父亲说对不起,季羡林回他“你何错之有?”
我想,季承有错,季羡林也有错。
季羡林的自私辜负了一个家对他的期待,辜负了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渴望,他的思想出轨辜负了一个女人的默默等候。季承错在太固执,他对父亲的执迷不悟表现了太多的不满,也明白得太晚。
也许,季羡林能够早一些知道自己得一点点感情或许会改变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的话,他们的家庭生活会幸福圆满很多。他们应该互相道歉,也该互相原谅。
当然还记得这一对夫妻了,后来这个老大爷又有了一个儿子,他们一家人生活得也是挺幸福的。
后来在老大爷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而且他的儿子也原谅了他的父亲。
后来儿子也慢慢原谅了他,毕竟这些做法实在对自己老父亲不太的尊重,所以也选择了体谅吧。
他现在带着老婆在外面生活,两个人特别的开心,有着很好的感觉,他们现在都不需要儿子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