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孩子有哪些常见误区,儿童喂养常见误区
1、喂养孩子有哪些常见误区
喂养孩子也是有讲究的,那么喂养孩子有哪些常见误区呢?给孩子喂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误区一:吃不下也要吃完许多长辈会给孩子定一餐吃两碗饭的
1、喂养孩子有哪些常见误区
喂养孩子也是有讲究的,那么喂养孩子有哪些常见误区呢?给孩子喂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误区一:吃不下也要吃完
许多长辈会给孩子定一餐吃两碗饭的量,有的会在孩子吃不下的时候,仍然哄着、骗着,逼孩子把吃不下的食物吃完,这在无形中撑大了孩子的胃。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胃、肠道等各个器官的发育都没有完全,如果强行让孩子形成过量饮食的习惯,孩子的肠胃会渐渐撑大,更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误区二:爱吃肉就多给他吃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对某一食物特殊的口感,就会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肉类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过量食用,不仅儿童的体重会超重,而且猪肉及牛肉等红色肉类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若摄取过多,容易引起高脂血症等病。长期荤素搭配不当,会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三::填鸭式"喂养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家后要加餐。孩子在幼儿园时活动多,必然饿得快,如果每天给孩子额外增加甜点等高热量的食物,会让孩子有患高脂肪、高血糖的风险;另外,每天过量加餐,多余的营养吸收不了,:填鸭式"的补充,也会让儿童在短时间内肥胖。
2、儿童喂养常见误区
2、水果代替蔬菜。小儿常有便秘现象,家长知道多吃些蔬菜可以通便,但蔬菜口味略涩、纤维长,孩子不容易接受,就用水果代替。客观上来说,水果与蔬菜不能互相替代。水果中的纤维素很少,维生素c的含量也少,糖分较多;而蔬菜中矿物质、纤维素及维生素c的成分都比水果多;蔬菜中的糖分含量少。
3、不吃动物血、动物肝补充铁,而用红枣、赤豆来替代。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之一,动物血及动物肝中含有的铁剂不仅量多而且吸收率及利用率也高,但有的家长误认为“血及肝不干净”,所以不吃,而以外观为“红色”的赤豆、红枣代替,误认为(红色的食物可以补血),其实红枣、赤豆中含铁量极低,即使每天吃红枣、赤豆也纠正不了小儿的贫血,预防贫血的效果更不用说了。
4、吃蛋黄补血。蛋黄中的含铁量虽不低,但由于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结合后,使吸收率大大降低,所以吃蛋黄既不能预防,又不能治疗缺铁性贫血。
5、胃口是恒定的,每天进入量有一定的指标、完不成硬塞。小儿的食欲可以出现一些改变。接受食物的品种及量应考虑孩子的胃口,绝对不能强迫。食欲差的时候少吃些;食欲好的时候多吃些。
6、以奶代替其他食物。婴儿5个月还不及时添加辅食,而且在以后的几个月内仍旧以奶类为主,到1—2岁时也不吃其它食物。其实,孩子1—2岁后奶中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靠其他食品提供各种营养,使小儿健康成长。
7、小儿自己吃饭既费时又狼籍,不如喂他吃。家长没有理解到培养自己吃饭的目的及意义,这好比上学要付“学费”一样。付了学费,学到了知识,孩子自己吃,起初可能有点浪费时间及饭菜,但经过一阶段后会逐渐好转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牛奶喂养的常见误区
一、牛奶过浓
据测定,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影响智力,故小宝宝吃牛奶需要稀释。
二、糖份过多
牛奶加糖,既可改善口感,又能纠正牛奶含糖低的缺陷,但不能加得过多。因为过甜会降低婴儿对奶中钙质的吸收,削弱牛奶的营养价值,一般按每100毫升鲜奶加糖5-8克即够。另外,勿加红塘,因红塘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可干扰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白糖则无此弊端,可放心用之。
三、喂养过量
合理掌握喂养量也很重要,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0-110毫升供给,一天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超过部分可用豆浆、蔬菜或水果代替。如果超量引用牛奶,可能招致以下不良后果:一是引起宝宝抽搐,因为牛奶中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不合理,磷元素过多“排挤”体内的钙元素,可发生低血钙症而致惊厥发作;二是小儿畅内乳糖酶活性较低,牛奶中乳糖较多,小儿因无法消化而导致腹泻。
四、加入米汤
有些母亲误认为米汤营养丰富,加入牛奶喂养会“锦上添花”,却不知两者的成分“相克”,米汤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a,故不应同时喂。
五、不加含铁辅食
牛奶的含铁量较低,比人奶少50%,吸收率更低,仅为人奶的20%。因此,以牛奶为主食的孩子需要另外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畜禽血制品、蛋黄、鱼蛋白粉等,否则,可能因摄铁不足而发生贫血症。
六、睡前不饮奶
睡前一杯奶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能。专家告诉我们,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生长激素大量释放,恰逢牛奶中的丰富钙质进入体内,两者“珠联壁合”而加速骨骼生长,个头会长得更高。一些母亲因担心孩子睡前饮奶会引起尿床而放弃这一机会,由此而造成的身高损失实在可惜。
七、迷信炼乳
虽然炼乳的营养价值较高,但不便于调味。因为炼乳含糖多,如要降低甜度,须加5-8倍的开水来稀释,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大幅度下降,仅为鲜奶的一半,吃这样的奶制品,婴儿可能会体重不增、面色苍白、体质衰弱,并可能患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d、e、k缺乏)。若要保持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浓度而少加水,则糖分又太多,婴儿吃后又易腹泻,或造成辅食添加困难,难以做到两全其美,故最好少吃或不吃此种乳品。
八、不另喂水
不少家长误以为牛奶就是水,不必另外再喂开会。殊不知,牛奶中的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以及钙、磷、钠等矿物质喊浪过高,大大超过母乳,这些矿物资质进入体内,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大便干结难解,俗称“上火”。如果想要你的孩子不出现“上火”现象,就得另外多喂开水。
九、小火煮奶,以致煮的时常过长,奶中的维生素易受空气氧化而被破坏掉。为此,煮奶最好用旺火,既能迅速杀灭细菌,又能保持奶中的养分,一举两得。
十、保温杯盛奶
牛奶营养丰富,若在保温杯内存放过久,随着瓶内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细菌会大量繁殖,仅持续3-4小时牛奶就会酸败变质。婴儿喝了这样的奶,容易发生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最好现吃现煮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儿童喂养的常见误区
1.营养在汤里。把整只鸡、甲鱼炖或烧之后只给孩子吃汤,而“肉”自己吃。按一般的炖烧烹调,汤中的营养只有5%—10%,绝大部分的营养都在肉中。除非把鸡、甲鱼烧得像糊状,吃“糊”样的汤那么还有相当多的营养成分,但一般家庭中都做不到。
2.水果代替蔬菜。小儿常有便秘现象,家长知道多吃些蔬菜可以通便,但蔬菜口味略涩、纤维长,孩子不容易接受,就用水果代替。客观上来说,水果与蔬菜不能互相替代。水果中的纤维素很少,维生素c的含量也少,糖分较多;而蔬菜中矿物质、纤维素及维生素c的成分都比水果多;蔬菜中的糖分含量少。
3.不吃动物血、动物肝补充铁,而用红枣、赤豆来替代。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之一,动物血及动物肝中含有的铁剂不仅量多而且吸收率及利用率也高,但有的家长误认为“血及肝不干净”,所以不吃,而以外观为“红色”的赤豆、红枣代替,误认为(红色的食物可以补血),其实红枣、赤豆中含铁量极低,即使每天吃红枣、赤豆也纠正不了小儿的贫血,预防贫血的效果更不用说了。
4.吃蛋黄补血。蛋黄中的含铁量虽不低,但由于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结合后,使吸收率大大降低,所以吃蛋黄既不能预防,又不能治疗缺铁性贫血。
5.胃口是恒定的,每天进入量有一定的指标、完不成硬塞。小儿的食欲可以出现一些改变。接受食物的品种及量应考虑孩子的胃口,绝对不能强迫。食欲差的时候少吃些;食欲好的时候多吃些。
6.以奶代替其他食物。婴儿5个月还不及时添加辅食,而且在以后的几个月内仍旧以奶类为主,到1—2岁时也不吃其它食物。其实,孩子1—2岁后奶中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靠其他食品提供各种营养,使小儿健康成长。
7.小儿自己吃饭既费时又狼籍,不如喂他吃。家长没有理解到培养自己吃饭的目的及意义,这好比上学要付“学费”一样。付了学费,学到了知识,孩子自己吃,起初可能有点浪费时间及饭菜,但经过一阶段后会逐渐好转的。
8.饮食过于单调:有不少家庭食谱较为单调,喜欢用猪肉做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要求做到平衡膳食。食谱的安排应该是多样化的,不重复、不单调、荤蔬搭配、营养合理。一般认为每周安排3—4次猪肉就可以了。
忽略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大豆制品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以与肉类相比,有的甚至超过动物类食品,如100g瘦猪肉含蛋白质20.3g,100g香豆腐干的蛋白质含量也可达16.8g,而豆腐皮和腐竹则达42-44g,千张达25.8g。因此,当孩子在膳食中缺少动物食品时,豆制品可以代替荤菜。尤其是不爱吃肉的孩子,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豆制品零食,如茶干、卤干、素鸡等。而且经过加工的豆制品消化吸收程度可达92-96%。
9.粮食过于精细: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也开始讲究起来。许多父母在给孩子选择食物时是米越精越好,面越白越棒,怕孩子吃粗粮、杂粮不消化,一律拒之门外,故使不少孩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其主要原因是膳食调配不合理。
米面在加工过程中,表皮除去40%左右,其消化吸收率就降低15%。尤其是植物性蛋白,需要调配食用,因为它质量较差,被人体吸收利用不多,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全面。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食物之间要互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