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疾病手册,天气转凉,宝宝疾病防治手册
1、婴儿疾病手册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四周以内的婴儿,新生儿疾病的种类很多,有从胎里带来的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有分娩过程中发生的产伤,但大部分还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
1、婴儿疾病手册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四周以内的婴儿,新生儿疾病的种类很多,有从胎里带来的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有分娩过程中发生的产伤,但大部分还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第一周关注热点:新生儿脐炎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新手父母们就要接受来自宝宝的第一个考验:新生儿脐炎。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带炎症,严重的脐炎甚至可能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症状:
正常情况下,生后3至7天新生儿脐带的残端就会脱落,护理不好会发生炎症。轻度发炎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脱落伤面看见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脐部脓肿,并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现象。父母在发现轻度炎症症状时,就应该及时请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是小事忽视拖延,最终导致病情迅速发展。
妈咪呵护:
1.保持孩子脐部干燥。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采用擦浴的方式,因为将脐带浸湿后会导致延期脱落且易致感染。
2.选择质地柔软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3.新生儿洗澡后涂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不要落到脐部,以免长期刺激形成慢性脐炎。
4.不要用脐带粉和龙胆紫,因为粉剂撒在局部后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也增加感染机会,而龙胆紫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
5.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有条件可用消毒敷料覆盖保护脐部。同时可以用95%酒精擦脐部,每日4—6次,促进脐带及早干燥脱落。
6.脐带脱落后,如果脐窝处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涂在脐窝处,每日2次。脐周被碘酒涂着处可用75%酒精脱碘,以免妨碍观察周围皮肤颜色。
第二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症状: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通常有这样一些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
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
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
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
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
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妈咪呵护: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第三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鹅口疮
第三周时,很多新手父母们都会在心里暗暗舒口气:最手忙脚乱的时间过去了。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假如卫生工作不够到位,孩子可能会患“鹅口疮”。
症状:
孩子的口里,出现白颜色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奶块,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慢慢地融合成一大片。一般的奶块很容易擦掉,但是鹅口疮则不易擦掉。有的父母会用手强制扣掉,被剥落的部位会出血,没有多久,你会发现在原来的部位又出现了新的白片。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鹅口疮”,不痛、不影响吃奶,也不会出现其他症状;但是如果鹅口疮特别严重,整个口里都被覆盖住,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妈咪呵护:
1.鹅口疮在新生儿中很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婴幼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奶头等途径受霉菌感染。
2.预防鹅口疮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哺乳时的清洁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在让孩子进食前,要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用清水轻轻擦洗孩子的入口部分,妈妈的内衣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洗手;
吃配方奶或者是混合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瓶的清洁卫生,使用前用开水煮一下,一般以20分钟为宜;
宝宝进食过后,可以给孩子喂点清水,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
3.发现宝宝已经患有鹅口疮,妈妈应该这样做:
不要用手去孩子的口里硬扣;
可用消毒棉签沾2%苏打水清洗患处,然后涂点2%龙胆紫,每天大约3—5次。不严重的情况下,2、3次就有明显效果。同时给患儿口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最好还是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第四周关注热点:新生儿呕吐
婴儿呕吐并不是这一周出现的新情况,但是如果一直延续到本周,并且有症状加重的表现,这样的呕吐多半是不正常的,新妈妈需要多加重视。
症状:
说起新生儿的呕吐,很多妈妈会将溢乳与新生儿呕吐混淆起来,两者的差别在于:溢奶一般是从孩子的口角边自然流出,孩子的表情很安详,不会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呕吐则不同,通常在呕吐之前可以发现孩子情绪不好、烦躁不安,呕吐时可见到孩子表情痛苦,呕吐物是从胃中冲出来。
妈咪呵护:
1.仔细观察孩子呕吐物的性质,如果不是咖啡色或带血丝的(母亲奶头有伤口的除外),也不是草绿色或粪质样物,孩子表现正常、反应灵活、肤色红润、肚子不胀、没有发烧、大便正常、吐后仍然想吃东西就不要紧。
2.为了减少呕吐发生,一般在喂奶后将孩子竖着抱起来,伏在妈妈肩上轻拍小儿背部让其将吞入的空气嗳出来,再轻轻放平向右侧卧即可。
3.在出现下列症状时,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把宝宝竖立抱起后没有明显效果;孩子呕吐时,精神不好,伴有发烧现象,也有些孩子虽然体温没有上升,但是出现拒绝进食,孩子明显消瘦,或者是腹泻水样大便或血性大便、大便不通等,只要出现任何一种现象,就应该立刻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天气转凉,宝宝疾病防治手册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且变动较快,空气干燥致使浮尘增多也加速了病菌的传播频率,在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的情况下,难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来说,秋季是各种疾病高发、易发的季节,因此对幼儿的护理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天气变化的因素也会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使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减弱,这点在婴幼儿身上最为明显。因为幼儿本身的抗病毒能力就较脆弱,在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秋节特别容易生病就不难理解了。
秋季婴幼儿常见疾病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流感。这是在秋季气候特点下最容易诱发的疾病。婴幼儿一旦被流感所侵袭,发病症状要比成人严重的多,尚若护理不当,甚至会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
二是腹泻。以秋季腹泻为主,即轮状病毒腹泻,具有传染特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在病毒自限期内可自动痊愈。但患病过程中,会造成婴幼儿脱水、免疫机能薄弱等情况,如果护理上做不到位,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三是便秘。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上火不但会使幼儿食欲不振、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腹部不适、肛周疼痛,还会造成营养不良,进而使自身免疫力降低。
四是过敏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也是相当常见的。
防范婴幼儿秋季病,增加体质是关键
体质强,抵抗力也会相对较强,在秋季注重提高幼儿的免疫力是预防各类疾病的一项基础工作,若没有良好的免疫机能,身体健康也就无从谈起。要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方法还是很多的。对于母乳哺育的幼儿,这本身就是巩固免疫水平的一道天然屏障,但相对于人工哺育的幼儿,在奶粉的选择上就要尽量使用婴幼儿配方奶粉,这无疑是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
为何呢?因为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不断升级的工艺水平中,已使之越来越接近于母乳。例如目前市场上销售量颇大的太子乐金装fos配方奶粉(http://www.taizile.net/familytzl/tzl_jz_content.asp?id=120)就是如此,通过采用先进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在奶粉中合理添加了以fos为代表的组合益生元,双向调节,更加有利于降低宝宝便秘及腹泻的发病率,富含胆碱、免疫球蛋白等婴幼儿所需的微量元素,不但有利于婴幼儿身体的吸收,还达到了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作用,可谓效果显著。
因此育儿家庭要以增强婴幼儿免疫力为关键,以饮食调理为承接,以良好生活习惯为保障,不偏食、勤清洁、多锻炼、保通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度过这个“多病之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婴儿按摩指导手册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宝宝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婴儿按摩好处多
体重增加
通过皮肤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
解除烦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压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会下降。通过按摩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复,放松情绪。
安抚情绪
按摩可以促进宝宝的eq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纽约一家医院实行每天拥抱及抚触婴儿的规定后,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从30%降至10%。如果宝宝出生3个月中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发展会显得容易暴躁。
减轻疼痛
按摩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按摩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顺畅,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胀气。
安然入睡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按摩的婴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增进亲子感情
按摩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咪的爱心与耐心,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妈妈按摩时一定会注视着婴儿,宝宝会感受到妈咪眼光中的母爱,也可借此观察宝宝视觉移动的反应是否正常。
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按摩时宝宝身体多半是光溜溜的,所以建议妈妈在按摩时,可以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看看宝宝的身体两边有无对称,移动宝宝时,他的反应如何,或者头部有无斜颈、双手是否一样在摆动,最好在按摩同时和宝宝说话,不但能增加亲子间的互动,还能观察到宝宝的反应,及是否有听力问题。
让宝宝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妈咪在帮宝宝按摩时,可以边按摩边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例如:这是小手手、这是小脚脚等,让宝宝渐渐熟悉这些部位。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从四肢向心脏方向按摩。而在宝宝的按摩中,要轻柔地沿着身体向下,从心脏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宝宝全身的按摩顺序
下面按次序进行的按摩既适用几个月大的健康宝宝,也适用新生宝宝。需要牢记的是,为较小的宝宝做按摩时要更加精心。
小于六个星期的宝宝,一次按摩大约只需要10分钟。按摩时,用你的手轻轻抚摩宝宝的小脸、腹部和背,轻轻移动宝宝臀部、大腿、小腿和胳膊的皮肤下面的肌肉。不要给新生的小宝宝使用精油。
每次按摩,都要先从宝宝的左侧开始。这一方面是遵循两极对立的原理,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东方的观念:身体一侧易于接收,而另一侧则强于排出。
头部按摩
1、用你的手轻轻捧起宝宝的脸,同时以平静、轻柔的声音和他说话。说话时,眼睛看着宝宝,用双手从两侧向下抚摩宝宝的脸。这会使你和宝宝获得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
2、手向宝宝的脸两侧滑动,滑向后脑。用手腕托起头部的同时,双手指尖轻轻划小圈按摩头部,包括囟门。
3、用拇指抚摩宝宝的耳朵。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朵,从最上面按到耳垂。
4、用其余四个手指从颈部抚摩到肩部。从小指开始,用四个手指尖依次按摩。
5、手向下抚摩到宝宝肩膀上面。休息片刻。
注意:
在头部按摩的整个过程中,双手捧起宝宝头部时,要注意他的脊柱和颈部的安全。如果宝宝太小,头部必须得到全方位的支撑。
手臂按摩
1、如果可能,用你的双手从宝宝的肩膀抚摩到指尖。
2、按摩宝宝的左臂。交替使用双手按摩,先捏一下宝宝的肩膀,然后沿胳膊划到指尖。划动的时候手指要松开。
3、如果宝宝喜欢你的抚摩,就重复一次。否则就轻抚整个胳膊。按摩时有句口头禅:如果不知道怎样按摩,就轻轻抚摩。在按摩中,使用抚摩动作总是合适的。
4、在按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反应。把手移回宝宝的肩上,结束左手臂的按摩。然后再转向右手臂,重复整个步骤。
按摩时要密切注意,不要触到使宝宝感到疼痛的地方。自如地转动宝宝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关节。不要在关节部位施加压力。允许宝宝自由地活动,同时加上你的动作,使二者相协调。通过这种方式,每一步的按摩都会让你直接感受到宝宝的发育情况。
手部按摩
1、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腕。用你的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2、移动宝宝的手臂,和他做游戏。慢慢松开手,抚摩宝宝的每个手指。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手,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的手指,从小指开始依次转动、拉伸每个手指,保持动作流畅。
3、重复上述步骤,按摩宝宝的整只手,直到每个手指。
4、让宝宝抓住你的手指,用其他四个手指,按摩宝宝的手背。
随着你和宝宝的身体持续地接触,按摩的质量会逐渐提高。按摩时,要保持动作的连贯和均匀。
胸部按摩
1、从宝宝的肩膀,沿宝宝身体的正面向下一直抚摩到脚趾,为宝宝做全身按摩。按摩时可以用一只手,也可以两只手都用,这取决于宝宝的感受。如果两只手交替使用,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没有另一只手接替,手就不能放开。这样,宝宝就不会感到手的变换了。
2、用你的指尖,在宝宝的胸部划圈,不要碰到乳头。在手滑动时,要注意肋骨部位的按摩手法。要用小指的指尖
轻轻沿每根肋骨滑动,然后沿两条肋骨之间的部位滑回来,轻轻伸展这个部位的肌肉。把手移到宝宝的脖颈后面,手指聚拢,胸部按摩就结束了。
躯体按摩
1、从宝宝的脖颈,沿肩膀外侧抚摩,轻轻伸展宝宝肩部的肌肉。
2、在宝宝肩部划圆圈,然后把手指滑向腋窝,再沿肋骨之间的肌肉滑向身体的中央。肋间肌肉对呼吸很重要。
3、在宝宝的腋窝到大腿之间来回抚摩,动作是缓慢、流畅,还是有力,要取决于你希望达到的效果。把手固定在宝宝肋骨的下方,结束躯体按摩。
腹部按摩
1、腹部按摩总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和肠的蠕动方向保持一致。在划圈的同时,要尽可能放平手掌,轻轻抚摩宝宝的腹部,同时注视着宝宝的脸。做腹部按摩时尤其要和宝宝交流,要观察宝宝是否有不舒服的反应,是否感到疼痛。按摩小腹部时动作要特别轻柔,因为膀胱就在这个部位。如果压力过大,会使宝宝感到不适。
2、用你的手指肚沿宝宝肚脐周围划圈。左右手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方,为避免两只手碰撞,右手在适当的位置手指成拱形状。注意不要在离肚脐太近的地方按摩,不要引起宝宝的不适。
腿部按摩
1、轻轻沿宝宝左腿向下抚摩,然后手轻柔、平稳地滑回大腿部。
2、从宝宝的腿部向下捏到脚。可用两只手同时捏,或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脚后跟,另一只手沿腿部向下捏压、滑动。宝宝这时可能会踢脚,帮助你按摩。鼓励宝宝协调自由地运动是按摩的目的之一,所以不要限制宝宝的这种反应。这种体验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愉悦和享受。
3、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宝宝的右腿。
按摩时不要引起宝宝颈部的不适。同时,定时让宝宝的脸侧向不同的方向。否则,老是朝一个方向对宝宝大脑的神经中枢不利。
脚部按摩
1、用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指肚绕着宝宝的脚踝抚摩。一只手托住脚后跟,另一只手的拇指向下抚摩脚底。然后,把四个手指聚拢放在宝宝的脚尖,用大拇指肚抚摩脚底。
大拇指按摩脚底时可以稍微加一点力,其他手指不能用力。
2、用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指肚,沿脚跟向脚趾方向,在脚底按摩。按摩时,要稍稍用力,并且保持手法的平稳。每次按摩到脚趾时,手指迅速回到脚跟,根据上述步骤继续下一次按摩。
3、从小趾开始,依次轻轻转动并拉伸每个脚趾。
4、重复上述步骤,按摩宝宝的另一只脚。
腿和脚的按摩结束后,让宝宝翻身俯卧。
背部按摩
1、双手捧住宝宝的头,向肩膀和背部抚摩。两只手在宝宝的背部来回按摩。按摩时,要五指并拢,使掌根到手指成为一个整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保持力度的均匀。
对于新生儿,只用双手交替从脖颈滑动到臀部就可以了。然后,把这个温柔的抚摩重复几次。
2、双手来回抚摩过宝宝的背部后,在臀部停住。把拇指放在宝宝脊柱的两侧,双手其他手指并在一起,按住宝宝身体两侧,拇指带动其他手指上下滑动几次。
按摩时,注意感受两拇指之间的脊椎骨,不要用力按压脊椎。
臀部按摩
1、按摩宝宝的臀部。注意在按摩时避开皮肤发炎的部位。用轻捏、拉伸、放松这三个动作揉按臀部的肌肉,整个过程只用五个手指就可以了。臀部肌肉在我们的身体中是最厚的。按摩时,要避开宝宝的肛门。
2、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揉捏宝宝大腿的肌肉,一直按摩到骶骨(脊柱的下端)。沿着臀部的底部,成扇形向两侧按摩,直到骨盆。
最后,从宝宝的头部轻轻向下抚摩到脚趾,完成这个部分的按摩。
按摩时每个动作的重复次数取决于你的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喜欢,可以让他多享受几次,如果他不情愿,就不必勉为其难。
脸部按摩
1、帮宝宝翻个身,让他的小脸对着你,用拇指肚轻柔地抚摩他的前额。按摩时要避开眼部,不要让按摩油进入宝宝的眼睛。
2、摸摸宝宝的鼻子,在嘴巴周围轻抚几下,然后抚摩双颊,再沿颚骨周围轻揉。
按摩结束前,从宝宝头部向脚趾抚摩几次。
按摩结束了,别忘了给宝宝一个亲吻和拥抱哦!
按摩时注意事项
1、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脐带还没脱落,所以尽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时,要先准备婴儿油或婴儿乳液,以减少按摩时的摩擦力,如果宝宝皮肤比较干燥,选择具有保湿作用乳液比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将婴儿油或乳液放在手心,双手搓热后再进行按摩。
3、按摩时可以先从脸部开始,让宝宝看清楚妈妈,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此宝宝会比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轻像是搔痒,也不能太重,宝宝会痛。
5、按摩最佳的时机在两餐之间,千万不能一吃饱就进行,免得宝宝呕吐。
6、宝宝的按摩用油
宝宝的按摩只能用基础油。除非有特殊情况得到允许才可以用精油。宝宝会坐了,可以轻松活动时,可采用20毫升的基础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宝宝沐浴时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宝宝坐起来会溅出水花,把水弄到嘴里。所以,用稀释过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给宝宝沐浴比较合适。
宝宝一周岁后,身体按摩可以采用30毫升基础油加3滴精油。在宝宝三四岁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脸上。
在给宝宝使用精油时,要遵循一条原则:过犹不及。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婴儿游泳完全手册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婴儿游泳”四个字,你便会发现,搜索结果多达5位数,可见,婴儿游泳已经算不得一件新鲜事了。但婴儿游泳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到底有哪些益处?又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关于婴儿游泳,尚存在哪些误解呢?我们亲历了游泳现场并采访了有关专家,为你制做了本期的《婴儿游泳完全手册》。
婴儿游泳step by step
上午10点多,尚未满月的依依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婴儿游泳馆,这已经是她出生后第二次来游泳了!
step 1. 泳前沐浴——护理人员用浴巾将依依的身体和四肢裹好,只露个小脑袋在外面。泳池里(大约73厘米长,54厘米宽,50厘米深,内壁套有一次性塑料泳池袋)已事先注入适量温水,水温大约38℃。护理人员将依依揽在臂弯里,左手托起她的小脑袋,并用手指盖住双耳,右手撩起池中温水给宝宝洗脸、洗头。洗完后,给依依擦干净,将她平放在台面上并做适当安抚。特别提示 泳前沐浴可以使宝宝适应水温,产生亲水感,为游泳做好热身准备。要格外注意防止耳道进水和鼻部呛水。
step 2. “全副武装”——护理人员将充好气的婴儿泳圈从前向后套在依依的脖子上,大小刚刚好,然后将上下两个搭扣扣好,双保险,一按上面的小按钮,泳圈还发出了美妙的音乐声,这显然引起了小依依的注意,两只眼睛左转转右转转地,似乎想弄明白这声音发自何处。泳圈套好,万事俱备了!特别提示 一定要将泳圈充好气,并检查有无破损和漏气,特别避免将充好气的泳圈接触尖锐物品。注意泳圈内围是否与宝宝颈围匹配,过大或过小都存在安全隐患。确认泳圈的上下两个搭扣全部扣好。
step 3. 泳池徜徉——依依终于正式下水了!借助泳圈的浮力,依依飘浮在泳池里泡在暖暖的水里,小家伙惬意极了,一会儿便停止了哭泣,还不时地伸伸胳膊,踢踢小腿呢,蛮投入的样子。就这样,小依依在水中足足徜徉了十几分钟。特别提示 要掌握宝宝在水中的运动量,既不要漂浮着不动,也不要一刻不停地运动四肢。
step 4. 抚触呵护——小依依的二度游泳便结束了。护理人员用浴巾包裹着她,并将她的身体擦干净,接下来就该抚触了。护理人员在依依身上涂上按摩油,然后便给她做起了全身抚触。最后,还不忘给依依称体重。特别提示 泳后抚触如同泳前热身一样,都很重要,它让宝宝逐渐平静下来,对宝宝的身心保健益处多多。
爸爸妈妈如是说
1、女儿差一天就满月,已经做过两次婴儿游泳了,感觉还不错。我和先生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喜欢水,锻炼出一个强健的体魄。 (北京 依依妈)
2、儿子一下水就特别兴奋,两只小脚不停地踹水,看着儿子高兴我也就高兴。现在儿子已经4个月了,每星期都要至少带他游一次。 (合肥 苗苗妈)
3、宝宝是个早产儿,医生便向我们推荐了给她做婴儿游泳。我们抱着尝试的心态带着宝宝游了,几个月下来,效果还不错,宝宝的食欲很好,睡眠得到了改善,身体长得不错。(上海 小可爸)
游出健康和快乐
婴儿游泳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婴儿全身血液循环
2、增加婴儿肺活量,促进其胸廓发育
3、刺激婴儿大脑神经发育
4、加强婴儿骨骼系统的灵活性与柔韧性
5、促进婴儿良好睡眠
6、提高婴儿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7、有助于婴儿形成健康快乐的情绪
哪些婴儿不适宜游泳
1、apgar<8分的新生儿
2、有新生儿并发症,或需要特殊治疗的婴儿
3、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新生儿
4、皮肤破损或有感染的新生儿
注意事项
1、婴儿游泳时,必须有专人全程监护
2、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要将新生儿防水护脐贴取下,脐部消毒,并用护脐带包扎
3、新生儿游泳圈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测(如泳圈的型号、保险按扣、漏气否等)
4、依据婴儿颈围选用合适的泳圈型号:小号<20cm;中号:21~23cm;大号:24~26cm;加大号:27~29cm;特大号:30~33cm
5、新生儿套好泳圈后,检查保险粘贴是否粘牢,要逐渐且缓慢入水
6、游泳完毕后要迅速擦干婴儿身上的水迹,注意保温
解读婴儿游泳几大误区
游得越早越好
有人误认为只要孩子一出生,越早下水越好。其实不然。要依据孩子的健康状况而定。一般在24小时或48小时以后,婴儿脐部长好时再下水比较合适,以防止脐部感染,必要时要贴上护脐贴。
游得越久越好
成人要控制婴儿在水中的游泳时间和运动量,并非游得越久越好。毕竟婴儿的活动量有限,游得时间过长,或在水中运动过多,会造成婴儿一定程度的疲劳,严重的还会出现虚脱现象,一般婴儿游泳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比较合适。游泳的频率大约每周1次即可。
在家“克隆”也简单
有的父母认为只要买来一套婴儿游泳的设备(便携泳池、婴儿泳圈等)就可以在家中“克隆”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医疗保健或专业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需具备一定的护理技术和医学常识。另外,游泳的室温(约28℃)和水温(约38℃)都有严格要求。特别提醒父母千万不要在成人浴缸中让宝宝游泳,缸壁过滑,型号过大,容易出现溺水的险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