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的快乐与智谋,快乐教育
1、棋盘上的快乐与智谋
有不少父母,把培养孩子看成只是学习书面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琴、棋、书、画历来作为中国文化人必要的艺术修养。如果说一个人长大之后,可以
1、棋盘上的快乐与智谋
有不少父母,把培养孩子看成只是学习书面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琴、棋、书、画历来作为中国文化人必要的艺术修养。如果说一个人长大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或者按自己的特长选择职业,但对孩子来说是很难发现自己的特长,做父母的要当有心人,在孩子读书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以供日后提供多种选择,也许可造成某方面的特殊人才。其实,早些教孩子下棋是有好处也是有必要的。
下棋是一项极好的开发智力的活动
它首先需要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下棋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棋子怎么走,还要时刻看清对方的棋子怎样走。其次,它要求孩子在走棋之前思考,迅速作出反应,决策。下棋对儿童的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概括性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培养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事专注,有毅力等良好习惯。
下棋还有益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下棋迫使孩子看到对手的棋步,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下棋也需要孩子学会轮流和等待,看到对方行动和自己的关系,控制自己的冲动倾向,学会与别人协同活动。
下棋是竞赛性的活动,总有输赢,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诚实、有勇气面对挫折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供孩子玩的棋类
可供孩子玩的棋类很多,除了富有童趣的儿童棋类外,最主要的有: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对于五六岁孩子来讲,最合适的是学中国象棋。
象棋
教孩子下象棋,第一步是先认“子”,其实就是认“字”。第二步教走法:即“马走日”,“象走田”之类。第三步教布局,一般都先教“当头炮”。第四步是教“将”法,开始都先教“叠叠炮”。初学时,孩子自然会千方百计地用他学会的那几招,十分幼稚,但以后是边下边学,逐渐进退有序,攻守得法,眼睛也能照顾到满盘的棋子了。
走象棋,正如人们说的是为了“将死”对方,夺取胜利。所以下棋不单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游戏,而且对开发大脑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象棋这种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让对方察觉到自己的作战意图,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来对付对方,都要看清对方的用意如何?要从各方面来观察,并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战术。也就是说,实际上不用动棋子,只在大脑构想下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得出结论。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推理游戏。
因此,当你的孩子下象棋时,做父母的要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象棋这一特点,如果能紧紧逼近对方,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与其老动棋子抓住偶然的机会,还不如先在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维后再行动。
如果,你的孩子有某些天赋,父母的象棋也走得很好,不妨可教孩子下“盲棋”。这对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以及记忆力都是有好处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快乐教育
一、给你的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不过,此时她仍会需要你的大力支持。举个例子,虽然你的孩子很愿意在星期六的早上去管弦乐队排练,但如果你不送她去的话,她还是有可能中断或放弃的。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因此父母们必须对此做出投入。除非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不然孩子就会失去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精神去做事,转而决定去看电视或小朋友们做游戏去了。
二、接受现在的他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在绘画或体育上有某种天分,做父母的你就应该给他提供一切机会去发展他的才能。逼迫是不对的,鼓励才是有益的。不要在一个孩子还不会走的时候就让他去跑。但是,如果他想要跑起来时,你应该给予他你所能给的帮助。
三、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这话听起来不言自明。但实际上,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良好的环境同等重要。某些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为集中,而有些却喜欢热闹的背景环境。如果你的孩子说他不喜欢被独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那么就让他在厨房边上的餐桌上做作业。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四、积极地谈论你自己的工作结束了一整天令人心烦的工作之后已精疲力竭,这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向你的孩子讲述你工作中发生的令你高兴的事情和令你不高兴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激发他的憧憬和热情,他会想:“如果我努力工作的话,我会像妈妈一样成功。”如果你身陷于一份乏味的工作之中,的确没有什么值得与孩子们分享的,那么就告诉他,如果你无法获得一定的资格或学历,你就无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有时,孩子会从不愿意像父母那样生活的想法中找到动力。
五、解释你的理由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相反,如果你耐下心来向他解释为什么你认为继续练下去是重要的,他有可能会转过神来同意你的看法。即使他仍不同意也没关系,他很可能有自己的看法。家长也应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告诉他,无论他怎么做,他学过的东西都会收藏在他的经历中,永远不会浪费掉。
六、重视赞扬的作用不断给你的孩子以赞扬是极重要的一条劝告,但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孩子一点也不傻。如果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仅仅说了句 “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你此时应说的是:“我很喜欢你在文章中论述这个观点的方法,这样说很发人深省。”或者“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等等。于是,孩子知道了你的确对他的小小成绩很感兴趣,下次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赞扬。
七、明智的奖赏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这种做法让孩子们在考试前变得十分焦躁不安,想着这次考试得失攸关,而一旦他们没能考好,就又会变得郁闷不乐。从理论上讲,做得好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但是实际上,如果的确会有某种物质激励存在的话,多数孩子会表现得很出色。因此,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如果他们做得好,应给他们一个小礼物以示赞赏和鼓励。这样做是积极的推动,而且如果他们未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也不会因此而过分愁眉苦脸。
八、让他们不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小孩子们能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鼓励,他们就会茁壮成长。经常冲着孩子大叫大嚷:“你又在那儿干什么呢?”的父母像是往他们孩子的心中刺了一剑似的,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伤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放松、听音乐,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发呆。然后呢,当我们的“电池”重新充足电时,我们将精神抖擞,准备好去面对下一个挑战。孩子也是一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用快乐指点成长的方向
《小白故事》系列推介
童年的每一天都朝一个方向走去,这个方向称之为长大。在宝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缺乏一种智慧和从容,去理会他们的幼稚、懵懂、尴尬,欣赏他们的天真、淘气和诗意,缺乏一块指引成长方向的路牌,用令人吃惊、感慨的句子和语气向他们诠释一些道理……
《小白》来了,带给我们智慧,带给我们从容,并为我们竖起了一块目标明确的路牌……将孩子的兴趣转到读书中去 给调皮女孩看的书
梅子涵老师看《小白故事》
快乐的箭头
小白是一只小兔子。 不过我们看到了,他其实是一个小孩。所以这一只小兔子的系列故事,也就标标准准的是一个小孩的故事。小孩的故事总是日常和简单,吃饭是故事,睡觉是故事,高兴是故事,生气是故事,走路是故事,摔跤是故事,想念妈妈是故事,乘火车在过道里走来走去是故事,“拉拉拉”唱一支歌是故事,把尿尿在了裤子上而且尿在了床上也是故事……
小白尿在裤子上、尿在床上的时候,妈妈只是说:“哦!发生‘意外事故’ 了。”爸爸更是轻松和有见识:“别难过,亲爱的,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我,妈妈,爷爷,奶奶,我们都有过。”第二天在学校里,康坦睡午觉的时候也尿床了。小白安慰他说:“别担心,纳塔莉老师以前也尿过床的。”纳塔莉说:“是的,老师小的时候也尿床。康坦先换衣服,然后我们一起做游戏。”
于是,在小白的故事里,我们就看见了大白们的智慧和从容,看见了他们都特别理会童年的幼稚、懵懂、尴尬,懂得欣赏那珍贵的天真、淘气和诗意。他们当然知道童年的每一天都是朝一个方向走去,这个方向称之为长大,所以他们也不会放弃了来做些安排,让有些道理犹如道上的路牌,有个箭头,起到指示,可是他们非常懂得方式,适合的句子和语气让我们吃惊和感慨,简直成为了审美!我们说不定就都纷纷懊悔了,当我们的小白都还年幼的时候,我们怎么就没有机会阅读到这样的故事和书籍,使我们在参与他们的故事时,没有这新鲜的灵感,把路牌的方向指给他们看时一点儿不幽默,要不然,成长的感觉和回味的心情一定都有更多的乐意,人格里看见的灿烂也肯定更多!
这样的书我们都觉得是给孩子去翻弄去阅读的,可其实它们恰好都是特别值得成年人去阅读去体会的。有孩子的成年人和自己的小白在一起。书可以拿在孩子的手里,也可以拿在大人的手里。 大声地读或者轻声地讲都可以。孩子在小白的故事里有自己的愉快自己的感想,成年人有自己的欢喜和触动,不期而至的灵感自然地就成为了明天的智慧和从容,在小白的明天的故事里,后来每一天的故事里,同样还是你去参加,轻松和有趣的程度怎么还会一样?很多年以后,小白的回味和你的记忆,也都是阳光很灿烂,心情很灿烂。
我渐渐地有些明白,对于一个人来说,很多的小事情,很多的大事情,其实到后来,想要的,都是那留下来的灿烂。有了,就非常好了。
这些书都是我女儿翻译的。我看着她的译稿,快乐又感动。她把这些法语写的故事用中国话讲给了我们听,讲给了中国的很多很小的孩子们,也讲给了很多的有着很小的孩子的大人们。她的法语成绩很优秀。她很快就要去法国学习新的课程,争取更高的学位。我很惊讶我的孩子这么快就长大了。我也一直惭愧和责备自己不是一个智慧和从容的爸爸,无比关切她的童年却那么缺乏灵感缺乏方式缺乏很多很多的耐心,结果使她的童年没有很多很多的快乐,我一直想对我家的小兔子说:“原谅我!”。
我相信,因为我的推荐,很多孩子就正好能得到他们所要的快乐了。那么他们就能留下多一些的灿烂。那么就非常好!
“妈妈,她为什么低头呀?”女儿手里拿着小白的贴纸,正在一张一张地贴在床头,贴完后自顾自地欣赏着,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好呀”女儿高兴地说。
3岁的孩子是从故事的附加贴纸开始对这本书上产生兴趣的。不知这本书的法文版是否也有这样的设计,用故事以外的设计来吸引孩子的注意,也算是对小年龄的孩子阅读的一种引领吧。
“这小兔子怎么了?”女儿指着《小白生气了》封面上正在踢小汽车的“小白”接着问妈妈。
“怎么了?”妈妈假装糊涂地反问。
“她怎么踢小汽车呀?”
“是呀,为什么呀?踢小汽车可以吗?”
“不可以,我们给它盖上,她就没法踢了。”女儿拿着还没来得及贴到床头的一张贴纸贴在小汽车上。
“她是不是生气了呀?”女儿接着问。
“可能是吧”妈妈还是没给一个答案。
“她因为什么生气呀,是不是找不到她妈妈了呀?”说着,就开始向后翻书,翻到有一页上,有小白和另外一只大兔子在一起的画面时,停了下来,“没有呀,她妈妈不是在吗?”
……
循着孩子的猜想,我们就可以借由孩子对画面的解读来还原故事的内容。我最喜欢的小白系列中的这一本《小白生气了》:小孩子没玩够,不想回家,即使万般无奈跟妈妈回去,心里也是老大的不高兴,总是在找茬儿,妈妈要牵着手过马路,她不要;爸爸说,“你要不要洗澡呀?”她也不要。总之,就是气儿不顺。不过小孩总还是小孩,爸爸的一个失误,让小白的气儿一下全消了,真正是“破涕为笑”。这一场景着实是三四岁孩子的写真,情绪变化快,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不高兴的事从不过夜。
这一套“小白系列”所展现的孩子情绪变化,非常好地契合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后所产生的一些情绪问题。孩子不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也不再一味地说“好”。孩子的第一反抗期也就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他们的口头语变成了“不”、“不行”、“不好”,似乎永远都在和爸爸、妈妈作对。爸爸、妈妈对着这个年龄的小孩能做的不是对抗,而是适时地“冷处理”,给孩子一个“反应时”,让他学会慢慢平复自己生气的情绪,让他学会自己给自己“消气儿”,爸爸、妈妈要学会等待,学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判断何时可以“不理”他,何时出手帮助他调整情绪。
其实,另外几本也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孩子这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孩子上幼儿园的体验,孩子生病的经历,孩子在妈妈出差时想妈妈的体验,甚至包括孩子尿床的体验,全都可以在“小白系列”中找到。细细地翻看一本本的“小白”,让我们从中感受书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育儿经:孩子永远都是对的,我们要试着了解我们的孩子。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其所要表达的无非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多想想他们行事的原因,我们认为孩子做错时,我们先想想是不是了解孩子的心思,是不是我们可能错怪了孩子。
除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天性快乐or不快乐?
孩子生来就有快乐与不快乐的区别?这个说法虽然很奇特,但确实存在。本文介绍了这一说法的科学依据,也为家长们介绍了帮助孩子后天塑造性格的可能性。
快乐与否由自然气质决定
有没有可能孩子天生就快乐或者天生就不快乐?丹佛的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特瑞什·布拉格就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女儿玛德琳今年七岁,从一出生就天天表现得很快乐。而她的五岁的儿子查理则一直情绪低落。:我们对他俩完全没有区别对待,"布拉格坚称,:我觉得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气质。"
的确,有些孩子从树上掉下来还笑得出来,而有些孩子没有在三勺内挖到水果蛋糕里的水果就要哭得稀里哗啦。难道说快乐的孩子天生就乐观吗?
许多科学家和家长都会说是。但是无论还是是天生快乐或天生不快乐,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的自然气质,都能找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
莉丝·艾略特是《大脑里发生了什么——0-5岁宝宝的大脑与思维的发展》一书的作者。她强调说尽管快乐是一种情绪,不是天生的特质,但是宝宝的自然气质会决定她会有多快乐,无论宝宝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害羞还是大胆。虽然科学家们无法指出"快乐:的基因在哪里,也没法认出"不快乐:的基因,但大量研究表明宝宝的气质即基本情绪和社交风格是由大脑的"硬件:决定的。
性格取决于基因与后天培养两方面
如果家里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从基因角度来看是易焦躁的那一类型,这是不是说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郁郁不乐的少年继而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成人呢?艾略特显然不这么认为。儿童时期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它是自然与培养的双重结合。
正确的做法是坦然接受孩子的自然气质,同时后天培养孩子掌握快乐的人生。:虽然气质是天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艾略特说,:气质可以通过经验来修饰,修饰过后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是由大脑的额叶控制的。人在左侧额叶皮质中感受到:好"的情绪,在右侧皮质中感受到:不好"的情绪。似乎性格开朗的人的左侧额叶更活跃。
好消息是,左右两侧额叶之间的平衡不是固定的——额叶会根据孩子的经历而自行改造。而这些经历的核心自然就是亲子关系了。事实上,额叶的发育可以延续到青年时期,所以家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帮助孩子塑造他们的性格与态度。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