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在外国已经非常盛行,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我家两个租客,两个60多岁的老太太,平时关系不错的好姐妹,就是搭伴养老,租我家房子住的,刚开始两个人热情很高,把居室布置的很
抱团养老,看着很美,可真正运作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散伙。
我家两个租客,两个60多岁的老太太,平时关系不错的好姐妹,就是搭伴养老,租我家房子住的,刚开始两个人热情很高,把居室布置的很温馨,买了几瓶塑料花束,墙壁也贴上了她们喜欢的图案,还自己买了很艳丽的床单,两个人说好每月一人出1000元钱伙食费,轮流做饭,一人一天,连我们这外人听了都感觉很公平,觉得这两个人抱团养老方式很美,彼此有个照应,也有个说话聊天的,老年不至于太孤独,太寂寞。
因为她们都是孤身一人,离异的,还没有儿女,这样搭伙,感觉有家的感觉,很为她们祝福,也为她们感到庆幸,能找到一个伴不容易,两个人又都有退休工资,工资据说都五六千,够吃够花的,生活会很滋润。
谁料,还没到三个月,一个就给我家打电话,说她搬出来住了,她两个闹矛盾,吵架,另一个老太太让她搬走,另找房子住,因为房子是另一个老太太名租的,她必须留下来。
据说两个人性格不合,买菜、做饭都产生矛盾,一个文静性格的喜欢静,另一个特能干,总不停歇干活,声音太大,半夜还总起夜,影响休息,睡不好觉。
总之,都是鸡毛蒜皮小事,就产生了大矛盾,搭伙过日子,变成散伙了。
由此可见,抱团取暖还真的不容易,最终也许还会选择养老院养老,这才是大势所趋,老人的最后归宿。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是一个人上了年纪,能够自发的组织一个团体相互帮助,这对于很多孤居老人来说,绝对是一种福利。很明显,对于需要缴纳高昂费用的养老机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他们本身就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这个时候能不能十个八个的孤寡老人居住在一起,然后生活上进行相互照顾,如果有一天哪一个人先走了?没有找的人就可以为了操办丧事。
而走了的人所有的遗产都会留在这个小团体里面,这相当于一种众筹。
租上一个稍微便宜点的院子,每一个老人每个月几百块钱的费用,那些老人负责做饭,那些老人负责其他的杂七杂八。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养老的最佳方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认可。一般人进养老院是有条件的,家庭条件不好的你也知道进养老院非常困难,就算有些家庭条件好,也不一定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所以其实抱团养老还是挺好的。十个人组成的团体,走了一个可以继续增加,陆陆续续的始终有后继者,这种自发组织的抱团养老会越来越成熟,老人不再孤独,能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算在离开的那一天,起码也不孤单。为什么说在国外能行得通呢? 这其实是一种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很多无法住进养老院的个人,在环境的影响下总有人会发挥自己的睿智。
当这种方法一旦被肯定以后,他们的接受能力比我们国家的人接受能力强一些,所以这也是他们盛行的原因。
在我们国家也不是说行不通,只是相对来说接受能力差一点。要是说到缺点的话,也许贫穷让人斤斤计较一些,总有一种思想害怕吃亏,所以导致了现在抱团养老的这种条件暂时没有形成。但我相信,这必然是一种新的形式,而且是最好的形式。 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有些中老年朋友们慢慢的建立了一个微言群,他们都是单身老人,但是他们在全国各地旅游,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这其实就是抱团养老的雏形,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