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郭涛是这样培养出独立小石头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2022-07-10 12:21: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郭涛是这样培养出独立小石头的

郭涛和小石头小石头年龄:6岁爸爸会教育程度:☆教育方式适合程度:(不爱夸奖不爱说谢谢)孩子教养程度:☆孩子性格:(算是最大方最懂事比较聪

1、郭涛是这样培养出独立小石头的

郭涛和小石头

小石头年龄:6岁

爸爸会教育程度:☆

教育方式适合程度:(不爱夸奖不爱说谢谢)

孩子教养程度:☆

孩子性格:(算是最大方最懂事比较聪明大胆的孩子)

郭涛的教育方式是大爷们的,是一个严父。在节目中,郭涛整个表现很爷们,遇到事情后会笑着在一边看儿子如何解决,从头到尾都没有生气也没有哄过石头,也不会插嘴指导孩子,并且就是不愿意和孩子说谢谢和夸奖。这形成石头很会独立思考,并且对游戏有胜负欲的心情,不怕吃苦胆子大。

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郭涛觉得男孩就应该放养,“我的教育方式是比较自由宽松、任其兴趣发展的。”郭涛身边的朋友都知道郭涛在陪孩子的时候非常有耐心,除非“小石头”表现特别顽劣,”比如有一次因为“小石头”很不尊重外婆,曾被郭涛打过一顿。”郭涛好友告诉记者,之所以郭涛答应参加湖南卫视新节目《爸爸去哪儿》,肯定也是和小石头进行过沟通,征得了孩子的同意才决定参加的。

聪明独立的小石头

在kimi不同意和他一起走的时候,石头开始想办法。首先他先和kimi说自己会保护他,kimi不给好脸,石头无奈.但是他很聪明,他跑去主持人李锐身边寻求帮助,最后听从主持人所说并又跑回去开始哄kimi,一直想办法说话,全程没有请教过爸爸,从来没想过让爸爸出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牢”,这是老人家常说的话,宝宝1-3岁这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要完成宝宝独立意识的培养。下面总结了六个方法,帮助爸爸妈妈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让宝宝自己走路

宝宝学步时就应该适时的让他自己走路,时间也不用太长,只要频繁的让宝宝下地自己行走就好,宝宝可能会喊累,家长不要忙着心疼宝宝,抱宝宝,这样宝宝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二、在安全的范围内支持宝宝:自己来"

宝宝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长要支持宝宝自己做,并且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他:自己来"的范围也要越来越咣。比如,宝宝1岁时可以自己吃饭,那就满足他的要求,不用担心把饭洒得到处都是;2岁时,宝宝可以自己脱鞋子、爬楼梯、洗手洗脸,家长都应该支持,允许宝宝自己完成。这样才能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

三、让宝宝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

家长看到宝宝不小心的跌倒后都会紧张的扶起孩子,心疼的询问哪里痛,宝宝即便没有事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摔倒这件事上,甚至还夸大事实吸引大人的注意。而父母心理往往也很矛盾,一方面很想严格的管教宝宝,一方面又希望宝宝能依赖自己,向自己撒娇。其实,看到宝宝摔倒,家长可以换个问法,问宝宝:不痛吧",宝宝如果回答:不痛",那就鼓励宝宝很勇敢,这样宝宝的独立意识也被激发了。

四、让宝宝用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

宝宝因为动作不协调而摔倒,因为粗心丢了玩具,这些都是宝宝自己的原因导致的,不是家长应该揽错的行为,否则亲子间很容易形成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结果是宝宝从心里就不尊重家长,认为一切都是家长或者外界的错,不会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还会事事依赖父母,反抗父母,碰到事情很会找借口。

五、家长要以身作则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宝宝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启蒙作用。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没钱的时候不要伸手找父母要,吵架了也别赌气不回家后者搬:救兵",不管说话做事,只要宝宝在身边,都应该想到很小的事都可能产生大的影响。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让宝宝耳濡目染父母的良好品行。

六、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

宝宝有自我意识,是一个独立个体,父母应该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允许宝宝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和宝宝平等的交谈,听听宝宝的意见。宝宝喜欢的事情只要不违反原则,都应当放手让他去做,充分展现个人能力。通过独立的活动,宝宝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用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父母最大的注意力就是在宝宝成长上面,尤其是教育问题牵动每个家长的心,所以家长们要及早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开发宝宝智力,给宝宝一个更好的起跑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3、独立人格从小培养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看,婴儿的心理活动主动性是很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目前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许多不能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首先是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样样安排妥当。孩子不用动手、动脑,习惯于依赖。其次是对孩子管得过严、限制过多,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力和学习的机会。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家长应该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童心童趣,以平等的关系对待孩子,要给孩子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力,不要强求他们按家长的意愿去支配自己的行动。

独立的人格必须从小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

1.培养独立性要从孩子的生活常规教育开始。也就是对孩子进行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常规教育应包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行为两个方面。其中生活习惯指的是:洗手、洗脸、洗脚、洗澡、擦鼻涕、吃饭、睡觉以及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等。文明习惯和行为指的是:尊敬长辈、爱护同伴,爱护公物,使用礼貌语言等。

2.培养独立性需要给孩子创造教育环境。环境对教育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要有孩子可以自由、独立活动的环境。如幼儿的东西应放在他自己可以拿到的地方,玩完玩具有收放玩具的盒子,还有可以供他画、剪、钉、编的纸、笔、剪刀、针、线等。在家里还应该有一小块可以让孩子游戏的天地,也应该有在得到大人允许后到室外去游戏的场地。当然,家里还要准备一些孩子的玩具,供孩子选择和玩耍。

3.培养独立性需要给孩子自由。做家长的要丢掉给孩子制订的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按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对儿童必须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谈,有提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对孩子的主见要循循善诱,切忌扼杀。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自己来”,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自己来”变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

1、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宝宝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自己来”。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由于宝宝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宝宝“自己来”的技能,帮助宝宝进步、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责,否则势必导致宝宝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经常提醒,持之以恒。许多事情宝宝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宝宝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宝宝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宝宝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宝宝不愿自己做时则可说:“妈妈知道宝宝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说:“宝宝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爸爸妈妈的指令,激励宝宝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另外,当宝宝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时,父母应看着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防止他半途而废或不负责任地乱做一气。事情做完后应及时评价,特别应多给正面的赞扬鼓励,以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宝宝愿意自己来做的事情确属其力不能及时,要耐心讲清道理,让宝宝明白不能自己做的原因,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制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