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浅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浅谈幼儿习惯的培养

2022-08-14 16:24: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浅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多年来,美术教育却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习惯用“标准手法

1、浅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多年来,美术教育却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习惯用“标准手法”来束缚幼儿,忽略了幼儿绘画作品中应有的创造力与鲜活的生命力。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像根本无从谈起。

其实,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秋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棵大树,只有用四种不同颜色画成的色块。

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大树妈妈……”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

原来,孩子对歌曲《小树叶》中树叶宝宝离开树妈妈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四个色块分别代表着四季的小树叶:绿色的是春天的树叶,红色的是夏天的,黄色的是秋天的,而冬天的树叶则是蓝色的,她希望四季的小树叶能永远和树妈妈在一起。

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另外,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像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

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实际上,自评的过程也是幼儿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

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足够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浅谈幼儿习惯的培养

关于21世纪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始:

一:为幼儿创设识字读书的环境,让孩子获得识字敏感。

1.制作识字卡片。一定要是白纸,黑字或红字均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看图识字,卡片上不要将画面和字形同时出现,因为两个刺激物同时出现势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孩子早已看惯了物的形状,没有看惯字(特殊物)的形状,所以注意力被画面所夺,这就极易形成“看画读音”而不是“看字读音”,这对识字是极为不利的。

2.早期识字要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3.每天都学一会儿,从1分钟开始,慢慢过渡到2、3分钟、3、5分钟,最后到累计学习30分钟。大人有空就让孩子一学,没空就把孩子的学习扔在一边,这样即便一次学很长时间,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4.最重要的是坚持!幼儿学习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习惯,让他觉得学习就像爸爸妈妈上班、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到了这个时候,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快,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5.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也不管是准备学习哪个学科,开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先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兴趣、产生信任感,再进行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决不是听之任之,而要做有意的引导。

6.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不同之处就是,幼儿识字是以阅读为最直接目的,所以只要能够认、读就行了;小学生学习识字是要求“听、说、读、写”四会同步进行的,这是小学生识字速度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在上海等城市开展的小学识字教学实验,也只是要求认、读,不强调书写) 。

7.识字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幼儿都不应该有什么难度。幼儿识字不是简单的字就好识记,比较复杂的生字就难以识记。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8.教育界有句话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用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的。只要家长善于动脑,善于引导,孩子对任何学科都能够产生兴趣。

9.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10.要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学习过程中充满趣味性,孩子才可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11.识字需要不断巩固,否则必会前功尽弃。学与用要结合,识字与阅读要结合。

二:爱需要理解

爱是一种信任,爱更是一种理解.,我们教师既要爱幼儿,教育幼儿,更要用心去观察幼儿,去读懂他们。

记得开学不久的一天中午.,幼儿们刚睡下,我就听到一阵抽泣声.我不高兴的说:是谁在哭呢?”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竟惹得行行小朋友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呜……呜……我想……我奶奶……”。我走到他的床前,俯下身子轻轻的说:“不要在哭了,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快睡着了,行行是个乖孩子,对不对?”行行用两只眼泪汪汪的眼睛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正是这副模样。使我想起我上学寄读的情景。不也因想念父母而哭过吗?何况他只是三岁的小孩子,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幼儿呢?上床睡觉时思念之情往往最为强烈,此时正是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想到这些,我又一次俯下身去。紧紧把他抱在怀里,替他擦去泪水。轻轻拍着他说:“行行,老师抱你睡觉好不好?”他点点头看着我。眼里虽然含着眼泪。可我依然看见他依恋和信任的眼神。我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他连忙用小手捂起了脸,小家伙居然害羞了,可又那么高兴,我继续轻轻的拍他,只见他闭上眼睛微微的笑着……看着他在我的抚慰下甜甜睡去的样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柔情,感到无比欣慰。

的确,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心理。刚入园的幼儿产生焦虑情绪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与亲人的分离。如果这时再受到老师的斥责的话,必定会使他们受到双重的痛苦,他们与老师会越来越疏远,对幼儿园的生活失去信心……

我们给幼儿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亲昵的小动作,甚至一个拥抱。对与我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这些刚离开亲人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观爱和理解就显的尤为重要,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安慰。会让他们愉快的度过幼儿园每一天。我想,培养幼儿愉快、健康的情绪,正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

三:孩子常规不太好,现在是春天,孩子出勤率又比较高,有时侯组织个活动总觉得孩子乱的不得了,管不住,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常规呢?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

1,初接班时就应从纪律方面下大精力,多方式掌握控制住集体活动局面,事半功倍。

2,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也可以应用在幼儿的管理方面。比如有的老师在控制全局时经常对幼儿数“1,2,3”,幼儿则会马上安静下来。或者拍几下手掌也能起作用。幼21家21儿童 3,带孩子做集体活动时,活动项目应要选好,能极大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这是做好并有秩序完成的前提。

四:班级的环境创设与作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创设环境不仅仅指美化活动室,它应该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

1、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在进行“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天花板上布置了菊花花田.进行了“秋天开的花”的活动后,幼儿特别想认识菊花,但是秋季我们只看见了菊花,却没有看见其他的花,于是孩子们就生成了疑问:“冬天哪些花会开,夏天春天哪些花会开?为什么它们会在不同的季节开?”等等.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来各种有关的图书放在阅读区、找来有关的图片资料、影碟……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更重要的是:幼儿对四季有了完整的了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 “不同的季节的水果有哪些?”“在冬季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如何过冬?”“谁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2、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活动的部分可由幼儿参与布置,引导幼儿根据教育和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固定的部分有教师制作。所以在教室后面的大墙壁上,我们的设计主题是《我们的作品》,作品全都是有娃娃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然后由老师张贴。这样的目的首先就是给娃娃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能够一目了然的看见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然后通过比较,参照,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欣赏。学会欣赏很重要。欣赏他人可以学人所长,被人欣赏会增添信心、发挥潜能。我们十分注重创设幼儿易于欣赏和乐于欣赏的环境。如把孩子参加比赛的获奖作品贴在走廊的玻璃窗上,在教室的柱子上粘贴一些很优秀的作品。结合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的科研课题,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一个富有美术气息的教室,把我们班办成一个美术特色班。使教室充满生机,今后,我们将把幼儿的画认真的表起来和名画放在一起,在节日的时候用大幅的绸缎和鲜红的对联装饰教室,使教室呈现一片红红火火的气氛……这些设计和创造不仅有美感,还蕴藏着知识,引导幼儿从色彩、形态美进行欣赏让孩子在自然而然当中得到提高。也让家长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3、结合利用废旧原则,在《我的心愿》、《今天我值日》和《比比谁最漂亮》这两个主题当中,我们利用了塑料一次性盒子和盘子等等废旧品,经过装饰和设计,看起来既简洁,又漂亮。在〈〈我的心愿〉〉这一主题里,主要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培养,在“3.8”、“9.10”、“10.1”……主题活动中,就可以让孩子把不同的情感语言在老师的帮助下写下来…..。〈今天我值日〉这一栏里,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乐意为他人服务的优良品质,它还可以把数学贯穿在里面,在这里孩子不仅可以学习排序、还学会一一对应。在〈比比谁最漂亮〉这一主题设计里面,它可以使孩子产生竞争意识,还学会约束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最合适不过,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在这里了解到1和许多,学会按颜色,按形状等等方式分类。

4、在家与园这一栏里,我们以〈爱意传心声〉为主题,在这里我们有每周的课程安排告知家长,我们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这里更有家长留言信箱,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当然这里也有我们班的每周小明星张贴栏,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进步,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豪。在这里更手不了的是我们的承诺“我们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自信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探索.”...

总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例子。时至今天“贵族学校”也应运而生,许多的家长都为了孩子有更优良的教育环境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环境能够造就一个人,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环境培养,注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们除了注重学校环境外,我们将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呼吁,把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适合的环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浅谈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近年来,我们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一、接触大自然,开拓幼儿的视野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华师幼儿园座落在鸟声啼啼、桂花飘香的桂于山上,我经常带孩子们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幼儿投身于大自然怀抱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老师要正确耐心地给予解答,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如在春天,我让孩子观察那些已长出嫩芽的树木,问: “树为什么会长出芽来?”在夏天雨过天晴,大空出现彩虹时,我就引导孩子观赏天上美丽的彩虹。秋去冬来时,我引导孩子进行常青树与落叶树的比较观察。雪天,我让孩子们观看片片飘落的雪花,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可能给予满意的解答。

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诱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二、让幼儿在种植、饲养中去发现,去探求

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自然角”,有的孩子从家里拿来了青菜、萝卜黄豆等种子,分别种在用雪碧瓶做成的小盆里。有的孩于拿来了自己喜爱的蝌蚪、小螃蟹、小乌龟、小甲鱼、小鲫鱼等,饲养在盛水的大口玻璃瓶里。在不同季节,孩子们在自然角里栽培不同的花卉,如春天的蝴蝶花,夏天的太阳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花,还有月季花,仙人球等。孩子们轮流给种子和花草浇水、施肥,给小动物换水、喂食。孩子们常常围在那里观察,看种于发芽了没有,花草是否长大,每当发现有了变化,他们就会高兴地大声喊起来:“我的种子发芽了!”“我的仙人球长出了一个小球!”在种植和饲养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时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有的种子长出的苗不壮,有的发黄了;跟螃蟹养在一起的鲫鱼身上有几处露出肉来了,尾巴还少了半截;离开了水的螃蟹不停地在吐泡泡等等。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问老师。这时,我就有意不作解答,而引导和启发孩子再作观察寻找答案。如我将长得良好的苗和发黄的苗从两个盆中倒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这时,幼儿就会发现一盆种子的根长得好,而另一盆种于的根有些烂了,烂根的苗就长得不好。我又让他们进一步观察分别倒出的两盆土。烂根的那盆土很湿。让孩子明白种于发芽和生长需要水,但土中的水不能太多,水多了根就会霉烂坏死的道理。接着,我又让他们观察阳光晒着的菜与阳光晒不着的菜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青菜长势不一样的答案。使他们懂得了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了解了小动物的习性,生长变化的规律和饲养方法。

三、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为了让幼儿从学前期开始就有多方面“行动”的机会,我结合教育内容,让幼儿动手做一些好学易做,又符合幼儿认识水平的小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幼儿成为心灵手巧的人。

比如,我让幼儿做“磁铁能吸引什么”的小实验,“用磁铁拉火柴盒”的小实验,先将几个图钉放在火柴盒里,火柴盒就被拉动了,孩子们快活极了。我及时引导幼儿认识到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特性。接着我们又做了让大头针在塑料板上跳舞的小游戏,孩子们边做边玩,非常高兴。

在做“摩擦生电”的小实验中,我先让幼儿用塑料积木去吸碎纸屑,问幼儿:“你能把纸屑吸起来吗?”孩子都说:“吸不起来。’我又请幼儿用塑料积木在自己的手上或头发、衣服上不断地摩擦后再去吸碎纸屑,他们惊奇地发现纸屑被吸起来了。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我不仅让他们了解摩擦生电的道理,还把生活中摩擦生电的现象讲给他们听,如晚上脱下毛衣,有时会看到一闪一闪的亮光,听到噼啪、噼啪的响声,这是为什么?小实验培养了他们学科学,爱探索的精神。幼儿回家还把这些实验做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科学小实验是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有趣活动。它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扩展了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品质。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探究活动起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愿我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把他们引向科学探究之路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引导他们建构逐渐趋近于科学的概念。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供充足、多样的实验材料和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反复操作,与客体接触,相互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2)积极引导,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实验活动中,让他们积极地来动手操作,去观察、去思考,使实验活动成为幼儿主动探索活动。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注意实验材料、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和实验对象的差别。

4)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学习操作技能,注意安全事宜。

5)运用适当语言引导幼儿理解科学实验所揭示的关系、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实验过程、方法、结果以及用各种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在幼儿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适当提示和提问,是领导好实验活动的重要环节。一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会发生的?

4)你怎么知道的?

5)你还能用别的办法来说明发生的事吗?

6)怎么才能说明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

以上问题的提出,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提出某些设想,引导幼儿去观察操作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发现某一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用实验的事实来解决现象的发生,或运用其它实验操作来验证,反复运用实验证据解释结论。但教师应避免花过多的时间去说明和告诉幼儿有关的科学道理和概念,而要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教师给幼儿作的解释,必须和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一致。任何离开幼儿本身直接观察获得的材料的说明和解释都是不可取的,避免鹦鹉学舌,机械背诵。

要求并帮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实验过程,发现自然现象的变化、因果关系和联系,可以再实验,再观察,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创造介绍给同伴,相互启发,做实验记录可用表格法图画法、日记法(图画)等。

在幼儿探索实验活动中要注意“六忌”:

一忌准备粗疏。活动前教师要先试做一下。充足周密的超前准备,是幼儿探索实验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而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活动的失败。

二忌机械模仿。过多的强调幼儿按教师既定的实验步骤做,不给幼儿思考机会,与探索实验活动目的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会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

三忌情感淡薄。无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对活动中幼儿突发的“为什么”漠然不顾;对幼儿出现的“越规”行为过分指责,都会影响幼儿的情绪,极大地挫伤他们探索求知的积极性。

四忌舍本求末。片面追求幼儿对探索实验的“好奇”,忽视对幼儿实验操作和观察的及时指导,幼儿对实验操作的观察,仅仅限于满足新鲜好奇的随意看热闹上,游离于实验目标之外的盲目摆弄上。如果这样,幼儿探索实验活动的意义就丧失了。

五忌放任自流。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幼儿的放任白流。缺少必要的活动规则和教育管理,就会产生活动中的干扰。操作中的违规、器材的争抢和损坏等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对幼儿科技素质的培养和良好情操的陶冶,有些还会成为日后实验中的非常危险的隐患。

六忌表达含糊。在探索实验活动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归纳总结语言不规范、不确切,就使得引导不明确、讲解分析不清楚、不科学,就会误导幼儿。

总之,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可变化的情形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对未来情况作出预见,帮助幼儿验证预见,并提出问题彼此交流。同时还应让幼儿回过头来反复比较、思考、研究他们已经完成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接受了科学教育的训练,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常识。

幼儿科学教育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的科技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摇篮中,将诞生迎接未来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一代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更将孕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需要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公民!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浅谈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素,是幼儿学习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发现兴趣的培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先,我班有60%的幼儿不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既使有部分幼儿愿意参加,其画面重复较多、内容简单。

如:男孩总是画“汽车”、“轮船”,女孩总画“太阳”、“小花”、“小草”等。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得不到充分表现,绘画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幼儿受益较少。

怎样才能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呢?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能力,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游戏形式,以及各类教学活动,把语言、音乐、常识和绘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

一、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是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第一步。

现代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会学习。因此,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具备绘画的原动力和内驱力,这就是幼儿发展的动力机制。杜威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追求的东西。”

教师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及可以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美术是以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视觉艺术。

它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对人们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在环境创设中,我注意到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比如:在墙面装饰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雪碧瓶,快餐盒、马粪纸等废旧材料制做竹林、草地、大树,利用泡沫板、彩色皱纹纸绘画、编贴立体感较强,色彩鲜艳的墙面“海底世界”“可爱的熊猫”“我的祖国”等。

此外,增设美术角,为幼儿提供黑板、粉笔、五彩胶泥、卡纸,方便幼儿随意涂抹,使他们的理想及所见所闻都能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充分展示。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能够随时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能够随意及时的表现美、创造美。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二、 教给幼儿绘画的基本方法,把创作的余地留给幼儿。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他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现代美术教育主张启迪幼儿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介和示范非常重要。语言讲解的形象是否直接影响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能刻板地要求幼儿去模仿画,而是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幼儿,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m、n等线条,让幼儿猜猜看,教师把这些线条有趣的组合在一起变成什么?教师根据上述线条示范色画出空中小鸟,水中小鱼,春天的花朵等,然后请小朋友也来根据上述的各类线条,把它们有趣的组合成一幅幅画面,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多最好。

由于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持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点,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新形象在自己的手中展示出来。为了丰富幼儿对物体造型的印象,我还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散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动物园的各种动物,马路上的汽车、花草树木,楼房等物体的形状,请幼儿说说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

如:公共汽车是由长方形、圆形组成,花朵是由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组成,雪松是由三角形、长方形组成等。活动前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的各种图形纸,先由教师示范拼贴一组画面,请幼儿欣赏,并说说教师拼贴的画中有哪几种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蜻蜓,梯形,三角形组成帆船,半圆形组成花朵。

然后,请幼儿动脑筋,把几种图形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拼贴成各种画面,看谁拼贴的又形象又美丽。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拼贴出许多丰富有趣的画面:有的用圆形、半圆形拼成了小鸡、小鸟;有的用圆形、长方形等拼成了红绿灯、公共汽车;还有的用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拼成了太阳、房屋、草地、小兔等,应有尽有,使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让幼儿感到自己是绘画的主人,从而产生更大的活动积极性,促使其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最后,再让幼儿根据自己所拼贴的画面,用勾图方法进行线条造型,也就是把拼贴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以游戏形式组织绘画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内容最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我将绘画活动故事化、游戏化。

如:幼儿画“龟兔赛跑”命题组画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然后去饲养角、自然角观察兔子、乌龟,回到教室后再让幼儿戴上头饰玩“龟兔赛跑”的游戏,最后再让幼儿动手画。

由于前者的辅垫,所以幼儿的画面真实、生动,绘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获得成功感,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由于每个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学习形式都具有不同特点,加之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家庭的影响,其知识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不相同。

因此,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必需考虑到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不能把每个儿童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儿童。

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如:幼儿画“美丽的手套”装饰画时,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只需在难点处帮助一下,重点教幼儿掌握用直条、横条、斜条构成图案进行装饰;对待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即可。

由于教师在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丰富的画面,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我们还设置了美术长廊,幼儿的绘画作品都插展在透明塑料袋里,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位置,幼儿也可以随时向同伴,成人讲介自己的作品,使每位幼儿在不同程度上树立成功感和自信心。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很有必要。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班的幼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孩子们喜欢参加美术活动,回家后也愿意动手绘画。

并能主动利用社会、自然、生活及各科教学等丰富的题材进行创作,不仅充实了画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和艺术设计能力,使幼儿的绘画作品多次在美展中获奖。

通过实践,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幼儿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只有让幼儿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只有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对绘画有足够的自信心。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浅谈开放姓幼儿绘画教学

概要:

在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自由自在、充满兴趣的参与其中,让其尽情发挥,大胆动笔,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随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有所转变。而幼儿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基础,也必然要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

我们是追崇美的民族!美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内容,而绘画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面。一幅幅反映童真的画,饱含着孩子们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

因此说,绘画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智力。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单纯的以临摹训练为主,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时间一长,孩子们变得被动、依赖,对画画失去了兴趣,又何谈开发智力呢?

目前,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开放性幼儿绘画教学,即以幼儿为绘画活动的主体,在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让幼儿自由自在,充满兴趣的积极参与其中,让其尽情发挥,画自己想画的任何东西,按自己的意愿给它们涂上颜色。

引导幼儿走出课堂,扩大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与想象力,大胆作画。教师应在绘画过程中给予支持、鼓励、夸奖,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值得广大幼教育群体推广作用的。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两岁的幼儿喜欢乱涂乱画,给了一张画纸,他常常画得面目全非,问起他时,他还乐意地告诉你:这个是他家的小狗,那个是邻居家的小猫……。

这正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萌发,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以发展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能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体会创造美的无穷乐趣。

针对幼儿的画,教师不能用成人的观点和标准去要求,应该求其意,求其趣,多鼓励,多赞扬,并进行简要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与表现美的能力。

二、注意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石,教师应当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引导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激发浓厚的兴趣与热情,诱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的美术创作潜能。

孩子们对绘画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面对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植物和风景,总想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地把它描绘出来,教师应在平常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练习,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并通过命题画、意愿画等活动提高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个性特征进行思维启发

绘画是心灵和个性的流露,没有个性的画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感情的浪花。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应注意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应用启发式的辅导,通过提问题、暗示、联想等方法比值幼儿一些启发线索,引导幼儿积极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创作出个性的美术作品来,应注意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不应用示范的方法束缚幼儿的思维。教学过程中也可利用游戏来启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能力。

儿童学习绘画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放手,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给他们自由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注意开放幼儿绘画活动的空间和绘画主题,引导幼儿自主绘画,对孩子用心作出的画,要从儿童的角度去体会,多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更加自由大胆的去勾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