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幼儿园特色美工区(幼儿园特色美工区开展)

2022-11-29 02:35:43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幼儿园特色美工区开展绘画材料:蜡笔、水彩笔、排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 图画纸 是必不可少的 手工材料:卡纸、KT板、蜡光纸、亮光纸、皮纹纸、色纸、泡绵纸、包装纸工具类:双

幼儿园特色美工区开展

绘画材料:蜡笔、水彩笔、排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 图画纸 是必不可少的

手工材料:卡纸、KT板、蜡光纸、亮光纸、皮纹纸、色纸、泡绵纸、包装纸

工具类:双面胶、泡棉胶、白乳胶、剪刀、花边剪、各式压花机 (老师用的增加圆头玻璃棒做纸雕用的,镊子)

其他半立体材料:乒乓球、有色毛根、保丽龙球、装饰宝石、缎带、布艺胶带、彩色纱、花布、扣子、豆子、木板

废旧材料:各类盒子、开心果壳、旧挂历、吸管、筷子、纸杯、树叶、菜心、牛奶杯、鸡蛋壳、奶粉桶、饮料瓶子 绘画类材料比较单一 切保守,手工类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拿来用,废旧材料组织家长收集。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主题

尊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们:金秋送爽,月圆人更圆。欢迎大家来到幼儿园,和我们的宝宝共同度过中秋佳节。我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希望你和包包通过这次活动,更深的体会浓浓的亲情。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花好月圆,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满,全家幸福团圆此次活动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

1) 亲情问答,答对的家庭有奖哦。

2) 手工制作一中秋团圆灯。

3)品尝月饼,体验亲情。

4)摘灯,带着幸福和希望1去。环节一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请家长积极准备回答问题,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民间多在此夜合家团聚,又称团圆节。八月中秋节起源已久,其中,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哪位家长能举出几个例子? 始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2) 请一位家长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3)嫦娥飞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美好的生活不再与地位的高低,也不再与金钱的多少; 我们的宝宝从小就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幼儿园美工区区域活动方案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设立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常见于幼儿园中。

区域活动是一种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生活和游戏的活动,可分为科学、美工、图书、语言、建构、角色表演等种类。

如果是表演区域活动,可以取名叫我型我秀、星光梦工厂、宝贝秀场、欢乐剧场等,如果是语言区域活动,可以取名叫有趣的汉字、小小故事会等。

幼儿园区域活动 美工区

绘画材料:蜡笔、水彩笔、排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 图画纸 是必不可少的

手工材料:卡纸、KT板、蜡光纸、亮光纸、皮纹纸、色纸、泡绵纸、包装纸

工具类:双面胶、泡棉胶、白乳胶、剪刀、花边剪、各式压花机 (老师用的增加圆头玻璃棒做纸雕用的,镊子)

其他半立体材料:乒乓球、有色毛根、保丽龙球、装饰宝石、缎带、布艺胶带、彩色纱、花布、扣子、豆子、木板

废旧材料:各类盒子、开心果壳、旧挂历、吸管、筷子、纸杯、树叶、菜心、牛奶杯、鸡蛋壳、奶粉桶、饮料瓶子 绘画类材料比较单一 切保守,手工类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拿来用,废旧材料组织家长收集。

幼儿园美工区特色活动

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自信,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师生相互交流是活动开展的成败关键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因为幼儿彼此间是平等的,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是教师直接指导所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允许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表现,并做好及时的观察捕捉指导。如在表演游戏中“妈妈”对“爸爸”说:“爸爸,我现在很忙,你去熨熨衣服。

”“爸爸”照办了,也许幼儿是很随意的,而教师应能观察到并及时给予肯定“她真像个妈妈!不仅会安排自己,还会安排爸爸劳动。生活中的妈妈就常常是这样的。”以此来确立或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帮助幼儿的发展。

二、选择适合的游戏是活动顺利推进的途径

通过在班级活动室内创设各种活动区域或区角,提供自由活动场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以开展幼儿自选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创设各种符合幼儿需要的游戏活动,并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材料,让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

三、合理的创设区域活动的空间位置

选择最佳空间布置区域活动区。我们把图书区放在采光较好的地方,并自制了小书架供幼儿整理、摆放图书。自然角放在朝阳的地方,无土栽培、水培食物和泥土栽培的植物归类摆放整齐,方便幼儿管理和记录。建构区幼儿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嘈杂,所以放置宽敞的地方上,并给予幼儿展示作品的空间,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满足。表演区和体育区也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展示幼儿的才能,所以也设置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确定好空间位置,教师就要动脑筋想办法收集活动区材料。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区域活动材料

孩子的接送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一开始不理解怎么现在的教育还要让孩子收集废旧纸盒、瓶瓶罐罐呢?为此,在每次的交谈中,我们都会喧传这些废旧的价值(可以作为孩子小制作,选择的半成品;可以制作成孩子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可以作为幼儿游戏中的辅助材料等),并以实物展示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家长朋友的面前。当家长了解到废旧材料的好处后,很多家长主动帮助孩子收集材料,并积极出谋划策,令孩子的活动积极性大大增加。现在当我们需要什么材料的时候,家长们都非常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自然角里的许多绿色植物也都是幼儿自己种植带到幼儿园来的。

五、根据主题的开展,创设互动性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创设是主题开展兴趣的切入口,也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所以区域活动的创设一定要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及时的填充和更新。创设中要开动脑筋,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角活动的互动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

就拿我们表演区来说吧。结合主题中的我们在区域中放置了抹布、扫帚、围裙、帽子、桌子、椅子。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扮演哥哥姐姐的人让弟弟妹妹们坐在干净的椅子上,做哥哥姐姐的小朋友就分工合作,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等等。幼儿们在与情景互动中操作,既积累了知识又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结合家乡主题开展建构游戏,准备幼儿熟悉的家乡环境以及房子的图片,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拼贴、搭高的技能,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关系。

在第二主题中开展表演游戏、,引导幼儿选择材料、自制道具,学习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知道孩子已经慢慢的长大,并需养成保护牙齿,保护口腔的好习惯。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制作了各种小吃的材料,如小笼馒头、饺子、面条等等,并设置相应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在第三主题收集各种彩色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秋天美丽景色,重点创设美工区域,展示幼儿制作的树叶拼贴画,制作水果娃娃,树叶印画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秋天。

在第四主题《马路上》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玩具小汽车,创设马路、红路灯、大型公共汽车等场景。开展建构游戏《停车场》,请幼儿扮演司机和乘客、汽车司机和交警、行人,进一步让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了解交通常识,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表演游戏

《大灰狼和小兔子》中有幼儿熟悉并使人们憎恶的"大灰狼",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狗"、"小猫"、"小兔子"、"公鸡"等动物,情节简单,角色对话多次重复,特别适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动作性极强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都会使幼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通过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合作表演的乐趣,并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六、区域材料的投放要体现多层性、多样性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存在着个别差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允许甚至鼓励他们与众不同,引导每位孩子在发展水平上,缩短与其他优秀孩子的距离。

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我们在生活区中投放了多种供孩子练习夹筷子的实物(黄豆、绿豆、赤豆、弹珠等)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夹黄豆,因为豆类中黄豆相对比较大,表面不是很光滑,容易被夹起。能力中等的可以夹弹珠,因为弹珠大,但是它比较的光滑,不易被夹起。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把赤豆绿豆混在一起,然后进行分类,赤豆绿豆比较小,很难夹,对孩子是一种挑战。

七、区域活动中,幼儿需要老师的隐性指导

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幼儿的潜能和个人能力才能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不能硬性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去游戏,使孩子被动的接受,失去了自我。而应充分尊重、信任孩子,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寻找快乐,获得发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尽量不直接干预幼儿,一旁关注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状态,再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适宜的反应和适当的隐性帮助。

八、区域活动后讲评的重要价值

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和归纳,在每次的区域活动后,总是先让孩子们介绍今天你玩了什么?(观察幼儿的表达能力是否完整。)在游戏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如果还没有解决,幼儿可以共同帮助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果解决了,幼儿可以讨论还有什么方法帮助解决?)如果没有,把你成功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最后,我总是会总结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掌握了哪些本领,鼓励没有玩过的幼儿都去尝试一下。还会特别提醒部分经常玩单一区域的幼儿,多去动脑筋的活动区域,多走动不同的区域,每天换一个,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只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区域活动,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创新适合本班的区域活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就会看到我们每位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园美工区特色材料

幼园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和指导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不同的年龄,教师创设适合于他们在美术方面发展的美工区,在中班着重培养幼儿玩色的兴致,在中班着重培养幼儿创意的想象,充分发挥美工区的教育作用。

中班美工区教师的指导目标

(一)绘画

1.对于儿童句的作品,要尽量用探究、了解的态度去欣赏与解读。

2.提供适当的材料:蜡笔、水粉毛笔、大张的画纸、剪刀、折纸、黏土等。

3.设计幼儿喜爱的内容,运用游戏或互动等形式进行简单绘画技能的练习。使儿童既获得绘画能力的成长,又能体验“控制力”的欣喜,它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驱策力。

4.通过刺激个人的经验,或增强对

物的体验,激发儿童以美术语言表、“表 评论

现的兴趣与愿望。

5.在生活中以更为丰富的艺术内各点赞。陶、培养儿童对视觉艺术的感觉。

(二)手工

1.帮助儿童确立制作形象。

2.了解制作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开展

确定每个活动区的空间位置,要根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性,需要再现行的活动空间内为其寻找最佳的位置。比如美工区经常需要水,所以它最好离水源近一点。

2.动静尽量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3.活动区域之间要有适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清楚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可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的设备作为各个区的分界线或屏障,同时又要考虑各个区活动的方便程度。

4.区域活动布置划分的时候,活动室内要力求各个区之间能够方便行走,畅通无阻,以避免孩子在活动的时候产生拥挤碰撞的情况。为此,活动室的中央和各个门口最好不要设置活动区。

5.最好有一块可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当然这个场所不一定非要单独的开辟。如果有的话,活动区能够容纳所有的儿童则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6.设置区域名称,区域标志,人数的标记,区域的规则。

幼儿园区域美工区创设方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

  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 、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 、

  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 、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 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 实践操作

  

1、 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 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 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 分享快乐

  

1、 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 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的不足:

  

1、区角的内容过多,幼儿自选区角游戏反而让幼儿在这种自由的趋势下,让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很多幼儿都是这个区角玩会那个区角玩会,少数幼儿不知道解决困难,遇到困难闹后幼儿就放弃了游戏,又进入下个游戏。

  

2、活动前的要求没提到位,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打闹的,有抢玩具的,也有坐着不玩的。

  

3、教师只是在旁观看幼儿玩让孩子自由玩耍,没有实践的帮助幼儿,和幼儿一起互动,孩子们即使完成了,也没有被老师注意到,导致幼儿兴趣不够浓厚。

  今后应完善的地方:

  1,区角应减少,分次玩每个区角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不专心,东玩会西玩会

  2、活动的要求应在游戏前就应该提出来,并且要抓住重点提,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让幼儿有规矩的玩区角。

  3、教师应该和孩子互动,和幼儿一起做有戏,帮助个别幼儿引导完成,幼儿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扬,让其他幼儿有信息继续完成。

  反思:在次,上这堂课时,应该准备充分,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结合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教学。

幼儿园美工区的开展

幼儿园区角活动能够增加孩子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我们一般把区角分为以下这些类别:角色类(包括娃娃家、医院、理发店、小菜场、银行、美食店、超市等)

;语言类(包括阅读、讲述、创编等);生活类(包括一些扣纽扣、拉拉链、编辫子、叠衣服、穿鞋板、夹夹子等);益智类(包括数学角、科学角、动手动脑等);美术类(包括绘画、手工制作、泥塑、剪纸等);表演类(包括语言方面的故事、儿歌;音乐舞蹈方面的;特色方面的);建构类(可视材料的不同而定)等等。多种多样的区角活动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重点

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自信,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师生相互交流是活动开展的成败关键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因为幼儿彼此间是平等的,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是教师直接指导所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允许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表现,并做好及时的观察捕捉指导.如在表演游戏中“妈妈”对“爸爸”说:“爸爸,我现在很忙,你去熨熨衣服.

”“爸爸”照办了,也许幼儿是很随意的,而教师应能观察到并及时给予肯定“她真像个妈妈!不仅会安排自己,还会安排爸爸劳动.生活中的妈妈就常常是这样的.”以此来确立或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帮助幼儿的发展.

二、选择适合的游戏是活动顺利推进的途径

通过在班级活动室内创设各种活动区域或区角,提供自由活动场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以开展幼儿自选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创设各种符合幼儿需要的游戏活动,并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材料,让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

三、合理的创设区域活动的空间位置

选择最佳空间布置区域活动区.我们把图书区放在采光较好的地方,并自制了小书架供幼儿整理、摆放图书.自然角放在朝阳的地方,无土栽培、水培食物和泥土栽培的植物归类摆放整齐,方便幼儿管理和记录.建构区幼儿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嘈杂,所以放置宽敞的地方上,并给予幼儿展示作品的空间,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满足.表演区和体育区也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展示幼儿的才能,所以也设置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确定好空间位置,教师就要动脑筋想办法收集活动区材料.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区域活动材料

孩子的接送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一开始不理解怎么现在的教育还要让孩子收集废旧纸盒、瓶瓶罐罐呢?为此,在每次的交谈中,我们都会喧传这些废旧的价值(可以作为孩子小制作,选择的半成品;可以制作成孩子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可以作为幼儿游戏中的辅助材料等),并以实物展示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家长朋友的面前.当家长了解到废旧材料的好处后,很多家长主动帮助孩子收集材料,并积极出谋划策,令孩子的活动积极性大大增加.现在当我们需要什么材料的时候,家长们都非常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自然角里的许多绿色植物也都是幼儿自己种植带到幼儿园来的.

五、根据主题的开展,创设互动性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创设是主题开展兴趣的切入口,也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所以区域活动的创设一定要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及时的填充和更新.创设中要开动脑筋,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角活动的互动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

就拿我们表演区来说吧.结合主题《我做哥哥姐姐啦》中的《我的家》我们在区域中放置了抹布、扫帚、围裙、帽子、桌子、椅子.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扮演哥哥姐姐的人让弟弟妹妹们坐在干净的椅子上,做哥哥姐姐的小朋友就分工合作,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等等.幼儿们在与情景互动中操作,既积累了知识又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结合家乡主题开展建构游戏《张渚的建筑》《机器人》,准备幼儿熟悉的家乡环境以及房子的图片,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拼贴、搭高的技能,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关系.

在第二主题《长大的我》中开展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小熊拔牙》,引导幼儿选择材料、自制道具,学习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知道孩子已经慢慢的长大,并需养成保护牙齿,保护口腔的好习惯.在角色游戏《餐厅》、《串串烧》中,我们制作了各种小吃的材料,如小笼馒头、饺子、面条等等,并设置相应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在第三主题《金色的秋天》收集各种彩色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秋天美丽景色,重点创设美工区域,展示幼儿制作的树叶拼贴画,制作水果娃娃,树叶印画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秋天.

在第四主题《马路上》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玩具小汽车,创设马路、红路灯、大型公共汽车等场景.开展建构游戏《停车场》,请幼儿扮演司机和乘客、汽车司机和交警、行人,进一步让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了解交通常识,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表演游戏

《大灰狼和小兔子》中有幼儿熟悉并使人们憎恶的"大灰狼",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狗"、"小猫"、"小兔子"、"公鸡"等动物,情节简单,角色对话多次重复,特别适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动作性极强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都会使幼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通过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合作表演的乐趣,并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六、区域材料的投放要体现多层性、多样性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存在着个别差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允许甚至鼓励他们与众不同,引导每位孩子在发展水平上,缩短与其他优秀孩子的距离.

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我们在生活区中投放了多种供孩子练习夹筷子的实物(黄豆、绿豆、赤豆、弹珠等)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夹黄豆,因为豆类中黄豆相对比较大,表面不是很光滑,容易被夹起.能力中等的可以夹弹珠,因为弹珠大,但是它比较的光滑,不易被夹起.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把赤豆绿豆混在一起,然后进行分类,赤豆绿豆比较小,很难夹,对孩子是一种挑战.

七、区域活动中,幼儿需要老师的隐性指导

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幼儿的潜能和个人能力才能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不能硬性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去游戏,使孩子被动的接受,失去了自我.而应充分尊重、信任孩子,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寻找快乐,获得发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尽量不直接干预幼儿,一旁关注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状态,再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适宜的反应和适当的隐性帮助.

八、区域活动后讲评的重要价值

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和归纳,在每次的区域活动后,总是先让孩子们介绍今天你玩了什么?(观察幼儿的表达能力是否完整.)在游戏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如果还没有解决,幼儿可以共同帮助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果解决了,幼儿可以讨论还有什么方法帮助解决?)如果没有,把你成功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最后,我总是会总结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掌握了哪些本领,鼓励没有玩过的幼儿都去尝试一下.还会特别提醒部分经常玩单一区域的幼儿,多去动脑筋的活动区域,多走动不同的区域,每天换一个,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只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区域活动,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创新适合本班的区域活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就会看到我们每位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