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正义感(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

2022-12-12 13:37:08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期的情绪情感仍然经常变化,甚至会出现两种对立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2.情感比较外露。在幼儿初期时,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在

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期的情绪情感仍然经常变化,甚至会出现两种对立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2.情感比较外露。在幼儿初期时,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在外。

3.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冲动,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其次,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也会随之不断丰富。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随之发展起来;最后,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来看,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感”:

1.道德感。即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引起来的一种行为。

2.美感。即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3.理智感。又称“智慧感”,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三感”中的道德感是经常考察到的知识点,比如:“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答案给了4个选项,分别是理智感、道德感、美感、自主感。从定义来看,道德感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看到同伴受欺负生气,看到同伴帮助他人赞同,是孩子评价别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答案应该选择道德感,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的意思,以上的分析也就是我们看到题目之后的答题思路。

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表现

幼儿时期,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对社会性的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而根据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产生高级情感——道德感。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热爱父母、老师,憎恨坏人,遵守纪律等否属于道德感的范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道德感会有不同的水平,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抢玩具,告状,帮助等行为。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主要指向个别的外部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例比:孩子拿了桌子上面的玩具,收到了老师的责备,这时候孩子就会很难过,受到老师的夸奖就高兴,而不会去想为什么。

幼儿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不仅关注自己的行为,还会去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在之前材料中提到的“小明”就是典型的爱告状行为。还比如,喜欢和对小朋友友好谦让的幼儿做游戏,佩服、羡慕学习认真、会唱歌、会画画的同伴,谴责、批评说难听话,抢霸玩具的幼儿,对淘气捣乱、不遵守纪律的小朋友表示生气和愤怒,并且会向老师告状,请老师出面解决。

幼儿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比如:热爱老师,同情多病的幼儿,当小朋友不小心碰撞了他时能友善地谅解,敬佩英雄,憎恨坏蛋,将图书里的“好人”抹上红脸,“坏人”涂上黑脸或打上“×”,这些都是幼儿道德感的表现。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的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比较抽象的道理“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一组儿童说,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结果得出: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事实上,幼儿的道德感形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早,通常当一个孩子在满三岁之前,都没办法确定他的道德感已形成。他对道德、规范这些事情的感知是非常模糊的,他可能有某些行为上的习惯,但这并不代表说他有道德感,所以他对于攻击别人,对于看到别人的痛苦,他还没有明确的我们大人所说的同情心,因而幼儿园中经常会出现打人,抢玩具等攻击性行为。

塔夫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尔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感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所以对于孩子道德感的养成,榜样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于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注意以身作则。如果承认在摔倒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脏话,那么想一想当孩子摔倒了之后会说社么呢?

2.给予表扬。儿科专家戴伦建议说:“不要批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而是要对屋子里整洁的角落给予表扬。切记:要审慎地使用‘不’”。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利用可教育的机会。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著名的寓言《狼来了》,以此来说明道理,教育孩子。

4.看孩子们所看到的。“如果孩子们没有受到监督而去观看暴力或淫秽的电视节目,他们在如何对待他人方面很可能就会获得某些错误的观点。孩子们是易冲动的,需要别人的指点才能形成好习惯。”

5.允许孩子做选择。这种做法使他们了解到他们的说话权受到重视。允许孩子做选择──即使是有关午饭吃什么的小事──也会使他们在将来能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

6.帮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引导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当他为了自己而抢了别人的玩具的时候,试着说“那个小朋友一定很难过,如果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会怎么样?你会难过吗?”“如果哪个小朋友的玩具被还回去,他一定很高兴”。让孩子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争取在父母或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

中班幼儿爱告状行为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一)在干预时机上的问题

1.过早干预幼儿的同伴冲突

案例一:

下午吃完饭后,中班的王老师组织幼儿在室内玩玩具,小赵在玩玩具车。这时宝宝走过来,他也想玩小赵的玩具车,宝宝对小赵说:“小赵,借你的玩具车玩好么?我也想玩玩具车。”小赵没有同意:“不行,我还要玩呢,你去玩你自己的玩具去!”宝宝听了很生气,伸手抢过玩具车玩了起来,差点推倒了小赵。班主任王老师看到后,急忙跑了过来,一把夺过宝宝手里的玩具车,严厉地对宝宝说:“谁让你抢别人东西的?小赵不给你玩你就推他呀?把他打伤了怎么办?还学会打小朋友了?跟小赵道歉!”之后老师温声细语的安抚小赵,让小赵原谅宝宝,并把玩具还给了他。

班主任王老师选择在冲突一发生时就进行干预,没有给小赵和宝宝独自解决冲突的机会。教师这样做虽然可以有效地规避幼儿在冲突中受到伤害,但是这毫无疑问地剥夺了幼儿发展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可以说,王老师并没有把握住这次幼儿冲突事件中的教育契机,幼儿并没从此次冲突中学到什么。

在之后的访谈中,王老师坦言,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怕幼儿在争执中产生暴力行为,怕幼儿间的冲突升级,给冲突中的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王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幼儿的身体不受伤害,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幼儿间的同伴冲突很有可能发展成幼儿间的暴力冲突,比起在幼儿在冲突中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自己的解决冲突的策略,保护幼儿身体不受伤害显得更为重要。

在幼儿一发生冲突时就进行干预的做法在幼儿园是十分常见的,不止王老师一个人这样做。从王老师的话中可知,促使幼儿教师“迫不及待”介入幼儿同伴冲突是出于对幼儿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这样做剥夺了幼儿独立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削弱了幼儿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幼儿发生同伴冲突时会更加依赖教师。

2.过晚干预幼儿的同伴冲突

案例二:

今天中班班上足球课,黄老师让小朋友排成4排站好。教练爷爷组织小朋友们一组一组的练习踢足球,踢完球的小朋友排在队尾。小吴踢完球后抱着球跑到了队伍中间,队伍中间的小朋友不高兴了,大声喊:“小吴,你站错了,你插队!站到后面去!”小吴抱着球,不肯去站队。小朋友们和小吴吵了起来。站在足球场外地黄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发生了争执并没有立刻介入和干预。小吴一直不肯去后面站队,研研生气的推了小吴一下。小吴手里拿着球,一个没站稳倒在地上,小吴疼得哇哇大哭。黄老师赶紧跑过来,扶起小吴,一看,小吴的腿青了一大片。

本案例中的黄教师在发现幼儿发生同伴冲突后,没有及时介入,致使本案例中的幼儿出现了肢体上的冲突,使小吴受了伤。在之后的访谈中,班主任黄老师告诉我,她在发现小吴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同伴冲突后并没有马上介入,主要是想给幼儿一个独自解决冲突、形成解决策略的机会。老师表示,在整个冲突发生的过程中,她都在严密的监控,就是想在合适的时机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并在冲突升级前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可即便老师高度关注,还是有幼儿在冲突中受伤。黄老师表示:要想在发生冲突中既教育儿童,又保护儿童不受伤害,实在是太难了。

我认为,过早的介入幼儿的同伴冲突是不行的,可是教师太晚介入幼儿同伴冲突也是不可取的。黄老师的本意是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形成自己的解决冲突的策略和能力,但是一旦出现了幼儿身体上的伤害,不仅对幼儿的健康十分不利,另一方面也会使幼儿对自己解决冲突产生畏惧心理,同样不利于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策略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在本案例中幼儿在户外上足球课,情绪比较激动和兴奋,再者幼儿手中有容易使他人受伤的足球,这些很有可能促成幼儿将语言上的冲突升级成肢体冲突,幼儿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增大了,教师的监控难度增加了。所以教师应该在自己能掌控的时间和场合开展教育活动,避免造成不好的后果。

(二)在干预方法上的问题

1.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介入幼儿的同伴冲突

案例三:

今天骞骞带来了妈妈给他买的小汽车,他很得意的对身边的小黄说:“看,妈妈给我买的新玩具,好看吧,它还会叫呢,维唔维唔抓大坏蛋喽!”小黄也很喜欢骞骞的小玩具警车,就伸手去拿骞骞的车子玩,骞骞很生气,他用力抢回玩具车,还往小黄脸上吐吐沫,老师刚好走进教室,看见骞骞欺负小朋友,很生气。张老师一把拽过骞骞:“你能耐了哈,骞骞,还会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了?谁教你的?别人往你身上吐口水你高兴啊?”老师恐吓骞骞说:“今天什么也不用干了,让咱班小朋友一人吐你一口,让你也感受一下。”骞骞大哭起来。哭着喊我再也不敢了,老师我不敢了。我不要别人吐我。再也不敢了。”

案例中的张老师在解决骞骞和小黄的冲突时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策略。老师用恐吓的方法使骞骞不敢再对别的小朋友吐口水,这样做并不正确。骞骞只是被老师吓到了,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吐小朋友是不对的。恐吓,只会让幼儿的行为一时得到制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给骞骞留下来一定的心理阴影,在老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后骞骞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他的情绪体验甚至是恐惧的。

这样做也会给其他幼儿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很多幼儿说话做事都喜欢模仿他人,尤其是他的家长和老师。对于冲突中的小黄而言,他从张老师那里学到的解决冲突的策略就是:他冲我吐口水,我就冲他吐口水。教师的行为会使幼儿在今后处理同伴冲突时更多的采取威胁恐吓和告状等策略,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介入幼儿的同伴冲突在日常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就例如用威胁恐吓的方法教育同伴冲突双方的幼儿,很多教师会用诸如此类“再不听话,不能回家了/警察大大就会把你带走/就把你送到其他班”的话来吓孩子,使孩子不敢再调皮。从表面上看,教师成功制止了幼儿同伴冲突,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粗暴的方法并不能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幼儿只是迫于教师的权威不敢再犯,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应该怎样改。威胁恐吓的方法还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教师在解决幼儿同伴冲突时命令、控制幼儿

案例四:

上午大班户外活动,老师让小朋友们玩布球。君君拿着自己的布球边跑边扔着玩。一个不小心,君君把自己的球扔丢了,他急忙找来找去的。君君的布球掉在了小书的旁边,小书一直想玩君君的布球,他捡到布球后没有还给君君而是自己玩了起来。君君找来找去,发现小书正拿着自己的球玩呢,他走过去,对小书说:“这是我的布球,还给我吧。”说着君君伸手去拿球,碰倒了玩得开心的小书。林老师正看着小朋友玩游戏,看到小书摔倒了走了过来。在了解了情况后,老师对君君说:“快跟小书道歉”,又对小书说:“君君不是故意的,原谅他”。

案例中的林老师在帮助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时,虽然比较公正合理,也避免了幼儿出现安全上的问题,但是她采取了强制命令的方法让君君道歉,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也没有向幼儿讲明道歉的原因。君君虽然向小书道了歉,可是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要道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介入后,君君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他没有心服口服。他并不明白撞到小朋友是不对的。由于消极的情绪体验,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君君并不一定采取老师提供的解决策略。这样教师的教育活动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这样的问题教师工作中也很常见,教师在解决幼儿同伴冲突时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他们更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教师根据自己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让自己代替幼儿去思考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并命令幼儿采取教师认为对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剥夺了幼儿独立解决冲突的机会,妨碍了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策略的形成。此外,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定幼儿在同伴冲突中的行为,带有主观随意性,有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结果,这样会给幼儿的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在干预态度上的问题

1.不干预幼儿间的冲突、以敷衍的态度面对幼儿间的冲突

案例五:

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同和小沐坐在一起吃饭。同同的手绢掉在了地上,小沐正在专心吃饭,没有看到同同的手绢就在自己的脚下,不小心踩了几脚,把同同的手绢踩得脏兮兮的。同同在看到自己的手绢被小沐踩在脚底下时大声地对老师喊:“老师,小沐踩我的手绢。”周老师正忙着帮别的小朋友盛饭,没时间理同同,对她说:“吃完饭老师再帮你们处理,现在先吃饭。”饭后同同忘了这件事,老师也没有帮她处理这件事。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面对同同和小沐的冲突事件,采取了不加理睬的干预态度。在事后的访谈中,周老师告诉我,之所以不理睬同同和小沐间的冲突,是因为幼儿经常在争抢座位以及你踩我手绢我碰你一下这类小事上发生冲突,类似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是不存在什么教育价值的。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发现: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干预幼儿间的冲突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教师不干预幼儿间冲突主要是因为教师相信幼儿有能力自主解决冲突,或是因为教师认为某种冲突是经常发生且欠缺教育价值的。

事实上,也许教师认为每天都重复介入类似的冲突中是烦躁而无用的,但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其教育价值和意义,面对幼儿,教师应该多点耐心。同时,即使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冲突的能力,教师也应对正在发生的冲突予以关注,以防幼儿发生意外。

2.不相信幼儿有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权威控制幼儿

案例六:

做完早活动后,小班的林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户外活动,户外有些冷,老师安排小朋友们去换衣间穿外套,皓皓拿好外套回到教室,看到宁宁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声喊:“你坐错位置了,那是我的座位。”宁宁正在座位上扣扣子,没有理睬皓皓,皓皓很生气,就用手拽宁宁,还大声喊:“这是我的座位,你快让开。”宁宁不让,皓皓使劲一推,不小心把宁宁推到了。林老师走过来拉起皓皓说:“不就是个座位吗?你至于吗?跟宁宁道歉。”在皓皓道歉后,又对宁宁说:“跟小朋友说没关系,唉,这就对了。”

案例中的林老师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权威控制幼儿。林老师根据自己观察到、了解到的情况,直接对宁宁和皓皓的冲突事件下了结论,让皓皓向宁宁道歉,让宁宁原谅皓皓。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林老师都没有询问冲突双方的意见,没有向他们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没有问过皓皓和宁宁是不是同意自己的做法。在整个过程中,林老师都以权威自居让自己代替幼儿去思考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并命令幼儿采取教师认为对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访谈中林老师告诉我,她这么做是由于冲突双方均为小班的孩子。在林老师眼里,小班的孩子能力不足、凡事依赖老师,他们自己不能解决问题,也不太能听懂道理,所以她才采取这样的态度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在幼儿园中,采取权威控制的方法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教师很多。这些教师不相信幼儿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也不耐烦仔细跟幼儿讲明道理。这样做,没有将冲突利用起来作为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契机,未顾及到冲突解决的结果和对幼儿的影响,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十分不利。

中班幼儿爱告状行为对策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 填空题(10分)

1、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 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

3、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 _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 _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 名词解释(20分)

1、 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 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 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 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 简答题(30分)

1、 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 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 论述(30分)

1、 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中班幼儿爱告状行为案例

中班是幼儿在三年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同时也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中班的幼儿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接受老师的指令,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说明幼儿在中班时期已经出现了责任感。

2、中班的幼儿情绪也更加稳定,能听众家长的要求,包容心也开始有所体现。

3、由于能够听从成人的指令,所以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开始形成,懂得排队取餐、上厕所,轮流玩玩具,更加有秩序感,并且表现得有礼貌,会主动说出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中班幼儿爱告状行为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家长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 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家长应该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或一些过渡时间,可为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故事、儿歌。

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鸟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汽笛声)。幼儿听后,家长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家长应为幼儿创设宽容、平等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氛围中才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3、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幼儿因不注意倾听或不耐心倾听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他人。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请幼儿尽量能够将他们所讲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述,所以对幼儿的倾听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幼儿倾听老师、同伴的发言时要做到安静和耐心。

4、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或告状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老师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可行的方法。

在生活中,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聆听美妙的声音,到大社会中倾听丰富的声音,充实幼儿的感性经验,如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幼儿外出参观或旅游,拓宽幼儿获取知识的渠道(如可以在大自然中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并有意无意地要求孩子复述,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中班幼儿爱告状行为分析

中班幼儿的年龄是四岁左右的孩子,在与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给老师告状时会以情绪为主,一般都会很伤心的哭泣之后,老师,详细的问清楚事情,经过才明白他说的原因。

大班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相比中班要强了好多,所以大班孩子告状时说的特别的有理有剧。

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有哪些

遇到矛盾,温馨调解

当幼儿游戏中出现矛盾争执时,教师要以矛盾为契机,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调解,给予帮助指导,让同伴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继续游戏。运用温馨调解的方式介入游戏与幼儿年龄特点有明显的联系。小班和中班幼儿受自身能力限制以及有需要教师支持的心理,特别是游戏中出现的争执和告状行为较多。当幼儿在游戏中尝试了认知冲突时,教师应该及时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