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当孩子成长的“参谋”,学会坚持可以让孩子成长
1、我们只当孩子成长的“参谋”
  破晓觉醒,见独生儿子在凉台上做操,小白杨似的身条,挺直,刚毅。心头顿觉热呼呼——儿子高粱拔节似的,一眼眼瞅着他
1、我们只当孩子成长的“参谋”
破晓觉醒,见独生儿子在凉台上做操,小白杨似的身条,挺直,刚毅。心头顿觉热呼呼——儿子高粱拔节似的,一眼眼瞅着他长到了18。
疼子之心,人皆有之。可回过头来瞅瞅我这做父亲的,又具备了几多独立:教子成龙"的才能?屈指算来,我今已虚度44载。满耳里灌的是:父为子纲"、: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在校学的是:电灯象一个倒、垂的梨"。我的性格,我的道德观念,我的思想知识体系,又何以教子成龙?这实在是不以为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儿子总是孩子,需要父亲的教育,但更重要的他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80年代的年轻人,我不愿在儿子身上:再塑一个我"。所以,我认定只做:参谋父亲",只帮助儿子做一个有独立人格、会独立思考、能造福社会的人。
记得儿子上中学后,步入少男少女:如梦年华"的危险期。我心里虽是:七上八下",却仍按:既定方针"办,只当:参谋":与男同学再好,不能拜:把兄弟",那是对纯洁友谊的亵渎;与女同学再好,不能谈恋爱,因为你们还不到懂得爱情真谛的年龄,早恋会破坏爱情的美感和神秘感。
父子平平和和地谈完,平平和和地分手。儿子想了几天,笑着对我说::老父是‘高参’,儿子听你的!"当:参谋"在人生旅途的关键时刻也不能搞:父令子行"的:一言堂"。
还记得儿子初中毕业时,面临着人生岔路口上的重要选择:说来还是那句老话,谁个不望子成龙?我当然极力鼓励他升高中考大学。但儿子却有他的:小算盘",执意要报考外贸职业学校。是继续当:参谋",还是:升级"当:令行禁止"的:司令"?我辗转难眠,最后还是决定尊重儿子的意愿,仍甘愿当:参谋"。我与儿子说清利弊优劣,仍言:仅供参考"。儿子果真只把老父当:参谋",还是执意孤行报考了外贸职业学校。
儿子有了自巳的脑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在人生道路上敢于果断地迈出了自己的步子。是欣慰,是酸楚?我这个:参谋父亲"此刻的心情,真乃是酸辣苦甜样样俱全,但转念一想,:参谋"当了十几年,不就是想让儿子早日成为敢在蓝天自由翱翔的鹰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儿子自己去闯荡吧。
余生还是只当:参谋父亲"。惟此心愿,矢志不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学会坚持可以让孩子成长
再坚持一下!
记得我那从美国返台探亲度假的妹妹,带着两个小孩跑来台中、住进我小区的那一段日子。每天我的美术教室一开门,她的两个孩子就会冲进来,吵着要画画。
小学二年级的侄儿还会跑来问我::大阿姨,我可以画一整天吗?"
幼儿园的侄女也吵着::大阿姨,我可以每天写好多好多的字吗?"
他们对书法、绘画的每一堂课、不同年龄的课都想上,就像是饿了好久,迫不及待想要大快朵颐一样。
这情景,可和三年前区别很大。
三年前,他们在准备赴美前,暂时借住我们小区。妹妹本来的用意很简单,待在我身边,至少可趁小孩子赴美前多学点东西。当时才上幼儿园的外甥,在课堂上连十分钟都坐不住,而且非常讨厌画画,他死都不肯坐下来学画。一两个月下来,用尽各种方法,只能将他坐下来的时间延长个五分钟。每次被妈妈强迫而来的他都是满心不情愿。没想到,妹妹饱受孩子哭哭啼啼而来的压力,原来坚定的态度动摇了。
:其实,我想过,不会画画也不会怎样!"她跑来和我讨论。
朋友劝她::干吗把亲子关系搞到这么紧张?孩子不喜欢就不要勉强他!"
她也想要摆脱这令大家心烦的折磨。
:你想放弃,那是你的事情,"我也不客气地对她说,:但你相不相信我,可以让孩子找到画画的感觉?"
妹妹还是不放弃,,:我相信你,但我没法继续这样过下去。"
我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相信我有办法帮助他,你就不能三心二意,就得全力配合。但决定权在于你。"
妹妹思想斗争了好久,想起来台中的原始目的,终于决定听我的话。我们取得共识,口径一致:
第一点,这是他的画画时间,不准有任何理由不来或迟到,就是生病或哭闹我也坚决要他来,让他彻底死了可以不来这条心。
第二点,来了就要听姨妈的话,不听话,妈妈就得离开教室。这是要让他知道,反正这段时间只要画画就对了。
聪明的小孩子其实也很现实,当他发觉哭闹都不能免除画画,而且不画也不能离开座位,了解现实状况后就死心了,同时安静地坐下来画画。画着画着,他的兴趣产生了,过了两三个月后,妹妹告诉我,小孩每天回家后都在画画,有时甚至一天可以画到四五个小时。完全让人无法相信这个孩子曾经那么排斥画画。
而他现在的画画真的很精彩,完全没有任何大人色彩,尤其是他画的昆虫、汽车、动物等,色彩鲜明,一派纯真、活泼的气象。他到美国上学没多久,就因为精彩的绘画表现而受到学校老师的赞扬,同时作为代表出去举办展览,看过作品的人无不赞叹有加。
他当初为何如此排斥绘画?我并不清楚,多半是在起步的阶段受到挫折或误导,但经过这一段磨合期,他的能力被启发出来,半年后就开始有倒吃甘蔗的喜悦,这时即使要他放弃绘画都不可能了。
我知道妹妹一直很努力要当个好妈妈,所以这次返台,我也要妹妹把握机会,尽量参与我的教学,注意我怎么上课。几天下来,妹妹有感而发,对我说::以前看你上课,总觉得你轻轻松松,晃来晃去,好像没什么,现在我才体会到,你讲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她还补充,:有时,你一句听起来不怎么样的话,其实对小孩的激励很大,他们都能接受。我以前都无法感受到这些有这么重要!"
听了这些赞美,本来应该心里欢喜,但我却不禁对自己苦笑。因为我知道,一再声称要为我的教学做见证的妹妹,如果当初我按照一般的行情收费,我几乎可以打包票,她应该会选择放弃。因为我知道,大部分父母在付出代价后,几乎都等不及要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果,能够耐心等待孩子成长的人,实在是少数。通常,如果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以接受的父母的比例可能还会更低。
坚持学习,才可以越过某些学习的障碍,享受学习带来的成果。
屡屡看到孩子在克服挫折的关头苦苦挣扎,父母大多已经失去了耐心,使得孩子学习受挫,甚至克服障碍的契机一去不再来。我除了心疼,也只能保持沉默。
我的书法班上,有一个男孩,虽然个性上比较拘泥一点,却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他如果跟着书法的九宫格临帖,没有问题,但是一脱离九官格,就很难掌握整个字的架构。他本来对写书法非常有兴趣,后来遇到困难难以突破。学期结束时,他告诉我他不学了。因为家长觉得他没什么进步,干脆就放弃了。我真的替他觉得可惜,他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的楷书,虽然还没练好,但只要再练一段时日,过了这一关的挫折,也就能克服他自己的困难,如此对他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很无奈,虽然我知道问题在哪里,但家长却放弃了。我告诉他::回去请妈妈打电话给我!"但我心里想,她多半不会打。我没有猜错。
我想这已不纯粹是写字的问题,而是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态度。如果家长在背后支持力量够大的话,借着写书法,是可以帮助孩子越过某些学习的障碍,但是孩子有困难,自己没有能力面对时,家长如果也选择放弃,那么问题或困难依旧仍在,不会因为他长大了,问题就消失了。
我对教学一直乐在其中,如果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信心面对挑战,越过困难,‘那是一件好玩且有意义的事,但我常常是看着孩子在兴趣的边缘被父母强行拉走。
还有美术班的一位家长,孩子四岁半,从来没有画画的经验,妈妈希望她学绘画。第一堂课,孩子非常畏缩,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好不容易从最简单的圆形人手,加上脖子、四只脚,画了一只长颈鹿、一棵树,孩子很高兴,第一次看到形象出来,欢欢喜喜地回家了。第二堂、第三堂,她还是有点畏缩,但慢慢会画石头、会画气球、会画人物了……第四堂课,她没来,下课的时候,妈妈带着她出现在门口,简单交代了一句话::我觉得这个孩子没天分,所以不学了。:我愣了好久好久,看着她们离开的背影,连一句话都来不及说。
每当看到孩子乱涂一通,或是迟迟不愿意动手,或是都只画自己习惯画的东西……老师或家长必须慢慢引导他,让他有信心,敢动手,而且不要否定他,让他愿意慢慢去尝试;而且发现有一点点可以赞美的地方,就要对孩子表达支持与鼓励,让他内心即将萌芽的乐趣可以一点一滴地被启发出来。
对儿童美术教育来讲,引导、帮助孩子,给孩子机会是天经地义的事,也许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个芽何时会冒出来,刚开始也许进步得很缓慢,但是我们一定要耐心等待。我相信,只要你给他时间,给他机会,他一定会健康地萌芽、长大。
不过,即使再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有时也不免会在内心和放弃交战。当孩子好不容易建立信心,拿出一张经过一番努力、加上老师赞美首肯的涂鸦给父母时,:父母如何看待这张画?"这常会带给我很大的压力,我和孩子已经很努力地想让这个嫩芽冒出来,但是,也许父母的感受却不同::孩子就是不会,所以老师才应该要教!":一堂课多少钱,为什么还是乱画一通!":为什么那么久了,还是进步那么慢!"
父母亲不了解的是,如果想迎合家长,而不是站在:启发孩子"的教育立场,不替孩子着想,我可能还更轻松一点而家长可能也会觉得::孩子进步神速!":画得这么好,这一堂课学费花得值得!":这个老师很会教,孩子一学就会了。"
其实,最简单最不费力气的教学,就是对孩子照本宣科,让孩子依着葫芦画瓢,但这将戕害孩子不浅。我只要告诉他们怎么画,或是画给他看,让他们照着描画即可,而孩子带回去的东西,绝对会让家长满意。而这完全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意,强制将世间一件最有趣的事变成无聊、无趣。而且,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将如何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或有创意的人呢?
家长可能难以想像,一个真正负责的老师要借着肯定、帮助、支持,让孩子对本来没兴趣、害怕或没信心的创作,慢慢放开心胸、肯动手,慢慢建立信心,到他喜欢、执著,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们得花多少力气来克服孩子的学习与心理障碍,才能和孩子并肩走出来。我相信,如果家长能够体会,他们就会更珍惜手上那张由孩子:自己"画出来的画,即便是涂鸦。
我更宁愿相信,他们不是对孩子爱得不够,信心不足,或不愿意耐心等孩子成长,只是单纯的不了解罢了。
真是可惜啊!再坚持一下,就真的可以尝到甜美的成功果实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让孩子的成长远离过敏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来个个方面的挑战。而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成长之路就更为坎坷。过敏性疾病常常像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一样帮随着孩子的成长。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过敏性疾病不仅给宝宝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更重要的在于:过敏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过敏性疾病很有可能会伴随宝宝整个成长过程。
形象点来说,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就像一个进行曲:首先,带有过敏遗传因素的宝宝出生 → 没几天,“湿疹(奶癣)”就开始发作 → 添加辅食之后,有可能出现呕吐、拒奶等“胃肠道反应”→ 再大一点,宝宝还可能会出现“中耳炎”→ 接下来,很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 → 最终,非常容易导致“哮喘”。此外,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过敏疾病也可能随时成为其中的“小插曲”。
还要说明一下,如果你的宝宝患湿疹或是鼻子过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其他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但是,如果孩子的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发展为“下一阶段”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据报道,高达20%的湿疹患儿在三岁时会患上花生过敏,而其中80%的儿童会终生患有过敏性疾病。
每一类过敏性疾病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家长们要留意辨别。
湿疹
湿疹是最早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常发生在2、3个月到2岁以内的宝宝中。湿疹大多分布在宝宝的、脸颊、额头、眉毛、耳朵等周围,一般为红色的小疙瘩,慢慢会有液体渗出,最后结痂脱落。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宝宝会因为痒而不断用手抓挠,严重的还会不好好吃饭、睡不好觉,甚至不停的哭闹。
食物过敏
大约在三岁前,食物过敏开始侵扰宝宝。食物过敏一般在吃下食物的几小时之内就会有症状反应,如:皮肤上出现红色的疹子,呕吐、腹泻,有些还会有舌头水肿、咽喉水肿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食物过敏症状。过敏性鼻炎
宝宝再大一些时,会面临过敏性鼻炎的威胁。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宝宝经常流清水样鼻涕、连续打喷嚏、眼睛发痒和流泪。过敏导致的流涕、喷嚏等症状要比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时间长,通常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还会导致孩子不停的揉鼻子、揉眼睛,形成过敏性“黑眼圈”,甚至脾气焦躁,性格内向。
过敏性哮喘
此外,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往往结伴而来,也有可能尾随其后。哮喘发生前一般会有个比较明显的信号:晚上咳嗽明显增多,每次咳嗽表现为剧烈的咳嗽、气促、气喘。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细心,对孩子的各种症状多加重视。
当发现孩子出现一些过敏症状后,父母们可不要以为这“只是有点麻烦,长大自然就好了”。因为,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儿童期的过敏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疾病。但也不要过度惊慌,更不要随便听从他人意见,擅自用药、乱用偏方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地预防和有效地治疗。
1、避免常见过敏原 做好预防第一步
室内过敏源:消除室内尘螨、不养小动物;不用填充、毛绒玩具、地毯和挂毯;特别还要注意减少室内植物,盆栽植物中潮湿的土壤是理想的霉菌繁殖地;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户外过敏源:花粉多的季节(春秋两季)少带宝宝出门,尤其是有风的时候,要特别减少甚至避免户外活动,这个时候也不要使用空调,室内注意关窗,减少开窗的次数,尽量使用空气过滤器;外出最好带口罩,归来之后,要帮宝宝洗澡,洗去落在头上和衣服上的花粉;晾晒衣服时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再次沾上花粉。
2、找出过敏原 预防更有针对性
过敏原是导致过敏发生的外界原因,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观察宝宝接触、摄入的各种物质,最好能有一个记录,以方便核查和确定过敏原。但是做到百分百不吃、不接触致敏食物并非易事,有时还需要得到医生专业的检测。
3、过敏体质宝宝 注意饮食很重要
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预防过敏最好的方法是母乳喂养,特别是具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母乳喂养。哺乳的妈妈在饮食方面也应尽量注意,避免吃一些高致敏的食物。如果妈妈无法哺乳,可以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来代替。
正常情况下,4-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但对于严重过敏的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宝宝九个月的时候,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由少至多,一种一种地添加。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鱼和鸡蛋白,建议等宝宝1岁以后再尝试。
4、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及时阻断“过敏进行曲”
生活中过敏原无处不在,对于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宝宝而言更是“防不胜防”。孩子一旦发生过敏,父母最好能及时带宝宝去医生确诊,千万不能 “顺其自然”或是擅自用药。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过敏药物就能够快速缓解儿童的上述过敏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也有了一些安全性高、剂型、口味更适合儿童的抗过敏药,如水果口味的开瑞坦糖浆。平时,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帮助提高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人们常说美好的童年是人生漫漫长路上闪亮的明星和悦耳的旋律,那么过敏带来的各种病痛犹如星光下的阴影,抑或是乐章中一两个不和谐的音符。愿所有咿呀学语的宝宝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远离过敏,与明亮的星光为伴,与动人的旋律同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现在心理疾患病人年龄越来越低,小于30岁的患者已经高达54%。门诊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让心理门诊的医生们深感不安,为此专家呼吁:
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说,现在每天接诊的心理疾患病人年龄越来越低,小于30岁的患者已经高达54%。门诊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让心理门诊的医生们深感不安,为此,专家呼吁,心身健康是幸福一生的基石,家庭和社会必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就要十分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对于那些有情感障碍的人,特别是孩子们,需要人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柏大夫说,一些家长对大夫说“孩子有时故意打架逃学,气得大人一点办法也没有”。据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情感需要有所“忽视”,甚至对孩子的控制、“侵犯”过度,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从而造成父子母女虽然近在咫尺,心却天各一方。
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上课频频“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在孩子的眼中已经看不到惊喜、新奇和欢乐,有的只是无助、淡漠和哀伤。追其根源,是家长将过重的期望强加给年幼的孩子,使孩子们错误理解自我的存在只是使父母高兴。这样,孩子便不具备感受快乐的能力,不会去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及时修正一些观念,才能带领自己的孩子建立高度的自我价值感。
关爱孩子走出误区
柏大夫以切身体会忠告家长,要把握爱的真谛,走出教育的误区。
柏大夫认为,有时善意的做法也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或将孩子托给别人,或频繁地转换孩子所信赖的依靠关系,这样会使孩子在分离焦虑中长大。幼小的孩子不会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反而随着一次次的被转移,强化了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自己的自卑心理。一名从小就被辗转寄养在邻居几位奶奶家的小a,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她对自己的父母怎么也没有对邻居奶奶的感情深,她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是为什么,因而家庭的概念也不深刻。
柏大夫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要善于培养孩子敏锐的觉察力,从细微变化中,从言谈举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帮助孩子恢复和建立自信。许多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应,但却麻木自己的感受,拒绝解决自己的问题,使困境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家长应该明白:家庭中发生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更应该明白:你身上有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当你自己从内疚,自责和愤怒的遗产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救了你的孩子。而不是“我供你吃,供你喝,掏钱让你上最好的学校,你还要什么?”等等诸如类似的赎买式的方法来代替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付出,这是极其错误的。
柏大夫还提醒到,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流,要学会用心去听,真诚地接纳他们并放弃居高临下的架势。同时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来愤怒,发火,不想上学,缺少礼貌等等,孩子也会在和家长交谈时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家长,这时的家长一定要清楚你需要做什么,千万不能让孩子的沮丧情绪传染给你,使自己失去控制。门诊中常看见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愤怒导致家长比孩子还愤怒,甚至甩手就走。
在这里我要忠告所有的家长们,千万别因孩子的情绪而轻易放弃,也许孩子正是在考验家长的耐受力。当记者问起“心理健康之友”时,柏大夫颇为自豪,他说,这是由友谊医院心理医生创办、一群关注心理健康事业的有识之士以及患者组成的京城首家群众性自助团体,已经成立4年多了。目前,“心理健康之友”已发展成为一个温馨的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