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如何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

2023-11-23 20:48:47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一、如何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

一、如何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呢?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独立性”增强,正处于人自我意识萌芽的又一阶段。尽管他们还非常幼小,但他们同样渴求平等、友谊、理解。他们相信“我能行”。而成人又常常忽视他们独立意识的存在,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伤自尊。所以往往引起幼儿对家长顶撞,对教师的不理睬,对小伙伴的不服气,有时甚至哭闹不休。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善于引导,扬长避短,投其所好。让他们学会克制自己,学会融入到环境中去。当然,这种教育方式,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和谐的环境,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蹲下身来,更多的是要蹲下心去。”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和需要,做幼儿的大朋友;还要更多地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园的互动信号,并积极地给予反馈和应答,使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使幼儿“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和互动。 在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交流十分的稀少,甚至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很贫乏。这样的情形对开展师幼互动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即使加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另外我们教师还要成为幼儿心声的倾听者,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在活动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予以关注,收到的教育成效会显著不同。 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幼儿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幼儿敬佩和崇拜的人。幼儿觉得老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幼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其次是,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符合幼儿教师的言谈举止;仅接着是,技能技巧掌握要全面,能灵活地运用于不同领域中 最后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达到这些要求的同时还要做到:让每一幼儿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掌握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儿谈话态度和蔼,易于幼儿接受;幼儿犯错时,要给以帮助和关心,而不是指责,给幼儿一个解释和改过的机会;与幼儿家长友好相处。 尊重才会平等,和谐才能轻松。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与“谐”是最佳组合,是人们的追求。

二、如何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

创造和谐、愉悦、自由、宽松的互动环境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在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还要重视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与幼儿进行积极、平等的交流互动;同时,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还应学会用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多给以赞扬和鼓励等肯定性的评价,对存在的行为问题也应该以正面引导为主,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与关爱,使幼儿在被尊重和被赏识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尊感和被支持感,从而产生强烈的互动动机。

三、如何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纲要》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应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

四、师幼互动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

和他们做游戏啊,可以亲和一点。可以乱编一些小故事给他们听。

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纲要》提出的、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为此,建立并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并努力实践的。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

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都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课,教师大多是设计了大致的教学思路,在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着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幼儿,不许幼儿“乱说乱动”,表面上是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是不许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到底什么是师幼互动?如何建立课堂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带着这样的想法,左岸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观摩了“爱上课”小组成员的示范课。

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内容有哪些

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设计、组织、评价教学时首先

要考虑的问题,而有效的集体教学却关系甚广,如:教学的环节设计、

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执行教案的能力等等。近年来,关注“师

幼互动”俨然成为教师评价集体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一个热点话题。

那么,怎样的师幼互动是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如何?《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

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

关系”。《教师成长手册》中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解读幼儿表现、形

成认知碰撞、巩固和挑战幼儿当前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逐渐清晰“师幼互动”的实质,即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建构新

型的师幼关系,形成交互影响,不断产生“思维共振”,达到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如何实现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有效组织,情景介入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拉近师幼的距离,使教与学有效连结,使幼儿

能够充分学习与发展,因此,吸引幼儿的有时不是教学活动的内容,

而是教师本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化

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分运

用语言、语调、表情,采用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语言,配以亲切的

微笑,激励的目光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的环境。

小班主题活动“我爱妈妈”开展期间,我发现孩子们经常学着妈

妈的样子,拿着娃娃家中的包走来走去,并且普遍对妈妈包中的物品

非常感兴趣,另外,因为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妈妈爱自己的

情感认识浮于表面,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结合主题

开展,尝试开展教学活动“妈妈的包”,以妈妈的包为载体,帮助孩

子建立包中物品与妈妈的爱的情感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妈妈

的爱。首先我通过让孩子和妈妈制作调查表,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

加强了解包的外形、功能、特点,为活动奠定认知基础。其次,让幼

儿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收集妈妈的包,在教学过程中分享妈妈包中的秘

密,“妈妈为什么要把宝宝的照片放在钱包里呢?”、“猜猜包里还

会有什么?妈妈包里为什么要放宝宝的衣服、零食呢?” 了解包中

物品蕴含的深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接着,再让孩子们

想一想平时妈妈这么关心我们,那我们可以为妈妈在包中准备些什么

东西呢?使幼儿在角色转换中,进一步了解妈妈的需求,体验关心妈

妈的情感。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创设激

励式的语言引导情境,让孩子们亲身调查、交流、体验,帮助孩子运

用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实现情感内化。而在师生互动中,我

充分运用支持肯定的策略,给予孩子自主发现,表达表现的机会,使

活动具有浓浓的情感气息。

小贴士:1、接受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通过温暖而富有感情

的互动表达对每个幼儿的接受。

2、处理好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各种因素,想方设法引导幼儿

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

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

范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幼互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影

响,相互补充。

3、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媒介,如语言、行

为、态度或肢体语言,以及使用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言

行为与幼儿沟通。

二、有效调控,层层追问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会根据活动预设进行提问,但是在活动

中完全按预设好的问题实施却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所以组织教学活

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预设的问题,而提问的

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品质的高低。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现场的

实际情况,通过巧问和追问引导幼儿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有效调

控教学现场。

在去年我在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执教了集体教学活动《残

奥在你我心中》中,我通过剪辑录像“轮椅篮球”,让幼儿在观看中,

体会残疾人从事体育运动的艰辛,体会他们每一次成功的来之不易。

在观看中,我听到有两个小朋友在看到运动员轮椅摔倒,被压在椅子

下面,挣扎了几次好不容易才把轮子翻正的情形时,青青对边上的乐

乐说:“ 运动员叔叔这样肯定很疼吧?”乐乐一该往日的调皮,脸

色凝重地说:“肯定是这样!”,我灵机一动,即刻抛弃了原先的教

案,而是通过询问孩子,“谁想来试试看?”在一名幼儿的主动请缨

下,用布条扎住该幼儿的脚,使他不能脚上发力,再模仿轮椅打翻的

情景,让幼儿尝试体会残疾人运动员翻到了爬起来的困难,再通过让

每个幼儿模仿轮椅篮球运动员坐在椅子上向篮筐投球,让幼儿加强体

会成功的艰辛和不易,最后再提问:“残疾人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为

什么这些残疾人不在家里让家人照顾,还要做运动员呢?”在做做、

议议中,加强感受、学习残疾人不怕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凸显活

动的情感目标。

小贴士:

1、倾听是巧问的前提,教师善于倾听幼儿,包括倾听幼儿的妙想,

倾听幼儿的童心,倾听幼儿的错误,倾听弱势幼儿的声音等。

2、现场的巧问要抓取即时的素材,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

区”,多用激励、接纳的语言增进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行为,有效引导

幼儿的比较与思考。

3、充分有效地运用“追问”,展现幼儿的思维过程,引导幼儿发现

问题的“真迹”,这样既能了解幼儿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所在,使幼儿的思维状态由此得到启动。

捕捉细节重在一个准字,教师通过“追问”将某一幼儿的想法

呈现在大家面前,不仅使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为大家

提供了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发现他人问题、同伴互相质疑等师幼、

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中,教师“追问”得当,是进行有效师幼互动

的关键。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追问”的适宜、适时和适度,以提

升“追问”的质量。

三、价值判断,积极回应

有位学者说过:“追求个性化是生命成长的本然回归,每个人的

个性都趋于一个模式,这美好的世界便走向死寂,每个个体生命的存

在将索然无味。”要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享受生命化的教学,让

每个幼儿都快乐成长,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判断力,随情境变迁调整,

依现场实际而改变的临场回应能力。

(一) 加强幼儿的回应预设,促进有

效回应

教师要明确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幼儿的目标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幼儿的不同层次水平,预设相应的回应内容,教师的预设必须留有空间,凸显幼儿的个性化教育。

在儿歌活动《别担心》中,我以图式调查表为依据,了解到每个幼儿上小学担心的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预设幼儿的问题和回答,得出因人而异的回应内容,如:“上学迟到真难为情,可千万不能迟到啊!” “考试成绩差多没面子呀,回到家可能爸爸妈妈还会因此生气。” “老师的问题我不会,这可怎么办?” “没有朋友一个人多孤单呀!”“上课时打瞌睡精神差,根本没办法听老师讲课了。”“鞋带松了没法系,万一摔跤怎么办?”------在活动中,这些回应预设又继续转化,为教师预设不同儿歌内容提供了方向指导。充分的回应预设,使教师的儿歌指导在集体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为教师达成活动的目标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

因教学过程的变化、动态和生成,不断地加强回应预设,充分使幼儿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等在活动中得以展现,体现教育的因人施教原则,回应才能在动态推进中展现出诗意的精彩。

(二)掌握回应的多种方法,促进有效回应

有效的回应,必须落实到教师脚踏实地的与幼儿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怎样聆听幼儿的声音?怎样与幼儿交流?怎样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提出质疑和挑战?总结梳理回应的方法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互动模式,为我们建构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