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习惯(转载)求答案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原托(二)班升入了小(二)班。接手小班的工作也不是第一次,但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常规教育遍及到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们的常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教师还固守着传统常规教育中所谓的常规或经验,认为常规教育的内容就是限制幼儿的不良行为,常规教育就是管,对幼儿实施常规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只是注重说教,不断的提出要求。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心理上很不情愿遵守老师制定的这些常规。常规教育的内容就是管吗?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带着一个和谐、有秩序的良好班级的愿望,我们班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就放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上。
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带小班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点体会。
1、要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当老师的要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以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我们老师要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孩子不肯吃,老师要一口一口的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孩子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的为幼儿换裤子,洗裤子。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懂得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感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的管理幼儿,灵活、生动有效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我班陆彤雨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吃。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的帮助他,刚开始喂她吃饭。后来慢慢的引导他自己吃饭,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慢慢的他就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的完成,性格也变的活泼开朗多了,是他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2、要创设情境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学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的走着。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又实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方式。
3、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孩子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孩子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孩子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给他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的幼儿在吃饭时,撒的桌子地上全是,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的,讲究卫生的小朋友:XX吃饭吃的真干净,桌子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吃的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小朋友们都一口一口慢慢的吃着,生怕掉在地上、桌子上。吃完饭的小朋友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的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子上。 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的做好每件小事。
4、教师为孩子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为学生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例如,我们要求小朋友在喝水时,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来,不用着急。这时老师喝水也要排队,不可以直接插到前面直接就按,小朋友看到老师都很认真的排队,自己也会自觉的排队;我们要求小朋友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小朋友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孩子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在常规培养中为幼儿做好榜样,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以上是我对培养小班常规中做出的一些初步尝试,我想如果我们能在常规培养中多留意,多努力,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也会感觉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