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宝宝还营养不良?教你如何保证“全面营养”!
1、母乳喂养宝宝还营养不良?教你如何保证“全面营养”!
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好的天然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高,且易于宝宝消化吸收,是妈妈为宝宝量身定制的“礼物”。但需要注意
1、母乳喂养宝宝还营养不良?教你如何保证“全面营养”!
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好的天然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高,且易于宝宝消化吸收,是妈妈为宝宝量身定制的“礼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并不是“万能营养库”,也会有营养缺口,如果新手妈妈没有关注营养问题,那么即使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错过生长发育的黄金期。
提高母乳质量--哺乳期饮食须格外上心
1、学会吃:食材三千,切记雨露均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成分营养价值很高,对宝宝和妈妈的健康都百利而无一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6个月,而在不影响正常饮食的前提下,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2周岁,但很多妈妈都折戟于“奶水不足”这一关,即便每天喝下大量猪蹄汤、鲫鱼汤等“下奶食物”,依然于事无补。其实,“大鱼大肉”有助于催奶的说法并不完全对,过度脂肪的摄入还可能导致乳腺管堵塞。哺乳期间,妈妈应做到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每周进食50种以上的食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母乳妈妈每日饮食搭配如下:
主食:谷类250~300g,薯类75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
肉类: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20g;
水果:水果类200-400g;
牛奶:400-500ml,这是优质的钙的来源;
蔬菜:蔬菜类500g,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
其他:大豆类25g,坚果10g;油和盐要控制,食盐不超过6g。
此外,刺激性食物、腌制食物、油炸以及高脂肪食物会影响宝宝健康,麦乳精、韭菜、麦芽水、人参等则会抑制乳汁分泌,导致母乳供给不足,都不建议乳母食用。但也不要道听途说,盲目忌口,否则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全面,影响宝宝和产妇的健康。
2、学会喝:合理补水,充当合格乳母
想要充当合格的乳母,除了要提供高质量的营养,还必须合理补充水分。因为乳母的基础代谢较高,再加上乳汁分泌,水分需求要高于一般人。母乳妈妈应多饮汤水,每天保证6~8杯水的摄入量,确保乳汁的良好供给。不过,这里的“水”并非只指白开水,牛奶、清汤以及水分较多的蔬果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口渴”说明身体已经处于明显缺水的状态了。此外,妈妈应该让宝宝尽早开奶,频繁吸吮,并保持充足睡眠和愉悦心情,这对乳汁分泌都很有帮助。
寻求营养外援--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d
母乳固然珍贵,却并不如妈妈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就无需再额外补充其他营养素,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比如对于宝宝生长发育十分关键的维生素ad,受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以及经济水平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孕产妇普遍存在维生素ad缺乏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母乳中的维生素ad含量,并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研究表明,中国妈妈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只有4~100iu/l,维生素a含量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想要通过母乳喂养来达到补足维生素ad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据我国《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防止方案》、《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止方案》以及《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的建议:婴幼儿从出生后应每日口服维生素a1500iu-2000iu,维生素d400iu-800iu,并坚持到3岁。
也有妈妈会说,宝宝4-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宝宝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到足够的维生素ad,再加上从日常母乳摄取到的营养,应该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实际上,维生素ad在天然食物中同样是十分“珍稀”的存在。深黄色蔬菜常被认为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但却并不直接含有维生素a,而是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的形式存在,转化率极低,通常不足1/12,再加上烹饪方法、进食量等条件的限制,身体吸收的实际量很少。动物肝脏虽含有维生素ad,却是代谢和解毒器官,加之动物饲料和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动物肝脏中续集毒和重金属等风险增加,且胆固醇含量过高,长期食用存在健康隐患。因此,为了满足宝宝生长所需,家长应从宝宝出生起额外补充科学剂量的维生素ad(伊可新),坚持服用到3岁,以促进骨骼发育、视觉发育、预防缺铁性贫血以及提高免疫力,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营养不良
如果宝宝营养不良的话,会有一些警告信号的出现。不同的信号代表不同的营养素缺乏,具体如下:
如果宝宝营养不良的话,会有一些警告信号的出现
1、情绪变化
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宝宝固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及钙质摄取不足所致,所以应多吃一些动物肝、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2、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
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喜欢吃纸屑、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理想的饮食。
3、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来说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因此,对于肥胖儿来说,除了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肉类)的摄取以及多运动外,还应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地合理搭配。
4、面部“虫斑”
这是指出现在宝宝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脸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
民间认为,此斑是宝宝的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所以当你的宝宝长有“虫斑”后,再也不要单凭这一点就给宝宝服用打虫药,正确之举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
3、上班母亲如何保证母乳喂养
母亲上班和工作地点的位置是妨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也是继续母乳喂养待逾越的沟壑。
1.母亲上班与启动母乳喂养母亲全天上班并且在产后返回工作岗位的时间越早,启动和持续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就越低。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的研究都显示:全职上班的母亲比部分兼职或不上班的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要小。母亲在产后返回工作岗位的时间越早,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也越小。美国的另一个队列研究显示:母亲期望全职上班会降低母乳的启动和持续喂养率。而期望部分兼职则对母乳喂养没有明显影响。
由于经济原因回到工作岗位的母亲,比由于其他原因上班的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更小。如果母亲的收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其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低于父亲是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
2.上班是职业母亲断奶主要的或重要的原因美国的一个队列研究显示:不上班的母亲6个月时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是全天工作母亲的2倍。在上班的母亲中,产假时间越长,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就越长。fein的研究显示:产后3个月开始全天上班的母亲,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比不上班的少8.6周。不上班的母亲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是25.1周,每周工作1~19小时的母亲是24.4周,每周工作20~34小时的母亲是22.5周,每周工作34小时以上是16.5周。美国的研究显示:从事返回销售或技工职业的母亲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低于返回专业岗位的母亲。
3.工作地点和母乳喂养的关系天津的一个回顾性调查显示,从20世纪30年代中叶到80年代,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都在降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母亲在城市工作或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上班后母亲通常会选择断奶。
4.工作单位规章制度对母乳喂养的约束大多数母亲都希望,也都需要在上班后继续母乳喂养。然而,工作单位的一些规章制度却阻碍着母乳喂养。这些障碍包括:没有带薪的产假;没有灵活的排班制度;工作场所或其附近没有托儿所、缺少挤奶条件和母乳存储室;不提供关于母乳喂养好处的信息;缺乏心理上的支持和医疗保险等。
5.适宜的母乳喂养政策和支持项目能帮助上班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有效的政策包括:给怀孕的员工提供支持母乳喂养的信息、较长的带薪产假、非全职工作、灵活的上班时间、工作场所有良好的母乳喂养条件、工间挤奶或母乳喂养的时间、提供挤奶和母乳存储的设施、工作地点的托儿所(日托)、在家办公制度和母乳喂养咨询。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的心理上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当乳汁分泌过多或漏奶时,母亲不至感到尴尬。
灵活的工作时间有助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延长,并能给母亲提供一种更能接受的工作氛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有助于母亲继续母乳喂养。泰国的调查显示:有灵活上班时间的母亲比按时上下班的母亲坚持母乳喂养的多。在产后6个月,在家工作的母亲比那些在固定工作场所要按时上下班的母乳喂养率高。如果母亲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较长或从事要换班的工作,她会遇到许多不利于继续母乳喂养问题,使大多数母亲在重新上班后1个月内断奶。
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工作单位,产假长短不一、福利待遇不同。如在挪威,母亲可以有42周带全额工资的产假或52周带80%资的产假。
其实,支持母乳喂养不仅对母亲和婴儿有好处,而且对工作单位也有好处。单位提供条件让母亲在工作地点挤奶和存储母乳,会增加雇员对单位的忠诚、提高生产率,吸引人才,提高单位在公众中的形象。母乳喂养母亲的缺勤率和医疗花费比人工喂养母亲的要低。另外,如果单位提供产假以后的母乳喂养支持,母亲在产假以后回到原单位工作的就比较多,调换单位的少,这就为单位保留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减少了培训和经验积累的花费。因此,雇主需要理解雇员母乳喂养的需要,并为她们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在政策法规上,如第183号国际劳工组织生育保护公约和第191号保护生育建议书的实施。在2000年7月的国际劳工会议上采纳了国际劳工生育保护标准。此公约适合于所有上班的妇女。公约包括以下权力:产假不少于14周,有现金和医疗津贴,工作安全,有工作场所健康保护和工间母乳喂养时间。在返回工作后继续母乳喂养的母亲有权力拥有工间喂奶或挤奶时间或减少工作时间去喂奶或挤奶。该建议包括:制定适合工间母乳喂养的规定,在工作地点或车间附近建立母乳喂养设施。国际劳工公约是一项国际性的条约,被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认可。该建议尽管不具约束力,但它可为各国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南。条约和建议在改善工作条件和政策方面都具有实际的作用并取得相应的成效。
6.白天没有喂奶时间母亲如何挤奶挤奶是排空乳房,维持继续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在1999~2003年的美国波士顿医疗中心的母乳喂养支持电话的结果显示:最常见(44%)的电话求助原因是“如何获得吸奶器”或“需要关于吸奶器的信息”。产后的前6周是母亲挤奶的高峰期,大约一半的母亲要挤奶。到产后22周,大约l/4的母亲要挤奶。延迟挤奶时间或该挤奶的时候没有挤奶,乳房不能完全排空,会引起乳房问题,甚至使母乳喂养无法继续。
通过挤奶,在母亲上班时间孩子仍然可以吃到母乳,下班后母亲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工作环境的母乳喂养支持不理想,那么挤奶就更重要了。在澳大利亚珀斯的队列研究显示,有过挤奶经历的母亲,其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较没有挤过奶的母亲高。美国的一个前瞻性干预试验,研究对象是在大约90天返回工作岗位的母亲,结果显示:挤奶多的人群(挤奶率66%),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高(54%).相比之下,挤奶率低的人群(23%),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6%。
奶泵包括手动吸奶泵、电池驱动的吸奶泵、电子膜式吸奶泵、电子活塞吸奶泵、医院专用的电子活塞吸奶泵。电子活塞吸奶泵对于每周在外工作超过20小时的母亲最为合适。但是,如果母亲积极,任何类型的吸奶泵都能成功地挤奶。母乳能在室温下(25℃[77。f)保存4~8小时,在冰箱冷藏可以保存3~8天,冰冻可以保存3~6个月(冰箱的冷冻室有单独的门)。挤奶是帮助上班的母亲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非常有用的方法,因此,应该将挤奶的技术教给所有的母亲。在工作时间之外,母亲还可以享受早、晚母乳喂养的快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喂养不当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导致肌体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即可发生营养不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时添加辅食;骤然断奶后婴儿对辅食不能适应;缺乏人工喂养的知识,例如乳类过度稀释,长期供给单一的淀粉类食品;妈妈不会判断宝宝是否已喂饱;宝宝有不良饮食习惯或长期偏食等。
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产、双产、早产等),均可发生营养不良。当然,营养不良还有疾病因素,如因疾病导致长期摄食不足或摄入食物而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或因代谢消耗过多,均可引起营养不良,疾病因素需要请儿科医生诊疗。
当有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也需要请儿科医生诊疗,我们希望妈妈们及早发现轻度营养不良,纠正和去除喂养不当的因素,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量。营养补充更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切忌贪多求快。轻度营养不良通常3~4周就可纠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