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在教育孙儿时巧说话的策略,祖辈给孩子树立诚信榜样的策略
1、祖辈在教育孙儿时巧说话的策略
幼儿的身体各方面发展都很快,主要表现在动作上。他们喜欢摸一摸、动一动、推一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爱模仿,即使是大人一个很不经
1、祖辈在教育孙儿时巧说话的策略
幼儿的身体各方面发展都很快,主要表现在动作上。他们喜欢摸一摸、动一动、推一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爱模仿,即使是大人一个很不经意的动作,在他们眼里都是很有趣的。祖辈如果常常用恐吓的话来吓唬孩子,孩子往往容易走极端。如果孩子每每相信大人的吓唬,那么他很容易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孩子明白大人不过是吓唬他,那么,在大人的反复刺激下,孩子就容易成为一个胆大妄为的人。
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家有“调皮蛋”的祖辈经常会出现很多教育误区,其中最大的就是恐吓孩子。面对爱闹不听话的孩子,有些祖辈常常采用瞪大眼睛、表情严肃来吓唬孩子的教育方法,也经常听到祖辈用“你再哭,爸妈就不要你了”来吓唬孩子。小孩子分辨能力不强,容易给幼小的心灵造成强烈的暗示,让孩子信以为真。孩子可能立刻被吓得老老实实不哭不闹了,但害处有造成精神压力和产生恐惧心理,做噩梦睡不稳等;性格变得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利于孩子形成勇敢坚强的个性;损害祖辈在孙辈心目中的形象。因此,用恐吓方法来教育孩子不如用循循善诱说明道理,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健康活泼地成长。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其实,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倍感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儿童的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他们表现活跃却不稳定,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动,像个“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具有纯真、活泼、好奇、模仿性强、自尊好胜、幼稚等特点。顽皮、“淘气”正是他们本身特点的表现。祖辈们如果忽视孩子的这些特点去追求那种安分守己的好孩子,不是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吗?
祖辈巧说话的策略
a.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
了解到淘气是小孩的天性后,祖辈们就可以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进行解释、指教、提示等,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4~6岁的孩子还小,不懂事,特别需要祖辈们耐心地讲清道理,进行说服,使孩子愉快地接受。淘气虽然是孩子的天性,但也不能以此为依据任由孩子胡闹而不加以管制,给别人带来麻烦。而是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例随时进行分析和评定,使孩子明确是非观念,辨别自己的行为。列宁的父母在对待孩子过分淘气或做了不允许做的事时,总是把孩子们带到列宁父亲的书房,让他们坐在那里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行为,从不采用打骂的方式。祖辈们,当你们的孙辈出现淘气行为时,你们也应该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对孩子加以引导和必要的约束,帮他们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b.学会赏识孩子的淘气
面对孩子的淘气,祖辈们请不要生气,应学会赏识孩子的淘气。一些祖辈抱怨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想象力、创造性和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保持孩子的淘气,赏识孩子的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成长,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当孩子特别淘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孩子淘气的真正原因和淘气的目的。比如案例中果果将游戏机拆了,奶奶走过来,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哇!果果竟然把这么复杂的玩具给拆了!奶奶都不会!要是你能再把它装好就更厉害了!”这样既肯定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又引导了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的习惯。果果喜欢帮老师干活,奶奶也可以鼓励:“听说果果在幼儿园能帮老师做很多事情,果果真了不起,果果能不能帮奶奶做点事情呢?”慢慢的,不断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弱化孩子的负面行为。
c.不要恐吓孩子
育儿专家孟迁认为,每个人的幼年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害怕是因为感到不安全,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轻度的恐惧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而中度或重度的恐惧则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很多恐惧是因为大人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比如“你要是再不听话,夜里大灰狼会钻进你的被窝里”之类的话,可能会使孩子对睡觉产生恐惧,并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些话,也会给孩子留下心理上的伤害。因此,祖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孩子的恐惧。
d.更换孩子的兴奋点
面对孩子的淘气,祖辈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更换孩子的兴奋点,例如带孩子看电影、逛公园、参观展览馆、学唱歌等,将孩子过剩的精力和体力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去。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需求,还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祖辈给孩子树立诚信榜样的策略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立人之本,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塑造,甚至影响着孩子对未来的适应和发展。要使孩子一生拥有这种美德,就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诚信的种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言语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当祖辈和孩子外出,孩子要买玩具而祖辈不想替他买时,会骗他说先回去,等回来再买,但回来时就不买了;当孩子生病怕痛不肯打针时,祖辈会骗他说一点也不痛。这种有意无意间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祖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因此,祖辈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有一项心理学家的调查会让你很震惊: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包括电视节目、书本、玩具以及父母的郊游承诺,孩子起码可以牢记半年以上。
因此,祖辈不要低估孩子的记忆力,要时刻将“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树立在孩子心中,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老人常常无意识地给孩子一些不能实现的承诺,可能是随口说说,但孩子就会牢牢记住。祖辈们不讲诚信,孩子也会学得不诚信。很多时候,孩子会向老人提一些很无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而这些是根本无法满足的,有一些心软的祖辈不想让孩子失望,而且这时如果直接拒绝,孩子会受不了,于是他们往往假装妥协而暂时答应了但最后却不去兑现,其实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所以遇到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祖辈们应该讲清楚,让孩子明白他要求得不合理,引导他放弃。同时,祖辈不仅自己要讲诚信,更要尊重孩子与同龄人的约定,尽管有时不是很如意。当孩子做了守信的事情,应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策略宝典
a.许诺之前要三思,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做到
祖辈要慎重许诺,许诺之前请三思。不打算去做的事情就不要答应,自己不确定能否做到的也不要满口答应,一些为期尚远的计划,更不要说得振振有词,谁也不能保证中间会有什么变化。
b.孩子该做的事情不要许诺
吃饭穿衣等自理行为,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这时候祖辈就不要许诺,否则孩子为了奖励而去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c.多用精神许诺
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孩子容易滋生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精神许诺主要指的是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讲故事、买书籍、带孩子郊游、上公园等。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能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d.不以哄骗的方式教育孩子
有时,祖辈为了让孩子听话,或让孩子达到某种要求,就哄骗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如果你听话,周末就带你去公园玩”,孩子确实一时安静下来,但如果发现祖辈的承诺没有兑现,可能就会大闹不止。其实,这种交换式的教育,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隐患,易形成“没有条件,我就不听话”的错误思维模式。因此,与其给孩子开空头支票,不如把原本哄骗时许下的诺言去落实。因此,祖辈要谨慎言语,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要用哄骗来让孩子听话。虽然能换来孩子的片刻安静,但孩子却开始明白,随便许诺没什么大不了,说到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以哄骗达到自己的目的,祖辈们得不偿失。
e.诺言没兑现时及时向孩子解释
因为孩子的思维比较单一,比大人更加重视承诺和诚信,如果大人对孩子许诺而不兑现,事后又没有任何解释和证明,就会变成谎言。所以如果确实有不得已的原因,答应孩子的事情真的兑现不了,祖辈们要及时向孩子道歉,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并认真地自我批评,争取下次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爷爷奶奶。另外,祖辈们在事后,还是应该设法兑现诺言。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祖辈辅助子女教育孩子的策略
尽管很多时候父母发现祖辈们爱孩子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却很难去纠正他们根深蒂固的理念。其实,这是隔代教育中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即在教育孩子时,祖辈们很容易越位。专家指出,如果祖辈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不管是错位还是越位,都必然会造成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缺位。祖孙之间过度依恋,会成为亲子的障碍。祖辈时时处处干预父辈对其子女的教育,以教育者自居,甚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使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受到削弱,从而成为亲子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
有一位久居国外的爷爷曾说过:“作为长辈,我们要学会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同时,我们也不能做保姆,顶多只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位很明智的爷爷,他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孩子的爸爸妈妈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辈可以指导年轻的父母,给他们充当顾问,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和他们有什么不一致的意见,应在孩子不在的时候,主动和子女真诚地沟通,从建议角度谈而不是批评指责。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给年轻父母时间让他们慢慢地成长。
子女在遇到“隔代亲”超越“亲子之亲”时,首先要感谢和体谅老人,而不是责备老人。正确的做法是合理引导“隔代亲”向“亲子之亲”过渡。满足孩子爱的需求,不仅需要父母更爱孩子,还需要祖辈的配合。
在隔代教育中,由于祖辈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祖辈可以把自己带孩子的经验传授给子女,当好参谋,做好配角,让子女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祖辈辅助子女教育孩子的策略
a.祖辈不能“越俎代庖”
是他(她)的孩子,让他(她)决定怎么教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允许一种价值观、一种声音、一个权威,那就是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亲子互动,父母需要在做父母的体验中成长。世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谐互动的孙辈教育模式可以千姿百态,但必须首先处理好祖辈与儿女的关系。父母与孩子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责任和义务。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关系,是谁也无法取而代之的。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父辈的教育。因此,祖辈在对第三代教育中要合理定位,做到不错位、不越位,做好称职的配角,而不要“越俎代庖”。
b.父辈不能推卸责任
有得必有失!父母不辛苦带孩子,甚至不经常看孩子,让孩子怎样接受和喜欢一个“陌生的客人”呢?三代同堂的家庭,父母下班后一定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孩子培养感情;把孩子寄托在祖辈家里,1~2周一定要去看看孩子,陪陪他,让孩子对你不再陌生,至少知道你是“常回家看看”的妈妈,也有助于亲子感情的确立。孩子是爸爸血脉的传承,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需要爸爸妈妈完整的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就说明了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无论你们工作有多忙,请抽出时间去爱你们的孩子。也许一段时间内,“隔代亲”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孩子心底里还是最渴望父爱和母爱的“亲子之爱”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祖辈与子女通力教育孩子的策略
在4-2-1模式的家庭中,几个大人共育一个孩子,是孩子的幸福,这种幸福要靠大人们精心营造,相互密切配合,寻找最佳聚合点,才能事半功倍。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父母是两代人,除了在年龄上有较大的差异外,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生活习惯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育晚辈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和方法是正常的。两种教育观念、两种教育方法,虽然从不发生正面的冲突和碰撞,但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许是一种隐性的冲突,带给孩子的是一种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两代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
如果父母和祖辈的教导方式不一致,往往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无知的孩子被迫夹在中间,做着不讨好的角色,实在是苦事。祖辈与子女在教育孩子时有分歧,对孩子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1)无所适从:当两代人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去教导孩子,两套价值观会在孩子脑海内交战,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常常因不知道究竟应该依从谁而感觉无所适从。
(2)两边不讨好:当教导方式不一致时,很多时候孩子为了讨好双方,只得盲目跟随指示。面对奶奶时做奶奶喜欢的那套,面对妈妈时做妈妈喜欢的那套,孩子最终可能落得两面不讨好、独自伤心难过的结果。
(3)误以为是自己之过:孩子没有足够的智慧去了解大人争执的原因,会误以为自己是父母和祖辈争执的祸端,往往感到难过不好受,于是心理上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压力。
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时态度的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忌讳。据一项调查发现,当父辈与祖辈因为孩子的事而争吵时,有73%的孩子表示不知道该听谁的。因此,全家人应统一教育方式,协调好隔代教育,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父辈与祖辈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多进行沟通,年轻的家长应利用自己知识面广、接受事物快的优势,尽量多地将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老一代,形成两代人教育上的统一。此外,祖辈应尽可能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方式。
策略宝典
a.开共识卧谈会
在教育孩子时,祖辈和父母应尽量彼此达成共识,寻找一个大家同意的育儿方向,必要的时候可以订下一些一致的规则,以免教育孩子时不一致,令小朋友无所适从。寻求共识最佳的方法是卧谈会,这是大家心境最平和的时候,而且较少受到骚扰,双方彼此讲解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会相对容易寻求到教育孩子的共识。交流时,父母要看到老人溺爱孩子的必然性,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对老人表示由衷的感激。然后,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能够不偏袒孩子的短处,不娇惯孩子,配合自己共同教育好孩子。如果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祖辈一般都会通情达理,愿意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担。
b.不断检讨
孩子在一天天成长,身心一天天在变,成长速度有时令成人难以想象,因此家长的教导方式也要因此而不断改变,所以祖辈与年轻父母除了要有共识,也应不断分析、检讨教育方法的成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