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景中运动提高幼儿主动性,熊孩子异常被动 怎样激发主动性?
1、在情景中运动提高幼儿主动性
运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
1、在情景中运动提高幼儿主动性
运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幼儿运动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还能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的身体奠定基础。
11月30日上午,区园本研修运动中心组的老师们来到老岗幼儿园进行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大班教研组承担,向大家展示了以区域与混班为主要形式的户外运动活动。大班教研组的老师们经过前期的实践、研讨及经验的积累,在这次户外运动中新增设了情景性的游戏,“小小邮递员”、“建筑工人”、“学做解放军”。 情景性的游戏非常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还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有益。
这次活动不仅受到了姐妹园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研讨的平台,在互动的探讨与实践中获得了经验的共同提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熊孩子异常被动 怎样激发主动性?
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做事情就慢腾腾,一点积极主动性就没有,而这并非个例。对此,爸妈应该怎么办呢?
一、孩子缺乏主动性的原因
1.家长平时过于包办孩子的事情,孩子过分依赖于父母,所以缺乏了主动性。
2.凡事总在父母或老师的督促才会去做,慢慢地孩子就变得更加地被动,只有被人督促之下才会去做,否则就不会主动去完成。
3.家长平时对孩子太过于啰嗦,孩子长期在家长的唠叨影响下,影响了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就变得缺乏主动性。
4.孩子做事情,家长喜欢催促孩子,这不仅仅不能提高孩子的速度,反而会让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很差。
5.父母或者当中一方比较懒惰,孩子有样学样,因此做事情也就变得缺乏主动性。
6.家长从小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在时间管理上能力比较欠缺,做事情没有意识该如何去完成,多久之内完成。因此养成了慢性子,要大人来催促了才会去做,这也是造成孩子缺乏主动性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1.言传不如身教,要激发孩子的主动性,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这是最有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2.要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不要对孩子过于啰嗦,而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来改变孩子的习惯和意识,让孩子的主动性慢慢提高。
3.孩子平时缺乏主动性,家长不要幻想可以一时半刻就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主要还是要循序渐进,家长只要有耐心,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会慢慢激发自己的主动性。
4.引导孩子一起参加到劳动中去,而不是说要强迫孩子去做。特别是一些处于叛逆期的有主观意识的小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是不希望受到大人的指挥和束缚。所以,大人也要适当地去尊重孩子,平心静气地慢慢去感化孩子,让孩子知道劳动的光荣性,这样也可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浅谈幼儿的主动学习
所谓让幼儿主动学习,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充分了解幼儿、了解宏观的教育目标以及活动可能出现的多种发展方向前提下,尊重及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时把握师生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愉快地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或困惑的问题,去解决他们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提倡幼儿主动学习的理论依据
我们提倡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有其神经、生理方面的道理。相似性原理认为,兴趣产生于情绪中枢。当客观对象与人在其生活、工作、经验中所建构、积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单元(即相似块)相互匹配、就相似激活、相似选择时,兴趣产生。此时,大脑中有一种叫内啡呔的重要化学递质被大脑释放出来,它引发大脑神经兴奋的效能竟然比吗啡高出50-100倍。它使人感觉愉快,而且往往是非常愉快,这种幸福感,能够激发人们更进一步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及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时,快乐情绪下长时记忆不但容易形成,而且维持的时间长。也难怪,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二、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习?
要想让幼儿主动学习,兴趣的呵护与培养关系重大。
由于孩子有天然的学习需要与能力,因此,孩子总是在“为什么”“为什么”中长大。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勒特曼时,勒特曼教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首先是会问的人。”很显然,幼儿是天生的小科学家。在一声声“为什么”中,教育契机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彩。由于孩子的提问往往是他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此时此刻,客观对象与相似块相匹配,兴趣油然而生。受兴趣驱使的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他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很可能孩子刚开始接触时对他并没有兴趣,而我们大人却认为该东西有价值,孩子在他那个年龄段应该学,那怎么办?这其中,找到过渡的相似块作为中介尤其重要。该相似块应该相似孩子已有的兴趣,并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难度砍台阶、有梯度),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循循善诱,再辅之以激疑、提出问题、挑起矛盾、造成悬念,孩子的兴趣由此产生。
天生的兴趣或后天培养出的兴趣若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则兴趣迅速衰减。因此,兴趣与获得成功、获得自信息息相关。这其中,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三、教师在幼儿主动学习中的任务。
1、教师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代替传统“被动”学习。教师与幼儿快乐融合成一体,老师是否尊重幼儿成为主动学习成败的关键,所以尊重幼儿的想法,并鼓励幼儿是主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
2.主动而不放任
在幼儿的主动学习环境中,幼儿被鼓励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但是这些“主动”不是无止境的放任,而是有某种程度的限制。例如在操作教具或玩游戏时,不妨碍别人、不去攻击别人而且还要耐心等待。
3.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
在主动学习空间里,教师依幼儿的发展、兴趣、经验、认知以及不同的主题,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去实验、操作以及不断发现。因此在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任何教学形式,教师可由幼儿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比较幼儿差异性,而引用不同的教学法。
4、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主动学习环境
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宜以尊重鼓励以及多元化讯息传送的方式,来营造既愉快又有感情的学习气氛,幼儿可在此气氛的薰陶下,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教师宜布置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幼儿自发性的探究与自我调整的学习活动,让幼儿主动操作物体、主动探索材料、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和主动进行社会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与环境中的物体、事件和人之间交相互动,幼儿才能藉由这些互动慢慢建构出自己的知识。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如“你设计的房子真是太有趣了,我也很想住在里面”,“你的画色彩很鲜艳,用了像彩虹一样漂亮的颜色”,“你做的这只孔雀既美丽又可爱,你愿意放在展览角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赏吗”等等。教师应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在活动中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和创造的时间,同样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及表现。教师应帮助幼儿考虑自己的计划,并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尝试表达。例如在以“船”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可先与幼儿一起讨论自己曾经看过的船,然后想象未来的船的外形和功能,最后与幼儿一起谈论计划,如“你的计划是怎样的”、“有什么好主意”、“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等等。有的幼儿说“ 我准备用橡皮泥制作一只大船,船窗可以刻上去”,有的幼儿对一大堆纸盒感兴趣,有的幼儿对画船感兴趣,有的幼儿则热衷于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使用,总之,只要是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作出的选择,就能对幼儿 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地进行,为人的终生学习、可持续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已成为教育的共同目标。受兴趣的驱使,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主题活动中孩子的主动性与家园互动》(原创)
《主题活动中孩子的主动性与家园互动》
广西柳州市红岩路幼儿园
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等等。集体活动能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系统地、有重点地学习,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性。但是,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使老师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老师更多地采用集体教学形式而容易忽视与其他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新纲要”的立足点是幼儿,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力求使幼儿得到发展。尤其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同时,幼儿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全部采用“一刀切”式的集体教学,一部分小朋友的兴趣、愿望往往就得不到满足。因而,主题活动应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从孩子生活环境中取材,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整理获得的经验,以激发他们自主地学习。
一、依据孩子的生活经验选定主题
在传统的分科教学、单元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预先选定的。什么年龄、什么季节该从事什么活动,都是预先设想好的。现在,一切正在悄悄改变。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成人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这就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观察孩子的需要,猜一猜孩子在想什么,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看一看孩子表达了什么,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根据班里孩子的不同需要、兴趣,师生共同构建了“可口的食品”、“多彩的服装”、“工具百宝箱”等各类主题。如在主题活动《圣诞快乐》中,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议、选择、制定活动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庆圣诞绘画展》、《唱唱新年歌》、《跳跳铃儿响叮当》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丰富了圣诞节的知识,对西方的圣诞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新年有了美好的憧憬。
二、从知识的传授到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社会,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学会多少知识,而是需要将来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帮助影响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我们的社会要向前发展,需要的是一些具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显然不能单纯的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新课改中就提出应该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学会学习,即具有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交往、思维和表达表现的能力,把带不走的书包编成带得走的能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在“多彩的服装”主题刚开始时,小朋友和家长们开始搜集有关服装的资料。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们陆续带来许多有关服装方面的图片,还有一些自己爸爸妈妈自制的小衣服,小朋友就在区角活动时互相交流起来。丘隽杰带来一本《猜谜书》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看,过了一会儿,他们碰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来向老师求助。慢慢地,猜谜的小朋友逐渐多了起来,他们不时地来问我不认识的字,有时还会为了谜底争论起来。小朋友对猜谜活动很有兴趣,当然,一次活动还不能充分满足每一个小朋友的兴趣,我又将许多动物卡片放到区角中,让小朋友随时可以编迷语、猜谜语,与环境产生互动。我在活动室的一角布置了一些有关动物的文字,以满足个别小朋友对识字的兴趣。《猜谜》活动通过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将集体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有机结合,使小朋友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形成了弹性的课程目标
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预先设置的活动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感兴趣。而对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幼儿常常怀有极大的兴趣。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兴趣所在,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删除个别孩子生活经验相差甚远的活动内容,增加孩子探究出来的生成活动内容,并调整课程目标,使适宜的课程目标为孩子新经验的形成和身心发展提供土壤。
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进行展开,而在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幼儿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拓展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
四、运用家长资源提高主题教育质量
过去我们对家园教育的密切合作,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家长对幼儿园物质材料上的支持,保持与幼儿园教育思想、行为的一致,而并未考虑如何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使家长也为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实施课改活动方案中,孩子们主动探索,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家长一下子回答不了的。而且孩子们也需要成人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让他们亲身实践,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刚实施课改时,家长对幼儿园经常收集废旧材料,不理解,我们通过开展家长会、家园互动、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家长们乐意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材料;一起做实验、找资料,记录和发现宝宝活动主题的小秘密;很多家长向老师介绍有关的碟片、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资源共享、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交融整合。
(一)、主题活动中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请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长和教师一起参与幼儿已有经验的调查。
2、家长与幼儿分享和主题有关的资料。
3、家长提供资讯、图片、书籍、物品及协助寻求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4、主题进入后期,教师可邀请家长一起用孩子的作品,制作成长记录册。
儿童的智能是在长期地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儿童学习必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从学习者内部构成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为幼儿创造环境,并贯穿于孩子的整个生活、活动、学习中,让幼儿自己动手主动操作,动脑思考,探索地发展,促使孩子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而且我们教师要更好的学习、贯彻《纲要》,并能自觉地将新的教育观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与价值追求,在工作中把目光转向儿童、关注儿童、研究儿童,学会了了解儿童行为的发展意义,并以此作为教育实践首要追求的价值取向,真正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