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小儿成年后的影响,小儿过于肥胖有哪些隐患
1、肥胖小儿成年后的影响
  有报道,大约有60%~80%的肥胖小儿成年后依然肥胖。小儿期肥胖与成年后肥胖的关系,有人认为6岁以前肥胖的小儿大约有25%的可能是成
1、肥胖小儿成年后的影响
有报道,大约有60%~80%的肥胖小儿成年后依然肥胖。小儿期肥胖与成年后肥胖的关系,有人认为6岁以前肥胖的小儿大约有25%的可能是成年后超重,而当他们的肥胖持续到青春期时,成年期肥胖的危险性就会增加到75%。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由于肥胖有遗传易感性,甚至环境因素(生活行为),所以对肥胖小儿个体来说,导致肥胖的因素往往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如不加以干预,至少50%以上的肥胖小儿成年后依然肥胖。
同时,小儿肥胖不但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临床观察表明,肥胖小儿的内分泌代谢功能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肥胖的时间越长,内分泌代谢功能的变化就越大,这就使得肥胖小儿成年后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痛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一)肥胖后会带来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症
肥胖小儿常伴随着脂类代谢异常。因为肥胖小儿体内的高胰岛素能促进脂肪合成,使脂肪分解变慢,从而引起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还会直接损伤动脉壁,从而引发患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据统计,肥胖成年人的冠心病发生率要高于正常人群的2倍。由于肥胖者心肌纤维之间存在大量的脂肪,致使心肌纤维分离和萎缩变性,脂肪组织扩增于心外膜并侵入心肌间质,严重时可使部分心壁全为脂肪组织取代,造成心肌组织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等,以至于还会造成肥胖者猝死。
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也已得到很好的证实。因为人体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随着体块指数的增加而升高。体重超重成年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未超重成年人的3倍。同时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也会随着肥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尤其是妇女更为突出。
(二)肥胖后会带来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肥胖者因为身体内分泌代谢功能发生变化,会引起体内糖代谢发生异常,从而使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据统计,有10年肥胖史的患者,约有1/3的人会发生糖尿病。
(三)肥胖后会带来胆石症和痛风症
在一般人群中,胆结石在妇女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而肥胖是所有年龄组和男女两性中患胆结石症的一个最危险的因素。肥胖者发生胆结石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4~5倍。因为从人的身体机能上说,肥胖者的胆汁过饱和,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这是胆结石形成的因素。另外,由于人体中胆结石易使胆囊发炎,由此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也均在肥胖者中较多见。
此外,肥胖者还伴有蛋白质代谢异常,会发生血浆尿酸增高等症状,致使痛风发生率也增加。据统计,肥胖者的痛风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10倍。
(四)肥胖后会带来增生性关节炎
肥胖患者由于长期过重的肥胖负荷,加之体内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钙磷代谢异常,因而容易并发脊柱增生性病变和髋关节、膝关节等增生性病变。
(五)肥胖后会带来某些类型的癌症
肥胖还容易发生癌症,虽然并不是所有肥胖的人都容易发生,但肥胖的人由于摄取脂肪过高,或在体内对脂肪不容易转化,因而在肠道内的脂肪过高,纤维素过少,使体内胆液分泌过多,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生长,使厌氧梭状芽孢杆菌等增加,从而导致肠中的胆酸与中性类固醇转变为致癌物,容易发生胃肠道癌。
其次,还有许多研究发现体重超重与激素依赖性癌的发病率也呈正相关。如人体内的高脂肪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在女性中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和绝经后的乳腺癌等;在男子中则容易发生前列腺癌。此外,肾细胞癌与体重超重和肥胖也有关系,尤其与妇女体重超重和肥胖有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小儿过于肥胖有哪些隐患
若小儿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小儿按身高(身长)计算的平均参考体重的20%以上,就称为肥胖症。例如,身高1米的男孩的平均参考体重是15.30千克,如果超过18.36千克就为肥胖。
婴幼儿时期,胖孩子惹人喜爱,而且往往长得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大,因而人们常以胖瘦来衡量孩子长得好不好,却忽视了肥胖给孩子带来的隐患。
严重的肥胖会影响呼吸,造成二氧化碳潴留,患儿爱睡觉,影响智力的发育;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心脏扩大,致心肺功能不全,甚至会缩短寿命。肥胖还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引起性早熟。肥胖儿由于负荷过重,容易并发平足和膝内翻。从小开始的肥胖不仅有脂肪细胞的肥大,还有脂肪细胞的增生,而脂肪细胞一旦增生过多则无法变少,因而儿童期的肥胖可持续到成年期,更容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肥胖儿臃肿,行动迟缓,容易成为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受到别人的取笑,因此常有自卑感,再加上不爱活动,与外界接触少常有孤僻、不合群等性格改变。此外,肥胖儿脂肪组织过多,使皮肤皱褶加深,婴儿期若护理不当,局部容易潮湿而引起皮肤糜烂、炎症或产生疖肿。
总之,小儿肥胖并不等于健康。家长应充分认识到上述肥胖的隐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小儿肥胖的类别分类
小儿肥胖可按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区域性分布及病因进行分类。
(一)解剖分类
根据脂肪细胞数和脂肪的分布分类,有许多始于小儿期的肥胖者,脂肪细胞数可增加2~4倍。脂肪细胞数增加者属于多细胞性肥胖。这与另一种脂肪细胞数正常,但细胞大小增大的肥胖有区别。一般的肥胖者均为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肥胖,而仅有少数几种类型的肥胖者是脂肪细胞数增多类肥胖。
(二)根据体脂的分布来分类
肥胖也可根据体脂的分布来分类,因为在体脂的分布中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体脂分类一般分上身性肥胖和下身性肥胖,上身性肥胖的男性和女性患心血管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危险性都增加,而下身性肥胖者的这些危险性则较低。
(三)按肥胖的原因来分类
这一分类大致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即单纯性肥胖,这是由于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小儿长期能量摄人过多,而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造成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和脂肪细胞体增大引起肥胖。这类肥胖99%属于单纯性肥胖症。小儿继发性肥胖是由各种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及药物等。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脑炎、脑瘤引起的丘脑下部疾患也会引起肥胖,但常伴有脑炎、脑瘤等病史。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导致肥胖,但常伴有轻微性水肿、智力低下等症状。另外,由胰岛细胞瘤或注入过量胰岛素产生的胰岛素过高症也可导致进食和脂肪贮留增加,但这种影响通常只是中等程度的肥胖。此外,如小儿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可因其能引起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紊乱而引起肥胖,但脂肪分布一般集中于颜面、背部、腹部,呈满月脸、水牛背、腹部隆起。小儿病理性肥胖症占儿童肥胖症总数的不足1%,因此小儿的肥胖症大多还是由于缺乏体力活动及膳食不平衡所造成的单纯性肥胖。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小儿肥胖后会有哪些疾病
小儿肥胖后的通气不良综合征
小儿肥胖后由于体内脂肪多,活动时耗氧量明显增加,会造成患儿胸壁增厚,腹部脂肪堆积,膈肌抬高,致使胸廓、膈肌运动受限,影响肺容量及血液循环,出现呼吸浅速、肺泡换气不足等现象,进而引起低氧血症,俗称通气不良综合征。患有通气不良综合征的患儿平时不仅会有头昏、头痛、脉速、心悸、多汗、无力、腹胀、下肢浮肿等症状,而且因长期缺氧,还容易继发红细胞增多、面色发绀,血液粘稠度加大,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等疾病,进而导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出现。
小儿肥胖后的心血管表现
小儿肥胖后由于体重增加,小儿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心搏出量、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担会加重。另外,小儿肥胖后心包脂肪沉积,使心脏搏动受限,容易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猝死。重度肥胖小儿还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其他症状
肥胖小儿的生长激素浓度基本正常或减少。肥胖女孩的月经初潮年龄比正常体重女孩早。重度肥胖的小儿可引起脂肪肝、关节病、扁平足、皮肤皱褶处皮炎等,严重的还可引起髋关节无菌性坏死(股骨头坏死)及脚掌外翻畸形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