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不可忽视,隔代教育是什么
1、“隔代教育”不可忽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批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他们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这就形成了“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由于
1、“隔代教育”不可忽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批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他们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这就形成了“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由于在主客观存在着种种不足,很难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我们决不可忽视。
“隔代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家教观念影响,他们对许多事情不能正确对待,适应不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农村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纪一般比较大,大都没受过很好的正规教育,有的还体弱多病,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老人对孙辈宠爱,放松了严格管教。他们多数人认为,带好孩子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至于教育问题,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有的祖辈甚至带有补偿的心理对待孩子,认为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在物质和精神上亏欠子女,现在可在孙辈身上补一补,特别在物质与金钱上竭尽所能,使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渐渐地把孩子陷入深深溺爱之中。正因为这样,许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有的性情骄横,莫视校纪;有的玩性很重,上网吧、打游戏机。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疏于管教和引导,又缺乏亲情沟通,造成性格内向,甚至接近孤僻,等等。这些问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采取措施,妥善搞好隔代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生难忘的。为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其一,为了子女的未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方外出,至少要留一人在家,做好教养子女工作。即使双方为了生计确需外出,在外出前应向子女交待清楚,讲明道理,告诫子女在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在外务工忙切勿忘记在家子女,要经常通讯联系,进行各方面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弥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教育的不足;其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要跟上形势,转变观念,要从培养好后一代着想,认真负起责任,做到严爱结合,不能娇生惯养,想方设法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三,各级学校对“隔代教育”这一群体要重视,多做这方面工作。除对这些孩子多一点关爱外,在办家长培训班时,力争其家庭有人参加,若确实不能前来的,要组织老师及时进行家访,补上这一课。对少数年老多病的特殊家庭,学校要安排老师与其学生家庭结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搞好家庭教育。同时,班主任、授课老师,要经常运用通讯的方式,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络,介绍其子女的情况,争得他们的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隔代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隔代教育呢?隔代教育就是由于一些年轻的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等等原因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等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隔代家长”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孩子。因此,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其实在我国,许多小孩的童年都是经过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隔代的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3、隔代教育
在幼儿的早期教育阶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拼出一番事业呢?
认清问题的弊端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对孩子一生来讲,个人品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7岁。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与父母沟通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任凭“隔代亲”特殊的宠爱泛滥,就会对其身心发育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例如:
由于老年人对隔辈的孙儿女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有些年岁大、不爱运动的老年人还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扬长避短是良方
当然,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也有不少爷爷奶奶抚育的孩子成就了大业。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总之,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什么是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5、不可忽视生活中的点滴教育
父母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进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作为父母,如何用活、用精、用妙那日常生活中每一个:1分钟"?
场景1:垃圾分类
情景:
电动玩具没电了,宝宝随手把电池扔到一旁,就缠着爸爸继续玩……不好,一下子和没用过的电池混在一起了!
试试这样做:
爸爸将家里的垃圾箱分别粉刷为4种颜色,并画上图案,黄色的画有小动物的图案;绿色的图案是一些杂物;白色的图案是电池;黑色的画有玩具和塑料包装袋等。工作完成后,招呼宝宝过来,认真地给宝宝讲解::黄色的带有动物图案的箱子,是放置每天吃剩的食物的,这样可以给小动物们提供食物;白色的垃圾箱是投放电池的专用箱,因为电池会发出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乱扔;黑色箱子放置宝宝坏掉的塑料玩具和装东西用的塑料袋,因为这些东西是需要好长好长时间才能消失掉的;绿色的箱子是投放家里的一般垃圾用的。
分析:
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让孩子明白环保的意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对颜色的认知。
场景2:带回宠物的粪便
情景:傍晚,爸爸带宝宝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踩到了狗的粪便上,爸爸边清理鞋子上的狗粪,边愤愤地说::谁那么不自觉,自己家的狗大便不及时清理掉,别人踩到了,多恶心!"
试试这样做:
带狗外出时,让宝宝随身提着小袋子和小铲子,待狗大便后,爸爸让宝宝撑开小袋子,自己用小铲子收起小狗的粪便放在袋子里,系好袋口后投放到路边的垃圾箱里。之后告诉宝宝::我们是狗的主人,我们必须把狗的粪便包好带走,这样行人不会担心被狗的粪便弄脏鞋子,街道才会干净,空气才会洁净,我们散步时心情才会好。"
分析:让宝宝提着袋子和铲子,并帮爸爸收拾狗的粪便,投放到垃圾箱里。这个活动过程让孩子潜意识知道,要用这些工具这样收拾狗的粪便。让宝宝同时知道了狗的粪便是垃圾。容易弄脏鞋子和空气。
场景3:出去前,回来后要和家人打招呼
情景:爸爸上班是和正在吃饭的宝宝告别::宝宝,爸爸上班去了,乖乖地和妈妈在家。 "但宝宝没理睬爸爸,继续吃他的饭。
试试这样做:
爸爸上班出门时,要分别和妈妈、宝宝打招呼::宝贝们,我走了!"晚上进家门时同样要和宝宝、妈妈打招呼::宝贝们,我回来了。"
妈妈带宝宝出去时,同样向爸爸说::我们走了。"回来时要向爸爸说::我们回来了。"同时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和宝宝是一家人,所以出去时和回家时都要向家里的人打招呼,报平安,宝宝对于爸爸、妈妈很重要,同时爸爸、妈妈对于宝宝也同样重要。"
分析:出门时说::我走了",回来时说::我回来了",这是最简单的两句话,就像孩子学喊爸爸、妈妈一样简单,时间长了,孩子会成为习惯。让他知道了家人很重要,要互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