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子女别侵犯孩子心理,让孩子远离可怕的性侵犯
1、管教子女别侵犯孩子心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美国父母在管教子女时都会对他们吼叫、威胁,或采取其他所谓的心理侵犯方式。研究人员说,是该改变这种普遍接受
1、管教子女别侵犯孩子心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美国父母在管教子女时都会对他们吼叫、威胁,或采取其他所谓的心理侵犯方式。研究人员说,是该改变这种普遍接受教育方式的时候了。
这项研究调查了全美991名具代表性的为人父母者,结果发现其中98%曾在孩子年满五岁之前,以诸如吼叫、威胁、打屁股、辱骂等心理侵犯手段来管教他们。
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孩子的敏感程度与整个情境,比如父母究竟是为子女做出某个特定的举动吼叫,或是以辱骂等方式贬低他们。不过,最好不要采取侵犯的方式教育子女,因为还有包括讨论问题等其他方式可供选择。在管教方式上维持一贯性,而非严厉的态度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注意。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90%的父母承认,他们曾对两岁或更小的孩子进行心理侵犯式的管教。研究人员认为,现代社会再也不认为以吼叫和类似的方法对待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父母改变约束子女行为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女往后在人生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或许还能减少与配偶和伙伴间的攻击行为。
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孩子的敏感程度与整个情境,比如父母究竟是为子女做出某个特定的举动吼叫,或是以辱骂等方式贬低他们。不过,最好不要采取侵犯的方式教育子女,因为还有包括讨论问题等其他方式可供选择。在管教方式上维持一贯性,而非严厉的态度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注意。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90%的父母承认,他们曾对两岁或更小的孩子进行心理侵犯式的管教。研究人员认为,现代社会再也不认为以吼叫和类似的方法对待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父母改变约束子女行为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女往后在人生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或许还能减少与配偶和伙伴间的攻击行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让孩子远离可怕的性侵犯
真实案例
疯狂的报复
杨洋到现在都不觉得后悔,他觉得,自己的女朋友周梅梅背叛了自己。既然和自己在谈恋爱,就不能同时也跟别人好。杨洋说,这样脚踩两只船的女人,早就应该受刭惩罚了。
事情还要从两个孩子刚刚上高二的那一天开始说起。因为文理分科的原因,杨洋和周梅梅从不同的班级被分到了一起,都处于青春期的两个孩子一见倾心,很快两人就成为班级里面众所周知的一对小情侣了。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洋发现女友周梅梅同时也在和其他班的男一个男生有着亲密的交往。杨洋非常气愤,他认为女友背叛了自己。如果她爱自己,就应该一心一意地对自己好,怎么可以同时脚踏两只船呢?在调查清楚了那个男生的底细之后,放学回家的路上,杨洋纠结了自己的好兄弟李立和王海冰在男生回家的路上把他劫了下来。在三个人的威胁下,男生承认了和周梅梅交往已经两年多了。
听到这里,杨洋突然明白,原来他和周梅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不及这个男生。也就是说,他自己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一气之下,杨洋对两个兄弟使了下眼色,三个人对该男生挥动起了拳脚。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杨洋还有一桩心愿没有了,他要报复女友周梅梅。
周末的晚上,杨洋约周梅梅在ktv门口见面。等周梅梅赶到的时候,发现杨洋和李立以及王海冰都在等着自己。四个人进入包厢之后,周梅梅正要去点唱机前面选歌,杨洋却一把把她按在了沙发上。没有等周梅梅反应过来,杨洋劈头盖脸就开始问起她和那个男生的事情。周梅梅见事情再也掩饰不过,只好从实招来。
杨洋故意把大屏幕的声音调到最大,他生气地朝周梅梅的脸上扇了两巴掌,恶狠狠地说::老子今天也让你尝尝被玩的滋味。"说时迟那时快,杨洋动手就开始撕扯周梅梅身上的衣服。知道事情不妙的周梅梅连呼救命,可是她的声音却淹没在流行歌曲之中。李立更是把房间的门锁上了,而王海冰站在旁边淫笑着,等着轮到自己上场。
案例剖析
在这起恶性犯罪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面对感情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份更多的清醒和理智,而不会像杨洋一样采用如此疯狂的举动来解决问题。家庭对这些孩子的管束过松,在他们过早地接触社会的时候,并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才使杨洋等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青少年的典型性侵犯案件都有着明显的苗头,平时不经意间的一个露骨的性活动都会有明显的征兆。
家长应该严密关切孩子的自身行为以及和孩子有接触的人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产生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
遭遇期——这一阶段,侵犯者往往对被侵犯者表示出足够的好感,并且通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来诱惑被侵犯者上钩。两人的这种特殊接触往往发生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多在比较信任的人员之间发生。同时,也不排除使用暴力手段直接强迫受害者就范的案例。
性互动期——在侵犯者的诱惑或者威胁下,两人之间的有关性的活动开始在数量和深度上不断增加,而受侵害者往往会因为羞涩或者惊吓而不知所措,进而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强制保密期——为了使这种性侵犯的活动能够长期进行下去,侵犯者往往会要求被侵犯者保密。威逼或者利诱,都是侵犯者最喜欢的手段。而大多数孩子因为不明白这种行为的危害性,而最终选择了沉默。
暴露期——因为偶然的事件,而使性侵犯者和被侵犯者之间的关系暴露出来,此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等孩子被解救出来之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医疗救助。而打消受侵害者心理上的痛苦,是最困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些家长出于保密的考虑,有时并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干预,如果侵犯者本来就是家庭成员,情况就更加复杂。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应采取宽松、温和的方式,从而避免孩子产生抵抗情绪。在经历性伤害之后,家长需要为孩子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为孩子缝合好心灵的伤口。
压制期——有些事情的伤害,不是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走出阴影的。所以,孩子很有可能长期处于压制期之中。而有些家庭中的父母认为性侵犯是可耻的事情,所以会极力掩盖事情的真相。其实,最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学会去面对这件事情。只有敢于正视心中的黑暗,才能战胜心中的恶魔。想要走出阴影,必须要敢于正视曾经的伤害。如果整个家庭和孩子一同去压制这个事件,只能让这个事件变成毒瘤,继续为这个家庭制造毒素,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2.在遭受了性侵犯之后,孩子会产生明显的身心变化,家长越是早一天抓住了这个苗头,就能够早一天帮助孩子脱离苦海。
有时候,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敢向家长明说自己的遭遇,此时就更需要家长的细心和耐心,从而发现事情的蹊跷之处。
在遭受了性侵犯之后,孩子的身体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而唯一可以鉴别是不是发生性侵犯的部位,只有生殖器和肛门。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内衣裤上面有异样血迹,就要耐心询问孩子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医学上对生殖器和肛门的检查,往往可以发现擦伤、撕裂、红肿、疼痛、出血等现象,甚至还会留下精斑。如果发现较晚,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感染性疾病,女孩子甚至会有妊娠现象发生。比较容易发现的是孩子的衣着,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衣服撕破或者弄脏这件事情遮遮掩掩,家长就应该意识到有性侵害发生的可能性。
一旦遭到了性侵害,孩于在行为上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如对实施性侵害的人突然出现充满敌意和自我保护意识、畏惧黑夜和黑暗的地方、有意回避其他人、乱写乱画奇怪的东西、孤僻自卑、不敢在公共浴池游泳、逃避见到性侵害者等情况。
遭受性侵犯之后,孩子的心理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关爱自己的孩子,就要及时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点点小变化。见微知著,是一个好家长的本职。
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变得对性知识异常感兴趣,试图触摸他人或者儿童的性器官,对异性或者同性表现出莫名的好感等现象,家长需要警惕孩子会不会有实施性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让孩子远离性侵犯的问与答
问:我家女儿十五岁了,有时候出去找朋友玩的时间长了我都会担心她,就怕她受到性方面的伤害,怎样和孩子沟通,让她有这种意识呢?
答:女孩的乳房、阴部、臀部,男孩子的阴茎,阴囊和臀部,都属于隐私部位,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这些部位不应该让他人随便触碰。一旦被他人侵犯的时候,就要赶紧跑开,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家长。不论性侵犯者是不是熟人,我们都要追究其责任。
要告诉孩子,如果自己不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拒绝别人的拥抱和亲吻。不要说,别人做这种动作可能是出于对你的喜欢。必须要懂得拒绝,否则只会让孩子丧失掉自我保护意识。
在头脑中要时刻具有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坏人和好人在外表上没有任何区别,有玎能对孩子造成性侵犯的大多数为男性,也有少数女性,熟人、陌生人都有可能。因此,一定要时时提防,小心上当受骗。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轻信陌生人。
让孩子尽量减少独自待在偏僻地方的可能性,晚上最好不要—个人外出。外出时,一定要问清孩子去什么地方以及几点回来,随时和孩子保持电话联系。
不接受陌生人的财物,不和陌生人随便搭讪。看到有车靠近的时候,要提高警惕,与车身保持适当的距离。
一个人在街上行走的时候,如果遇到坏人,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晚上尽量向有光亮的地方逃跑,白天则向人多的地方逃跑。及时拨打父母的电话和110报警,并大声呼救。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让孩子远离身边的性侵犯
张志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外人看来,张志是一个传统的书生,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他的生活看上去很幸福。然而,只有在张志教的班级里面上课的小女孩,才见过他伪善面目下的邪恶。
张志教六年级,他所任教的班级里面有十多个女孩子。这些女孩全都十二三岁,虽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但已经可以看出究竟谁是个美人胚子了。于是,张志在每天放学之后,总是以补课和开发智力为名,拐骗不同的女生单独留下来。这么大的女孩子的心思还是那么单纯,她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厄运。
起初,张志只是试探性地猥亵一下他看上眼的女孩子。大多数的女孩都慑于他的淫威而不敢反抗,偶然有几个性子比较刚烈的女孩刚想要叫,张志就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父母为名来唬住她。等到时机逐渐成熟之后,张志更加放肆大胆。他趁着妻子和女儿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为名,在把女孩诱拐到自己的家之后进行了强奸。这一次,张志威胁女孩的言语更加可怕。他告诉女孩,要是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他就不准许她再上学了。
女孩信以为真,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有着一手遮天的本事。因为害怕张老师真的不再让自己上学,所以长时间以来,张志做下的勾当从来没有被揭发。他还会适时地给孩子们一点奖赏,运用手上的私权肆意修改女孩的试卷以让其得高分。就这样,张志这种卑劣的行为骗过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张志最多的一次,一天之内曾经作案三四起,竟然诱奸了三个女孩子。
直到一个女孩因为意外怀孕,张志的禽兽行为才最终暴露出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如何看待孩子的侵犯行为和畏惧心理
学校里,课间大休息。学生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站着聊天、看书或笔记本,也有的在嬉闹追逐。一个9岁的男孩正在看一本漫画书,突然,他被粗鲁地从彩色图画世界拽了出来。一个被人吃剩的苹果打中了他的脸,恶作剧的人幸灾乐祸地笑起来,这可不能不理睬,他原本就是等着受害者来报仇的。受害者攥起拳头,走向对方——一个瘦弱的8岁男孩,可是一会儿又一无所获地回来了。
怎么来解释这次“撤退”呢?大概没人会认为大一点、壮一点的那个男孩害怕挑衅者——不是的。但是可能就在那一瞬间老师出现了,也许是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让他的反击计划破灭了,然而,不仅是前一节里说到的害怕受惩罚这一直接原因阻止了侵犯行为,而且可以设想,那个被激怒的孩子完全没有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便放弃了他原先的报复想法,也许他心里有个声音悄4哨说:“打一个比你弱小的人是不公平的!”或者“为这么点儿小事不值得动手!”因为,人不仅仅是一个能作出反应的自动机器,在他身心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会越来越多地规范他的行为。即使父母或其他大人——实施惩罚的执行官不在场,一个学龄前儿童一旦触犯了人与人共处的准则,他心里也会有个“守护神"来提醒他。他的良心和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他遵守为大家所承认和接受的道德观,防止他为自己的欲望冲动所驱使,每次被激怒时都报以拳头或者抓住每个机会攫取不义之财。最终是内心的价值体系而并非对受到惩罚的担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以适当的方式对待失意情绪,控制侵犯的欲望。但是,孩子受到严厉、强硬的教育的话,他“良知”的反应经常也是很强烈的,即使他稍稍违反了父母给他定下的标准,他也会怀有深深的内疚感,即问心有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根本不会受到外部惩罚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会作出侵犯行为,而且可能形成强烈的内心矛盾。
害怕的心情不仅是阻止侵犯冲动的制动器,而且还是发动机,如果一个人感到受到威胁或者受到侵犯,他不一定非要跑开。他还可能进行自卫,也就是说他的恐惧使他铤而走险,导致了超越于防御的侵犯行为的爆发。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性格最温和的人,也会越过阻止他作出侵犯行为的堤防,变成一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复仇天使”。
侵犯性和恐惧的特点明显有着密切联系,它们在人身上共生共存,而且以不同方式互相制约。心理治疗时,人们在不少情况下都碰见明显心理胆怯的孩子(或者父母),他们同时具有潜在侵犯性;与之相反,那些侵犯性特别强的孩子实际上内心十分胆怯。这两种明显对照可以统归为一个原因:缺乏自信。只不过,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身上那种恐惧或侵犯的特征是否会表现出来,这是无法预知的,它一方面取决于人的禀性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坚强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在他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中使他受挫折,使他的侵犯行为加剧或受阻的无数经历,而且还取决于他所经历的未卜和偶然事件。当成长中的曾被看作可爱、听话的孩子“离开美好家庭”陷入犯罪群伙时,我们面对着这样巨大的反差常感到困惑。从心理学上看,很多情况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因素。一个因权威式教育始终受到压抑,常常感到羞怯或气恼的人,偶然结识了一群行为失控的人,从而最终找到了发泄失意情绪的依靠,并感到自己的强壮和重要。即使敌对情绪增加,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人的个性变态或呈病态,它是一种符合人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家庭情况中,在受到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施加的压力下,可能会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出现。这是一种过分悲观的观点吗?下面一个试验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您受一个声名卓著的研究所的邀请参加一项很有趣的试验,您会为此得到酬劳。这个试验要确定,各种各样的惩罚到底会给一个人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试验的主持人——一位穿白大褂的先生带您进入试验室,在这儿您首先抽个签,按签上的指示您扮演教师的角色。另外一个参加试验的人坐在隔壁的房间里背一些单词。但是,这间教室有个特点:椅子有些像电椅,学生被用皮带扣在椅子上,上臂用两个金属环连在一起。现在您的任务是监督和控制学生在学习工作上取得的进步,方法是您通过电击来回敬他的错误。为此,有人教您怎样使用电脉冲发生器,这是一个带有30根操纵杆的机器,电脉冲从15伏(微量电脉冲)到450伏(危险性电脉冲)不等。试验规定,学生每犯一次错误,电脉冲的强度便增加一点。试验可以开始了。
学生犯了五个错之后,您已把强度调到了75伏。您有些不安地问试验主持人:“这痛不痛?”穿白衣的先生态度坚决地提醒您道:“试验要求您接着做下去!”您一点一点地把电压提高。一阵阵疼痛的叫喊声穿过隔墙传过来。您吓坏了,停了下来:“135伏!这可是要坏事的……!”试验主持人毫不退让:“试验要求您接着做下去!”学生又犯了个错误,您把电流调到了150伏,然后又到了165伏。忍受折磨的可怜人又是哀求又是喊叫,但是您又听到了那个不妥协的声音:“试验要求您接着做下去!”您只好做下去。最后您终于达到了最高点:450伏。您学生疼痛的叫喊早就成了悲鸣和啜泣。现在房间里一片死寂。您捋去额头上的汗珠,紧张地看着试验主持人。
真是恐怖的一幕——这是个噩梦吗?不是的。您刚才参加了社会心理学最为奇特、惊心动魄的试验之一,这项试验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于1963年进行,引起了极大轰动。事情很清楚,您可能在第一次或第二次电击学生之后就走出来或者干脆不参与这样一种残酷的试验,谁要是坚持到给人带来痛苦的最后一刻,他一定是个虐待狂!但是试验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一系列试验中,65%的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的正直公民——都按下了30个操纵杆的最后一个。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坚信自己一定给学生造成了严重伤害,有几个人甚至担心学生已不在人世了。现在您可能会想,美国的情况居然会是这样!但是在德国,试验结果更令人吃惊。这项试验在慕尼黑马克斯一鲁朗克研究所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在这儿有85%(!)的试验参与者无情地坚持到了最后。自然了,受尽折磨的人是在与科学家合作,他们的“痛苦”只是模仿配音罢了,但这条信息试验结束后才告诉“施虐人”。
这样盲目、无条件的顺从该如何解释呢?很明显,我们大部分人在某些情况下都会这样做。难道说,试验主持人对试验参与者的指令,唤醒并激发了他们迄今为止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发泄的、受到抑制的侵犯欲吗?这个推测并非不可能。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天天都发生的迫害和暴行,不一定是有命令才施行的。人们总发现施虐者从他行为的牺牲者忍受的痛苦中获得乐趣,一种残酷的、虐待狂式的乐趣。所以,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在米尔格兰姆的研究中,一些参与者当他们认为自己给学生带来痛苦的同时,或多或少地感到了某种满足。但是,参与人的绝大部分表现得十分惊恐,并试图反抗主持人的命令。不过,他们还是接着作试验,因为他们心里有个声音命令道:“你应该(盲目地)听从指令!”,这个声音比那种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你不应该伤害(或者甚至杀死)他人!”要强烈得多。一个人(良心中)固有的对伤害他人的恐惧,没能抗拒对权威人物的畏惧。另外一些类似试验证明,事实上,对于忠实执行试验人员命令的人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持人(或者由作为监督人员的参与者组成的小组)的在场,而不是由于接受了官方机构授予的责任。如果操作电脉冲发生器的老师被单独留在房里,几乎没有一个人在学生发出痛苦喊叫后会连续试验。而如果主持人用电话发出命令,老师也会选择低电流强度来耍个小花招,在此情况下,人性显然战胜了臆想的科学的职责。
害怕遭到权威人物的指责或者怕受到自己所亲近的人的拒绝,即怕失去爱,就是最终解释无法让人理解的、米尔格兰姆试验所显示的、震惊世人的残酷性之原因。真正令人惊异的是那种重要的心理背景——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到很难或者不便拒绝时才表现出来的心理背景——在关于试验的讨论中被大大地忽视了。难道渴望关注不属于天生的、人们不得不忍受其产生的消极现象的人的欲望吗?是,可也不是。那种不可抑制的对温暖、安全和承认的希求,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确实如此。只是如果父母及早给予足够的思想感情上的关怀来满足孩子的这种基本需要,如果孩子不必怀疑自己是否全部被人接受,那么他很快就学会喜欢自己,他的内心也平静下来,感到自己的价值,一句话,他会建立起一种健康的自我意识。像这样一个坚强的人一定能够在大多数人高声答“是”时,坚定地说出“不”,会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反对穿白大褂的权威人物,也就是说他会实行自己的设想,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内在的勇气。这样一个人几乎不会使用侵犯性的办法来解决冲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同样可以推想出,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永远也不会“为了科学”去折磨他人。
但是,85%的试验参与者尽管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仍然屈从于主持人的要求。听起来真让人有些难以置信,这些接受了主持人要求的人,或多或少内心都十分畏惧权威,也可能因为他们在孩童时期就害怕父母那种权威式的态度。而且他们也害怕遭到拒绝,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在思想感情上得到足够关心。实际上,与父母们的交谈和对孩子们的观察表明,“日常”教育的特点是,父母们给孩子们的拒绝多于给他们的关怀,而父母们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上述的几点思考清楚地说明:要卓有成效地消除孩子们的侵犯行为,我们就得注意孩子的整个性格。即使这个孩子拘谨、害羞甚至胆怯,这种性格也不能被当作“抵制恶性行为”的斗争取得的胜利。因为就像米尔格兰姆试验以触目惊心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个随大流、顺从他人的人,极易受人唆使作出侵犯行为。为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给予孩子们安全感和关心爱护,同时通过首尾一致的方法为孩子们找出一种办法,使他们能够昂首挺胸地走下去。这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任务。但是,本书第二部分会告诉您,我们绝不是面对着不可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原因导致了孩子们作出的令人担忧、惹人厌烦的侵犯行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