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有效
1、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有效
与我小时候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现在很多父母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如何学好英文的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可
1、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有效
与我小时候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现在很多父母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如何学好英文的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反映出,社会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要想掌握这门语言,该从何时开始学习,又该如何去学好呢?很多新父母都为这个问题烦恼。云云经常会被问到这些问题,也因此认认真真想过这些问题,假如我将来有了宝宝,该如何让他/她把英语学好呢?毕竟小孩子学英文跟成年人学英文是有不同的。说到这里,我首先要申明一点,以免又被人误会。我不是甚么所谓的教育家或老师,我只是一个学过很多年英文的普通人,曾经去国外留学了一段时间,受过中西方教育,从中真正感受到中西方教育的异同,所以才会对学英文有些自己的见解,可能说不上独特吧。我是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也是第一次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文中有写得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父母心态要端正 培养兴趣很重要
在谈到学英文的方法之前,首先要端正父母的一个态度。毕竟是你想你家宝宝学好英文,努力是靠双方的,孩子究竟是小,不懂事的,要想他/她学得好,你就得懂得怎么去指导他/她。这里说的指导不是说要你手把手教他/她英文,毕竟不是每个父母都懂英文的,这里说的是把你的心态放平,张持有度,然后给他/她指引一条好路。只要这么做,宝宝才会跟着你的感觉走。
很多父母都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希望孩子早日成才,于是,从小就让孩子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的,把孩子的星期六日都安排得满满。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训练班,甚么芝麻街英语班、美术班、钢琴班、舞蹈班,曾经看过她的一张日程安排表,星期六日都安排地满满的,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当时我想,这孩子以后可能会是个全才。后来的一天吃饭,席上,孩子的妈妈说了孩子几句,说孩子不认真考级(钢琴)。看她孩子听得闷闷不乐的,我就陪她出去逛逛,我说::像你这样有这么好的机会学钢琴多好啊,我小时候也很想学钢琴的,可是家里小,根本就无法放钢琴。"未料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似乎是忍了好久的眼泪,山洪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她哭着说::其实我一直很讨厌学钢琴,学钢琴很辛苦很辛苦,我想学小提琴的,可妈妈不让。"看着她哭,听她这么一说,我的心都酸了,唉,真苦了孩子。
我在这里不是批判父母的这种做法,其实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多学点本领,将来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可是他们没站在孩子那边想事情,没听听孩子的声音,而是把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安插到孩子身上。爱,过了度了。大家都知道,把一些沙子放在手心上,如果轻轻地握着,沙子会很安然地躺在那儿,如果把拳头握紧了,沙子反而而哗啦啦地从缝隙间漏出去。爱,同样是如此道理,如果你想他乖乖地顺着你的感觉走,你就不要:太用力"地去爱。如果你想孩子学好英文,首先你要多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而且不要让他感觉到有很大压力,不要逼迫他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换一种方法去:引导"他/她去做,我相信,他/她会顺着你的感觉走的。父母要扮演的角色不是:教员",而是:指导员"——引导孩子走父母认为正确的路。要如何才能:指导"好呢?就要从:感觉"开始。我认为初生到学前是培养:感觉"的最好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尤其是初生儿,思想很单纯很单纯,好比一张白纸,你写甚么在上面都会被统统吸收掉。
培养:感觉",其实就是培养:兴趣"。学英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要有感觉,才能熬得过去,才可能学好。这里我们说到的是培养对英文的兴趣,对英文的感觉,也就是所谓:语感"了。对于:语感对英语的重要性",这个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学英文要从小开始》就谈过了,在这儿也就不再重复。在这儿要深一步谈的是:如何培养语感"。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除了端正心态,父母在培养孩子:感觉"的时候,还要谨记一点——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孩子的字典里面只有:玩"字,他们不知道甚么叫学习,他们也很少会有正儿八经坐在那学习的。他们是无忧无虑只顾玩的可爱群体,千万不能给他/她压力,要不然会弄巧成拙,反而让他们讨厌起学习来,那样兴趣就难再培养起来了。中西方的玩具设计者在设计儿童玩具时,会考虑到如何把学习和玩融合在一齐,如何让孩子既对他们设计的玩具感兴趣,同时又能学到东西,以排除父母对:只玩不学"的担忧。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时,我们要多考虑如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英文呢?
玩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无论是普通的玩具还是有学习功能的玩具,只要利用得当,都能让你事半功倍。比如你要培养他们对英文的兴趣,那就多买一些和英文相关的玩具。芝麻街的布书就是一种不错的工具,你在教他/她:玩"布书的同时,还可以教会他/她各种动作的英文说法,甚至可以按书上的文字(英文)给孩子说故事。
打外语基础的最佳时期:在还没熟悉母语的情况下学习
其实学英语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只要掌握了要领就知道从哪一步入手,难的是坚持,漫长地坚持下来了才会有胜利。大人和小孩学英文的吸收程度不一样,大人的思想比较复杂,因为他本身就熟悉了一种语言,所以在学其他语言的时候,难免会有个转换的过程。小孩不同,是一张白纸,在一种语言还没牢固、甚至还没懂的情况下去接触另一种语言,不会发生转换这个过程,他/她会通过感官来了解这种语言,所以这个时候学语言是最好掌握的。于是得出结论:学外语的最佳时期是在还没熟悉母语的情况下学习。
说到这里,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影响了孩子对汉语的学习呢?答案是不会的。我们生活在周围都是说汉语这样一个大环境,除非你不让他/她经常接触说汉语的人,要不然走到街上、在家里、和朋友玩时,他们接触的汉语信息绝对比英语多得多。我们的汉语,就一个动作而言,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了英文,其实就相当于多学了一种表达方法,不会说学了英文就忘了中文的。语言是考积累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辨认和应用是要靠孩子长期的体会、领悟。我们要培养的是他们最基础的感觉,也就是兴趣!只要基础稳固了,学英文就像学中文那样简单。
学英文的要领
学外语的要领很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你们可能第一时间反应::不是吧?这也叫要领?说了等于白说!"可是这里面是有道理的,请允我说说。我们通常都是说:听说读写",而不会说:读说听写",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是从:听"入手,也就是从抓:感觉"入手。听多了,不懂也会懂。打个比方,我身边有很多会听粤语的外省朋友,他们来广州有段时间了,从来没接受过粤语培训,但他们能听懂粤语,只是不大会说,如果要他们完全学会说是不难的,他们已经对这种语言的发音有了感觉,就要凭感觉模仿一下,再多点跟别人说就很快掌握了。所以,:听"的基础打好后,离:说"也就不远了。
听多了自然还会有一种想模仿的感觉。我在国外学外语的时候,老师就主张我们多听,听电台,听电视,不准看字幕,不懂也照样听。久而久之,听多了,意思也越来越明白多了,还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说话,尤其是看电视,虽然没有字幕,但看着画面,即使有不懂的词句,也大概能猜到他们的意思。现在很多用到的词,都是那时候听回来的,而不是老师教的。其实小孩比大人更善于模仿,他们刚来到这个世上,对一切都很好奇,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不管对不对都想有样学样的,这个时候容易学好,也是最容易学坏的时候。所以父母的正确指导是不可少的,教他们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比教他们学东西要强。因为要学的知识是无穷无尽,不可能一下子教完,要经常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而学习方法是可以比较快速地掌握的,相当于一张地图,走丢了,还可以翻开找找丢在哪了。
通常来说,听和说比读和写都重要,为什么呢?我们从生活中就能体会到。你平常说的话多呢还是读和写的时候多呢?你是希望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呢,还是一个只擅长动笔的人呢?而听和说,也是语言的基础。
该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听"的环境呢?从小,越小越好,就经常放英文给他/她听,最好放些欢快点的英文动画,通过电视台啊、dvd啊,或者是电台里的英文儿童故事。我个人建议是多听听英国式的英文,发音清晰,小孩子也好模仿。不要让他们听有粗俗语言的动画,比如《南方公园》,以免还没学好就先学坏了。不管他们听没听懂,你有事没事就放放,听的感觉是潜移默化的,会逐渐刻在他们脑子里。如果你会英文就最好不过了,经常跟他/她说说,边说边做动作,让他/她自己去领会意思。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打好基础,以后学:说读写"就不难了。
我们说:说"离:听"不远。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开始跃跃欲试想模仿别人讲英文的时候,你就要想办法多让他/她开开口了,懂英文的父母除了平时可以对他/她说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生动的形式,比如用手偶或指偶或普通公仔去给孩子讲故事,先是反复说同一个故事,说了几回后,尝试让孩子补充其中的一些语句,甚至充当其中一个角色去表演。如果父母不懂英文也不用着急,继续多给他们听英文,有了感觉有了基础,将来到学校正式学英文就很容易上手了!如果父母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可以和孩子同步学习英文,而且你这边学到一点后还可以立刻或学活用在孩子身上,口把口教,你来劲了,孩子也会来劲了。如果可以的话,让孩子认识一些国外小孩,小孩子之间喜欢互相模仿学习,经常接触,孩子也会很容易学会英文的。
有一点要注意的,跟孩子谈英文的时候,不要让他们做思想转换、语言转换,不要跟他们点明:shake your hands就是摆动你的小手,取而代之,要多用肢体语言去代替。
至于读和写,可以比较后期,从5、6岁才开始培养,甚至从小学开始培养都未迟,只要打好听和说的基础,再花点儿功夫,读和写也就很容易攻破。而且,中国式的教育,你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只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让他们学读和写的时候,不要忘了继续让他们多听多说。
2、家长必看:从小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除了做家庭作业以外,你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和你一起阅读,更加得学会自己独自阅读。孩子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那么,这个习惯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学校的老师以及图书馆都能帮助你和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读物,所以,给孩子准备一张借阅卡是很有必要的。
1.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如果你也能负担的话,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阅读俱乐部或者订阅一些适合他们年纪的杂志(比如:《男孩的生活》、《欧美少儿》、《国家地理(儿童版)》、《石头汤》等)。如果孩子看见你经常阅读,他也很可能会学着你的样子自己也拿一本书在旁边读起来。
空出时间来和孩子谈一谈你们都读了些什么。假使你经常给孩子朗读,到孩子们长到适学年龄后,他也会想朗读给你听的,内容或许是孩子所学的某篇课文里你们彼此都喜欢的段落。
2.和孩子谈谈心
找个时间就你们分开的某段时间里孩子的生活和他们谈谈心,内容可以包括他们在学校做了些什么。即使偶尔某个晚上你会非常的忙碌,但也不能把同孩子谈心这件事搁置,无论如何也要和孩子聊聊。
3.鼓励孩子书写、画画
经常鼓励孩子随意写些什么或者画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而非只是为了让他们学点什么才这么做。或许他们会自己编个小故事、写张卡片、信,也有可能是给某个朋友或亲戚的邀请函。
把画纸、铅笔、蜡笔、标记笔和磁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他们随时取用。许多研究人员表示相信书写能够改善孩子的阅读能力,反之亦然。
4、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
为孩子计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一个能让你和孩子一起参与的艺术计划。在这期间,努力避免电话等外界的打扰中断你们,确保整个过程只属于你们彼此(一些孩子说:有时候他们更喜欢在电话里和父母交流,因为电话在父母眼中总是排在第一位)。
5、给孩子的卧室贴一张地图
贴一张地图在孩子卧室里的墙壁上,并且时不时的就地图和孩子展开一些对话。你可以指着地图这样问孩子::你知道琳达阿姨住在哪里吗?",或者你也可以问他们::你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出总统居住的诚实呀?"。
此外,你也可以通过地图和孩子谈论一些历史,尤其是在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培养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求知欲有很大作用。培养青春期男孩的学习兴趣对其自主学习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青春期男孩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引发思考的催化剂,是人们对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倾向。好奇心是人类先天的心理特征,人人皆有。正确韵好奇心对青少年的学习和今后的人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欧几里得从小对数学产生好奇,阿基米德从小对物理现象产生好奇,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成就了事业。要培养青春期男孩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大自然,观察社会。
第二,畅想成功的喜悦
青春期男孩都血气方刚,喜欢打赌,可以利用这点给他们建立小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逐步实现。初步成功给他们带来小小的喜悦之后,再设立中长期目标,和他们一起畅想成功后的喜悦。利用他们对成功后喜悦感的期待,培养积极学习的兴趣。
第三,树立信心
有的青春期男孩有自卑意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尤其经过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成绩提高不大,甚至没有提高,就完全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对待这样的孩子就要首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告诉他们他们很棒,提高成绩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只要坚持不懈,以他的聪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以此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第四,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指示灯,青春期男孩已经有了树立理想的意识。爸爸可以借此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鼓励他们为之奋斗。理想的指引能使孩子有兴趣学习,并且独立自主地学习。
第五,知识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事物本质中,在它们的种种关系和相互关系中,在运动变化中,在人们的思维中,在人类创造的所有一切中,都含有兴趣的无穷尽的源泉。"可见广博的知识中包含着广泛的兴趣。知识积累得越多,兴趣也就不断地螬加。有不少学生有这种体验,听得懂的课就有兴趣,听不懂的课就没有兴趣;学得好的课兴趣就浓,学不好的课就无兴趣。这就说明,知识的积累是兴趣的源泉之一。
第六,培养多种爱好
青春期男孩兴趣广泛有利于多个学科的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要学好每一门课,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校内外选择一些活动,这是为青春期男孩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创造条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家长陪同 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孩子的学习精益求精,很多家长都会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不讨论陪不陪学习的对或错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学习进步情况来采取正确的陪伴方法。
陪伴孩子学习的正确做法
一、陪伴孩子产生学习兴趣
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的方式基本就是:你做,我看;你做,我评;你不懂,我帮。然而,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还反感这样的培养方式,那家长首先该考虑的寻找孩子学习的兴趣点。
1.超越法
超越自己、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这对每个人来讲都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可以让孩子接受并激起他:试一试"的兴趣。比如,让孩子一题一题的对比,这道题昨天不会,今天已经会了,明天就解决更难的题目。一天一天的统计超越的成果,然后展示给孩子看,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迁移法
家长应该善于挖掘孩子兴趣的核心,比如孩子有计算机、武术、体育、手工等方面的兴趣,那写作业之前就从核心的兴趣点出发,让孩子先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能够,再开始做作业,这样有助于将孩子活跃的情绪迁移到做作业当中,尤其对常备责备的孩子更有效果,让孩子有兴奋感去完成作业。对于一些一做作业就翻脸的孩子,家长要减少迁移的痕迹,找准迁移时机,讲究迁移技巧,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3.结伴法
孩子自己单独学习没兴趣也不喜欢家长陪,那就找有共同语言、信得过的同学一起学习,邀请小伙伴到家里和孩子一起同桌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再邀请水平相近的学习:榜样"来陪伴孩子,让孩子产生学习模仿兴趣。
4.爱抚法
孩子不能好好完成作业,学习基础就比别人差一些,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家庭中大多缺少关注和爱抚。家长想要陪伴这样的孩子学习就应该多分析孩子作业的细节,别急于指点迷津,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包容。
二、陪伴孩子学习到能无师自通
家长不要以为陪伴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后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还要扫除孩子在学习中碰到的障碍。比如孩子每次做作业为什么磨磨蹭蹭,没法进入状态;孩子做作业的速度为什么只持续一会儿就减慢不前了;为什么孩子的作业只完成一部分而故意漏掉一部分。通过思考这几个问题,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还没有到:无师自通"的地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业应该完成的内容,孩子在学校没有搞得一清二楚,回家就因为疑惑而丢三落四。
第二、各个学科作业读写算的完成类型孩子没有合理的安排程序,不注意时间和节奏的把控,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拖沓。
第三、没有把握作业完成的重点是什么,没有听明白老师布置的重点内容,保证在最佳的时间和状态下完成重点内容,而是当很晚很累的时候才草草完成应该细心完成的重点内容。
第四、对于作业的难题没有事先理清,能否独立完成也是个问题,等到很晚的时候才懊恼的问大人、打电话问同学、老师。
陪伴孩子学习就应该让孩子能:自通"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这样孩子基本可以脱离需要:家长陪伴"的依赖,还能培养主动创新精神。(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5、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我们目前对整个学习及其各个学科的态度和情感,都是我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以自身特有的结构倾向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其中一些产生了相对良性和积极的感受与态度体验,另一些产生了相对恶性和消极的感受与态度体验,这是由学习对象迎合主体心理趋向的多少和程度决定的,也是由学习活动带给主体的快乐和痛苦的程度和比例决定的,迎合的方面越多、程度越高、类型越重要,带给主体的快乐和利益越多越大,越容易引起主体强烈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也越容易激发起主体强烈的探求和行动的欲望;反之,则会使主体产生抵触、厌恶、惧怕、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培养热爱、兴趣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就是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创造各种条件,使学习的对象和活动能够更多地符合我们的心理趋向,使学习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利益和快乐,这样,良性的态度和情感便容易建立起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
第一,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首先要善于挖掘学习本身的价值和魅力。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好奇心和本能的求知欲,喜欢探索,希望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真相,希望能够:看清"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周围的世界,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即所谓认知的需要,同时,也希望从人类的各种精神产品中获得滋养与享受,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力量。而所有这些,都蕴含于各种学科与各种类型的知识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直接间接地满足人的这些欲望和需求。因此,知识内容的本身有许多就是对人有本能吸引力的,就是有直接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在满足我们的认知需要以及其他类型的需要,我们要善于挖掘知识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品味知识带给我们的独特滋味和享受。例如,诗歌能给我们带来韵律的美,数学能给我们带来逻辑和秩序的美,而天文学则向我们打开了了解无限的星空和宇宙的一扇窗口,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发现、体验了学习内容带给我们的直接满足和乐趣,只有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带给了我们直接的吸引力,才会产生最稳定最重要的直接兴趣,也才有了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第二,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要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以使我们在学习某一内容时,能够尽可能的轻松、容易、顺利。我们在学习中越是进展顺利,越是成绩斐然,越是能体验到成功感和胜任感,越容易产生舒畅、愉快、自信的情绪;反之,频繁受挫,屡屡进攻仍然毫无进展,毫无建树,或是虽然也学会了,但经历了过多的挫折,付出了过大的努力和代价,则势必挫伤我们的积极性,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引起我们的焦虑、畏惧、沮丧、颓废等消极情绪。而良性的情绪体验经过不断的累积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恶性的情绪体验在不断的沉淀中就会诱发消极的情感与态度。日常学习中,我们感兴趣的科目、喜欢的科目通常都是学得好、能力强、充满自信、伴随着良好的情绪体验的科目,而不是那些能力差、让我们付出过多辛劳、有着更多挫折经验的科目。因为,学得好的科目通常也会学得相对顺利,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因而自然会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良性的态度。
第三,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各种间接的动机因素,以促成对学习多层面和更广泛的动力支持。关于这方面,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类型以及与之相适宜的方法和策略的。例如,动机研究中经常提到的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直接性动机与间接性动机,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等,都是不同性质与层面的动力因素,它们都是学习的对象、学习活动本身及其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物与主体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心理趋向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学习活动具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动力影响。其中,由好奇心和认知需要与直接的学习活动引发的动机属于直接兴趣或直接的学习动机,其他各种类型的动机因素均属于间接动机,虽然是间接动机,但是对学习活动常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实际中,仅靠认知需要的发动或者说仅靠知识本身的吸引就能长期坚持学习,虽不能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至少也是少数人和少数情况下的特例.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复杂的动机作用的产物,每一个人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支持其学习的动力因素都会有所不同,否则,仅凭知识本身的吸引和魅力,大多数人可能早就放弃学业了。因此,了解各种间接动力因素的类型、作用性质及效果,进而激发和唤起更多更强的间接性的动力支持,对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具体来说,要产生和培育更多的间接动机,首先要关注、寻找和挖掘学习活动多层次的间接意义、附带价值以及与主体相顺应的成分,以使学习能够增添一些吸引人的理由进而得到更多的动力支持。人的需要体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或先天或后天,或物质或精神,或本源或衍生,或概括或具体化的需要、意愿、希望、企盼等组成,例如,生理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以及由这些基本需要衍生出的、有着特定目的和内容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需要和倾向,这些心理趋向都具有发动和支持特定行为的潜在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当现实中的某种对象或活动在触动某种心理趋向或与某种心理趋向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们便会被发动和激活,处于特定的唤醒状态,进而对活动产生特定的动力(或阻力)作用。其中,一项活动越是能多的符合需要体系中的内容,越是能符合那些重要的、高价值的内容,越会从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动力支持,反之,只能得到较少和较小的动力支持甚至是阻力和障碍。但是,对于一项特定的活动来说,它与我们需要系统中各内容的联系并不是固定的和必然的,也不是能够完全被意识到的,许多情况下,我们意识到的或发挥作用的只是其中的部分,一些本来有联系或者本可以建立联系进而发挥作用的内容,我们却没有发现或意识到,使得许多本可以提供动力支持的因素被忽视或埋没了,造成了动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我们活动的运行状态。例如,父母的殷殷期待本身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但许多孩子意识不到或处于麻木状态,这一动力因素便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再如,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考不上大学,进而关系到在社会上的立足以及未来的前程,它所对应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向动力,本身具有重大的动机作用,但它常常并不能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和切身地感觉到,因而,许多情况下,其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等等。因此,在实际中,为了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尽可能顺利而强劲地进行,尽可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进行,一定要善于发现、发掘学习及其相关因素与主体各个层次的心理趋向之间的关系,以使学习除了直接的知觉意义之外,还有更多的附加意义,能够满足我们多层次的间接需要.以增加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学习的动力。例如,我们虽然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但学好了、成功了,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能够拿奖学金,能够在同伴中特别有面子,能够让父母感到荣耀,能够考上好大学,能够找上称心的工作,能够移居某个喜欢的城市生活,等等,这些我们想得到的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需要、意愿、追求、目的,当与具体的学习联系起来并成为其间接的目的或附带的收获时,学习也便具有了新的魅力和间接的吸引力,这便是所谓的间接兴趣和间接动机。由间接动机引起或参与的活动,其活动本身可能不符合我们直接的心理趋向,但符合我们间接的、其他方面的心理趋向,或与之紧密联系的事物符合我们某方面的心理趋向,这样,虽然在表层上和直接点上得不到支持,但却在其他方面或心理深层上得到了支持。为此,在实际中我们要时时注意唤起人心灵深处各种强大的本能力量和冲动,如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让这些深层和基础的需要经常性地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并把这些基础的欲望、冲动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与眼前具体的活动联系起来,为具体活动的兴奋和运行提供充足的后备能源。同时,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善于营造和创建各种具体的动机情境,如设立某个具体目标,与同学就某个具体任务进行竞赛,把自己的计划公之于众等,以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具体的动机源,使我们的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动力支持。
其次,要产生和培育更多的间接动机,还要善于营造和创设各种能够顺应主体心理倾向的条件和情境,如对直接的内容与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以使原有的内容增加某些迎合主体的顺应性成分,甚至可以把学习的对象或活动人为地与其他符合人的心理倾向、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事物、事件进行联结和联系,以组成一个复合体或联合体,让那些符合心理倾向的事物把直接的内容带动起来,从而产生¨以顺带逆"的综合效应。例如,有些内容,如枯燥乏味、抽象困难的内容,对我们缺乏直接的吸引力,甚至引起我们的反感和排斥,但表达的形式、讲述的方式如果迎合我们的心理趋向,就可以激起我们的好奇,引起我们的兴趣。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许多小孩子的学习内容都是以一些动画片,色彩鲜艳的图画,儿歌,童话等形式来讲述;讲述新的原理和规律的时候,如果与我们的先前经验挂钩,尽量多地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经验,适当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家及其发明创造的一些逸闻趣事,或者做一些吸引人的实验,就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更容易被理解;另外,在讲课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好听的声音,活跃的现场气氛等等,都是引起我们兴趣、吸引我们注意进而易于消化吸收的好的方法和形式,也容易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等等。总之,把抽象、枯燥、难理解的内容经过特定的加工和组织,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乃至妙趣横生,以迎合我们某方面的心理需要,就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易于消化吸收。再如,学科内容我们没什么直接的兴趣,但我们喜欢讲课的老师,喜欢老师的性格,老师的风度,老师的讲课风格,还由于该学科的老师喜欢我们,器重我们,经常给我们以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体会到关怀、温暖、期待和自身价值,我们往往会爱屋及乌,会渐渐地喜欢上该科目,至少出于这些间接因素的带动,使我们减弱直接的抵触和阻抗,使我们以积极的至少是中和的心态对待该学
科,而不是以对抗和抵触等消极负面的情绪对待之,这样,就会对学习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另外,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学校,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一帮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的同学朋友,以及对不好好学习或放弃学业所带来的后果和惩戒的恐惧,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理由和间接支持,进而影响到我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第四,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必须善于借助外部环境的影响。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除了要看事物与自我结构的关系外,还要以所处环境的社会标准为参考。这就是说,人在看待和评价事物时,是以主客观的两套标准来做衡量的,如果仅仅顺从主体的内部标准,那么常常会与客观的标准发生冲突,它们或者行不通,或者会受到客观的惩戒,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在主客体之间达成一种妥协和平衡。事实上,人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以这条原则来行事的,由此形成的主体结构,包括价值体系,包括行为方式,都是既部分地迎合主体本能的欲望和趋向,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的标准。而且,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人必须顺应环境,必须与环境保持一致,必须以客观要求为行为指针!当人与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妥协的只能是人自己。正因为如此,社会的价值才能内化为个体的价值,社会的崇尚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崇尚,才有所谓的流行、时尚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也要善于借助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力量以促成良好态度的形成。例如,即便我们自身不喜欢某一科目,但社会上对其倍加推崇甚至形成热潮时,也会带动我们,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态度。同样的,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个尊重知识,离开了知识就寸步难行的社会,一个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一个学好了就能带来巨大回报、到处弥漫着浓重的学习气氛的社会,其个体必然因这种熏陶和浸染而溶人进大量学习的:细胞",对待学习的态度也自然是积极的。因此,良好的、重视学习的社会环境,更具体的讲,一个有好的学习风气的学校,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班级,一帮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同学,对学习兴趣的产生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明显的助力和帮助作用。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某种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关的专业比赛,参加某种学术会议,参加某一专业主题的夏令营等等,对激发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态度,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创设一些条件和人工环境,使其学习的氛围更浓厚一些,对主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大一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对提高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的有利。
总之,一旦我们对学习形成了诸如兴趣、爱好这样良性的态度倾向,我们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上就处于非常有利的态势,而且这种倾向的强度越高,对学习越有利。有这样的态度和心理倾向做支撑,我们更容易唤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更容易保持旺盛和持久的热情,更容易冲破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障碍,更容易抵御各种与我们争夺意识的其他干扰和诱惑,而所有这些,都会强有力地促进学习的高效运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