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5岁后羞耻感增强,善待孩子羞耻心

2022-02-12 12:03:02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5岁后羞耻感增强

幼儿园里的厕所一直不分男女。有家长反映,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后,认为再与异性小朋友一起上厕所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儿。据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有关

1、5岁后羞耻感增强

幼儿园里的厕所一直不分男女。有家长反映,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后,认为再与异性小朋友一起上厕所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儿。

据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教育部门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对男女分厕做出明确要求,幼儿园建设标准也只是要求每个班具备盥洗室,并没有男女分厕的要求。

前门幼儿园园长龚罗丹向记者介绍说:“一般幼儿园都不分厕,考虑到孩子们在5岁后性别意识渐清晰,大班孩子会由老师带着分拨去上。”但园长也向记者解释,幼儿园不像小学有准点上下课时间,虽然是分拨上厕所,男孩子女孩子也难免会在厕所里遇见。

对于幼儿园孩子上厕所是否应分厕,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主任李霞副教授认为,现在的孩子发育较早,一般来说5岁以后就开始有了羞耻感,从这个时候应该逐渐实行男女分厕。“因为大班以后就是小学一年级,中间要有个过渡期。但不能人为地过分强调这种性别差异,家长和幼儿园在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应有正确引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善待孩子羞耻心

幼儿到了3岁以后,便开始意识到自己,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这时孩子开始出现因自己的愚笨或做了大人不满意的事情而感到羞愧。心理学研究表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羞耻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发展。一般来看,孩子在如下情况时羞耻心有明显的外向反应:1.自己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的时候;2.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的时候;3.申请加入某种组织或要求参加一项活动而未被准许的时候;4.公布“好孩子”名单而没有自己的时候。这时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儿园,细心体察孩子羞耻心理的微妙变化,审慎地去触及孩子最敏感的心灵,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抓住这一思想转化的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责、羞辱甚至体罚,这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日久会磨掉他们的羞耻心。孩子一旦失去羞耻心,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反而会造成不求上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儿童羞耻心的形成和发展

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行为品德的内在因素。孩子有了羞耻心,才会产生对错误事物的抵抗能力,才能矫正和预防不良的行为习惯。

大约在3岁左右,孩子就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这时如果做了错事,听到别人羞他,就会产生羞愧感。但此时的羞愧感,只是在成人“刺激”下才出现的,而不是源于自身的特殊情感体验;因此,往往表现在外部的表情动作上,如脸红、低头不语或逃跑躲藏等。5岁左右,儿童已不需要成人的“刺激”就能“独立地”表现出羞耻心了,这时的外部表情动作逐渐被抑制,感到羞耻时他们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内心充满了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情感体验。这种自责、自谴之心5岁左右开始出现并逐步得到强化。这时,孩子的羞耻心就基本形成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培养孩子正常的羞耻心

儿童的羞耻心是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影响一个人行为品德好坏的内在因素之一。

一般3岁以后,幼儿便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这时儿童开始懂得因做了大人不满意的事而感到羞愧,但这种羞愧只有在成人的刺激下才会出现。到5岁左右,就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而能独立地表现出羞耻心了。6-12岁的儿童,随着生活面的扩展,自尊心愈加明确,羞辱感也越来越强烈。

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儿童羞耻心产生与发展,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在孩子做错了事时,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的歉然、反悔的情绪体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培养和爱护孩子的人格及自尊心。有的孩子做了错事,要求父母“保密”,家长应理解和保护这种正常而脆弱的羞耻心,切忌挖苦、讽刺、羞辱,甚至体罚,因为那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羞耻心逐渐淡化和泯灭,或者走向极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那就什么羞耻事都会干出来了;或在极度羞辱的情况下,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