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周围接触后才能成长,拒绝保护 逆境才能促进孩子成长
1、孩子与周围接触后才能成长
  活动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有人说,活动是孩子从无意识的世界向有意识的世界过渡的必由之路,这话不无道理。当孩子活
1、孩子与周围接触后才能成长
活动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有人说,活动是孩子从无意识的世界向有意识的世界过渡的必由之路,这话不无道理。当孩子活动的时候,他就能最大限度地认识世界,并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装进大脑,当孩子活动的时候,他就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孩子的活动越多,他的心理发展就越快。
只有在幼儿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时,幼儿的心理才能发展。而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幼儿积极活动的过程。离开了幼儿的活动,离开了幼儿主体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体会人对事物的态度等。例如,在活动中幼儿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开始出现,思维能力和想像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加强,道德感逐渐形成等。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总是和注意、感知,思维等心理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孩子来说尤其是这样。我想请年轻的母亲们牢记这一观点,即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催化剂。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却常常忽视活动。有些母亲认为活动是低级的教育形式,一提让孩子活动,她就想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总想让孩子坐下来学习专门的知识。其实,在幼儿教育中,活动也其有活动才是最好的教育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摆弄物体来发展他的触摸觉和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因为动作可以内化为思维,思维是动作的内化,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模仿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做出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来发展他的记忆力、模仿力,并使他获得有关自然界的知识。
有人说身体是人所有的东西中最不自私的。这话很有道理,试想,没有身体的活动如表情,姿势等,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怎样表达?篇幅所限,我不想再多说活动是高级的幼儿教育形式这一观点了.现在我想谈一谈在游戏中发展孩子各种能力的问题。母亲在和谈子一起进行高级水平的游戏时,就不仅仅是和孩子一起游戏,而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游戏这个孩子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也许母亲刚开始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游戏可以使他学本领,长知识,他以为仅仅是在运动、在玩,但几天以后,孩子可能就会带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之外的问题去请教母亲了,比如,他可能会问::天上为什么有太阳?":冬天为什么要下雪?":阿姨为什么要戴眼镜?"等。我的意思是说我所设计的高级水平的游戏是有深度的,母亲可以由此出发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同时也想顺带说明一下,孩子往往需要时间来考虑他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母亲应耐心等待孩子提出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拒绝保护 逆境才能促进孩子成长
我们想要孩子成长地更加好,就不能时时刻刻都保护好孩子,而是适当给他吃点苦头。这种行为可以让孩子懂得从逆境中求生,锻炼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家长陪伴孩子身边的日子是有限的,没有办法时时刻刻跟着孩子的屁股走的,因此放手吧!让孩子在逆境中摸索前进,让他成长得更加坚强。
一、逆境成长对孩子的好处
1.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以后走出社会了,适应能力也比较强,比较容易做到随遇而安。
3.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面对困难的时候才有可能冷静地处理问题,做到不慌不乱。
4.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才能帮助别人,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5.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可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二、如何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1.从小养成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急于给予帮忙,要鼓励孩子自己勇敢面对,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
2.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3.多让孩子有独处的机会,让他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
4.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求他自己独立完成。
5.孩子受挫折寻求帮忙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孩子可以自己处理好的,可以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应对。
三、孩子处于逆境,家长该做什么
1.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给予孩子力量,让他学会如何不要被困难所打倒。
2.家长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一步步走出逆境,而不要以嘲笑讽刺的口气去和孩子说话,这样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3.孩子失败以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和孩子总结出面对失败如何处理的方法,下次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轻松应对了。
4.家长平时不要对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需要放手让孩子做的时候,就要放手,特别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情,家长不需要过多掺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做好5不要 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会犯很多错误,所以家长急了,可能就会实施错误的教育手段,但是以下这五个不要去做哦。
1.不要搞物质刺激
有些父母的杀手锏就是对孩子的奖励: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奖励100元,90分以上买自行车,95分奖励手机一部;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mp4 。虽有其他不同方式,但刺激效果是一致的。当人生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2.不能体罚孩子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直接向孩子灌输了落后、野蛮的文化,扭曲了孩子的人格,使他们留下不同的缺陷。
3.不可回避性教育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青少年的特点,性问题是青少年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许多家长对性问题,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言,致使孩子更加觉得神秘,越是增强了好奇心,导致作出糊涂事情。所以,有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做未婚妈妈,成为性暴力犯罪的当事人。
4.不要反对孩子做家务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一切机会。这样实际是削减了孩子的能力,何况孩子还能从劳动中锻炼身体,放松紧张的神经,一些家长偏偏舍弃了这种好办法。事实证明在家常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败感,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
5.不可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像不像?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像"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误导孩子,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会尊重,亲情将会更加美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别管太严 他们才能更快成长
你是否为抱什么兴趣班而忙前忙后?你是否为升学问题而忐忑不安?你是否因为一点小事非要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中国的父母总是为孩子的事情操碎心,而且往往还费力不讨好地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有没有想过?只要孩子方向正确,其实也可以不干涉他们的选择,让他们活出自我来呢?
1.放手是另一种爱
“你怎么能一个人出去玩呢?来,宝贝,妈妈陪你去。”、“这种事情你做不来的,爸爸来帮你做好了。 ”这些话都是父母经常会说的话,中国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把孩子想得太过弱小,太需要他们的保护, 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打点好,其实父母大可以甩开手,让孩子自己做、亲身体验,孩子会感到被认可、被需要,从而得到成长。
2.限制会起反作用
有的父母当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会有一个规定的回来时间,到了那个时间点孩子就必须要回家,从表面上看,定点回家可以让孩子不会玩得太晚,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但事实上呢?你有没有发现,只要是你规定的那个时间,孩子一般都是踩着点回来?回来的时候多数会带着玩得不尽心的表情?如果这时候,父母对孩子说,“出去尽情地玩吧,但是不要太晚,注意安全。”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被充分信任,即使其他小伙伴们玩得很晚,他们也会主动回家的,因为被信任了,就不愿意辜负父母的信任。你看这样的结果,不比强制的规定好么?
3.适当的保护措施
让孩子自己去做、去探索周围的一切,难免会有些危险因素,父母就可以提前做好一些防护措施,比方说如果孩子要独自去某个没去过的陌生的地方,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手机。如果孩子找不到的话,便可以拨打电话,向父母求助。放开并不意味着彻底地不管,孩子最起码的安全还是要保障的。
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是不会飞的,在父母的掌控下的孩子,是无法真正成长的,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当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拥有自由、拥有天空、拥有随意飞翔的翅膀,而不是只有笼子。父母们要懂得:“放手,其实是另一种深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