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明节 能教孩子学这么多,清明节气养生
1、原来清明节 能教孩子学这么多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除了带孩子外出踏青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有关清明节的小知识,赶紧来看看吧。清明节不仅仅是个休息日,更多
1、原来清明节 能教孩子学这么多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除了带孩子外出踏青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有关清明节的小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清明节不仅仅是个休息日,更多的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此时可以出门踏青,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聪明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个节日,给孩子上一堂感恩课。
给孩子看绘本《清明节》,了解传统习俗
资深的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为小朋友们献出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这一次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套: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原创图画书,让小朋友和大人们能够在阅读与体验中全面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恢复对中国传统的认知。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清明节需要做的事情。
普及节气小常识,给孩子一份清明的诗词情怀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最早是农事节气,农村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清明的农事谚语。
比如:
: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播谷,小满栽秧。"
: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
:清明种棉多结桃。"
:清明种棉花,秋后大把抓。"
:清明种瓜,车装船拉。"
:清明种菜,有吃有卖。"
: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
这些谚语都反映了作为清明宜种植宜生长的时令节气特点。
扫墓祭祖是感恩教育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或者墓园探望过世的亲人。他们铲除杂草,清洁墓碑,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其实质是孝文化。
所以带着孩子去扫墓,可以让他知道什么是孝道,懂得感恩。此外还可以带孩子去扫扫烈士墓,和他们说说这些英雄的故事,让他感受到这些烈士的气节和精神。
清明聊聊生老病死
在去扫墓的时候,孩子往往会问到一些关于死亡的话题,此时爸爸妈妈不用过分回避问题,可以适当做些解答。不过这个解答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来聊。
一般3至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是睡觉,之后还可以醒来;5至9岁就有了死亡概念,但是不知道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9岁以上的知道死亡,并且知道自己以后也要面对。
种花种草了解生命意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也是种花种草最好的时候。此时可以教孩子种花种草,让他参与到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这可以加强孩子对自然的认知。
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教育孩子,让他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这些生命,孩子就容易形成同情、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从而了解生命的意义。
出门踏青,亲近大自然
清明节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带孩子外出春游,提神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一般清明前后,油菜花、樱花等各类花朵都绽放了,景色非常优美,而且此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讲述这些颜色的特点,让孩子对于颜色有初步的认知;也可以让孩子闭目听风声、水声、鸟叫,来训练他的辨别声音的能力。
玩传统游戏锻炼身体
清明的时候可以带孩子玩一些传统游戏,放风筝就是其中一项。古人在还会剪断风筝线,期许着飞走的风筝也能带走疾病和灾难。当然现在我们无需这么做,只需要带着孩子一起放风筝,在这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运动,还能增强视力。
烧纸钱教导孩子防火
祭祀扫墓的时候免不了烧些纸钱,不过清明期间,天气干燥暖和,而且山林野外都有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品,一个不慎就会引发大火。所以在自己防火的同时,可以顺势教导孩子如何防火,告诉他们火灾的危害性。
清明节遗传下来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一辈辈劳动人民对天地的敬仰和对幸福的向往,才让这个节日传承至今,才让这个节日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们记住它。(参考网站:家有宝宝育儿网)
2、清明节气养生
清明节气养生应该怎么做?清明节为每天的4月5日左右,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气,同时也是一个养生保健的好时节,清明时节因为下雨天多,气候潮湿,很容易被疾病入侵到人体导致生病,因此,在清明节要做好养生。清明节气养生的方法有:
1、饮食:天气日渐回暖也是病毒、细菌开始活动频繁的时节,清明前后的饮食也当慎重。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2、运动:晴天外出和运动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换衣,保持温暖干燥。
3、出行:清明很多朋友都会要参与扫墓或者踏青等活动中,出行的时候要带起所需的物品,如衣服、水、食物等,以及注意防蛇虫等。
4、穿衣: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就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外出要随带雨具,防止淋雨而感冒。
3、清明节有哪些活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012年4月1日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4、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