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培训机构的政府分管单位是哪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家政培训机构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商务部,机构改革
培训机构如果是民办非企业,注册单位是民政局,如果是企业,注册单位是市场监督管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家政培训机构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商务部,机构改革后,对应到地方,根据不同地方,可能会是商务局,或者是工信商务局。
请问大陆演员杜淳、姚芊羽有哪些合作过的剧集呢?
08年合作《中国家庭》第一部,又名《中国家庭之新渴望》,09年夏天合作《保姆与保安》
《中国家庭》:
《保姆与保安》:
个人认为,这两部各有千秋,是不同的风格,《中国家庭》特别纠结,里面有好多让人特别狠的坏人,看得会比较辛苦;《保姆与保安》相对轻松一点,剧情也简单些。
中国社会的养老需求到底有多大
要理解目前中国养老需求,首先要从中国的人口政策谈起。
从1949年到1976年,中国的人口政策是鼓励多生育,一对夫妻可以有三到五个子女,甚至更多,这些在高生育时期出生的人群,当他们在进入青壮年开始结婚生育后,中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变化,基于庞大的人口压力,中国自1976年后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城市人群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地区虽然对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执行不够严格,但大多数家庭也只有2-3个孩子。由于上述两个人口政策的截然不同,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带了了今日中国的养老问题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建国初期人口生育高峰时代出生的人逐渐步入老年,此时全社会才发现,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由多名子女轮流负担年老父母的居家照顾需求,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可以辅以招募保姆,由子女和保姆共同承担居家老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入驻养老院,无论是子女还是老人都存在心理上的不认同,子女将父母送养老院被认为缺乏孝心,老人入驻养老院被看做是遭儿女遗弃,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家庭人口结构决定了居家养老的模式,并且间接的抑制了养老市场的发展,使国内的养老院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品质低下,缺乏高品质服务的养老院品牌,也缺乏对于高品质养老院的品质管理和人员储备。但是,当这些子女们自身成为老人时,他们的居家养老模式将难以为继。
原因很简单,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子女一代人数量减少,而人口寿命却延长了。目前北京平均寿命已经超越80岁,生育高峰一代人现在已经60到70岁,再过十年,他们都需要有人照顾。而他们都仅有一个孩子,一对小夫妻要面对四个老人的照顾,如果再加上工作和养育下一代的压力,居家照顾父母将成为一件难于完成的使命。那么是否可以继续依赖招募保姆呢?同样,农村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加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农村原有人口数量不断下降,未来能够输出做居家保姆的人口数量与需要居家照顾的老人的数量相比严重不足,因此由子女和保姆承担的居家养老责任将难于完成。
正是因为中国在两个时期截然不同的人口政策,导致了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断裂带。
过去几十年,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养老市场上的投入都是严重不足的,现有的养老院基本上只有两类,一是由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投资建设的公立养老院,基本延续国内医院病房的格局,设施简单,不适于长期居住。二是由一部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养老院,尽管设施比普通公立养老院有了改善,但高昂的价格和严重不足的数量,无法满足大多数中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而设施简单的公立养老院的品质低下抑制了这个阶层的人群入驻养老院的意愿。
正是基于全社会意识到了养老市场的庞大需求,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鼓励投资养老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励社区建立养老中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院。
但现实的问题是,作为基层的社区,如何建立有品质保证的养老中心,既缺乏标准又缺乏人员储备,非专业人士对于老年人生活需要缺乏理解,必将使社区养老院的建设难于从各个方面符合老年人生理变化的需求。
目前中国另一个投资建设养老院的主要力量是房地产商,但养老事业不是养老公寓,单纯的养老事业房地产化将留下大量的品质管理的真空。
第三个热衷于投资养老院的力量是保险公司,同样是从投资养老公寓入手,作为保险公司的养老险的配套设施。但生育高峰一代人出生在中国没有保险事业的时间段,保险公司在中国兴起之时,这些人已经过了投保的最佳年龄,因此,养老保险所能覆盖的人群所占比重并不大。
第四个热衷于投资养老院的力量是医院,医院通过扩大对病患者的服务范围,使病患者能够实现从病房到养老病房的顺利转移。
基于上述现实,我们得出结论:
1--中国目前的养老市场严重供不应求,而在现有的市场中,缺乏高性价比的有品牌口碑的连锁养老机构。
2—比养老院数量更缺乏的是对于养老院的品质管理、人员培训。
3—比较目前国内的低端公立养老院和高端养老地产项目,目前国内最缺乏的是定位中高端、以服务品质取胜的非医疗型养老院。
因此,在中国从事养老市场投资,应同时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提供环境及设施良好的,能提供隐私性和无障碍设施的居住房间。
2—有专门的厨师和营养师为老年人安排营养餐。
3—改变目前养老院仅仅依靠普通护工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的现状,开展助理护士的培训工作,使护工的日常护理水平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入驻养老院的老人能够获得专业化服务。
4—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为每一位入驻老人佩戴具有GPS功能电子身份证,建立入驻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通过不断增加的信息量开展数据分析,为老龄化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5-在建设好首个养老院品牌后,依托大北京的发展和人口布局展开连锁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取决于能否在养老市场需求缺口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快人一步完成品牌建设。
6--弥补由地产开发和保险公司开发的养老院管理和人员的不足,提供助理护士人员培训、信息管理、品牌支持等项目合作。
7—在养老院建立科学透明的公益慈善模式,例如鼓励社会爱心人士为入驻养老院的老人捐助爱心餐、为生活困难老人代缴养老费等,通过每项透明的微公益捐助,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目前国内因为养老缺口过大,政府和民间都开始加大投入,降低门槛,平均每50张床位就能够设立一家养老院,基于社会现状,我的建议是尽快设立首家小规模养老院,按照上述分析,建立一个50-100张床位的中高端养老院,收费标准为每张床位4000-6000元/月,再附加餐费每人1000-2000元/月。在完善上述各项任务,能够清晰计算出每一项目的成本及成本控制方式后,并在建立起一支养老院运营管理团队后进行快速复制,连锁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