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试论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调适,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2022-05-27 09:39:05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试论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调适

近年来,聋哑人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之势,且犯罪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团伙作案明显增多,作案者低龄化。问题的产生不得不令聋教育工作

1、试论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调适

近年来,聋哑人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之势,且犯罪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团伙作案明显增多,作案者低龄化。问题的产生不得不令聋教育工作者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该如何来培养聋哑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一、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表现

1、 道德无知

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与道德认识上的错误和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这种道德无知主要表现为:是非观念模糊,缺乏正确的行为导向,不能正确地自我定向和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来调控自己,同时也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所做出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由于自身听力的障碍,造成了信息渠道的相对闭塞,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有限的校内教育资源,因此容易造成道德认识的不足。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借”、“偷”、“拿”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友谊”的概念,错把打人、敲诈等不良行为当作“勇敢”的“英雄行为”,不能把自己放置于集体中去考虑问题。这些道德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导致人格障碍。

2、 意志薄弱

有些品行不良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并非无知,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清楚的,但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表现为意志薄弱。这些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往往缺乏具体的行动目标,在困难面前缺乏坚持性,产生退缩、犹豫、彷徨等心态。比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自主探究的信心和决心。在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经老师耐心诱导后,自己也认识到事件的不当,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下不为例”,其言辞之恳切,使老师不得不相信他们的态度之诚恳,有学生还通过写保证书、拉钩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可是过不了多久,往往又“旧病复发”,陷入屡教屡犯的怪圈。

3、 信心不足

对自己的将来缺乏长远打算,看不到自身的前途和命运,缺乏自主选择的信心和能力,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挫折,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缺乏承担压力和失败的勇气,这些往往会产生信心不足。由于聋哑人自身的生理障碍,经受的挫折和失败要多于常人,这一次次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打击和考验,意志薄弱的人就会在困难面前失去信心。比如,面对升学考试,他们也有继续求学的愿望,但鼓不起挑战的勇气。

4、 不满现状

聋哑青少年无法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正确剖析,仅*眼的功能不能全面地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看到的是他人的成功,看到的是他人的荣耀,而看不到他人奋斗的过程,他人的努力,因此,他们以为成功是*着某一次的机遇,做事就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干不好小事,成不了大事。聋哑人一贯接受的是别人的同情和施舍,在这种同情的目光下他们逐渐变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现状不满又不能进行自我调适是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的表现之一。

二、 人格障碍的成因

一个人的成长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同样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学校教育的影响

聋哑学校长期封闭式的管理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信息渠道不畅通,接触外界事物少,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认识事物。学校的德育管理往往是偏重于校内教育,而忽视校外活动,现行聋哑学校思品教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造成了德育教育与现实状况的脱节。

2、 家庭教育的影响

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产生与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密不可分,是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家庭的影响主要受以下几种家教模式造成:

(1) 骄宠溺爱型

这种家庭往往把孩子生理上的残疾归咎于自己的责任,始终处于对不起孩子的负疚心理状态下,不能把握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设法用情感上的偏袒、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心理的不安和愧疚,久而久之会助长孩子心理上的“残疾”。

(2) 淡漠遗弃型

与上面的家庭相反的是,因为孩子生理上的残疾,使得整个家庭在旁人眼中是个“特殊家庭”,给家人的心理上蒙上了阴影。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家庭始终无法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分析,虽然行动上没有遗弃孩子,心理上已遗弃了。这种家庭不能正确处理与聋孩子的关系,把他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家中一般有两个孩子,家长把爱和希望转移到了正常孩子身上,使得聋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影响了聋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3) 简单粗暴型

这种家庭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不懂得如何去正确教育孩子,同时又不注意自身的家教形象。聋孩子在家庭中与家人共同生活,家风、人情耳濡目染,他们有耳听不到,有眼却看得到。父母如行为粗鲁、赌博成性、脾气暴躁,都会对聋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家庭在教育目标、方式上往往不能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同时,因为言语沟通困难,耐心不够,往往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从而在孩子的心灵上产生不良影响,在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路上越走越远。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外部环境确实让聋哑青少年看不懂、猜不透、摸不着,在学校受到的道德认识方面的教育在社会上行不通,缺乏认同面,显示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的脱节。如社会生活中“一切向钱看”导致聋哑青少年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的思想。

(2)社区教育环境的影响

聋哑青少年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人真正地去关心他们,只能*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工作的不如意,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不满,形成抵触情绪。对缺乏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模糊的聋哑青少年来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也是考验,对他们的成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不良朋友的影响

聋哑人诱骗聋哑人,从而结成犯罪团伙的案例很多。由于相同的生理障碍使得相互之间产生认同感,有时候这种影响力是老师讲千句不抵聋人的一个手势。社会上的聋哑人良莠不齐,而如果他们无法识别,交友不慎就很可能走上歧路。

三、 调适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策略

1、 晓之以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聋哑青少年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缺乏是非观念。学校教育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第一恰当地处理现行教材,根据聋人的认知特点系统性地安排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时事政治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第二要拓宽学生的接触面,把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为学校教育提供补充和辅助。第三平常的小事都蕴含着育人的内容,蕴藏着育人的契机,因此日常的管理活动应加强训练,以巩固和加深对道德认识的理解。如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训练、奖惩制度、文明评比活动等,让聋生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德育无小事,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从而提高聋哑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动之以情,产生良好的感情基础

感情是信任的基础。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的名言“用爱来交换爱”,就很好地对动之以情作出了阐释。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学生间真挚的情感,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讲解的道理,产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感。比如:针对聋生中因缺乏家庭温暖的“情困生”,教师真挚的关爱、细心的关怀无疑象涓涓细水流入他们干渴的心田,教育的作用如春风化雨般自然。

3、 导之以行,建立明确的行为目标

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给以明确的判断,在聋哑青少年头脑中形成稳定、持久的道德标准。针对聋哑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更需要在具体的行为事件中给以强化。因此,“导行”在塑造聋哑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 要为人格障碍青少年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明确前进的方向,培养自信心。

第二, 要经常反馈调节。针对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的教育训练要坚持“小步子”为原则,要注重他们的行为过程,肯定在操作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及时地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纠正他们的不当行为。特别是在尚未影响事件结果的时候,予以指导调节。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的正确行为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为塑造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4、 持之以恒,调适健康的心态

持之以恒可以培养和锻炼顽强的意志,对聋哑青少年的行为矫正具有积极意义。不良行为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要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持之以恒,不要因为某一次教育的成功而认为已经矫正了不良行为,在具体的行为事件中,人格障碍青少年的行为矫正还会出现反复,要本着研究的态度进行跟踪指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1)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育的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生理变化的突然到来,孩子在困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主观世界。他们开始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揣测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想像将来自己会干什么。许多孩子开始自觉地写日记,在日记中抒发感慨、宣泄情绪、剖析思想。他们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往往容易陷人一种主观偏执的矛盾困境:一方面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们喜欢和人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总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检视和挑剔。看到别人低语、微笑,就会怀疑是否在议论或嘲笑自己。这种过度的敏感常常使一些孩子感到压抑和孤独。

  (2)自我同一感(self~identity)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将过去的经历、蓬勃发展的性意识、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身份。自我同一感的确立需要从父母和社会那里得到认可,否则会使孩子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困惑,缺乏方向和动力,从而影响将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青春期少年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将来会怎样?这样的疑惑会随着对自己认识的加深和周围其他人的肯定而渐渐消失。伴随着自我身份的建立和稳固,孩子会获得一种美德——忠诚,一种对自己的信仰、理想、目标和选择的忠实和贯彻。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有些孩子轻易地接受和服从传统价值观念,而没有真正考虑过愿意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不会经历危机和矛盾,因为他们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这种不经过探索的自我身份的建立使人过早地否定许多可能性。

  (3)逆反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青春期少年逆反心理的生理因素。在青春期初始阶段,与性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强,但性腺机能尚未成熟,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得孩子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身份,塑造理想的形象,渴望得到父母、同伴和社会的认可。在这个寻求心理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设想,过于急切,因而难免遭遇挫折。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成人的阻力,所以对长辈的叮嘱与劝告感到不耐烦,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独立意识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独立能力的加强,青春期少年迫切要求更多的自由,他们把父母的关照和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教导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所以对这些他们认为是影响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才能的外在力量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少年身上或多或少普遍存在,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孩子以:风暴式"的方式对抗外在力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情绪激动时,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后冷静下来,反抗情绪消失较快。有些情况下孩子不直接顶撞或反抗,采用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别人的意见置若罔闻,固执己见。这种:闷犟"的情绪不易疏通和消释。有的时候,孩子对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不满可能扩散为对这个人的全盘否定。在反感情绪的左右下,他们容易在是非判断上产生困惑或偏差,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妈妈下班回家,发现14岁的儿子抱着家庭装的大瓶可乐在喝,就说::你用嘴对着瓶子喝,别人还喝不喝了?"儿子:砰"的把瓶子摔在桌上,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嘴里还叽叽咕咕说着什么。妈妈一下懵了,接着怒不可遏。

  星期天,父母要16岁的小月到姑妈家去玩,好跟上大学的表姐交流交流,接受点好影响。小月坚决不去。:你不是一直跟姐姐挺要好吗?为什么不去?她上大学难得回来一趟,跟她学学对你有好处!":不去,要去你们去。"爸妈有点火::你今天在家没事,干吗就不能去?":没事我也不去,你们管不着!"

  (4)情绪状态

  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表现时而如疾风骤雨,强烈、狂暴,时而又清风流水,温和、细腻。他们的情感表达不再像幼儿时期那样直白和充分,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他们的情感经过控制和修饰以更缓和、含蓄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带有表演的痕迹,略显造作。但不要笑话或指责青少年的做作,那是他们在尝试一张张面具,试图找到真正的自己。他们的情绪体验也不再单一和粗糙,而是越发丰富和细致。情绪感受不仅仅由外部刺激引发,有些还来自主观思考和遐想。比如,许多孩子读了一部文学作品以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青春期少年情绪体验虽然强度很大,但并不深入,因而常常表现出情绪多变,从一种情绪很快转为另一种情绪。他们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为美好而欣喜,一会儿又为丑恶而愤怒;一会儿热爱生命,一会儿又迷恋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刚刚觉醒,内心仍受情感支配。他们用心在看世界,还不能完全理智地区分自己的内部生活和外部世界,因此形成新的思维能力的任何新发现,都会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而新发现总是层出不穷,又时时相互矛盾,在没有能够深入理解其根源时,做到冷静客观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由于思维的偏执又容易造成情绪的固执性,有些情况下,他们会陷入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比如,遭遇几次挫折后,有些孩子会被一种无助、压抑的情绪所淹没,久久不能解脱。青少年初期自杀的比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种种外界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偏激地认为自己是造成不幸生活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自己很坏、无能和多余,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并感受到巨大痛苦,最终对生活绝望。

  (5)同伴关系

  朋友对青少年很重要。青少年自我身份的确定可以在与朋友的交流、切磋中得到忠实的反馈。朋友之间的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给了青少年一个发现自己新价值的机会。同龄人群体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内心极为渴望的。没有同龄人的接受,青少年就如同在无边的大海中无望地挣扎;确定了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就好比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朋友之间毫无顾忌的倾诉和宣泄可以帮助青少年调节情绪、排解压力,这对他们保持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阶段进入了新境界。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更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了。他们也更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别人。青少年阶段的朋友关系比以前更密切和牢固,忠诚是作朋友最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朋友之间的竞争有所减弱,分享显得格外重要。女孩之间建立的朋友关系比男孩的朋友关系更为亲密。感情上的支持和互相倾诉秘密是维系女性朋友关系的重要内容。男孩指认的朋友数量一般比女孩多,但他们的朋友交往方式与女孩有明显差异。男孩朋友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共同参与活动和互相帮助。

  青少年的朋友往往会形成群体,好几个志趣相投的孩子经常在一起活动。在同伴群体中,往往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穿着、兴趣爱好、活动方式等。这些规则无形中要求其成员行动一致,从而形成:同伴压力"。你可能需要违背心愿地参加某项活动,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够朋友",如果老是表现得不合群,就有被排除在外的可能。同伴的观点、喜好、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但青少年的基本价值取向还是主要与家长的相一致。实际上,孩子在寻找朋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家庭的印记的,他们所结交的朋友大多是与他们有相似价值观的。另外,与家长关系亲密的孩子更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良好的亲子关系赋予孩子的信任感和自主性能帮助孩子找到朋友。因而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因朋友而疏远自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对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还是要过问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疾病简介

人格或称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征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生活对于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且人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重大的生活事件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仍会使人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说明人格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可见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与某种精神疾病关系较为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多在病前就有分裂性人格的表现,偏执性人格容易发展成为偏执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也可影响精神疾病对治疗的反应。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能混为一谈。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随着疾病痊愈和境遇改善,有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续终生。人格改变的参照物是病前人格;而人格障碍主要的评判标准来自于社会、心理的一般准则。

对于人格障碍和疾病的区分并不总是容易做到,区别的关键是不正常行为持续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原来行为正常,后来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出现异常,就可以认为是疾病,如果其行为由幼年起一直不正常,则说明是人格障碍,如果行为隐渐发生改变(偏执性精神障碍)则不容易区分。

关于人格障碍的概念,过去曾有人认为人格障碍时精神病的轻症表现,与神经症是同一反应过程,但近年研究不支持以上见解,认为:人格障碍"是:行为的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类型",在少年阶段或更早阶段即可发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

4、青少年高发,这种心理障碍你了解多少?

  每年考试季时,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频频爆出。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世界。今天小编就来带各位家长了解青少年高发的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

  十五岁到十九岁是高发阶段

  近年来,双向情感障碍慢慢被大家所熟知。它可以说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杀手",那么,究竟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呢?医学上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是:既有狂躁或轻狂躁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并且还伴有异常心境相适应的的认知、心理、行为、生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改变或紊乱的一类心理障碍,其终身的患病率为2.6%到7.8%,约占情感障碍的一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复发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而抑郁障碍复发率仅百分之八十,而且,只有百分之七的一生中只会发作一次。

  第一次躁狂发作一半在青年期,且起病急,可在短短几日就发展成疾病的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

  1.抑郁相

  得此病的人往往不愿意说话,也不爱出门,甚至以前很喜欢干的事情也不爱干了。晚上睡不着,或者睡着了的话早上三四点的时候就醒来了。也有患者会出现莫名其妙的腰痛、肚子痛等等,有严重抑郁相的人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

  2.躁狂相

  在有抑郁相的同时,患者也会有躁狂相,具体的表现是:每天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但是一旦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发脾气,话很多,爱吹牛,即使晚上不怎么睡觉,白天还是精力充沛,买东西的时候不知计划,喜欢买很多根本用不着的东西等等。在疾病的高峰期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自身行为杂乱无章、很冲动且有攻击性的行为,甚至还会伤人伤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