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染,如何有效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1、钩端螺旋体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染
  钩体病是人兽共患病,可患此病的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以及猪、犬和牛等家畜。患钩体病的病人、家畜发病期和恢复期尿液可
1、钩端螺旋体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染
钩体病是人兽共患病,可患此病的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以及猪、犬和牛等家畜。患钩体病的病人、家畜发病期和恢复期尿液可能含有钩体。
钩体病的感染有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两种方式,其中以间接接触为主。
(1)间接接触感染
人接触被携带钩体的动物的尿液污染的水体、土壤、植被等,即有可能被感染,此为间接接触感染。
容易被携带钩体的动物尿液污染的劳动场所包括水田、甘蔗田、鱼塘、池塘、水库、江河、潮湿的土壤等。在这些场所从事垦荒、割稻、插秧、洗衣、洗菜、放牧、捕鱼、摸虾、积肥、收集猪饲料(水浮莲等)等劳动容易被感染。在江河、池塘、水库中游泳,或从事其他各种水上运动(漂流、赛艇、独木舟等),都可能接触疫水而感染钩体。特别是洪水泛滥时,家畜的排泄物、家畜饲养场和鼠类栖息地的积水和泥土、排泄物等被洪水淹没和冲刷,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抗洪救灾而长时间与洪水接触的人或饮用被污染的井水和河水,易造成钩体病大流行。洪水还可引起鼠群迁移,导致钩体病暴发流行。
(2)直接接触感染
指人接触携带钩体的动物及其体液而直接被感染。包括在饲养家畜过程中打扫和清洗饲养场所接触畜尿;在屠宰、加工、运送家畜及其肉类过程中直接接触其携带的钩体;被鼠或狗咬伤;喝了携带钩体的牛产的奶等。此外哺乳传播、性交感染、实验室接触感染等也属直接接触感染。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有效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有效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几个要点:
·要控制传染源,包括减少鼠类栖息场所,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加强对携带钩体的家畜,特别是猪、犬、牛的管理,搞好屠宰场、鱼和肉类加工场所及猪栏、马厩等动物饲养场所的卫生,并定期清洗被污染的外环境,搞好饲养圈舍的防鼠设施,对疑有钩体病的家畜应进行隔离和治疗;对钩体病病人、家畜发病期和恢复期的排泄物进行严格的消毒。
·要做好自身防护。稻田作业时,应在劳作前放干稻田水,进行旱地作业;对有些不能放干稻田水或常年都有少量水体的稻田,可以采取撒草灰等方法;下水作业应穿胶鞋并预防性服药等。不在钩体病流行区域的江河、池塘、水库中游泳,或从事其他各种水上运动。
·在钩体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可在流行期前(每年的4-5月份)进行疫苗接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疾病
梅毒病人和潜伏梅毒病人是梅毒的传染源。95%以上的梅毒是通过性接触传染上的。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梅毒病人的硬下疳、皮疹以及体液中,当健康人与病人性交时,梅毒螺旋体就随分泌物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即使是很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损伤)进人体内,引起感染。少数情况下,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使用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理发美容用具(如文眉、穿耳、文身用的刀具)也能被感染梅毒。此外,深接吻、哺乳也可传播梅毒。
胎传梅毒患儿的母亲为梅毒病人。患有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胎儿在子宫内感染,这种感染可以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孩子出生后患梅毒。
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苯酚、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因而一般不通过衣物、浴巾、卫生洁具等间接接触传染。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乙肝传染途径
近年,乙肝的传染通过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明显上升。像一些平常的共餐、咳嗽、喷嚏、接吻、偶然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那到底是怎么样传染的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
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往年,母婴传播在乙肝的传播途径占有很高的比例。但近年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进行,以往由母婴传播乙肝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但同时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却在明显上升,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