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能力 1-3岁,如何促进新生儿视觉能力的发展
1、视觉能力 1-3岁
孩子到了1岁以后,便能看清物体,而且能够跟踪运动的物体,视觉能力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视觉方面的主要变化是形成对所看到物体
1、视觉能力 1-3岁
孩子到了1岁以后,便能看清物体,而且能够跟踪运动的物体,视觉能力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
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视觉方面的主要变化是形成对所看到物体的解释能力,这样孩子才能依据于所见到的东西,用词语、图片或是手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视觉就是建立起已经成熟的眼、舌、鼻、脑、手和身体其他部分的协调,所以不单纯是一个看的过程。与其他方面一样,应该刺激孩子眼睛-大脑、眼睛-身体之间的联系,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刺激包括良好的思想、良好的书籍、良好的玩具和良好的活动。
如果孩子属于正常发育,没有必要做眼科方面的检查。但这并不等于说不注意孩子各方面的变化,一定要注意发现孩子是否有眼神呆滞、眼睑下垂或者斜视等现象。如果发现孩子有看不清楚的迹象,一定要积极想办法,例如孩子常常撞在家具上。或者是视线跟不住球的滚动,这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看医生,不能抱有“会自己好起来”的想法。废弃的眼睛与废弃的肢体一样,恶化得非常快,眼睛需要经常锻炼和刺激,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眼睛的健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促进新生儿视觉能力的发展
对新生儿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感觉能力,促进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发育,特别是视觉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当孩子醒着的时候,大人俯近他跟他说话,或者拿一个颜色醒目的东西让他看。大约两周的时间以后,孩子的两只眼睛会协调起来,出现视觉集中的现象。在进行这种训练时,刺激物与孩子眼睛的距离要保持20厘米左右。距离不可过远,远了孩子看不见。
出生2—3周时,孩子对颜色鲜艳的东西能目不转晴地注视。这时,可以在他的视野内给他看一件颜色鲜艳的玩具,例如气球或其他吹塑玩具但不要同时给他看很多件不同颜色的玩具。
可以在2—3个月的婴儿胸部上方40~6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个较大的发声玩具,如八音转塔、响铃、动物玩具等。但是,悬挂的玩具要经常更换方位,以免造成婴儿眼睛的斜视。这时还可以增加能锻炼婴儿初步分析颜色能力的新内容。开始先用红色的玩具悬挂,1—2周后改挂别的颜色的玩具。
看的能力不仅要专门训练,而且要一直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穿衣、洗浴和其他照顾过程中,吸引他集中注意力看大人的脸或其他物品。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视觉能力
视觉能力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例如我们每天要穿的衣服的搭配都要应用到视觉能力。
培养宝宝的视觉能力很有必要,它有利于发展宝宝的观察能力,促进宝宝对事物观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艺术能力,使之能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拥有积极的心态。宝宝的视觉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发展的,因此,创造条件来发展宝宝的视觉能力十分重要。
1.在家里的阳台或房间的其他一些地方种植一些植物、盆景,摆放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等,注意色彩要鲜艳一点,这样才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房间的布置注意色彩的搭配,墙壁上可以贴一些照片、地图、画、美术作品等:房间中还可以悬挂~些小玩具、小饰品等,多为宝宝提供一些丰富的色彩,宝宝感觉像住在色彩世界里。婴儿房装饰色彩应该清爽、明朗、欢快,不宜用深色。
房间里挂的玩具饰品要经常更换,让宝宝感受到新奇与乐趣。可以经常给宝宝的小床上换一些颜色柔和的床单和被套,小床的墙边可以画一条七色彩虹。在宝宝的视线内还可以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对宝宝认识颜色有很大的帮助。
家里放置各种可供宝宝发展视觉能力的工具和玩具,让宝宝随时可以取到,如彩色的卡纸、手工纸、粉笔、铅笔、油画棒、水彩笔、颜料、剪刀、橡皮泥、积木等。
有的爸爸妈妈为了发展宝宝的视觉能力,认为色彩越多越好,于是装饰宝宝的房间使用多达几十种的色彩,物品摆放的层次过多,这些反而会让宝宝感到厌烦,造成视觉的混乱。
2.引导宝宝细致观察。和宝宝一起种植一些植物,黄豆、玉米等,仔细观察它的生长,然后把它记录下来,如果宝宝不会用文字记录的话,可以选择用画画的方式,坚持下去,同时教宝宝观察的方法,如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全家还可以选择一个天气好的假期出去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让宝宝认真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人、天空、街道等,回家后让宝宝制作一幅风景画,可以让宝宝自己来选择需要的材料。
宝宝由于对不知道的事物的好奇,喜欢把玩具或者家里的其他小东西拆开,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生气,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又不会造成很大损失的话,你可以随他去,还可以跟他一起观察拆开物品的形状、颜色,以及物品的内部结构。
3.给宝宝艺术表现的机会。画画,鼓励宝宝使用不同的材料,并比较它们之间效果的不同,这样更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例如,用水彩和蜡笔分别画一幅画的差别:用手指画和用毛笔画的异同:给一个题目自己想象画和照着一幅画来画的差异:还可以让宝宝根据一篇故事或一首诗进行想象画,必要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教给宝宝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特别是当宝宝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时,还可以给宝宝请一个专门的老师来指导。
4.培养宝宝的方向感。对着镜子让宝宝做动作来培养宝宝的方位感,例如让他伸出左手、伸出右腿等,还可以开展一些模仿动作,两个人面对面进行。
可以让他找出前后、左右的一些物体,例如“宝宝,可不可以把前面的那张板凳递给妈妈?”当宝宝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在他把玩具掉了的时候对他说“把你左边的玩具捡起来,好吗?”
5.教宝宝认识色彩。1~2岁的宝宝会说话了,这时爸爸妈妈可以采用玩游戏的方法加强宝宝认识颜色的能力。小游戏的肓法很多,例如“猜猜看”的游戏,玩法是爸爸妈妈把各色小球或其他单一颜色的小物品藏在小袋中,和蔼地问:“请把红色小球拿出来,好吗?”“宝宝,哪只是绿色的小球?”宝宝找到后让他重复说一下“红的、绿的”等等。由于宝宝对颜色的辨别还不稳定,因此要交换角度多玩游戏。虽说这时宝宝对彩色的东西都很敏感,但用什么样的色彩效果会更好也是有区别的。三原色红、黄、蓝,纯度高,易于辨认,属于首选色彩。爸爸妈妈可以用各种颜色笔画些宝宝熟悉的植物、动物、水果等。如:太阳、草地、花朵、树叶、苹果、小鸡、小狗、小兔、小鸭等,并边画边说:“这是红太阳,这是绿色的草地,这是小黄鸡”等等。也可以把各色蜡笔放在一起,让宝宝帮助拿颜色,例如画红花,妈妈可说“请宝宝拿红蜡笔给爸爸画红花……”只要反复训练,方法得当,循循善诱,慢慢地宝宝就记住了那些颜色了。面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宝宝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新手爸妈,你想让这张大纸将来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吗?那就不要忘了,时时刻刻给宝宝一些视觉认知的刺激。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宝宝视觉认知能力的早期发育
当宝宝不注意的时候,在他(她)的鼻尖涂抹一点口红,再把他(她)带到镜子前。观察他(她)的行为……
这就是三位研究人员为研究我们宝宝的反应而做的有趣实验。
90名15至23个月大的婴儿(34名男婴和56名女婴)参加了他们的实验。来到实验室后,婴儿被放在地板上的一张凉席上。研究人员让他(她)在那儿玩上几分钟,目的是让他(她)熟悉一下新环境。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一架即时成像的相机给婴儿的脸部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让他(她)接受了两项不同的测试:
:红斑\"测试(事实上是蓝色的):研究人员让婴儿坐在扶手椅上,再把一面镜子放在他(她)的面前,让他(她)可以用5分钟时间看自己在镜子里的模样,然后把镜子拿走。接着陪护人员用一块蘸有无味无毒蓝色颜料的手帕擦一下婴儿的鼻子。让婴儿玩30秒后,研究人员重新把镜子放到婴儿面前,并用90秒观察他(她)的反应。如果婴儿触摸自己的鼻子,人们就推断他(她)已经辨认出镜子里的人像是自己的。
照片测试:研究人员向接受测试的婴儿出示3张同龄婴儿照片(其中有他们自己的一张),每张照片出示3次,然后让他们从每组照片中找出自己的面容。同时研究人员还向他们提出如下问题::(婴儿的名字)在哪儿?"为了排除偶然选对的可能性,婴儿应在3次测验中至少有2次做出准确的识别。研究人员的判断依据是婴儿看照片相对较长的时间、手指向照片或者准确说出自己的名字。
结果表明,开始准确进行自我辨认的平均年龄为17个月。这一年龄的婴儿会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当16个月大的婴儿鼻子上带着斑点面对镜子时,他已经表现出异常的行为(身体一动不动地凝视至少10秒,面带尴尬、惊奇或是苦恼的表情,但没有做出有指向的行为)。18个半月大的婴儿在对自己模样的感知过程中已经变成了真正的:行家里手"了:他们在镜中看见自己后便去触摸自己的鼻子。
至于照片,婴儿开始从中识别自己面容的平均年龄是18个半月。
结论
婴儿在镜子里认出自己要先于其在照片中认出自己。低龄婴儿更难从照片中识别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不能从中看到活动的图像。不管怎样,这一实验表明,对个体的识别能力不是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发展的,于人生的第2年逐步形成。
这些研究结果应与人生头两年的记忆丧失联系起来。的确,自传体记忆只是从自我意识出现后才开始的,我怎么能够回忆起来在:自我\"意识形成(最早约18个月)之前所发生的与自己有关的事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