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抢孩子的话,应该听他说到底,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接疫苗
1、不要抢孩子的话,应该听他说到底
  好吧,这次的听众是谁?因为想倾诉的人是小爱,所以听众应该是妈妈吧?然而实际上妈妈自己却越说越起劲。  这样的
1、不要抢孩子的话,应该听他说到底
好吧,这次的听众是谁?因为想倾诉的人是小爱,所以听众应该是妈妈吧?然而实际上妈妈自己却越说越起劲。
这样的逆转是父母过于爱孩子导致的。
只是看到孩子受伤的样子,父母就会觉得很难受了。如果再听孩子一说,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孩子的伤痛,直接坐不住了。
有的父母想让孩子快点儿恢复精神,就打断他的话,开始说自己想的:答案"了。因为过于爱孩子,忘记了孩子自身拥有的:会"的能力,把孩子的问题揽了过来。
然而就像小爱家一样,妈妈越是罗列一些:答案",小爱越是感到困扰。孩子其实没有父母想的那么脆弱。其实他们是想以自己的力量克服伤痛,找出自己的解决方式,第一个阶段就是向父母吐露自己心中的伤痛。然而父母却把话语权夺走了,孩子因为:没人听自己说"而变得更加难受。
没有什么比在哪儿都无法宣泄心中的苦闷更难受了的吧?
即使你把:父母的回答"强加到受伤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心也不会痊愈。这种时候你应该听他说到底,当受伤心灵的出气简。
父母应像小爱的爱犬一样,只是靠在她身旁倾听,对语言和感情反射性地询问就可以了。不管怎样,要当好听众,让孩子觉得:说得很痛快",一边感受着孩子的伤痛,一边紧紧地抱着孩子。虽然听难受的话语是需要勇气的,但看到孩子的表情渐渐舒展,你也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吧!
而且,孩子将自己的心声全部吐露完毕后,心里就会燃起小小的希望。
就像有光照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影子一样,人们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存在的。因为受伤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藏在影子里,所以父母就帮他照耀出好的一面吧!
比如:老实",好的一面就是:忍耐力强",:专横",好的一面就是:有领导力"。妈妈如果说::我很期待你的领导力的发挥哟",也许孩子心里就会明朗起来了。
如果因为父母的话而使孩子恢复自信的话,那孩子也从正面去思考。孩子就会想出能够解决目前困境的:答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接疫苗
流感疫苗要不要给宝宝接?这,还真是个问题。
有人逢疫苗就接,这肯定不好;也有人害怕疫苗的副作用,不愿意接种,这也不好。疫苗本身的副作用相比其避免的疾病而言,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在接种疫苗这件事上,知己知彼,方可做出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个月龄以下的婴儿禁止接种流感疫苗。且有明确证据认为,这个疫苗对2岁以下的宝宝保护力较弱。
因此,我们需要评价的仅是,2岁以上的宝宝要不要接?
首先,是对宝宝的评价。宝宝的体质、暴露(是否处在流感容易感染的环境中)程度、是否患过流感等情况综合一下,可以基本上得知宝宝易患流感的程度——不过这个可能也没有什么用,流感的患病率并不高,很多轻症流感也没有被确认为流感,当作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气管炎处理了。
其次,是否能够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一些异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疫苗安全性好,15%~20%的接种者会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如红肿和疼痛,少数有类似流感的发热、肌肉疼痛,这就是民间说的那个接种流感疫苗后会发生的:小流感"。
当然,最后是否接种需要父母们自己评价。即便本地发生了流感流行,也应该在详尽地弄清这些因素之后,再做是否接种的决定。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孩子做家务,到底要不要给报酬
孩子帮忙做家务,家长该不该付给孩子一定零花钱?这个在西方家庭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教育方法,在中国却存在广泛争议。
很多家长都特别纠结:有偿家务"这件事:既想通过有偿机制让孩子了解挣钱需要付出劳动,让孩子懂得珍惜生活;又担心孩子习惯了被物质奖励推动,变得:唯利是图",用金钱来衡量价值。我认为这是一件很灵活的事情,无偿和有偿都要有,而且关键点不在于付不付钱,还是在于父母对于孩子心态的把握、对于做家务给孩子的教育意义的把握上。
金钱不能成为孩子做家务的诱饵
当孩子到了五六岁或稍大一些,家长就不要再包揽所有家务,而应该适当让孩子参与做些家事,比如收拾房间、浇花、倒垃圾、择菜、洗碗等。家长应移{极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知道,做家务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能再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就可以得到零花钱。
家长让孩子帮助做家务,不能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为目的,不能以金钱做诱饵,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的喜悦感。
有一个妈妈平时对孩子凡事包办,造成他任何家务活都不会做,也不愿做。参加家长培训后,她知道这样不好,就想用零花钱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于是,她把所有家务活都明码标价,收拾桌子刷碗、洗某都定好不同的价格,孩子干什么活就给多少钱。
这样一来,孩子虽然乐意做家务了,可是挑三拣四,只做自己认为性价比合理的几种,并提议给其他定价:不合理"的家务活涨价。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从那以后,让他做什么都要先问价钱,请他帮忙接个快递也要钱,去爷爷奶奶家时帮忙递一下老花镜都要钱。
孩子帮忙做家务,家长当然可以给一定酬劳,但这种教育必须得法,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她给零花钱的方式是简单又随意的,完全用利益去驱动孩子的行为。家长和孩子毕竟不是雇佣关系,让孩子有偿做家务有很多门道在里面。
让孩子体会劳动被认可的喜悦
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父母要细心观察,了解孩子心态的变化。其中,家长必须对下面三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一是孩子是否对自己劳动的成果产生了自豪感;二是他是否认真在做事,是为了帮助父母,还是为了钱应付了事?三是父母的喜悦和感谢是否传达到位。因为对孩子来说,为父母分担辛苦是一种天然的动力,即使不付钱,只要有父母的感谢和尊重,他们依然会感觉到幸福。家长只有了解这一积极动机,才是真的了解孩子,才能真正使用好这种有益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要零用钱,妈妈提议::你来帮助妈妈做家务赚取零用钱好吗?"小女孩听了非常高兴,点点头同意了。
这个妈妈想了想,递给她一块白色抹布,让她擦家具上的灰尘。小女孩兴奋得到处找灰尘擦,时不时把变脏的抹布递给妈妈看,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妈妈把抹布洗净、拧好,再交还给她。半小时后,小女孩把她能擦到的地方全擦了。妈妈充满喜悦地感谢了她,小心地把五角钱放进女儿手心里。小女孩握着有生以来自己赚的第一笔钱,高兴地蹦了起来。接着,她又缠着妈妈分给她其他活儿,妈妈把晾干的衣服全部取下来叫她帮助叠,然后就去做自己的事了。
这个小女孩模仿妈妈的样子,一边叠一边分类,每个人的内衣、外衣、裤子、袜子、毛巾、浴巾……等她叠完了,妈妈进到房间一看,惊呆了。只见床上有无数堆码得像方块一样整齐的衣服,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妈妈内心掀起一阵波澜,由衷地说::谢谢你帮妈妈叠衣服,叠得非常好。"说完,又把一枚一元硬币郑重交给女儿。
后来,这个小女孩一直特别喜欢做家务,她并不完全是为了拿到零花钱,而是因为她的妈妈真心赞赏她,让她体会到付出劳动后被认可的喜悦。
这个妈蚂非常有心,她叫女儿做的第一件事是擦灰尘,这是件很容易看出劳动成果的事。叠衣服也一样,一堆一堆摆满床,6岁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很容易产生成就感。
只要孩子做家务时总是喜滋滋的,干完活总忙不迭请家长欣赏他的劳动果实,家长就不必担心孩子是被钱所驱动的,这说明他们真心从干家务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自我的价值。
在孩子干完活后,父母一定要记得说声:谢谢"!不仅如此,父母还要描述出孩子帮忙后给自己或家庭带来的结果,比如::家具被你擦得这么干净,看着心情真舒畅!":幸亏有你帮妈妈拿东西,否则妈妈一定累得腰酸背痛!"
总之,父母一定要强调结果,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来多大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到底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来自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如今在上海把一个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养到6岁需要17万元,与上世纪90年代将一个孩子抚养到6岁需要12.2万元相比,上升了4.8万元。“可怜天下父母心。”过去家长们总说:“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而今,中国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丰富了。但是优越的物质条件,似乎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羁绊,他们追求名牌,他们不珍惜金钱,他们不懂得节俭。于是,年轻的父母又开始反思,究竟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是该穷养还是该富养孩子?在哪些方面可以富养?哪些方面应该穷养?
anna是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在穷养还是富养的观点上,她一直坚持物质和精神给予的配比为3:7。物质的给予只要保证安全第一、舒适第二、拒绝奢侈即可。比如,奶粉一定是从质检最为严格的国外购买以保证摄入安全;衣服或日常用品不要求名牌,但一定要舒适;一些额外的儿童奢侈品则是被她绝对的拒之门外的。在精神的给予上,anna就明显大方的多,周末一有空就带孩子去近郊玩,因为孩子还小,她认为长途跋涉的旅游还没有到时间,近郊的体验式活动,比如采草莓、农家乐或是一些家庭亲子活动,她一直都很踊跃。另外,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anna就为儿子报名上金宝贝的早教班,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每周带孩子去2次,从陪着儿子学爬、学走路,到现在,儿子可以独立一个人上art3的课程,anna乐于记录下儿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变化。她认为这些课程可以丰富孩子的体验,也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其他人,比起一天到晚在家面对着父母和老人,必定是专业的早教机构能给予更多精神培养。3年半的早教岁月中,anna真真切切的看到儿子的快乐。最近在上金宝贝的艺术课程中,儿子还表现出了出乎anna意料之外的创造能力。anna表示,等到儿子上学后,如果他愿意,anna愿意为他继续提供艺术学习的空间。虽然精神的富养要求anna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因为很多部分是从物质给予上省下的,anna觉得还未造成很大的负担。而儿子在她的熏陶下,似乎也没有虚荣、攀比的情况出现,反倒很是享受anna为他创造的精神世界。
专家认为,富养还是穷养,关键是要看家长如何理解这个“富”字,如果仅仅指物质上的富有,高端家庭很容易达到这一条件。如果你有能力给予宝宝优越的物质条件,那也有必要告诉宝宝,这是父母通过辛苦的劳动换来的,要让他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他了解因为他有比别人优越的物质基础,从而更有条件锻炼和培养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物质条件就算没有别人优越,那也要让孩子懂得艰苦和节俭是一种好品行,物质生活没必要和别人攀比,经历更多磨难的人会更懂得珍惜生活。真正该给予富养的关键并不在于物质上,而是精神的富足。比如从小为孩子准备适合他年龄的书籍、或是定时播放儿童歌曲,甚至是带孩子去游历大好河山,增长阅历,亦或是带孩子参加能丰富体验的专业早教机构,这些精神层面的满足可以在可行的经济基础上量力而行。无论穷养富养,关键还是在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父母也要善于孩子的投资问题,才能照顾到生理、知识、心理、情感等方方面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