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岁孩子的语言的发展,1岁孩子的肢体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1、1~1.5岁孩子的语言的发展
1岁以后的孩子进入了幼儿期,在幼儿期,孩子体格发育的速度减慢了,但他们的神经心理发育变得迅速了,尤其是语言,幼儿期是孩子最初掌握语言的时期。
1、1~1.5岁孩子的语言的发展
1岁以后的孩子进入了幼儿期,在幼儿期,孩子体格发育的速度减慢了,但他们的神经心理发育变得迅速了,尤其是语言,幼儿期是孩子最初掌握语言的时期。
1—1.5岁这时期的幼儿语言的发育还处在对语言的理解阶段,他们理解的词总比说出的词要多得多。在成人的教导下,幼儿头脑里关于词与具体事物和情景的联系建立得越来越多,逐渐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如听到“把妈妈的拖鞋拿来”,幼儿就会照办,但他不会说出这么长的句子。到1岁半时,幼儿大约会说几十个字,会说几句2—3个字的简单话如“妈妈再见”、“宝宝拿”。这时期幼儿说话的特点是单音重复,如“抱抱、帽帽”的。一词多义或以词代句,如“娃娃”,可以表示“拿娃娃给我玩”或“把娃娃拿走”等等,这种以词代句的语言常常只有熟悉幼儿的人并结合当时的情景才能理解。以音代物,如叫汽车为“笛笛”。这种说话的特点说出的语言称之为“儿语”,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成人的正确指导下,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会逐渐摆脱儿语。这时期幼儿说出词的内容大多限于与幼儿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而且多数为名词。
语言发育在幼儿期是个飞跃的阶段,家长要抓住时机来促进他的语言发育。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主要是要和他多说话,说给他听,让他模仿大人的发音,不断鼓励他去说话。在教的时候,大人的语速要慢,发音要清晰,语句要简短,要重复,避免唠叨地说上一大串话,这样孩子是听不懂的,不能帮助孩子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同时要有实物和动作来配合,如指着实物教孩子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画册,指着画册上面的图来教孩子说,还可以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1岁孩子的肢体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大动作:转身移位的学习
宝宝仍以爬行为主,但可多诱发他走路的能力。张慧敏治疗师建议,父母可多制造趣味情境,吸引宝宝自己扶着、站立、左右转、甚至螃蟹走,慢慢训练各种转位和移行,他会自己计算距离,只为了接近他有兴趣的玩具。
引导小提醒
如果是发展良好的宝宝,父母可改牵一手,或把小物放高放低,鼓励他扶着往前走、往上站或往下蹲去拿,进而使其相关动作更流畅。
小动作:小工具使用的熟练度
刚开始只是让宝宝用手拿东西吃,这时会建议鼓励他使用汤匙来进食。张慧敏治疗师表示,只是玩食物也无妨,最主要是让宝宝练习如何使用工具、发挥和认识工具的功能。
引导小提醒
除了饮食,也能提供工具型物品,如玩具棍子,先让宝宝握住一支,慢慢再给一支,让手握住较大范围,进而发展出「手弓」(拱起来)能力,对长大学习拿笔有帮助。
情感与社会化的加深
社交&语言:11~12个月的语言与社交性密切相关,如社会化的「再见」、「嗨」等,都会透过有意义的单字,慢慢发展出来。
认知:此时可教他认识具情感、亲密的动作与关系,如脸贴脸、摸宠物或抱娃娃,还可边以语言带入,加深其印象。
引导小提醒
张慧敏治疗师强调,无论从小到大,父母多与宝宝说话、睡前阅读童书或讲故事,延伸内容到生活中,都有助于累积宝宝的认知经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电视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绊脚石
电视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请注意,这只是对成人而言,绝不要把幼小的宝贝算进去。详细地说就是,即便你早已被那个缠人的小家伙弄得筋疲力竭,也千万不要希冀用电视来让他安静下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发现宝贝们已初步懂得“欣赏”,会主动注意电视画面,在1岁时,他看到有趣的画面还懂得笑两声,或者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再过不久,他就已经会自己开关电视了。更过分的是,到2岁的时候,他已然能坐在小板凳上看完整整一部动画片而没有喊累!而3岁时,他甚至已经开始对电视节目挑三拣四,而且常常霸占着遥控器找自己喜欢的频道看,高兴了还会跟着电视哼唱几句,做几个卡通形象的动作,等等。
这种种迹象表明,宝贝对电视来者不拒!可是,电视会善待宝贝吗?它会影响宝贝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吗?究竟该不该让他看电视呢?答案是:绝不要让3岁以前的宝贝看电视!
电视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时间陪宝贝多聊几句。为了能给其创造一个听的环境,无奈之下便想到了电视,里面同样有人声,而且可以长说不息,岂不是一个最棒的语言老师吗?想法虽好,结果却是令人伤心的。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表明,经常开着电视——即使电视没人看也开着,可能会对儿童的语言功能发育不利。
而且,许多实例也都表明,那些由电视陪伴长大的小宝贝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专注力也不强;而且性格内向,不爱跟小朋友玩,喜欢自言自语,但又话不成句,很难让别人了解他的需要,只会以哭喊和手势表达意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多与孩子聊天有益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从小剥夺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说话。
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彼得·贾兹克进行的实验表明,不到半岁的婴儿能听懂一段话中的几个词。如果一段话中有一个婴儿熟悉的词,那听懂的就会更多。实验同时表明,18个月的孩子虽然通常只能一次说出两个不相连贯的词,但已经能理解语法正确的句子。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婴幼儿早在能说出简单的句子之前,就能听懂周围人的话。
了解这一点对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在小宝宝出生以后,就经常和他说说话。这对孩子语言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一份责任。父母亲切温和辅以爱抚的话语,对婴幼儿的语言、智力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刺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亲切自然。若采取说教的方式,会适得其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注意孩子情感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说话、体态、脸部表情等方式,也可以是书写的方式。年轻的父母常常很关注婴幼儿开口说话和学习书面语言,但是对儿童的体态和情感语言却不太重视。有的父母把面部表情“含而不露”视为深沉或含蓄。实际上,情感语言不仅仅是儿童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也是儿童借助这一种语言与外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所以,父母要在教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促进其情感语言的发展。因为情感语言对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情感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往往通过脸部表情反映出来,如笑容、惊讶、悲伤、讨厌、害怕、生气、忧愁、哭、不相信或怀疑、不同意等等。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笑的孩子招人爱。”不同的表情有着不同的含义。即使一种表情,也可能有多种含义。例如哭,心理学家们分析不同性质的哭声代表婴儿不同的需求,如饥饿、尿布湿了、腹痛、要人抱等等。因此,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的交流时,父母先要懂得孩子的情感语言,这样才会使孩子产生心理的满足和安全感。
在孩子还没有说第一个字之前,往往是用体态语言或情感语言表示自己的要求。有一些开口说话比较迟而又智力正常的孩子,他们的情感语言是十分丰富的,这可能是一种“补偿”的缘故吧。因为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特别是当别人理解了他们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又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表达。
即使已经开口说话,甚至已经说得头头是道了,仍需要用情感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加强环境对他的理解。在孩子使用这种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如果也学会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他们才会善解人意,懂得他人情感表达的意义或含义。这种相互的学习有助于儿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能力的发展。
教孩子理解情感语言可以采取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游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图画或卡片中脸部的表情反映出来。先让孩子看,然后让孩子模仿,再让孩子自己扮演。通过这一顺序的训练,使孩子懂得表达,善于表达,并且学会适当的表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