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孩子的世界,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学会欣赏孩子的世界
  有一个幼儿园安排了一个关于家庭的单元课程。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要求每个家庭帮助自己的孩子准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一个有趣
1、学会欣赏孩子的世界
有一个幼儿园安排了一个关于家庭的单元课程。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要求每个家庭帮助自己的孩子准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一个有趣的故事。笫二天,孩子们都很自豪地给班上的同伴们讲了自己的故事。他们谈论着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小时候最好玩的事情,孩子们听了别人的故事非常激动,结果回家后在饭桌上还又讲给父母听。所有的家庭都非常高兴,因为通过这一活动全家人更加互相了解了。老师说那是一年中她班上孩子们上得最有趣的一次课。就连腼腆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地给同伴们讲了他们家的故事。
花些时间安排全家人在一起搞庆祝活动或一起玩儿。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自己家的家庭习俗、仪式和传统,这样每个人就都会有所期盼。如果你不知该怎么办,那就向孩子请教。很可能你如果做了一件使他们很高兴的事,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还想再做那件事。也可以考虑庆祝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邀请孩子进入你的世界;和孩子…起分享你的激情、热情、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种场合,,你们共同度过的:大量时间"会真正地变成:有质量的时间"。要欣赏你孩子的世界;不论孩子的兴趣和所关心的事情对你来说是多么不重要、多么令人厌烦或重复了多少次,你都要认真对待。
有时也要对孩子吹吹自己;让孩子看到你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
要认识到,在你看来一些:无害的"绰号或顽皮的取笑似乎很好玩,但是对孩子就不一样了。如果他要求你停止使用这些绰号或不要再跟他开这个玩笑,你就要听他的!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事物;要记住,他的世界观仅仅是以他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思考能力为基础的。
要让孩子接触她周围多样化的环境。和她谈论每个人都是独具特色的,这是多么好啊!以积极的态度正面和孩子谈论有关人们文化上的、身体上的以及更复杂方面的区别。但愿她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人能完完全全像她,正因为她有自己的特点,她才是可爱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失败的一面。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需要,他们想对我说的时候就说个没完,可是我想说的时候,他们却心不在焉。"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感受和小秘密,他们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小世界里的所有欢乐和烦忧。当父母对他们的小世界漠不关心的时候,孩子就会很失望,甚至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的神情;父母应当高高兴兴地与孩子交谈,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讲话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断他、不要指责他,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觉得他是被理解、被重视和被接纳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父母与孩子间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内心吐界,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苦衷,逐步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话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内心此界,家长应注意在乎常的一言一行中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同时,孩子的作业本、笔记本上的小小涂鸦也是他们心灵独白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不少信息,父母们也可从这些地方人手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扩大信息来源。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有必要扩大信息来源,例如父母可以经常到学校向班主任或者个别任课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同学相处得怎么样等情况,这样能帮助父母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取得孩子的信任。陌生的的女儿,甜甜妈妈迷茫了。
充分尊重孩子。
孩子的隐私权是天生的,: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孩子虽然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但孩子仍然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小世界,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
营造聆听的氛围,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营造聆听的氛围,和蔼地倾听孩子的讲话。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父母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倾听他的诉说,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太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敞开心廓,主动把心事告诉父母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叛逆的孩子
特立独行的:侠客",是勇敢还是偏执
张华越来越讨厌上课了,只有语文课他才有些兴趣,其他学科的老师,用他的话来评价就是——水平都太差了,他们完全不能吸引我的兴趣。
张华在课堂上睡觉的时候,好几次都被老师抓了现行。老师刚刚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几句,张华就大声嚷着老师不尊重学生,这样一来反倒搞得老师十分尴尬。张华在学校很:潇洒"地保持着我行我素的作风:学校规定穿校服,他就偏穿其他的衣服;学校不允许男生留长发更不允许烫发,可他就偏这样做。他不介意他人怎么看自己,他认为那些所谓的校规之类的东西是用来约束好学生的,而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尽管上次张华因为在校外喝酒被学校记了一次大过,张华也觉得无所谓。他觉得自己是在坚持:做自己",这是:侠客"风范。令张华暗自得意的是,学校里还有一些自己的:粉丝",都称自己为:大哥",这让他更加坚持和学校作对。
回到家之后,张华依旧一副点火就着的样子。:哎呀,你烦不烦啊?"张华对妈妈苦口婆心的教育显得心不在焉。虽然老师和妈妈每天都对他轮番轰炸,但是一点都不能改变张华在学校的:特立独行"。
张华的父母长期两地分居,爸爸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很少和儿子沟通,但是只要儿子和自己张口要钱,爸爸出手从来不吝啬。爸爸希望自己的太太能够全面料理儿子的事情,自己则忙着在另一个城市开展自己的连锁店。张华长期和妈妈一起生活,但妈妈对张华的管教比较松散,一般都会顺从儿子,没想到现在儿子一回家就关上门把音乐放得很大声,想说儿子几句的机会都没有了。
案例剖析
许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出现一些父母预料不到的变化。张华在课堂上不允许老师触及他的自尊,回到家不愿意让妈妈进入他的私人空间,这一切都是他自我保护的体现。在这一时期,不含技术水平的说教和唠叨等沟通方式都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他们很容易把父母和老师当成自我实现道路上的敌人,他们想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独立,因此才会产生逆反心理。
1.家庭的不良教育,是产生叛逆情绪的根源。
案例中的张华长期得不到父爱,母亲又不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和真正的需求,因此,再多的唠叨都只会被他看做是无用的废话。身为父母,理应担负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责任。对孩子的管教不过分钳制,也不放任自流。采取多沟通、多鼓励、多表扬、少责骂的:三多一少"的原则,争取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来解决代沟的问题。
2.叛逆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偏执。
张华在学校特立独行,还有:粉丝"捧场,让他更加误以为和老师学校对着干就是勇敢,是侠客行为,是张扬自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不可否认的是,青春期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周围权威束缚的挑战,是一种很强的生命力表现,但是,如果为了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往往会走向偏执,最后害人害己,没有任何意义。
3.叛逆的孩子都是在寻找自身的价值感。
在以:学习成绩"为主流的校园生活中找不到价值感的孩子更容易在学校:反叛",招惹是非,因为他们需要其他的途径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即便是大家都批评他,那也是对他的一种关注。因此,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并让他找到价值感和良性的关注是消除孩子叛逆的一种途径。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演讲口才好,或者善于歌舞,那么我们应有意培养孩子相关的能力,让孩子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孩子的自信心上来之后,再带动学习方面的兴趣,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成功的途径,不是任何人身上的枷锁。只有消除了他们心中逆反的心理,才能进一步平稳情绪,进而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互动专区
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最近变得很不听话。常常你让他做一件事情,他要不拖拖拉拉,要不阳奉阴违,有时候逼急了,他还会和你吹胡子瞪眼。朋友提醒我说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我想问一下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在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想要寻找到合理的教育方式,就要先找出产生心理叛逆的原因。而孩子产生叛逆,多半是由父母的不正当教育引起的。
:父为子纲",这是封建社会遵循的道德关系,这个道德关系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亲子关系。传统的家长深受此毒性教条影响,在家庭中家长专制,孩子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上。青春期的孩子,本身独立意识增强,正是要彰显自己的时候,专制型的家长容易触发孩子心底的反抗欲。想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就需要家长放下架子,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一起去分析问题,商量解决的方法。
而一些家长出于溺爱的保护主义,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好了。家长这样做无疑在向孩子传递一种贬低的暗示:你自己做不成,你必须依赖我。如此一来,子女渴望独立的想法和家长的做法截然相对,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还有一种溺爱的方式就是对孩子过于放任,什么都听孩子的,孩子没有边界,没有限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家长有时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来干涉孩子的行为,就会被孩子认为是阻碍自己的:自由",形成冲突。
由于认知的偏差,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件事情而产生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从而产生自闭、抑郁等情绪,若是这种情绪得不到合理的调节,必定引发孩子更严重的叛逆心理。所以,在孩子犯错之后,身为家长,不要横加指责,而是要耐心去了解孩子那样做的理由,让他感到家长始终是接纳他们的,愿意去了解他们的,孩子就会放弃和你对抗的想法。
问:知道孩子进入了叛逆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合理引导他们呢?
答:首先,青少年时期有叛逆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只是,在叛逆心理的怂恿下,孩子往往对家长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沟通方式。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明白没有哪一种价值观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完全套用到孩子身上,否则只能引起孩子心理的反感。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持有何种价值观的人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然后把选挥权交给孩子自己,充分尊重他们自由和选择。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还要表现出多元化的思维,不要走进自己的死胡同。世界上没有唯一的答案,家长也没有权利去强迫孩子做出哪一种选择。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越自己本身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这样才会发现也许问题并不一定出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不顺从,往往会被父母看做是叛逆。所以,父母要学会谦卑,以不同的角度去对待孩子,保持冷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向孩子征求相关的意见。
家长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不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电子游戏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为切人点,走进孩子的内心,就能明白他们的真实想法。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父母能融洽相处,当然也就没有叛逆的必要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学会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
在孩子的眼里,他们对世界有着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了解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思维已经深深地烙下了生活的印迹,当我们再用这种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时候,就如同戴上了有色眼镜,很难再理解孩子的本真。但是,如果我们能放下自身的思维定势,随着孩子们简单的行为,去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内心的思想,我们常常会豁然开朗:原来我的孩子是这么想的,其实这么想也挺好的,我原先误解他了。
如果父母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能够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那么,家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呢?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当孩子跟休沟通交流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首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如果处于孩子的情况会怎么样?会难过,会尴尬,还是会气愤?换位思考有助于你体会孩子的心情,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心平气和,换个角度看世界。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不理智的。一遇到问题就暴跳如雷,对孩子横加指.责,这样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心灵,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何不心平气和地换个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也许事情不是你想得那样呢!
真正理解孩子。
要想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首先要真正地理解孩子,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时时审视一下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与孩子是一致的。很多时候,只是由于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学会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你把孩子看成什么样,他就能长成什么样。你如果欣赏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让你越来越愿意欣赏。你如果轻视孩子,孩子就会让你越来越想要轻视。
欣赏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仍然有很多父母对这个教育方法不甚了解。尤其是唠叨的家长,更是很难做到欣赏自己的孩子。
我参加桐桐的家长会时,老师让我们这些家长在孩子的试卷背面,写上孩子的优点。
我低头开始写。
这时老师问我旁边的一位家长::您怎么不写啊,"那位家长挠挠头,说::不是我不写,我还真想不起来他有什么优点。"
我忍不住说::孩子怎么会没有优点呢\\\'是您没有去发现!"
老师也说::您的孩子虽然顽皮一点,但是优点还是有的。桐桐爸爸说的没错,我让大家写这个的目的,也就是想要让您去关注您的孩子,鼓励您的孩子,给予孩子信心。"
那位家长还是皱着眉头说::你说他吧,学习不好,体育不好,身体不好,回家了,也是跟我没完没了地顶嘴,我还真没看到他哪好。"
:好吧,我跟您说几个您孩子的优点。第一,他很大气,在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他懂礼谦让,很有人缘;第二,您的孩子虽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是一旦集中,反应特快,记忆能力很强;第三,他很善于帮助别的孩子。还要我再说下去吗?"
:哦哦,不用了,这些就够了。"那位家长说着,就开始低头写。
:我不是让您光写这些东西,而是要您自己去发现。"
孩子很需要欣赏的眼光,欣赏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如果你觉得孩子劣迹斑斑,那只说明你看待孩子的角度不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