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放心!孩子吃手是好事,孩子“早恋” 或许是好事

2022-07-29 12:21: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放心!孩子吃手是好事

  宝宝长到一定时候时,会有吃手指的现象,有些家长在看到之后会立即阻止这种行为,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吃手的行为不仅能让宝宝获得安全感

1、放心!孩子吃手是好事

  宝宝长到一定时候时,会有吃手指的现象,有些家长在看到之后会立即阻止这种行为,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吃手的行为不仅能让宝宝获得安全感,还是宝宝探索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呢?

  吃手说明智力开始发育

  从第三个月开始,宝宝神经系统开始发育,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才出现了宝宝吃手的情况。宝宝吃:手"就跟吸吮妈妈的乳头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才会乐此不疲的把手放进嘴里面。

  有研究显示,外界的刺激与感受能促进宝宝大脑皮肤的生长,刺激越多,大脑皮层生长得越厚、越大,而沟回越深,宝宝也就越聪明。吃手是宝宝智力发育的一个开始。

  不仅如此,2岁以下宝宝吃手也能给其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减轻宝宝紧张情绪,对抗孤独心理。如果家长阻止,可能会造成宝宝情绪变得暴躁焦虑,对宝宝以后的发展也会非常的不利。

  吃手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宝宝吃手的同时也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面;长时间吃手会让宝宝手指发红、破损甚至是感染;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宝宝牙齿口腔发育畸形。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行呢?

  1.做好清洁工作

  家长可以把宝宝小手清洗干净,避免病从口入。

  2.转移宝宝注意力

  家长可以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给孩子拿个玩具,让孩子摆弄玩耍;带着宝宝出去走走,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伸手去探索。这样自然不会在吃手了。

  3.准备安抚奶嘴或磨牙棒

  有些宝宝因为长时间吃手,导致手指破损、感染发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家长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或是磨牙棒。安抚奶嘴可以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安抚宝宝的情绪。安抚奶嘴可以放在卫生盒里面,这样携带方便也比较卫生。宝宝在长牙时会有很多的不适,这时候磨牙棒可以缓解其不适症状,并且促进牙齿萌出,激发宝宝嘴唇和舌头的灵活性。

  宝宝吃手可以有,但家长也可以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奶嘴、磨牙棒。但这两件东西不能长时间给宝宝使用,以免影响宝宝面部美观与牙齿正常发育。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孩子“早恋” 或许是好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早恋”情结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家长要积极引导,不能一味打骂责难。

3岁~6岁是孩子对于性观念空前好奇的阶段,而父母过于简单粗暴的回答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因此必须耐心回答、循循善诱,当孩子对于生殖器表示关注时,:往往不把它当回事就不是一回事。"

儿童专家晏秀祥说::很多家长谈早恋色变。其实早恋是好事啊!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同龄异性的赞扬和肯定。:青春期没收到男生‘小纸条’的女孩更容易自卑。"

3~6岁是性观念空前好奇的阶段

晏秀祥还提到,3岁~6岁是孩子对于性观念空前好奇的阶段,而父母过于简单粗暴的回答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因此必须耐心回答、循循善诱,当孩子对于生殖器表示关注时,:往往不把它当回事就不是一回事。"

他说::孩子摸耳朵、鼻子时你毫不在意,他摸生殖器时你却大惊小怪,这就会起反效果,孩子会觉得摸一下‘那个地方’会引起你的关注,于是反而经常为之。因此以平常心看之,孩子就不会特别去关注自己的生殖器。"

当孩子提到与其他小朋友:结婚"的字眼时,晏秀祥认为,也不要:以大人之心度小朋友之腹",这其实是小朋友表达与其他小朋友亲近的一种方式。

收到:小纸条"的女孩更自信

:孩子进入青春期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对异性好奇,二是开始反抗,三是对未来充满丰富的想象。"晏秀祥说,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了,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这些特征,家长可能还注意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很多家长谈早恋色变。"晏秀祥说::早恋其实是好事啊!随着生理发育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同龄异性无异于一面镜子,他们经常拿来‘照’,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龄异性的赞扬和肯定。"

晏秀祥说,根据他的研究,13岁~17岁的女孩,如果曾经收到过两三个男生写给她的:小纸条",她会在以后的成长中更自信,她会觉得自己很优秀;相反,这一阶段的女孩,如果从来没有收到过男生的:小纸条",即使她的成绩再好,她也会自卑,她会充满挫败感。

晏秀祥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早恋不要慌张,而是要带着赞赏的态度去引导。: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却对异性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并不正常,家长这时候倒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是否压制了孩子。"

晏秀祥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反抗家长,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建议::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用一种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叛逆,而不是硬碰硬。把它当作一件好事,它就会变成好事。"

3、孩子感冒有可能从坏事变好事吗

  小宝宝感冒不好,大家几乎都这么认为。但再大一些孩子的家长,恐怕有关的认识就开始两极分化了。我在门诊中就不止100次地听人说,感冒也不算坏事啊,动员一下,增强免疫力,得小病不得大病啊。

  这个说法有道理吗?这个所谓的:动员"理论,可以用在0~3岁的小宝宝身上吗?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先要去问一问说这个话的人,你说,免疫力是个什么东东呢?

  如果让医生来说,所谓免疫力,大约就是人体中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以及直接的异物清除机制联合形成的抗感染免疫的能力。这么说很复杂是不是?简单点儿说,就是杀死并排出病毒(细菌),下次还能直接识别出这些家伙的能力(免疫记忆)。

  如果真是从锻炼免疫记忆的角度看,感冒确实可以动员一下机体的免疫能力,这是有好处的。

  但事情有时候具有多面性,感冒这个小事为什么放在第一章说,而且要用整整一章两万来字才能说清楚?那是说明,感冒这东东,复杂啊……

  我们在本叠开头就说过,感冒是一种:变态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免疫引起的副作用。外来异物的处理机制,会同时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大量的组胺,而组胺会介导一系列的类炎症反应,如鼻塞、流鼻涕、头痛等都是。这种:变态反应"的治疗靠的是抗组胺药,也就是扑尔敏等抗过敏药。这一段的内容,通俗一点儿说:感冒是一个过敏反应。

  过敏一般是免疫给人体带来的害处。所以从这个视角看,感冒当然是不好的,而且很不好,给人体带来很大损失。

  所以,从:变态反应"或者过敏的角度看,感冒当然不是好事。总的来看,感冒引发的人体不适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动员免疫记忆(这个功用应该用疫苗而不是实际患病来实现)那些好处。感冒总体上还是:坏事"。

  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本身就是挺麻烦的病症了,何好之有?况且,在这个年龄段感染还容易向下呼吸道(支气管,肺)等转移,造成呼吸道重症感染,那就更不好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吃手是依随反应,父母不必太急于纠正

时间:2005年4月20日 14:18-15:00

提问:guest

回答:王文革(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

guest:女儿两周岁,从出生就开始吃手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我已经让她知道吃手不好,例如她自己会告诉我,吃手脏,可她还是管不了自己。她在入睡时吃手最凶,我给她戴手套,有时她会情愿,有时会很抗拒,我是否该坚持?如果不戴,睡着后她会一翻身又将大拇指放嘴里去了,不知道怎么才能治根。〖14:18:38〗

王文革:如果是偶尔吃手或频次很低的话,应该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吃,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依随反应,多由紧张造成。只要大人采取忽视的态度,尽量给她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在一起活动时,让她动手参与,就慢慢就会减少吃手的次数。〖14:29:26〗

guest:我试过不关注,白天时可以做游戏转移注意力,可晚上呢,而且现在她吃大拇指,还会用中指去抓脸,脸都被抓破了,请问:怎么办?〖14:30:58〗

王文革:形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很多,一般理解为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我们在生活当中很难发现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强制的措施,就象你给她戴手套。如果不情愿的话,大人就应该在她睡醒的时候或她把手放到嘴里时,及时给予拍抚或把手拿出来,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只要次数减少她慢慢会脱离。孩子抓脸有可能是过敏反应或皮肤比较痒,应该及时找医生做诊断。只要孩子没有把手指吃破,我们都可以给予认可。〖14:35:15〗

guest:谢谢王老师,吃手真的不用管吗?我还是很担心,秋天想送她去幼儿园,如果一直不好,会不会对她有什么不良影响啊?〖14:46:07〗

王文革:你问一下其他父母就可以知道很多孩子都有吃手的习惯,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所以我们说是正常的,也是可以认可的,只不过是你的孩子略为特殊一点。如果上幼儿园老师可能提示得更加及时,孩子也会在意老师的反应,有可能孩子就会马上改过来。很多我们大人认为的毛病,家里改变不了,但通过学校很快就会改变过来。〖15:00:27〗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孩子识字早并不是好事

家长须知:孩子识字过早易患心理疾病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识字,然而过早识字并不是一件好事!

某市的赵女士经常为她不到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2岁后其儿子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好几百个字,赵女士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女士却感觉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认字"了,而且一教他认字,他就不停地挤眼,双手乱动,坐立不安。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戌年说,这是由于家长教育引导不当,过早强迫孩子识字,导致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了心理行为问题。

天津市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的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孤独、畏缩、害羞;38%的儿童具有攻击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在家不听话、任性、打架或威胁他人;29%的儿童存在忧郁行为,在幼儿园或在家过度恐惧、焦虑、不活跃、有自卑感。5至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7.3%,其中24%的儿童为多动、精神涣散、学习效果差。

刘戌年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识字越早越聪明,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期望值过高。许多孩子被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种学习班学绘画、学钢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刘戌年指出,要避免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与家长的主观愿望相反。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