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能不能教——黄全愈看素质教育之一
1、“创造性”能不能教——黄全愈看素质教育之一
(黄全愈简介:老三届,77级,文学硕士,美国villanova大学理学硕士,美国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他通过对自己孩子及美国教
1、“创造性”能不能教——黄全愈看素质教育之一
(黄全愈简介:老三届,77级,文学硕士,美国villanova大学理学硕士,美国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他通过对自己孩子及美国教育制度的长期观察与思考,针对我国教育改革中的许多问题,写成《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一书,近期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是作者主要观点的浓缩。)
中华民族的迷惑——为什么中学的时候行,成年了就不行?
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这个问题都很令人迷惑!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高校(包括台湾高校)的专家教授能获诺贝尔奖?这是不是中华民族一大困惑?
当然,我们不能以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发达的惟一标准。其实,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诺贝尔奖的国家,其教育一定会具有一定水准;但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国家,不一定其教育就不行。
然而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科技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
第二,教育落后的国家,科技一定落后!
美国有人说他们自己是“科技发达,教育落后”,那是他们在鞭策自己。
国内有人说我们自己是“科技落后,教育发达”,那是有人缺乏自知之明。
应该怎样评定我们国家的教育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判断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只能是在终点,而不是在起点!也就是说,在肯定中国的中学生每年都能击败众多对手而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奖杯或金牌下的阴影。
中国的初等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世界之最吗?
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奖,但却没有一个中国高校的成人获诺贝尔奖;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的成人高校赢得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
于是乎,许多人就很自然地想到这两者的结合:中国的“最”+ 美国的“最”=世界之最。
我们来分析“中国孩子在国内接受初等教育,再到美国来接受高等教育”是不是最好的模式?
就教育来说,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两者的简单相加,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
当然,大多数来美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有些“料子”的,故也学有所成。能不能出个把诺贝尔奖得主,我不敢肯定。但要在我们这代留学生中出“一批”——十来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发育不良的种子,再移植到别的环境,就算能成材,也难成顶级的栋梁之材。
我国著名科学学专家赵红州教授,总结出我国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4点原因: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
我同意上述4个原因,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赵的文章并未提及。
中国孩子问“像不像?”
美国孩子问“好不好?”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
起初我们也不甚明其意地用“像”或“不像”来回答他。其实,到底儿子想问的“像”指什么?而我们回答的“像”或“不像”又指什么?没人去深究。
后来,我们有机会接触美国孩子多了,我发现: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
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可能也会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线性思维,很多人就又会从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回到“样板”般的竹子国画中去。
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
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指“复印”得如何。
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是指“创造”得如何。
一个尴尬的问题——创造性能不能教?
“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师心里,是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的。因此,他们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
人的先天的潜能有一定极限,后天的开发也不是无限的。当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就错了。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不可否认,开发智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开发智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其他的目的。比如,开发智力可以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个手段来达到“应试”的目的。这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如果进而用开发智力来替代培养创造力,就更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个性有缺陷或者懒惰的人。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势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
因此,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我说创造性不能教,首先是因为“知识或技能”与创造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其次,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素质教育是指什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素质教育在国外
“减负”后,素质教育如何贯彻落实,让孩子们真正做到身心愉快地健康成长?这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探索的一个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中小学的一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新加坡:课外活动纳入教育内容
在新加坡德明中学学习的冯婷告诉笔者,新加坡的中小学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一般上午上主课,下午全部是各类课外兴趣活动,有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类的;有排球、棒球等体育类的甚至开有打扮课,共有几十种之多。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一个兴趣小组,并且要记学分;下午课外活动期间不得留在教室做作业,否则要扣分。
冯婷参加的华文组里有相声、京剧等兴趣项目,老师是学有专长的校外志愿者。冯婷妈妈骄傲地拿出两盒录像带,放给笔者看,原来这是女儿学校每年一次的学生汇报演出专场,冯婷演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折子戏,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颇有专业水准;她演的相声《中华文化面面观》也是口齿伶俐、诙谐幽默,逗得人哈哈大笑。整台节目,从编剧、舞美、灯光到表演、伴奏等,全部由学生担任,每个孩子都认真、投入、兴致勃勃。无疑,这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新加坡的中小学还规定,学生课余时间还必须参加一定的社区服务,每参加一次记一次学分,凑满一定的分数才能过关。所以,新加坡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吃苦耐劳品质、社会公德等都很强。这一点,冯婷母亲体会最深。女儿出国在新加坡学习两年,简直变了一个人,以前只会撒娇,现在知道体贴父母了;与人打交道亦显得落落大方,很有修养;以前出门办事总是依赖父母,现在换外汇、买机票等事都是自己干。
美国: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人说,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那里的中小学十分注意利用孩子爱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做到寓教于乐,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美国式的教育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比如上历史课,讲到罗马史,老师便让孩子们去图书馆查资料,出一期关于古罗马的报纸;自然课上讲到植物的种类,老师只讲一个大概,然后要求孩子们到植物园去找来各种植物的叶子,对照图书了解其名称及有关特性。学校周围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的东西,学生都可以动手,如参观到纺织机,就可以动手织布;到航空博物馆上课,可以开动航模。美国的中小学还十分注意引导孩子关心社会现实。他们常常会出一些非常成人化的课题,让学生去做,如“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果你当总统怎么做”?孩子们会认真地去查阅资料,开展调查,有些想法往往令成年人颇为吃惊。
美国的孩子大多很自信,这是因为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发挥特长,挖掘潜力的机会。美国中小学主课很少,选修课却特别多,而且十分正规、系统化。这些课对孩子要求不高,只要能培养兴趣就行。孩子如果特别喜欢哪门课,可以从入门开始,逐步提高,在学校里就能得到专业化的培训,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能手,这些各有专长的孩子,在被尊重和肯定的环境中成长,走向社会,在各个行业里争取着新的成功。
欧洲:全社会参与儿童教育
江苏教育学院的王铁君教授告诉笔者,欧洲一些国家,都是全社会参与中小学学生的教育,有完善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家长教育委员会”或“社区教育委员会”来辅助学校教育。
在俄罗斯,每幢楼都按规定设有一间儿童活动室,社区教育委员会为孩子们准备了充足的设施,并备有专门的服务员组织。他们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服务员中,有的是义务劳动的退休人员,有的拿一定的补贴,费用主要来自各种教育捐资。英国的各类博物馆、科学馆,都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比如上人体生理课,孩子们可以在科学馆边看人体模型,边听老师讲解各类器官,整个学习过程很轻松,学到的知识也很扎实。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毕竟是孩子吗——黄全愈看素质教育之三
“孩子毕竟是孩子”,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孩子作为一个自然人,毕竟是孩子;但孩子又毕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正是在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没有把孩子看成是孩子;而在不该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又把孩子当成孩子。
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成人们可以“无私”地替孩子“思考”,替孩子“选择”,替孩子“说话”,理所应当地把孩子拒于成人社会之外。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糟糕的是,人们以为孩子是个空桶,给什么,装什么。孩子是张白纸,画什么,显什么。我们往往忘了,孩子还是一个有个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追求的欲望和能力,就如你我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不仅仅是孩子,他们还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和社会人。
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美国人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只有当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才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会人”出现在社会交往中。
然而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从来都无视孩子的权利,无视孩子的自我,无视孩子的人格。尽管我们有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忽视了社会人的落地生根的“人格”。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误区,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这两重性使我们在如何看待孩子的问题上产生了误解。
然而我们的文化,偏偏是在我们需要把孩子看成有独立人格、有自主尊严的时候,我们把孩子处理成了知识的接收器,被训练的宠物,甚至是可以肆意践踏其人格和尊严的没有思想的动物;而在需要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又把孩子推上了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
应试教育忽视了孩子的自然生长的过程,把孩子当成一个十足的成人来对待。孩子必须比照成人社会的竞争规则,参加几乎比成人社会更残酷的竞争。孩子被迫跻身于一场人生的竞赛:比成绩、比分数、比做题、比书包重、比考试技巧、比智力开发、比学多悟少。每天都在分数和各种所谓“课余爱好”之中挣扎。进入人生竞赛场的时间表越来越提前。从上小学开始,有的甚至从三四岁起,就开始用他们稚嫩的脊梁挑起了父母甚至祖父母无限沉重的希望。中国社会的基本认识标准是:越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将获得越大的成效。孩子们不得不用他们弱小的身躯及幼稚的心灵来承受那些甚至成人们都视为畏途的东西。
人们总喜欢说“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然而眼前这个世界却不属于孩子。这个违反逻辑的现实在中国很少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注意过。孩子的周围,总是设置着一道道有形的或无形的深院高墙。
正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种美丽的口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断了孩子的自由梦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后让一让,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
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视万物众生的灵感?!
该把孩子当孩子时,我们却把他们当成了大人;该把他们看成大人时,我们又把他们当成了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孩子能不能搞研究——黄全愈看素质教育之二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中国人通常的观念是:初级阶段是学,是吸收的阶段;到高级阶段做研究时,才能说“我认为”。
我认为:这两个脱离的“阶段性任务”,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但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美国的作法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发动机加润滑油,给油箱添燃料,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在生理上需要适当营养,在心理上需要健康的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我在前面说过了: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让我们看看美国教育怎样对待孩子的“研究”。
美国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在中国,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
而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美国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所以,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们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的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研究课题”从历史人物、时事政治、人文地理到科学试验无所不包。最有特色的是课堂演讲或演示。孩子们把课堂演讲或演示当成是自我表现的绝好机会,包括炫耀最能显示个人才能的各种手工制作的道具(研究成果之一)。
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脱离的两阶段战略。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说,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