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胎儿在产程中的运动规律,宝宝运动发育的规律分析

2022-08-14 14:00: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胎儿在产程中的运动规律

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对每位孕妇来说,有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因此,就造成了怀孕与分娩过程的不同,不过大部分孕妇都依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即顺产。下

1、胎儿在产程中的运动规律

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对每位孕妇来说,有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因此,就造成了怀孕与分娩过程的不同,不过大部分孕妇都依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即顺产。下面以枕前位为例,说明胎儿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1)在妊娠38周既临盆末期,胎头进入骨盆腔,此时胎儿后脑勺(枕部)与背部,朝向母体左前方或右前方。

2)临产后随着胎头的下降,胎头慢慢内回旋,使枕部转向前面,颜面朝后。

3)继续下降,当胎头通过耻骨弧下缘,胎儿就会抬头(仰伸)生出胎头,胎头生出来后,胎头不但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还继续向侧方转动,使胎儿脸朝左或朝右,这时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生出前肩膀,然后生出后肩膀,随之胎儿身体与四肢就紧跟着生出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运动发育的规律分析

运动的发育依赖于大脑及感知的发育,由于婴儿期中央前同的发育主要在肩、颈部代表区,第二年主要在手代表区,故婴儿抬头、坐等发育先于手的精细动作。视感知发育可促进运动的发育,给婴儿以适宜的刺激是有利的。随着大脑皮层功能逐渐发育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小儿运动发育渐趋完善。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大至精细。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细运动。

一、大运动

大运动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立、走、跑等方面。小儿大运动发育程序如下:

新生儿俯卧位能将脸从一边转向另一边,以免窒息。1个月时由于颈后肌发育,头能抬离桌面片刻。2个月时能俯卧抬头45度,从仰位拉至坐位,头后仰。3个月时俯卧位试抬胸,垂直位能抬头,但控制尚不稳定,出现头晃动。4个月时仰卧头向中央,四肢对称;俯卧抬头商,并以肘支撑上半身。5个月时腰肌继颈肌发育,能直腰靠背坐。6个月时已能用下肢支持身体,喜欢扶腋下跳跃。7个月时由仰卧位翻到俯位,再由俯卧位翻身到仰卧位。8个月时能长时间坐稳,开始学爬。9个月时能扶着栏杆站立。10个月时会自己从坐位扶栏站起。11个月时会扶栏行走或牵着一手走。12个月时会独立片刻,1/4小儿能独立行走012.15个月时一般小儿都会独走。15个月时会蹲下捡物018个月时行走快而很少跌跤,会自己扶栏一次一级地上楼梯,会倒退行走数步。2岁时能跑。3岁时能双足交替登楼。4—5岁能奔跑。

二、细运动

细运动是指手及手指的功能,如取物、搭积木、绘图、扣钮子等。

出生2个月时能紧握触手物。2个月时能短暂留握如摇荡鼓一类的眼前物体。3个月时能两手放松,常拉自己的衣服及大人的头发。4个月时能两手在胸前玩弄,见到新鲜物体两臂会活动起来。5个月时能手伸向物体,碰到时会随手抓起。6个月时能双手各拿块边长2.5厘米左右的方木c7个月时可在两手间传递玩具。能用4个手指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糖丸。8个月时可出现捏弄、敲打及抛掷玩具的动作。9个月时能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件。此时拇、食指能配合用钳形动作摘拿小丸,但近尺侧腕部仍贴住桌面。

12个月时拇、食指能用钳形动作取小丸时,已不需尺侧腕部的支持。15个月时可试搭方木2块,能将小丸放人小瓶中。18个月时能搭方木3~4块,会将小丸从瓶中倒出以取得小丸,开始会用笔在纸上乱画。2岁时能搭方木5—6块,会模仿画竖线、横线,会逐页翻书。2.5岁时能搭方木8块,会穿上短裤和便鞋。3岁时会模仿用3块方木“搭桥”,串木珠,解钮扣;会画“圆圈”、“十”字。4岁时会画方形。5岁时会画三角,能折纸。7~8岁时会画菱形,能做手工、泥塑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怀孕时规律运动可让孩子更聪明

导读:怀孕时应不应该多运动呢?许多人直观地认为怀孕时做运动可能会动了「胎气」,甚至引发流产。然而,有新的科学证据显示怀孕时的规律运动可能使生下来的孩子更聪明!

怀孕时规律运动可让孩子更聪明

实验研究发现让怀孕的雌鼠在鼠笼跑滚轮运动,生下的子代在成年之后的认知记忆能力比妈妈怀孕时不做运动的子代来得好。

两只运动的老鼠妈妈共生下的十一只雄鼠,和三只不运动的老鼠妈妈共生下的十只雄鼠,在相同条件下长大,在出生六十天后进行三次学习能力测试,让牠们分别学习接触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磁性物体,录像后,由不知道牠们所属组别的评分者来计算老鼠们接触各个学习目标物的时间。

结果三次测试均发现运动组的子代比较容易区分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物品,牠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嗅闻新接触到的物品;相对地,不运动组的子代在已学习过的物品和新接触的物品都花费相等的时间。

研究学者推论运动组子代的认知记忆能力较佳,所以花更多比例的时间在「学习」新的事物。 学习测试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将两组的老鼠解剖,用显微镜观察老鼠大脑组织的免疫染色切片,发现运动组的子代在鼻周皮质区细胞中一种和学习相关的基因 c-fos 蛋白质表现明显多于不运动组,印证了两组老鼠学习行为差异相关的神经生理机转。

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可以从胎儿在子宫内就开始,过去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怀孕时的运动可以增加子代大脑特定区域(如海马回、前额叶)中某些神经活性物质的功能,进而改善子代的空间学习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和焦虑行为。

虽然这些动物实验的结论未必能完全套用在人类的神经发育过程,但至少对怀孕妇女维持规律运动提供了正面的左证,只要多留意身体的状况、不做勉强的动作,适度的运动仍然是值得鼓励的。

4、宝宝运动发育,有规律

每个宝宝的身体运动都遵循从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出现,也就是俗话中说的“三翻、六坐、八爬”。最早是头部的动作,先会抬头,再会转头,以后开始翻身。

宝宝的动作发展是需要爸爸妈妈创造条件,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正常发展的。有些爸爸妈妈过于保护、溺爱孩子,总是把孩子抱在手中,限制孩子的活动。这种遏制,将会对宝宝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一般来说:

·1个月以内的婴儿,在俯卧时能稍微把头抬起来转动。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头部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

·2个月的婴儿,在俯卧时能抬头45度角,若把他垂直抱起来,头部稍能挺直,并能随视线转动90度角。

·3个月的婴儿,头部能挺直,头能随视线转动180度角,在俯卧时能用上肢把上身支撑起来,且能抬头,在仰卧时也能把头抬起来。

·4个月的宝宝,大运动方面,腹卧能抬头至90度;竖抱时头稳定;扶着腋下可以站片刻;仰卧时自己能将身体翻向一侧;在帮助下可以仰卧翻身。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

小儿运动的发育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和大脑、脊髓和肌肉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有4条,第一条是头尾规律,也就是说运动发育是由头部逐渐向下发展的,头部的发育领先于躯干、四肢。如先能抬头,两手取物,然后会坐、直立、走路。第二条是由近到远,即离躯干近的肌肉动作先发育、然后掌握肢体远端的肌肉活动,如先能抬肩,然后手指取物。第三条是从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如小婴儿看到胸前的玩具,表现为手舞足蹈,但不能把玩具拿到手。随着神经髓鞘的不断完善,协调能力的加强,慢慢地孩子可以准确地拿到东西。第四条是正性规律,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发育,例如,孩子先学会手抓东西,以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先会从坐位站起,然后会从立位坐下来,先学会向前走,以后才会倒着走。

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告诉了我们小儿运动发育的趋势,能使我们在训练小儿的运动中做到有的放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