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谈冻伤,什么是冻伤?
1、数九寒天谈冻伤
冻伤是冬天常见的皮肤损伤,是由于低温、潮湿引起皮肤血管痉挛所致的损伤。在初冬和早春季节,多发生于手背、手指、脚趾、足跟、耳部等血液循球较差
1、数九寒天谈冻伤
冻伤是冬天常见的皮肤损伤,是由于低温、潮湿引起皮肤血管痉挛所致的损伤。在初冬和早春季节,多发生于手背、手指、脚趾、足跟、耳部等血液循球较差的部位。在低温下,经常接触冷水或长时间生活在湿冷的环境中,曾有过冻伤史者更容易发生。
冻伤初起时,损害常为圆形,界线不明显,局部皮肤苍白,然后转成紫色。冻伤的皮肤有冷的感觉,局部肿胀,有麻木、灼痒、触痛感,局部温暖时更厉害。有时冻伤部位还会有水疱,如果破溃造成感染,还会出现炎症。全身性的严重冻伤可以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儿童冻伤的原因
小孩子由于皮肤的抵抗力低,适应能力差,又喜欢玩冰雪,所以很容易被冻伤。发生冻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气候因素 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温度和流速的升高以及气温骤降告示。潮湿和风速都可以加速身体的散热,从而导致冻伤。
2、局部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或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冻伤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局部冻伤可按病情的不同分为三度
ⅰ度 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或灼痛。症状多在数日后消失,不遗留瘢痕。
ⅱ度 损伤达真皮层,除红肿充血外,可有水疱,疼痛较剧烈,但感觉迟钝,1-2日后水疱可吸收,形成痂皮,2-3周后愈合,不留瘢痛。
ⅲ度 损伤达全皮层,严重者也可达深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整个肢体坏死。皮肤开始变白,以后逐渐变褐、变黑,组织球死。坏死组织脱落后,可留有溃疡长期不愈。
冻伤后的救治措施
当儿童发生冻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尽快帮助患儿脱离寒冷的环境。进入室内后,应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暖。
2、对于全身冻伤的患儿,如果有呼吸心跳异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3、迅速复温中急救的关键。斯文是采用40-42度的恒温热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至接受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注意:浸泡时间不能太久,更不能用热水。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 按摩,以免造成皮肤溃烂。
4、可给患儿服用热饮料或吃有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热牛奶等。
5、对于较轻的局部冻伤,可外用冻伤膏等药物涂于患处。
6、由于皮肤破溃后的处理不尽相同,所以,一旦宝宝的冻伤比较严重,建议您最好及时就诊。
儿童冻伤急救时的注意事项
当儿童冻伤时,家长进行急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一时无法找到温热水,可以把孩子的冻伤部位放在你的腋下复温;如果孩子全身冻伤,就把他抱在你的怀里复温。
2、孩子冻伤后,千万注意不要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再加热水。所有冻伤部位都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
3、不要直接用雪团按摩冻伤部位,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处溃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经复温的患儿,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球和坏死。
冻伤的预防
防治冻伤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要点是局部保温的防温冷,保持清洁干燥。平时,应让孩子多接触室外空气,使皮肤受到锻炼。冻伤的先兆往往是很早就开始出现,如果注意观察,就不会发展到严重地步。从深秋开始,孩子的手脚、脚趾、耳廓等暴露在外界的部位,会受到冷风吹,变红,甚至有些肿胀,如果听任不管,入冬就会变成冻伤。
当发现孩子有冻伤的细微迹象时,应及时进行按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在气温低于10度以下时,应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棉手套、围巾等。孩子的手套和袜子都不要过紧,且应保持干净、干燥,不要给孩子穿太硬太挤的鞋,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在冷风站立不动,要让他活动手脚。如果孩子的手脚等部位浸湿,应尽可能不让冷风正面吹袭,要尽快换上干衣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什么是冻伤?
引起冻伤的主要原因是寒冷,由于寒冷侵袭身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一般多发生在手足、指(趾)、鼻和耳部等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全身性冻伤后可出现寒战、四肢发凉、皮肤发紫、体温逐步下降、感觉麻木、神志模糊、反应迟钝,甚至进入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及休克,以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局部冻伤可按病情的不同分为三度:
ⅰ度: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或灼痛。症状多在数日后消失,不遗留瘢痕。
ⅱ度:损伤达真皮层,除红肿充血以外,可有水疱、疼痛较剧烈,但感觉迟钝,1-2日后水疤可吸收,形成痂皮,2-3周后愈合,不留瘢痕。
ⅲ度:损伤达全皮层,严重者也可达深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整个肢体坏死。皮肤开始变白,以后逐渐变褐、变黑,组织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后,可留有溃疡长期不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们,由于缺乏很好的御寒保暖条件,寒冷的冬天让人民产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的情绪,甚至会觉得寒冬变长。而当时的汉族人民为了挨过漫长的寒冬,发明了“数九”的方式,打发时间同时也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过去对春天的到来充满盼望。
数九的计算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4、为什么会冻伤
每到冬季就会有很多人冻伤,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是最容易被冻伤的人群了。而造成人们冻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寒冷是人被冻伤的最主要原因,寒冷会极大的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的炎症损害,比较容易发生在人体末梢和暴露部位,比如足部、耳部等。
2、如果人的皮肤耐寒性差,在被寒冷所刺激的时候,皮肤就很容易出现冻伤。皮肤在遇到寒冷时,血管会出现收缩或痉挛,会阻碍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形成冻伤。
3、很多人在冬天因为嫌太厚的衣服不美观,而穿的过于单薄,这就会让人处于寒冷之中,使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这时候人体末梢以及暴露的部位被寒冷所侵袭的话,就很容易使局部皮肤缺血缺氧,出现代谢失常以及被冻伤的情况。
大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对肢体末梢和容易暴露的部位更要保护好,不要因为爱美就穿的过于单薄。
5、BB如此着装 数九寒天也不冷
随着寒冬的到来,全国各地普遍降温,如何帮助宝贝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季,就成为妈妈们的必修课。而保暖第一课就是要学会给宝宝穿衣服。事实上,只要掌握正确的穿衣技巧,孩子就能又暖和又舒服,冬天也能远离感冒烦恼。
1.孩子冬季穿衣“捂不得”
很多新手妈咪冬天给孩子穿衣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捂”,加绒的打底内衣+毛衣+加厚的外套,一层又一层,捂得密不透气。这样子的穿衣方式孩子很容易捂得高热出汗,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出汗,在没有擦干汗水及时更换的情况之下,孩子就很容易因此而感冒生病。冬季给孩子穿衣,切记不能“捂”一定要保持透气,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能散热而导致的“捂汗”。
2.冬季穿衣内衣是关键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冬天穿衣关键是外面的外套,外套穿暖和了,孩子就暖和了。这样子的穿衣观念是错误的,正确的穿衣应该是先里后外,也就是说里层最重要,一定要先穿好里层。孩子的内衣应该是保暖性较好,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吸汗,以纯棉制品最佳,适合、保暖、透气,具备吸汗效果。冬季,家长最少要给孩子准备三套以上的纯棉打底内衣裤,以便安全过冬。
3.孩子穿衣“三分寒”
老人们带孩子经常说:“七分饱,三分寒。”这是她们经常一代又一代总结出来的经验,冬天孩子穿得太过厚实并不合适,孩子活泼多动,加上他们正处在飞速成长期,体内循环要快过成人,穿得过多过厚孩子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出汗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更换衣物,孩子就会因此着凉。因此,冬季给孩子穿衣时,家长们要把握好“三分寒”的经验,不要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密不透风。
4.棉袄比羽绒更保暖
现在父母追求时尚,觉得孩子穿羽绒棉更漂亮,有气质,有经验的宝妈就提醒新手妈咪们,羽绒服有一定的防风效果,但是保暖却远不如棉花的性能。因此,给孩子准备一两件小棉袄过冬必不可少。
5.冬季穿衣也分场合
冬季家长们在给孩子穿衣时一定要分场合。外出时雨雪交加就一定要穿好棉袄和羽绒服之类的外套,在家玩耍时可以适当换一件不太厚的外套,孩子在玩耍时家长要伸手试试孩子的后面,如果发热就要及时脱衣,出汗了的话,玩完之后要马上换干燥的衣物,只有当家长做到了细心、耐心、爱心并用,才能帮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