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幼儿早期涂鸦的原因及意义(谈谈幼儿涂鸦产生原因)
谈谈幼儿涂鸦产生原因
2-3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阶段,喜欢拿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工具,如蜡笔、铅笔、水彩、甚至树枝等,在平面上留下痕迹,但他们看见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
作为家长不能因为画出的东西不成型,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就阻止幼儿绘画、说一些伤害幼儿自尊的言语。应该让孩子充分的涂鸦,涂鸦线条是幼儿在这一时期的绘画语言。幼儿涂鸦期的线条可分为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
儿童涂鸦行为的意义
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包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美术欣赏能力。
1、绘画能力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
涂鸦期经历了由无分化的涂鸦到有控制的涂鸦和命名涂鸦三个阶段,在造型上幼儿还画不出象样的东西,不会主动地调换颜色,把所有的物体随意地安放在纸上。
象征期特征是: 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 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涂色 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
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图式期的特征是:造型上能用较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 并用细节加以刻画,结构合理;色彩上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 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用色彩表达事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涂色 时做到均匀;构图上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基本上能反映主题。
2、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分为玩耍阶段、直觉表现阶段、灵活表现阶段。
玩耍阶段初期,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只是以纯粹的玩耍为中心,此阶段后期的儿童从拍打泥土撕纸的阶段进入了用手掌 把粘土压平、伸展、用指甲挖;用手指把纸撕成碎片,或用剪刀随意的剪成纸条或纸片,并给偶然形成的造型命名。
直接表现阶段的孩子表现欲非常强,喜欢使用剪刀等工具来制作。 然而作品谈不上有什么技能,工具使用的稚拙感很明显,他们已有一定的制作意图,能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去开展各种尝试,能用纸张折出简单的物体,也能够运用手、剪刀等工具撕、剪出简单的图形,进而全神贯注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灵活表现阶段随着幼儿手腕动作的逐渐,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 此阶段幼儿已不能满足于仅用一两种技能制作简单的物体形象,希望能 够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他们喜欢的较复杂的物体形象,并用几个物体想象构成具有一定情节的场面。
3、美术欣赏能力分为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0-2 岁是直接感知阶段,婴儿生理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一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但是他们的感知觉的发展为其审美偏爱和审美感知奠定了基础。 审美感知阶段表现出以下特点:强烈的注重颜色、对绘画题材产生 自由联想的反应、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
幼儿涂鸦的实质是什么
第一、从最简单的造型学起。画画的本质就是形状和色彩,无论多么复杂的画面,都可以概括为这两个东西。所以,掌握造型是我们学插画必须的。从简单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过渡到复杂的造型,我们要有强大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描绘能力。
第二、掌握色彩的处理方法。刚才说了,色彩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从单色开始,慢慢掌握复杂色彩的搭配运用,从鲜明色彩的运用慢慢过渡到原色系的运用,掌握对比色、互补色的使用方法,让自己成为色彩大师。
第三、从临摹走向原创。临摹是每个人学插画都要经历的阶段,一开始时只会临摹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日本很多漫画家出道的时候也是临摹大师的风格。但是不能一直只会临摹,要在插画的学习工作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开拓眼界,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如何看待幼儿涂鸦问题
对于小孩涂鸦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往这方面做一个兴趣培养,如果长期观察到孩子喜欢涂鸦,说明他也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只是太小了不会说话,可以正面引导,鼓励孩子画出来,给孩子准备专门涂鸦的小黑板或者图画本,等他在上面写写画画,时间长了,慢慢长大了,孩子说不定对绘画方面会有爱好,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去学绘画,如果孩子真有这方面天赋,也不会被埋没了,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对宝宝的涂鸦行为表现得不满,阻止宝宝涂鸦行为,说不定还会埋没孩子画画的天赋,打断了孩子对外界的探索。
幼儿为什么喜欢涂鸦
这个活动能刺激同学们的内心,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意识,看着同学们的创作,每一幅都是你们灵魂的创作,都是你们真情实感地表达,流露了太多你们的想法与热情。
老师能从你们的创作中体现到你们的心情。你们都非常棒,能完成一副这么好的作品。
分析幼儿早期涂鸦的原因及意义
以趣味教学法为主,学习水粉涂鸦、综合材料的拼贴和拓印,建立孩子对形状、颜色等的初步认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创造力,锻炼孩子手部的协调能力,通过绘画潜意识地宣泄情绪,建立健康快乐的性格,并在绘画的游戏中,学习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相处,形成早期的婴幼儿社交意识。
为什么说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怎样做,既能保护孩子涂鸦的积极性,又能避免他破坏环境呢?我先是针对幼儿园老师教学时习惯用粉笔的情形,为他买了粉笔和小黑板、板擦。我当老师,他当学生,用粉笔在小黑板上教他作画,并且鼓励他亲自动手实践,一度让他对这种方式产生了兴趣,改变了他往墙壁上乱涂的习惯。后来,我们又以“这种方式不便于保留作品”为由,引导他用水彩笔到图画本上去画,不管他画的人或物的比例是否协调、内容是否残缺、色彩的搭配是否恰当,我们一概给予鼓励,并且用透明的塑料袋替他将作品保存起来。
谈一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中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图图画画,不管是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喜欢,这个时候他们的兴趣会慢慢的变化,在小班的时候他们喜欢画单一的线条和一些简单的东西,但是到了中班他们就喜欢把东西画丰富画具体,而且在这个时候特别喜欢去涂颜色,因此他们对涂鸦的兴趣一直在变化。
幼儿有意涂鸦的两个特点
3到6岁是孩子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孩子词汇量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还是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所以,父母在给孩子更多照顾的同时,也要给孩子接触更多外界刺激的机会,丰富的刺激对提高能力很有帮助。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总体特征
强烈的好奇心:学龄前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喜欢看、喜欢听、喜欢问、喜欢动手,父母要能理解这些特点,比如说对于孩子总问重复的问题,父母要有耐心,并且允许孩子用动作去感知事物。
情绪外露:孩子的行为易受情绪支配,要不要做某件事跟开不开心有很大关系,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容易冲动,父母要允许孩子情绪的多变和不稳定。
喜爱模仿: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形式,父母要看孩子模仿的是什么,对孩子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负面的,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环境要正面。
同伴关系发展: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跟父母一起玩,社交圈开始扩展,开始注重同伴交往,有想和谁一起玩的社交需求了。
思维缺乏可逆性:思维特点以行为和具体形象为主,依赖感知觉和具体的事物来认识世界,思维缺乏可逆性,不会“反过来想一想”。
3到4岁孩子的认知发展
我们以年为阶段,来详细了解孩子认知、思维所呈现的不同特点。3到4岁对应幼儿园的小班,孩子的对事物的认知依赖感知觉。知觉和感觉是不同的概念,举个例子,感觉是对事物单一属性的认知,比如说感觉苹果是硬的、感觉苹果是酸的;知觉比感觉更复杂,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知就是知觉,比如说苹果整体的属性,包括颜色味道形状等。
1、形状知觉
对孩子来说,辨别图形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3到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象形词来命名几何图形;再大一点,到中班孩子已经能正确认识几何图形,并且开始结合实物,比如说杯子是什么形状的;大班的孩子可以对陌生的图形进行实物命名。
2、大小知觉
婴儿在6个月以前就能辨别事物的大小了,到了3岁以后,孩子判断大小的精度提高了,比如说套圈玩具,孩子可以进行大小的排序,也能够用语言区分大小。中班的孩子还需要把事物拿在手里,依赖触觉进行比较,大班的孩子就能直接用视觉判断出物体的大小。
3、时间知觉
时间具有非直观性,没有看得见的形式,人体也没有感应的器官。孩子的时间知觉主要跟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早上起床要刷牙,中午要睡午觉,晚上要洗澡,靠生活中的秩序来进行时间定向。
6岁以前的孩子时间知觉是不准确的,你喊他5分钟后睡觉,可能他玩积木已经过去了半小时,大人觉得做手工作业需要30分钟,孩子可能就需要1个小时,因为他对时间的知觉不准确。孩子7岁后才开始发展时间知觉,整个小学阶段是时间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
知觉涉及到的还有很多,比如方位知觉……在孩子的认知活动中,靠的并非是语言,感知觉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
3到4岁孩子的记忆特点
①无意性:3到4岁的孩子,还没有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所以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他们的记忆,更多的会服从对象的外部特征,生动鲜明的形象更容易被孩子自然而然的记住,所以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记忆的关键。
3到4岁的孩子,基本只有无意记忆,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记忆才赶上无意记忆并逐渐超过无意记忆。过早的机械记忆对孩子来说是不利的,现在很多父母主张让孩子提前学习,提前学习的优势,到三四年级后就会逐渐落后平庸。
②暂时性:3到4岁的孩子再认和再现能力弱,记忆内容在头脑里保留时间很短,要经过提醒才能想起来。这并不是说记忆不重要,内容可能忘记了,但是身体对感受和情绪也是有记忆的。
③情绪性:孩子的情绪成长得比较缓慢,20岁左右大脑控制情绪的上层大脑才能发育完善。3到4岁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影响出现差异,比如说心情好的时候记忆效果也好,心情沮丧时什么都记不住。
3到4岁孩子的思维特点
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0到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到7岁的前运算阶段,7到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11到18岁的形式运算阶段。
3到4岁孩子的思维特点具有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围绕自己的需求而存在,不能从别人的观点来观察事物。3岁多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并不是因为自私或者别的原因,这是这个年龄段必然会出现的思维方式。
随着表象和语言能力的发展,3岁的孩子学会了用一件事去象征另一件事,慢慢对象征游戏越来越感兴趣,孩子开始喜欢过家家、角色扮演等游戏。孩子在游戏里发展感知觉,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多接触外界,满足孩子多问多听的需求。
3到4岁孩子的情绪发展
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推动着孩子的认知活动,比如说动物园里有河马和猴子,孩子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他对猴子的观察就会更认真,积极地情绪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有帮助。
孩子出生后就具有微笑、痛苦、感兴趣等情绪,1岁前会显露出愤怒、悲伤、害怕、社会性微笑,更复杂的情绪出现的比较晚,比如说害羞和惊奇经常显露的时间在2岁左右,而轻蔑和愧疚则会在3岁左右经常出现。
对于小婴儿来说,生理需求是否被满足是引起情绪反应的动因,3到4岁,情绪的动因从生理需要向社会性需要过渡。跟大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以及状况是孩子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动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跟同伴的交往状况也逐渐成为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原因。
3到4岁孩子的情绪具有冲动、外露、易感等特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的方式,多采用释放性策略,比如哭闹、顶撞。初步发展出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对他人的情绪也能够识别和觉察。高级情感开始萌芽,比如说道德感。
最后总结一下,对3到4岁孩子的教育,父母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鼓励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会表达情绪才能管理好情绪;鼓励孩子和同伴的交往,设立一定的行为规范。
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涂鸦与象征图形绘画之间,期绘画中具象与抽象并存。他们没有构图的概念,也不会在意或满足与完成完整的作品。
五、六岁 空想画时期(记号阶段)
这一时期的孩子,语文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脱离了无意识的涂鸦行为,绘画的能力也突飞猛进,同时也可以简单的说明自己创作的想法。
这一时期的孩子的生活像天马行空似的充满着奇异的空想和自我陶醉。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不如大人的无力感,而他们在那种生活里是快乐的,也只有在那种生活中,创造力才能充分的发挥。
成人应该帮助他们提升他们的能力,充实他们的生活。利用艺术语言的让他们充分的表达自我主张,使他们的活力有发泄的出口。这样不但培养创造力,也使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