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班级情况分析 :
班级方面:本班共有39 名幼儿,其中有23 名男小朋友, 16名女小朋友。大多数为独生子女。通过两年来师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幼儿养成了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进餐习惯,同时能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形成了诚实、友爱、活泼,学会了关心集体,帮助他人,讲文明,讲礼貌的班风。其中赵子涵、张新开等几位小朋友乖巧伶俐做事井井有条,在班级中能起到一定带头作用而且是老师的好帮手。
教师方面:我作为本班的副班主任,但因近2年没有带过班,缺乏带班经验;刘老师又是一名新教师,工作热情主动,积极努力,缺乏实践经验。以上是我们班教师的基本情况, 虽然我们缺乏经验,但我们愿意主动地学习并提高。
幼儿方面: 大部分幼儿乐意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基本动作的发展较协调,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老师的提醒下会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但坚持不够;另外有部分幼儿饮食习惯较差,还有挑食情况,如,周云强不喜欢吃肉。在本学期将着重培养;大部分幼儿能口齿清晰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喜欢阅读图书,听故事;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爱动脑筋、爱提问,但也有个别幼儿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动手能力较差,需要个别辅导,本学期将多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幼儿能尊敬师长,关心集体,有一定集体荣誉感,但个别幼儿自能力差,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据调查,本班幼儿普遍在以下几个方面欠缺: 1.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倾听缺乏耐心,常有打断他人谈话的冲动,讲述语言欠条理、连贯;2.幼儿个体差异较显著,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 缺乏集体生活.活动的规则意识。本学期将着重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打下结实的基础。 本学期我们将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方面的培养,使每为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日常生活习惯方面:
1、学会清理个人卫生,并保持仪表整洁、大方。
2、进一步做到文明进餐,能自觉地进行餐后整理。
3、学会根据天气的冷暖及时增减衣服。
4、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礼貌待人,不惹事生非。
5、遇到事情应多用脑子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6、教育注意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幼儿,注意个别差异,不对任何一个孩子存在偏见。
三、家园共育方面:
充分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和介绍幼儿家园的表现,提出合理要求,交流时耐心倾听,同时发表意见,还可根据不同家长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积极而有效地做好家长工作,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共同教育好幼儿。
1、对于幼儿园及班级的各项工作任务,家长要积极地给予配合。
2、充分地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幼儿园工作的支持者和配合者。
3、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4 、利用家长宣传栏,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一些育儿常识 。
5、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请家长来园、来班观看或参加活动,使家长以直观方式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方法,直接看到幼儿在园表现及教师工作情况。
四、户外运动
1.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
2.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技能。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专任教师
有的宝妈觉得,这些老师不就是负责带着孩子们玩的吗,我不要求太高,小班里的孩子,学不学东西无所谓,不哭闹能吃饱就行。
其实,幼儿园的老师是有责任教孩子学东西的哦,尤其是每个班里的主班主任,她们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计划,还要和父母配合,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符合孩子个性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措施。
当然,课程的设置包含多个方面,平常孩子们玩的游戏,也是为了锻炼宝宝的各项能力,可不是简单的带着孩子玩就行了哦。
另外,老师需要定期向园长汇报班级情况,也有义务接受各项检查,还要定期去参加培训学习,这些都能起到对幼儿园老师的监督和规范作用。
二、保育员
除了学的咋样,宝妈们更关心的,也可能是孩子过得咋样。幼儿园的老师和保育员都有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的责任。宝妈们也不要小看保育员,她们的任务相当繁重,不仅要负责班级的卫生,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满足每个孩子的生活需求,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科学健康。
比如孩子的大小便问题,有的宝宝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保育老师需要及时给宝宝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便溺后的衣物,也要及时清洗。
了解了幼儿园老师平常的工作内容都有哪些,宝妈们是不是对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更放心了呢?
当然,在不同的幼儿园,这些职责的执行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遇到不负责任的老师,宝宝的生活和学习都能得不到保证,不过相信大部分的幼儿园都会尽力去做到这些,宝妈们以后在给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也要多方面考察哦!
小班幼儿日常管理的策略
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第_6、7_周10月 8 日—— 10 月 14日 本周主题目标 1、开开心心上幼儿园,能主动向老师讲述自己的假期见闻 2、能跟着老师做模仿操 相关目标 推荐内容 1、彩旗飘飘(涂色)2、制作红旗3、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故事)4、把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 生成与调整 环 境 创 设家 教 提 示墙面布置活动准备1、 天气渐渐变凉,请您注意随时为宝宝增减衣服。
2、多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针对幼儿园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孩子在家的作息情况,让幼儿尽快适应。
把幼儿自己涂色的画放在作品袋展示在墙壁上 幼儿画好的画游戏材料投放与观察重点材料投放:1、 图书区:各种不同的图书2、建构区:我喜欢的玩具 (提供各色的玩具)观察、指导要点:1、图书角:指导幼儿看书,让孩子知道要爱护图书 2、建构区:学会收玩具 生活运动重点观察与指导生活(内容和指导策略)1、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运动(内容和指导策略) 愿意与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幼儿园小班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一句古话,说的是任何事如果没了规则,就会乱了套;任何人如果没了约束,就会偏离了一定的方向。在幼儿园也是这样,需要一定的规矩,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常规习惯好,那就会提升保育教育的质量,幼儿常规习惯好,和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幼儿园常规习惯管理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班主任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班是常规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阶段好习惯的养成,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重要,常规习惯管理好,班主任工作是关键。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他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幼儿园班级的保教质量,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作为班主任,角色是多重的。班主任首先是孩子的引导者,也是和班级老师一起护航的同行者,更是上传下达、执行上级政策法规和教育意图的领会者,并依据计划带头做好班级的常规教育及教学工作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幼儿园小班的班主任呢? 最基本的是要提前做好学期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前根据幼儿园的系列教育法规,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计划,本地事宜及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班务计划、教养计划、中长期计划和周计划。 要和同班的教师协调配合,共同商讨,确立统一的管理目标,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坚持不懈,形成常规,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尤其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一、重视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帮助家长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 和家长协调配合,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决定因素。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幼儿,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中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孩子的具体生活,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做好配合,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主动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离开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园形成的初步的良好行为会在双休日后消失殆尽使老师们的辛苦付之东流。因此,我们不放弃与家长沟通的主动意识,积极运用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亲子活动、家访、留言、电访等多种平台统一常规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家园合力。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理念。要帮助家长感受常规活动的科学性、细致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调动孩子的兴趣,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根据常规管理要求,针对本班幼儿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常规 (一)?制定班级常规,懂得小班的常规教育管理是关键 小班时期的常规管理非常之重要,管理的目的是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此阶段良好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幼儿园整个教育阶段,甚至影响未来。幼儿园常规包括进餐常规、休息常规、活动常规、游戏常规。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 常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束缚幼儿和教师的行动,而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互动中和谐协调,营造安宁、 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 (二)班级常规实施方法是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将全班幼儿进行分组,协助教师管理班级,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轮流督促常规生活活动的一项,如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接水等等,让孩子在主动中由他律变为自律,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去。 及时引导,及时评价。利用评比小红花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每周进行一次小评比,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 评价与奖励相协调,刺激孩子的大脑,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强化。 (三)和同班教师共同配合,注意方法,坚持正面引导,为孩子树立榜样 教师要积极引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坚持不懈。不能认为自己是管理者,不管自身,只管他人,切记己正才能正人的道理,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应将常规更多指向引发、支持幼儿积极活动。 教师要相互配合,标准统一,爱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主动听你的话,多表扬,让孩子树立信心,身教重于言教。 通过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让孩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的练习。例如,发言时必须举手,回答问题要站起来等等。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先思考这种规则是否真正需要,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 三、在学期结束时做好反思与总结 学期终了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便于下一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常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班上的老师讨论与研究,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 对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教育要求的具体性和操作方法进行反思,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加强自身的常规意识和行为,鞭策自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健康,让常规工作更有序。 小班的常规管理很是重要。陈鹤琴先生说:“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的好,第二次就容易做的好;第一次做错了,第二次也容易做错。”在常规建立中,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言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小班的管理工作是关键,此时期常规习惯养成,中大班的工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班主任在孩子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加强自身的常规意识和行为,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健康,让常规工作更有序。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论文
活动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
我们要有目的地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兴趣以及主题活动的目标投放和积累活动区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对小班孩子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
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法可依”,并尊重幼儿差异,对幼儿的活动做科学评价,尊重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游戏区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的乐园!指导与评价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对是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无疑是更加适合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相对自由的区域空间里孩子们会形成比较宽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他们学会与人交往,与同伴合作,同时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孩子最大程度得到发展。
但现实中,很多小班的孩子并不会玩区域游戏,他们只是摆弄着区域中的材料,教师对于小班孩子的游戏指导也很难,只会设置琳琅满目的游戏区角来吸引幼儿。
但是否区域的材料越多越好呢?教师的指导越细越好呢?区域游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抓住两个要素,那就是——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是否恰当,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否到位。
活动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如果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否恰当是幼儿能否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对小班幼儿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恰当地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给幼儿适当的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一些粗浅的感受: 一、有目的性地投放和积累活动区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区角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
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的。
材料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在区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小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兴趣需要,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活动区材料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需要依赖真实的玩具进行游戏。
因此,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我们尽量考虑它的真实性。
如:“娃娃家”提供了仿真水果蔬菜、小沙发、煤气灶、餐具等生活用具,营造一个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
又如:在“生活区”中,为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提供了真实、新颖、美观、能吸引幼儿的各种儿童服饰,改变以往“学习为娃娃穿衣”为“学习为自己打扮”,幼儿在真实、有趣的穿衣活动中提高了自我服务的能力。
并且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如:在“小巧手”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废旧的“竹席片”,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了“竹席片”可以变成一块块好吃的“糖果”;一串串漂亮的“项链”;一幅幅神奇的图案;一盘盘香喷喷的“排骨”…… 2、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投放活动区材料。
很多活动区角都是在实施主题活动的基础上产生设置的,因此,在准备活动区操作材料时如能在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如在实施小班主题活动《春天里的花》时,我们会及时地在美工区添设各种适合不同能力的幼儿来制作太阳花的不同材料,材料中可以体现幼儿的动手剪切、粘贴、绘画等不同的方法。
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直接进行粘贴或者涂色,稍强的幼儿可以装饰花瓣或者花心,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从剪花瓣、花心到组合粘贴到装饰花瓣或者花心。
幼儿的装饰可以是水彩笔绘画,可以是皱纹纸粘贴,也可以是吸管、毛线等粘贴,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区活动。
根据主题活动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可以加深幼儿在活动中的印象,巩固幼儿所学到的知识,并以直观的形象展现给幼儿,让幼儿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一个外观的了解。
3、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活动区材料。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强,活动区是幼儿学习和交往的自由天地,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
因此我们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适时地投放各种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的更换材料。
有段时间,孩子们对“医院”游戏好像不是很感兴趣,通过观察,发现原来是“医院”里的材料太少,就那么几样,孩子们渐渐的没兴趣了,我们在区角里添加了一些消过毒的药瓶子,并配上了医用手套、针管、吊瓶及输液管,并为幼儿提供白大褂和白帽子,这样一来幼儿的兴趣立刻高了,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变成了小医生、小护士,为“病人”看起病来也象模象样;还有一次布置教室时,我们粉刷了一些卷纸桶,涂上了黄色、绿色的颜色做墙面装饰,在制作时,小朋友都围着老师问东问西,“老师这是做什么用的?”“老师,这是要玩的吗?”“老师,这个像望远镜!”小朋友好像对这些卷纸桶非常的感兴趣,于是,我们在美工区中投放了各种颜色的卷纸桶,让幼儿能利用这些纸桶进行制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利用纸桶和彩纸制作很多有趣的东西,祁海鹏小朋友做一只可爱的小鸟,大宇小朋友作了小手枪,还有小话筒、太阳花等等,我们及时投放的材料得到了幼儿的认可,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二、注重活动区的指导与评价,形成有序的活动常规。
教师的指导在幼儿区域游戏中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是手把手的指导呢还是做个旁观者呢?如果教师的指导过多就不利于孩子的多种能力的培养,而完全放手也就失去了指导的意义,小班孩子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失去教师的指导会让他们在区域游戏中显得无所适从。
因此,我觉得,从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设置和相应的活动的特点来看,教师对小班孩子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
1、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有法可依”。
由于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如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这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爱玩的区角里常常是人满为患,没玩到的幼儿很不高兴,甚至会出现乱捣蛋的现象。
有段时间,我发现小朋友们对搭建积木游戏的兴趣日趋高涨,建构区成了孩子们争相选择的地方,没参与的幼儿出现了争抢玩具、追逐打闹、破坏他人搭建作品等现象,常常使活动无法进行而被我们强行终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使我强烈地意识到要有规则。
于是,我把孩子们在活动区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图画、照相或文字记录下来,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这样玩好不好?我们应该怎么玩?小朋友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说:“要按脚印进区,脚印满了就不能再进来”;有的说:“坐下来安静的玩,不能大声讲话,这样会吵着别人”;有的说:“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可以一个人霸占或争抢积木玩具”……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活动区的规则很快就定出来了,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规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图样,张贴在每个活动区最明眼的地方,让每一个幼儿都清楚地看到规则内容,使其成为小朋友不会说话的“老师”。
由于幼儿直接参与了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活动中幼儿能自觉而良好地遵守规则,而且互相监督,保证了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也使我认识到“自由”与“规则”的深刻概念,其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参与和诱导,避免学习区陷入喧哗、破坏的场面,除了提供有序且有内容的环境设施外,更要有赖于我们教师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一起建立相互尊重的人际互动关系。
区域活动并不是无规则的“自由”和“放纵”活动,恰当的让幼儿“有法可依”是幼儿园区域自主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
2、做出科学的评价,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教师的评价也是一种指导形式,其实就是对幼儿参与活动成果的肯定或否定,科学的评价能让幼儿增强信心,以更加愉快的心情去参加活动,而不恰当的评价只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使之失去参与的兴趣。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的制约,不会做自我评价,多数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要肯定幼儿,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
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多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今天你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你的想法真不错,待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这样的评价会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
孩子们在活动区中更“活”了,兴致盎然,回味无穷,产生的效益常常是教师们所不能预想的。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指导的一点认识和简单看法。
教师在关注幼儿的区域活动时还可以发现幼儿的特长,了解他们的需要,能更好地尊重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游戏、求知,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与发挥才能的机会,最终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
此论文获得2011年韶关市学前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如何提高小班班级管理常规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发展和教师组织活动的质量。
从一日常规的具体流程:入园晨接和晨检、早操、教学活动、进餐喝水、如厕洗手、午睡起床、吃点心等十三个环节一一阐述,每个环节又从对幼儿的培养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两个角度着手。同时配以生动详实的案例,指导老师们用科学实用的方法解决一日活动中碰到的问题。要求老师们“抓日常,抓重点,反复抓”。
着重强调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常规要求标准。大班重在培养学习习惯、为他人服务的精神以及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中班重在培养规则意识,4—5岁是孩子道德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必须教会他们明确是非,依规而行。小班及早教班的小宝贝还处于“懵懂期”,基本常规培养就是重点内容。
要将常规体现在环境创设中,如洗手池旁、楼梯口都是很好的规则示范处,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同时可以让小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老师的身体力行也能起到特殊的的榜样示范效果。
常规教育事无巨细,习惯培养要反复训练,应努力抓住一切活动中可以教育的契机,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小班幼儿如何管理好班级常规
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幼儿安全,孩子的安全才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班级常规,是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
三团经协作。指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它是进行班级管理成功的前提条件。
四做好家长工作,做好家园共育。
五提高教师个人水平,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幼儿园小班常规建立和实施策略
没办法,只能是打开电视让孩子们慢慢的安静下来。因为小班的孩子们还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的一来园就哭闹,老师只能是耐心的哄着,这时说什么孩子们也听不进去,所以说真的没办法,只能是打开电视播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来缓解孩子们的情绪。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一、生活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物品习惯等,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2、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具体目标:
1、养成午睡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入睡。
2、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希望。
3、有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4、能根据自己需求随渴随喝。
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
二、卫生习惯总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幼儿园体检、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
具体目标:
1、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让幼儿知道并掌握洗手、洗脸、漱口、擦嘴的基本方法。
3、让幼儿懂得要保持自身的清洁(勤剪指甲常理发,按时洗澡、洗头、换洗衣裤等)。4、初步懂得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
6、教育幼儿不随意捡东西或将脏东西放入口中,懂得讲卫生。
三、学习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勤于思考。3、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
4、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
2、学习上课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
3、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
4、正确、安全使用美术用具。
5、了解书的结构,学会一页一页翻书。
6、培养幼儿看书兴趣、懂得珍惜书、爱护书。
四、礼仪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共场所如何讲话,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