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天文课程(小学生天文课)
小学生天文课
1、科学课程内容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技术与工程
2、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机会。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天文课小游戏
是 STEAM综合教学的一部分。与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科学实验课,每节课一个单独实验,每一节课突显一个科学原理,比如:物理摩擦力、重力、化学的水、光以及地理、天文方面知识。
“手是儿童的大脑”,这个阶段的孩子天性爱动、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实验课围绕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来设置趣味科学实验,将知识融合到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科学的奥妙和魅力,体验和领悟的跟生活现象息息相关,让孩子在生活中也能保持求知欲。
小学生天文课堂第二课读后有感500字3月23日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旋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形成“日食”现象。
日食又分为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日全食的发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近的点上。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所见到的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挡住,就是日偏食。
2008年8月1日,我在张掖地区有幸观赏到了这一罕见的天文奇观。我们的观测点位于张掖西北面,
18时19分,可以看到太阳的右侧产生了黑色的小点,这时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此时就称为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56分钟。这期间太阳的形状在逐渐变化,由原来的圆形渐渐变成了月牙形,而且月牙的形状变得越来越“苗条”。
19时16分,太阳的右侧已经完全被遮盖,只留下西北角的一丝细微的光,这时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太阳的圆面被遮住,强度和热度也显著下降,此时就称为食既。紧接着,太阳的圆面被全部遮住,只能看到周围的一圈光环,而光环的亮度与满月差不多,这一圈光环就是日冕。这整个现象就是食甚,也就是日全食中最神奇、美妙的地方。食甚出现的时间只有45秒,却是短暂而美丽。在这期间,我有幸看到了许多亮点出现在太阳的东南角,这就是所谓的“贝利珠”。 “贝利珠”是月球即将完全遮住太阳时,月球轮廓边缘的环形山缺口透过的阳光形成的。那一个个晶莹的亮点有如珍珠一般,剔透莹亮。食甚出现的时候,天色也暗了下来,好像太阳落山了一样,周围都是黑漆漆的,真的如同进入了黑夜。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食也在继续进行着。19时17分左右,太阳的东部逐渐产生亮光,天色也变亮了些,出现了古人所说的“天再旦”。此时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日全食的出现,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天文、物理方面的课题,同时这种罕见的天文奇观更是加强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爱好以及天文学的兴趣,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也是人生当中无价的财富。
7月22日上午9时35分,在我国人口稠密的长江流域地区上空,将上演一场百年难遇的日全食。这将是自1814年以来,我国可见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可观测人数最多、景色最为壮观的一次。
在上午8:30~10:30我们会在衢州观测到500年一遇的最为壮观的日全食,渐渐的时间到了日全食来了,我立即取出墨镜对着太阳,只见在黑色的背影中有一轮火红的太阳,然后象是天狗食月一样的,太阳上有一个个被牙齿咬的裂痕,1分钟过去了,在看太阳正在一点点的消失,当月亮把太阳全部挡住的时候,天一下就黑了在也找不到一点太阳的痕迹,渐渐的我又看见一颗星星似的东西还有一个黑色的太阳 ,只见太阳又象吃了仙女的瑶池仙露又开始慢慢的复圆了天又亮了,星星也不见了,大千世界真是奇妙啊!
可是为什么会发生日食我却是一窍不通,只怪我学问不够,爸爸这个万事通就立即给我讲了起来……… ,
原来,日食是月亮把太阳遮挡住后,太阳光照不到地球所以就形成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我们五个时期都看到了,但有很多云,太阳很多时侯都在云里。 日食原理 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近的点上。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之所以会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存在一种神奇的对称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结果,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太阳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小学生学天文
三岁太小了,即使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了这些天体,也不会有任何记忆,更不用说理解、认知了。
建议弄一些锻炼动手、观察能力的玩具,例如积木、拼图啥的;或者是运动方面的,例如抛来抛去的小飞碟。至于天文望远镜,建议至少要到孩子8、9岁之后,而且通常需要大人给操作。
如果从小培养他在这方面的兴趣,可以在10岁以后视情况决定是否让他自己操作
小学生天文课题研究
必选物理,其余两科可根据自身成绩由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任选两科。
天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天文学、实体天体物理、恒星物理……目前中国的大学天文学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是当前我国最好的。
小学生天文课ppt
里面肯定不是幻灯片,天文望远镜是我们观察星空中的宇宙世界,可以看到大气层以外的地方 ,也能够看到月球的表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学生天文课网络
上天文课的感觉是很神奇的,给人探索宇宙的奥妙,世界的不同,天文地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万物复苏的样子给人就是原来还有那么多讲究与知识。
天文,都是高处的知识在探索,在比对,在科学行的分析与解答。给人一种很向往的憧憬,心情舒畅。
小学生天文课怎么上
主要有成本高、接受度低、教师队伍不健全三个因素。
一方面就成本来说,天文课要用到的器材,以及课件的准备是比较丰富的, 尤其是器材,像什么天文望远镜是必备的,但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支撑这笔费用。毕竟现在是免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正在普及阶段,尚且达不到这个程度。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接受度的问题,小学生在文字和数学基础都才入门的基础下,进行纸上谈兵的天文教学课程可能最后都成了思想品德课这种,似有若无的课程,加之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
最后一点是天文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实质上现阶段是并没有在这方面培养的人才的,师范学校培养的主要是专业的基础型教师队伍,所有这个课该由谁来上,是个很大的问题。专业的人才队伍明显不够,不专业的人强行来上,也就失去了专业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天文课教学视频
1.调节主镜和寻星镜的光轴平行
将望远镜安装完毕后,首先我们选一处比较大的建筑目标,如烟囱,空调室外机等。不要管寻星镜,先选择望远镜配备的最大F值的目镜安装到主镜上(一般为20mm或者8mm),用主镜慢慢找准所看物体。
这里用一个空调室外机上的标志做例子,我们选择大物体是为了让主镜能够很容易的找到。大的物体很好找,我们调节焦距系统使影像清晰起来,并让影像处于主镜视野中心,找到后,把脚架全部锁紧。
2.调节寻星镜
主镜已经把影像定下,下面来调节寻星镜。转动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慢慢的调节,把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一定要耐心,这可能是最心急的时候。
这里要注意,有时候我们确实把影像调到了中心,但是观察三个螺丝,有可能其中一个没有顶在寻星镜上,这说明这个调节不成功,只是碰巧而已。
所以一定要观察三个螺丝要顶到镜筒上,哪怕是只碰到一点,这也为以后移动镜子不会影响寻星镜。当把影像调节到中心,光轴的调节工作大功告成。
3.以上两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两只镜筒光轴平行,而不是观察某个体,一定要搞明白。
4.好了,两只镜的光轴平行了,我们就可以观测所有的物体。具体操作如下:
松开刚才锁死的脚架,慢慢的移动到观测物体的大致方位,要轻,否则寻星镜可能会晃动,前面的工作就白费了。
小学生天文课教案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专科,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使之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提高素质水平。
具体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实践课。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1.小学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9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9学分。
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英语Ⅰ(1)(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5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9学分。
统设必修课: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师学导论。
3.小学教育专业课
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25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
统设必修课: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美学与美育、阅读与写作(1)(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2)。
4.小学教育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3学分。
5.小学教育专业通识课
通识课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学分,该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
6.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包括教育教学调查和毕业作业(小教),统设必修,共8学分,该环节不得免修。
7.小学教育专业统设必修课程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
8.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9.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B)(1)为限选课程。
10.小学教育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开放教育各专业所有统设必修课程首次开设后均实行全年滚动开设。
四、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规则
小学教育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
小学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9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15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课:29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拓展课:0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通识课:2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8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各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之和为49学分,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3学分,不足部分在本专业任意模块中选择课程达到毕业总学分。
五、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
1.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像课4学时,IP课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掌握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分析小学阶段的学习现象;掌握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按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了解影响学习与教学的因素,主动创设促进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环境;了解师生的心理 特点,增强教师的自我调节意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学习心理;知识的获得与应用;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策略;学习的动 力机制;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课堂学习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 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 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 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 自然科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小学教材、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能兼教小学自然常识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现代教育思想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学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认识,理解教育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 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线索,掌握现代西方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及一般理论研究成果在学 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中外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依据,讨论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 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及其实践运用的前景。
5. 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5学分,课内90学时,其中录音课2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 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设计,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 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
6. 阅读与写作(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将现代阅读理论与写作理论有机整合、贯通,是一门体现当代课程改革精神的综合性、应用性、基础性课程。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和了解现代阅读基本理论与写作基础理 论,了解和掌握各类文章的特点和基本的文章解读方法与写作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的阅读和 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水平。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与写作基本理论的意义,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系,了解阅读心理与写作心理,初继续步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特点与方法,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和特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写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与评改。
7. 现代教师学导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现代教师学导论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并具备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和创新能 力,认识现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领域,现代教师学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将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整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内容涉及 教师职业和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师生关系、现代教师的道德素养、教育观念、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现代教师的管理、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等内容。
8.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本课程7学分,课内136学时,其中录像课20学时,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本、图表和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具有 使用计算机上网和制作简单网页的能力,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了 解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能正确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的 使用方法,了解教学软件制作技术;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进行课程设计 ;为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网络知 识和相关软件(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术概述(概念、简史和方法); 教育传播理论和教育媒体理论;教育媒体(宏观、中观、个人);教学设计(理论、过程、 方法);教育媒体应用实验。
9. 美学与美育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美学与美育是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复杂相关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什么是美育;形式美与美育;艺术美与美育;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青少年发展与美育;教师角色与美育。
10. 中国古代文学(1)(2)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其中电视课36学时,录音课18学时,开设一学年。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掌握古代汉语以及有关文化知识,提高阅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作品选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比例约为4:1。作品选部分有说理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骈文、诗、词、曲、短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不求面面俱到, 也不强调各时期的比例;理论知识部分,以文学知识为主,适量介绍古代汉语、古代文化等 知识,有些知识安排在作品选的注释、习题中,可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本课程与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1)(2)(3)课 程不同,授课对象是小学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所不同。
11. 中国通史(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两次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边疆危机到瓜分危机;戊戌 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抗日战争;中国人 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历史性的转折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概括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选读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对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析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港台 文学。其中文学史知识与作品选读部分的比例约为1:3。
13. 现代汉语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小时,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基础知识,提高对汉语的理解水平,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汉字结构,汉字规范化、标准化;词汇的构成、发展和规范化;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群;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方式。
14. 儿童文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小学教师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能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训练小学教师独立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学习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作品分析、创作练习和理论知识学习的比例约为4:1。
15. 外国文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及鉴赏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明系统地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从古代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并简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从 目前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亚非文学。
16. 创新教学
本课程3 学分,课内学时54 ,录像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当前中小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教学创新能力,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 使教师的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社会责任感,开 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 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创新教学的时代意义;教学创新与素质教育;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新;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特色;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色;创新 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