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荷兰孩子从小爱科学,让孩子从小认同自己的性别

2022-02-13 22:06:0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荷兰孩子从小爱科学

制作各类标本是荷兰孩子求新求异的重要学习内容。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求知,不惜慷慨解囊。海边、丛林、山地都是孩子们的好去处。面对收集来的贝

1、荷兰孩子从小爱科学

制作各类标本是荷兰孩子求新求异的重要学习内容。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求知,不惜慷慨解囊。海边、丛林、山地都是孩子们的好去处。面对收集来的贝壳、石头、树叶等,孩子分门别类地整理,尔后固定,最后标出几国文字,除荷兰文外,还有英文、拉丁文和其他文字等。为了使孩子从小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对标体作出规范、合理的鉴定,父母们又支持孩子不厌其烦地跑图书馆、走书店,对文章中的数据、资料与手中的物品(包括说明、图片)进行对比。详实地把采集的标本予以科学的鉴定,包括时间、地点,种类都一一注明。

荷兰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受到父母的欢迎,小学生们撰写论文,替代毕业(升学)考试的形式,使很多人看到了自己孩子日后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科学潜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让孩子从小认同自己的性别

性别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如果孩子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认同,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影响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透视:性别错位缘何出现

先天原因:生物学研究表明,在胚胎期,人的性腺结构在发育初期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卵巢,心理学家曼内称之为“夏娃原理”。如果缺乏雄性激素,胎儿在母体内就会引起男性大脑女性化,从而造成性别认同的困难。

后天原因:人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我性别体象的理解,对神经内分泌和排尿等生理活动机制的初步明确,以及通过父母的示范作用、社会的强化作用和语言的影响等得以发展的。很多家长认为,性别认知是件自然不过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顺理成章地完成性别认同,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其实,除了先天原因的影响,一个孩子最终确认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是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渗透下缓慢进行的。如果外界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孩子就有可能产生性别角色混淆。

孩子产生性别错位的3种家庭高危区

单亲家庭及其辐射区:单亲家庭里缺乏母亲的温柔细心或是父亲的果断自信,难以给孩子一个完整和谐的成长环境,长时间和同一性别成人生活的孩子比较容易偏离正确的性别角色,而很多家长对这种缺憾的影响却浑然不觉,等发现孩子的性别认同存在问题时,孩子已经偏离正常轨道很远了。常见的还有由于父母一方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的家庭。

不和睦家庭: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成长于不和睦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要么叛逆偏激,要么固执怪异。这类孩子在家庭的压力下无法正确完成性别认同,可能会把投射在父母身上的反感,转化为对某种性别的偏差态度。

家长误导家庭:比如,有的家长出于对女孩的偏爱或其他原因,将自己家的男孩“装扮”成女孩模样,(或反之)……长期“异性打扮”,会导致孩子产生性别认同混淆。尤其当孩子成长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陆续出现时,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困扰。

影响孩子性别错位的其他因素

学校:在最初的受教育阶段,孩子接触的“施道者”基本上都是女性,幼儿园的“男阿姨”自然是凤毛麟角,甚至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校,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男教师的一些性格和生理特点,是女教师不可替代的。学校男教师少,就如同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容易使孩子的心理、思维出现缺陷。而且多数学校还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把女生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男生。

社会: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为了增加生存的砝码,很多女性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家长目睹升学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残酷竞争,因此提早给孩子打“预防针”,处处以男孩的标准要求女孩。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特别是祖辈全方面的呵护,在这样的环境下,男孩容易养成文弱、多愁善感等不像男子汉的习气。(文/颜金成)

专家观点:性别教育不容忽视

性别认同是孩子探知外在世界的途径之一,是一个人对自我性别的归属感,也就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划分。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一个对自身、对他人不断探索认同的过程。3~4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能认同自己和他人的性别。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能准确地叫出“叔叔”或“阿姨”,就是对性别的认知合格了。有的家长则局限于性生理教育,完全忽视了性别角色教育。

性别角色决定了人的性角色和未来的社会角色,它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也包括对他人及环境的认识。通过性别角色教育,孩子会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建立自我的观念,如何尊重异性以及如何与别人交往合作。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性别认同模糊,性别角色紊乱,长大以后的性取向就很可能受到影响。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固然复杂,但幼时在性别认同方面的认知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些幼时便产生性别角色紊乱的人,内心所渴望的性别与真实的性别产生冲突,形成内外不平衡的压力。这样的人喜欢穿异性的衣服,认同身边的异性;有些还会把这种矛盾表现在角色扮演的层面上,做异性所做的事,最后发展到选择变性。

男女两性生理机能上的差异是先天性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则是后天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取决于从儿童期开始接受的成人的影响和教育。因此,性别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提倡“男孩要有男孩样(刚毅、果断等)”、“女孩要有女孩样(温柔、细心等)”,培养孩子与其性别角色相符的个性,这会对他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极大帮助。如今,大多数的城市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又住在封闭单元的生活环境中,这就需要家长从性别教育的角度,为孩子形成良好认知打下基础。

在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对性别认同混淆或行为偏差的孩子,不能简单地训斥,让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是犯罪感。应循循善诱,最好能“润物细无声”地为孩子上好这人生重要的一课

编后语: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家长是孩子早期生活环境的缔造者,也是孩子性别认同的启蒙者,孩子在性别认同上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性别教育重视与否。没有天生有错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因此,家长应该尽快行动起来,给孩子送上这张重要的“明性片”。

承认和赞赏

家长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性别,让男孩认识到自己是男性,女孩认识到自己是女性。性别认同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这会使他对同性的性别特征抱有好感,并希望拥有这些性别特征。家长要在口头上明确告诉孩子:你,是男孩;你,是女孩。也可以借一起洗澡的机会,告诉孩子关于性别的知识,男孩借此认同爸爸,女孩认同妈妈,进而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自我的性别特质。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性别还要表示赞赏,家长如果对孩子是个男孩或女孩表示高兴,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

榜样的作用

孩子在观察中得到的知识和启示,会在实际生活中试着运用起来,尽管其中一些信息也许在储存多年后才能有所模仿和启动。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的影响,如果爸爸有些“娘娘腔”,或是妈妈习惯大大咧咧地说话做事,都要在孩子面前有意克服,以免孩子“依样画葫芦”。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孩子和异性的友谊,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还会在身边寻找同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以使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他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也有很大的作用。

奖励和惩罚

孩子做了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符的事,家长应该给予奖励;除了偶尔的表演性行为,对孩子不当的性角色行为,家长要反应冷淡,让他感到自己的表现有误,或是给予适量的“处罚”。这种奖励与惩罚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支持或压力,促使孩子根据自己的性别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我们提倡的“男女平等”,是在人格和生存权利上的一种社会准则。培养孩子具有善良、坚强、勇敢、自立等优秀品格,固然无须区分男女,但是,我们绝不能就此而忽视、抹杀甚至是违背大自然赋予孩子的性别属性和差异,因为我们不难想像,一个男女角色混淆的社会,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所以,请给孩子一张“明性片”,使他尽快完成性别认同,进而定位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与其性别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孩子长大以后,将要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有集体主义的道德品质,处处关心公共的事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个只知道关心自己的人,很难适应我们这个社会的需要。他们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感到很苦恼。因此,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

过去,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往往采取各种方法来培养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观念。例如,有一个著名的筷子的故事:父亲把孩子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每人折断一根筷子,他们很容易做到了。然后,父亲把十根筷子扎成一个小捆,再交给他们试,这一回谁也折不断了。类似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常给孩子讲。但是我们团结的范围要宽得多,不只是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而是要讲从小集体到整个国家的团结。

培养集体观念的机会是很多的。看电视、电影、连环图画,孩子对英雄模范人物往往很佩服。家长在这种时候点明一下,说明这些人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们是为集体、为大家做了好事。家庭或者邻居、亲友中有人受了表扬或者奖励,更是孩子面前活生生的榜样。对面盖起了一幢新楼,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边上看一看,告诉孩子,一幢大楼只有依靠集体劳动才能盖成。只靠个人,本事再大也不行。马路上看见煤厂的工人在送煤,菜店的工人在运菜,可以提醒孩子,正是这些叔叔阿姨的劳动,才使千家万户有温暖,能吃到丰富可口的饭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多鼓励孩子从小自制玩具

  家长们在一起谈论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花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给孩子买一件玩具,孩子只玩几次就没有兴趣了;只花一元摸彩得到一个弹力球,孩子却能高兴好一阵子。而孩子自己用纸折的飞机,更是久玩不厌。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你不能要求孩子只抱着你花大钱买来的玩具不放。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他们兴趣广泛,喜欢动手,爱表现自己。那么,从小就应该鼓励、帮助孩子自己做些玩具,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在其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成功的乐趣,也更珍惜通过自己劳动而得来的成果。孩子的天性是玩,在各种玩具的制作过程中,也可寓玩于学,起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多重作用。

  1.耐心地与孩子合作

  家长在教孩子自己制作玩具时,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缺乏耐心,看见孩子做得不好,就大失所望,不去认真指导。这样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其实,尽管孩子做得可能不合家长的意,但对孩子来说那也是自己的制作。如孩子可能叠纸时有些歪扭,那也无妨,只要孩子有信心去叠,就是向成功迈近了一步。二是完全包办,如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看爸爸给你做好一个……好玩吧?"其实,家长大可与孩子共同进行这一创作,不要嫌孩子碍手碍脚,这正是给孩子一个机会。当然,我们在与孩子制作一些较复杂的玩具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与动手能力,可以家长完成一部分给孩子留下一部分,这样逐步由家长指导下的共同制作,到合作研讨型的共同制作,最后过渡到孩子自己独立制作。

  家长除了要鼓励和指导孩子制作玩具外,在玩具做好后还要积极参与到玩玩具的活动中,这样才能把制作玩具工作推向高潮。对孩子来说,制作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玩。

  2.丰富多彩的线索

  孩子的兴趣极为广泛,如果家长每天要求孩子做同一件事,他们便会厌烦。因此,我们要顺应孩子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线索,去指导他们进行制作与玩耍。前文讲到的小实验,其中有不少是可以作为制作玩具的基础的,如磁铁实验、铅笔走钢丝实验和不倒翁的制作等。在实验之后,趁热打铁,做个小玩具,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活动。除此之外,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些方法,以供家长们参考。

  (1)制作和装饰陀螺五岁的孩子能用手指旋转陀螺,三四岁的幼儿就能简单地旋转陀螺。一般玩具店都出售各种各样的陀螺。

  假如孩子已有一个陀螺,那么就可让孩子在陀螺上贴上色纸,用蜡笔或水彩笔涂色。可暗示孩子:

  1)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涂。

  2)涂上红和蓝、黄和蓝等的两种混合色。

  3)按条纹不同涂上不同颜色。

  涂好后再转一下,看看是什么颜色。

  买许多陀螺是很浪费的,可以让孩子用火柴棒和绘画纸制作陀螺,并涂贴上不同的颜色。或制作用线系着的旋转物,同样装扮上不同的花色进行旋转游戏,陀螺做好后,孩子会很喜欢玩的。

  (2)折纸做玩具折纸游戏历来是孩子们屡玩不厌的一种活动,家长可指导孩子用纸折叠、剪裁制作七巧板,也可制作纸飞机,还可在做好的飞机上涂上图案或字来玩;可以折出小猴子、老鼠、狐狸等动物,或其他有趣的玩具。折纸、剪纸取材方便,又可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买一些折纸方面的书籍,以便孩子进行此类制作。

  还可将鸡蛋敲一个小孔,倒掉里面的蛋清和蛋黄,画上色彩,当做小人的头,然后用纸做个小人的身子,在鸡蛋上画出小人的不同表情,作为游戏玩。

  (3)打击乐器的制作通过敲打各种不同的物体去听声音的游戏也颇受小朋友欢迎。

  取几只杯子,用筷子去敲,会发出声音,在杯子里加上水,又会有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杯子里加上不等量的水,就可敲一些简单的音乐。孩子们信手敲来,也有不少乐趣。

  找个小瓶,如洗干净的小细药瓶,从瓶口上斜着吹,能吹出声音来。

  在野外随手摘一片叶子,放在嘴边就能吹出声音;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握成圆形,把树叶贴到圆孔的内部,用另一只手从下面猛地一打,树叶会向上飞去,随之发出一声响亮的振动声。

  在空木箱或铁盒系上细绳当弦弹,可以让孩子改变绳子的长短、系绳的方式等来尝试一下弹弦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以上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小朋友亲自动手制作,还可以培养小朋友的乐感,家长大可试试。

  (4)用黏土做玩具用黏土按孩子的想象捏出各种造型,如人的动作、小动物、糖葫芦等。用黏土降低物体的重心,如做不倒翁或前面讲到的铅笔走钢丝等。

  但要记住玩完黏土后,要让孩子收拾干净并把手也洗干净,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5)用空瓶子做布娃娃需要为孩子准备下列物品:空瓶(汽水瓶、啤酒瓶等)、碎布、橡皮筋、破尼龙袜子、毛线、针、木筷子、浆糊、接着剂等。指导孩子用软纸或碎布做棉芯,包上尼龙袜子做布娃娃的头,中间插上木筷子,用橡皮筋把下部扎住。做好头以后,插到瓶子上,就做好了身体,然后给身体穿上衣服就可以了。任由孩子的兴趣去制作,不必要求做男的或女的布娃娃。

  (6)做枪刀枪永远是小男孩钟情的玩具,可用来显示自己的威严,用来:打坏蛋",做各种游戏。可以让孩子拣一些木工不用的废木料,自己设计图案,不会用锯子的孩子,家长可按孩子的意思帮他们锯、磨。

  也可找一些形状像枪的木棍,锯短后经修理、钻孔,再设计一些栓,用橡皮筋等辅助工具,一扣扳机,就有撞击的声音,酷似真枪。

  但要提示孩子注意安全。

  (7)做弓箭、弹弓弓箭的用料是具有弹性的树枝条和一根细绳,家长一般都会做,但应要求孩子自己做,并提醒他玩时注意安全。做弹弓只需用钳子将一根铁丝扭成一定形状,栓上橡皮筋即可,但玩时要注意安全,以免误伤别人。

  其实只要留意,生活中可以用来做玩具的材料比比皆是,只要家长耐心引导,孩子的动手意识和能力一定能有所提高,而且玩得更有乐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