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宝宝总是尿床 6个方法改掉坏习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的十大坏习惯

2022-02-25 07:15: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宝宝总是尿床 6个方法改掉坏习惯

家里的小朋友老是尿床怎么办?这是许多家长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专家认为,有6个方法可以改掉宝宝尿床的坏习惯,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6个

1、宝宝总是尿床 6个方法改掉坏习惯

家里的小朋友老是尿床怎么办?这是许多家长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专家认为,有6个方法可以改掉宝宝尿床的坏习惯,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6个方法改掉宝宝尿床的坏习惯

1.干燥入眠

容易尿床的小孩床上用品一定要保持干燥。潮湿的床,会强化小孩尿床,也容易让小孩产生尿意。

2.精神鼓励

如果孩子尿床频率过高,也不要一味责怪尿床小孩,责怪会让孩子感到担心、恐惧。家长可以多鼓励小孩,如果孩子没有尿床的话可以给他一些表扬和鼓励。

3.兴奋控制

小孩大脑太兴奋的话,也会在晚上尿床。所以要让小孩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不要逗弄或者做一些会让大脑产生兴奋的动作或游戏,也能防止小孩尿床。

4.条件反射训练

家长可以观察一些孩子晚上尿床的时间,然后在这个时间内提前叫醒孩子,给孩子把尿或者带他上洗手间排尽尿液。这样可以让小孩形成条件反射,避免尿床。

5.睡前小便

习惯尿床的小孩,晚餐食物以清淡为主,这样可以少喝水,吃的水果也不要是含水量太多,并让孩子养成睡前小便的习惯。

6.饮食纠正

平时可以多给尿床小孩吃一些补肾缩尿的食物,像羊肉、狗肉、虾、雀肉、田鸡、狗肾以及鸡肠等都可以多吃;还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薏米以及金樱子等,熬粥给小孩喝。

尿床会对宝宝的成长产生危害

1、尿床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孩子会产生自卑、内疚、恐惧、胆小、焦虑、神经质等心理问题,上学的时候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烦躁不安等。

2、对生殖系统带来的危害

小儿尿床不治,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出现男子少精、早泄、阳痿、无精、死精。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白带清稀,头发干枯、不孕不育等。

3、对生长发育的危害

爱尿床的孩子大多会伴有食欲不振,吸收能力差,形体消瘦,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等情况。

4、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少儿尿床跟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这类孩子大多晚上睡眠昏沉、多梦咬牙、烦躁不安、情绪不稳。

5、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

大约10%的夜遗尿患者为继发性遗尿症,可能继发于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尿道畸形、神经源性膀胱、便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若不及时就医,延误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2、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的十大坏习惯

多接触陌生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小宝宝去亲戚朋友家、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饭店吃饭,目的是让他适应不同的环境,接受丰富的刺激,让他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脸孔。

如何应对宝宝的十大坏习惯

坏习惯1:挖鼻孔 3岁大的女儿在参加聚会时挖鼻孔,爸爸批评她说::这样不是好习惯。"此时,令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女儿无辜地说::为何呢?爸爸,你不是也常常这样做吗?" 根源探究 挖鼻孔行为不管是小孩子还对成年人都会存在,而小孩子的行为完全是仿照大人学来的哦。

见招拆招

递上纸巾:告诉孩子不要在公共场所挖鼻孔,倘若不舒服要学会用纸巾拭擦。 保持鼻孔湿润:冬每天气干燥,特别是北方的冬季,家里都有暖气;可以在卧室给孩子放个加湿器,有助于避免小宝宝在睡觉时鼻子因发干而造成不适。

坏习惯2:扔东西 七个月大的小宝宝,开始有了扔东西的:坏"习惯。他总是故意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然后让你捡起来递给他,他再扔到地上。 根源探究 扔东西对小宝宝来说是个好玩的游戏,是成长必经阶段。在不断扔东西的过程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知,锻炼眼手协调能力。

坏习惯3:到处爬 小宝宝长到七、八个月大时就已经可以爬来爬去了,而有一些父母却有意无意绕过了这一环节,急不可耐地催熟孩子直接由坐进入行走。 根源探究 爬行可加强小宝宝的手、腰、腿和眼等浑身部位的协调,还可以较早地让小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增进认知能力的发育。

见招拆招

场地选择:小宝宝爬行的场地最好能开阔一些,这样才能提高小宝宝爬行的积极性。 排除危险障碍物:桌椅的尖角、电插头等位置要事先检查并排除其对小宝宝的危险。 铺设胶垫:地毯清洁不当易滋生螨虫,而且地毯上的毛线易被小宝宝吞食,最好用胶垫替代地毯。

此外,弹簧床垫等弹性太好的垫子,或过软的垫子会令小宝宝难以用力,同样不适合小宝宝爬行。 特别提示:面对爬行这种带有危险性的游戏,作为父母不能一味阻止,而是应该鼓励小宝宝自己去挑战。当然,面对精力过于充沛的小宝宝,看护工作也是尤其重要的。

坏习惯4:用手抓饭 10个月大的小宝宝常常用手抓饭吃,这次阻止了还会有下次,这让许多妈咪不知怎办好! 根源探究 小宝宝喜欢抓饭其实是学吃饭的一种方式,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习度,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还能避免小宝宝长大挑食的毛病。

见招拆招

限定时间:给小宝宝一个规定时间,在时间范围内抓着吃,超过时间就把食物收走。 放任自由:只需手干净想抓就抓吧。 抓小块食物:8个月大的小宝宝可以自己抓饭吃,家长挑些小块食物,比如香蕉、面包等,让他抓着吃。

玩食物游戏:土豆、1岁左右的小宝宝可以让他接触些蔬菜等食物,一边玩一边加强他对吃的兴趣。 特别提示:在处理小宝宝用手抓饭:坏习惯"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小宝宝弄脏衣物。

坏习惯5:认生 小宝宝九个月大时,不知道为何突然脾气变得非常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别人抱他更是不行。而之前,他对看见的每个人都会露出纯真甜美的笑容,谁抱都让。 根源探究 :认生"这种行为表明小宝宝已经开始有惧怕、警觉反应,他会对熟习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

见招拆招

多接触陌生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小宝宝去亲戚朋友家、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饭店吃饭,目的是让他适应不同的环境,接受丰富的刺激,让他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脸孔。 与同龄人玩耍:鼓励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通过各种方式让他长:见识",减少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

3、用音乐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育儿经历:亮亮妈妈

宝宝入睡前总喜欢吮自己的大拇指,这个习惯从断奶以后开始,而且越来越厉害。为了改掉宝宝这个坏习惯,我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宝宝手涂上辣的,涂上苦的,用手帕把宝宝的手包起来,还给他买了安抚奶嘴,但都不见效。为此我特别生气,有时候会很粗暴地对待宝宝,但这并不是办法,只是让宝宝哭得更厉害,因为我们对宝宝这一行为介入过多,宝宝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坏。宝宝就是喜欢自己的手指,吮的手指都变形了,牙齿也往外长了,我真是很担心。我想用耐心慢慢改变宝宝这个习惯。

入睡前,我试着抱着宝宝,轻轻和他说话,并把他常吮的小手放到我的腋下,看宝宝情绪安静了,然后轻轻地给他唱自编的摇篮曲,我安静地注视着宝宝,宝宝安静地看着我的眼睛,听着我唱着大概只有他能听懂的歌,有时候,我会把宝宝的事情唱进歌里,有时候,只是轻声的哼着,这歌是一个妈妈对宝宝的爱,但我相信宝宝是能感受到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宝宝一定感到安全和幸福。宝宝会慢慢闭上眼睛。

这样一段时间后,宝宝能不吃手指睡了,也许是音乐带给宝宝安全的感觉吧。

对于家长来说,宝宝吃手指是件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能使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家长往往会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办法。案例中的这位妈妈先后采用了给宝宝的手指涂上他不喜欢的味道、用手帕包住宝宝的手指、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粗暴地惩罚等方法,最终找到了她认为最有效的方法——给宝宝听音乐。

的确,音乐能使宝宝变得心情愉快,情绪平静,心里获得安全的感觉,在许多情景下都是“灵丹妙药”。可是,在我看来,音乐并不是使宝宝不再吸吮手指的最重要的原因。要找到宝宝不吸吮手指的原因,我们要先想想他为什么要吸吮手指。

出生以前,宝宝“寄居”在妈妈体内,舒服的环境,充足的营养使他幸福地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从呱呱落地那刻起,这种幸福便被中断了,他大声啼哭似乎在抱怨:“这个世界好陌生,没了生命的依靠以后不得不靠自己了!”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周围的成人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使他获得安全感。在获得生理需求满足的同时,他与周围的成人建立了密切的情感联结。当被妈妈抱在胸前喂奶的时候,妈妈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用和蔼的语调与他“咿呀对话”,他用自己的小嘴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听着母亲熟悉的心跳,这让他觉得既满足又快乐。当断奶之后,他会觉得一下子无法适应,不仅仅是因为生理饮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会觉得失去了安全的、依恋的对象。他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被突然打破了。他必须经历一个心理与生理双重的断乳期。吸吮手指有时就会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常见行为。帮助宝宝顺利地渡过这个时期有各种做法。在父母的帮助下,大多数的宝宝依靠自身的努力都会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但有时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个别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会伴随他们很长时间,使他们牙床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手指皮肤受到损害,情况严重的还会咬秃手指甲。

由此可见,断乳之后与成人之间的情感突然缺失是导致宝宝吸吮手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上述案例中妈妈尝试着用充满情感的摇篮曲温柔地与宝宝“对话”,使宝宝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并通过妈妈的爱感受到外界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妈妈觉得是音乐帮助了宝宝,事实上是她自己的爱帮助了宝宝。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喂养过的小麻雀。每次得到一只雏雀,我都很小心地给它们喂食,精心地照顾它们。可是让我觉得伤心的是,没有一只小麻雀能够逃脱夭折的命运。长大后,经过查找资料我发现母麻雀在喂养雏雀的同时总是会用自己的喙去轻啄雏雀,用爪子和翅膀拍打雏雀。或许这只是麻雀的生物行为,没有特别的意义。但人工喂养的麻雀可能因为感受不到母亲的气息而死于生物性的联结缺失。事实上,人类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结何尝不是生物本能的体现呢?

宝宝自从被孕育的那一刻起,就与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诞生后,更是与周围的人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宝宝的教育与教养正是发生在关系背景之中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一招改掉宝宝坏习惯

正确运用“泛灵论”,可以成为父母的好帮手,能够改掉宝宝的绝大多数毛病,

* 专治宝宝坏习惯的妙招:泛灵论

泛灵论,是一种关于婴儿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论,认为婴儿在2~4岁的阶段,会认为自己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会和自己一样要吃饭、要睡觉,会感觉到疼、会哭、会高兴等。

这是因为3岁前的宝宝只能接受和自己的经验类似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这一特点就会逐渐消失,开始对事物的本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一般情况下,这个特点在宝宝1岁半左右的时候会产生,并能延续到3岁左右。

* 妈妈实战案例分享

讲述者:灵灵妈妈

家有宝宝:2岁4个月

宝贝坏习惯:睡前不爱洗漱

可借鉴经验::不愿意给我洗,我太脏了"

冬天的时候,没法天天洗澡,就在睡前给宝宝洗洗小手、小脸、小脚丫和小屁股再睡觉。可是每次都是洗了前几个,到了洗最后的小屁股时她死活都不肯了,强行也洗不了,她会尖叫、会乱蹬乱抓,最后还是我妥协。后来知道了宝宝的这个特点后,决定试一试。

有一天她洗完手,我就学着:手的语气"开心地夸她说::谢谢你,灵灵,把我洗得这么干净,我可以舒服地睡觉啦。"女儿很开心,羞涩地看了我一眼,我马上肯定说::宝贝你看,小手夸你呢!"女儿开心地继续配合着洗,洗到小屁股时又不愿意了,早已准备好了的我装着哭声说::呜呜呜……小手、小脸、小脚都很干净,就我最脏了,小灵灵不愿意洗我,我该怎么办啊!"听到这里她竟然不挣扎了,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马上学着女儿的语调说::别哭别哭,我马上就给你洗,好吗?":好,太好了,谢谢你,灵灵。"就这样,她竟然一动不动地让我洗完,开心地上床了。

讲述者:亮亮妈妈

家有宝宝:2岁1个月

宝宝坏习惯:不爱喝水

可借鉴经验::小肚脐想喝水"

我家宝宝不怎么爱喝水,你给他倒水喝他最多喝一口就不喝了,怎么说都没用。有一天起床后我又开始想办法怎么能让他喝点水,忽然想起了孩子的这一特点,于是就对他说::来来来,宝贝,你睡了一晚上,小肚子都渴坏了,快给它喝点水吧。"说完我就拽着他,蹲下来把耳朵贴在他的肚子上,用另一种声音说: :哎呀,好渴啊,亮亮宝宝怎么还不喝水呢?"儿子听我这么一说,想都没想就喝了两口,然后很好奇地看着我,我又接着说::哎呀,水还没到我这里呢,被小胃喝掉了,快再喝两口,我才能喝到呢。":宝贝,再喝点,你听,小肚脐没喝到水都快哭了。"然后我又换成我的语气提醒他。儿子又连忙喝了两口,还问我,:妈妈,快听听,它喝到了吗?":太好啦,水来了,再喝点,再喝点,宝宝真是乖,我们有水喝啦。"我装作是小肚脐的声音很开心地对他说。儿子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杯水,心满意足地去玩了。

第二天,起床后我一时忘记了,结果他竟然自己跑过来说::妈妈,快听听是不是小肚脐想喝水了?"我又按上次的程序回答了一番。就这样,每天早晨只要我说::小肚脐该喝水啦!"儿子就会开心地跑过来喝水,后来就发展为自己主动去接水喝了,就不用像刚开始那么费力气了。

讲述者:南南妈妈

家有宝宝:1岁7个月

宝宝坏习惯:叼奶瓶入睡

可借鉴经验::奶嘴多疼啊"

儿子断奶后,开始对唯一能接触到奶嘴的奶瓶情有独钟。每次在喝完奶后都要叼着空奶瓶玩一会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晚上睡觉前的那一次奶。因为晚上9点钟喝完奶之后,他会顺势抱着奶瓶上床,然后嘴里叼着空奶瓶吸啊吸的,持续到入睡。等他睡熟了,我才能轻轻地把奶瓶拿走。

就这样,儿子已经1岁7个月了,叼奶瓶的习惯还是如此。有一天晚上,儿子喝完奶又躺在床上叼着空奶瓶等待我给他讲故事。我就顺势躺在他身边,决定拿:抱熊"给他实验。:抱熊啊,两岁了,长大了。有一天,它去小兔子家玩,看到小兔子在用吸管喝奶,很惊奇,于是问道:‘小兔子,你怎么用这样的东西喝奶啊,你的奶瓶呢?’小兔子说:‘我已经长大了啊,不能再用奶瓶了,奶瓶是小宇那样的小弟弟才能用的,大宝宝不用奶瓶喝奶。’‘抱熊,我们都是大宝宝了,不能用奶瓶喝奶了。’说到这里,我发现儿子听得很认真,而且当我说到后一句时他竟然叼着奶瓶转过去了,背对着我。我知道,他是听懂了。于是我又接着继续讲。

:到了晚上,抱熊喝完奶就又叼着奶瓶躺在床上睡觉。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了一阵哭声。抱抱熊就问:‘咦,是谁在哭啊?’这时有个声音说:‘是我,我是奶瓶。哎哟,哎哟,好痛啊,因为有人在咬我,是抱熊吗?呜呜呜……好痛啊!’抱熊感到很奇怪,它想,是奶瓶在说话吗?它从嘴里拿出奶瓶看了看,看到奶瓶流着眼泪对它说:‘抱熊,你咬疼我了,你把我放在嘴里咬来咬去的,好痛啊,你的牙齿咬痛我了,呜呜呜……’听到这里,儿子也从嘴里拿出了奶瓶看着。我按捺着想笑的冲动,马上又接着说::好了好了,不疼了,只要你不吃我、不咬我,我就不疼了。谢谢你,抱熊,你真好,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你。"此时的儿子,拿着奶瓶看了很久,好像在想,:那我要不叼着你的话,我该把你放在哪里呢?"我赶紧又接着说::抱熊,你是我的好朋友,要不然你就抱着我睡觉吧。"儿子听到这里马上把奶瓶放进怀里闭上眼睛打算睡觉,可是我和他很快就发现抱着那么小的奶瓶很难有好的姿势入睡,儿子翻身好几次,想找个抱着奶瓶睡觉的舒服姿势都没有成功,我马上又说::抱熊,你把我放枕头边上吧,我看着你睡觉,好吗?"儿子听到这儿,很顺从地、很轻柔地把奶瓶放在了枕头边,然后释怀地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第二天晚上睡觉时,我用奶瓶的口气夸奖了抱熊,并告诉它昨天睡得真好,谢谢它,它是自己的好朋友等。结果儿子自己就主动将奶瓶放在了枕头边,仔细端详着自己亲爱的奶瓶,没过多久就睡着了。如此四五天后,我用吸管式的奶瓶代替了奶嘴式的,从此摆脱了这一困扰。

* 用:泛灵论"巧治宝宝坏习惯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泛灵论"的这一特点,还能让爸爸妈妈去帮助宝宝戒掉某种不良的习惯,比如,摔玩具、吃手指等。那么,在这样的时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直接针对宝宝本人

可以用他最熟悉或最喜欢的某个动画人物来充当主角。

第二,妈妈要注意表述的语气和音调

一定要模仿动画里的声音或者改变声音。总之,不能按自己平时说话的语调来表述,不然宝宝会觉得:不真实"。

第三,对于你想要去除的某个行为,要事先想好一个替代性的行为。

比如,奶瓶不叼的话,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枕头边;小手指不吃了,那嘴里要放点什么,或是让小手指去干点什么;玩具不摔了,那我们看看玩具受伤了没有啊?给它抹点药吧,等等。也就是说,要让宝宝紧接着有一个动作能代替他不做原来动作后的空白。

第四,去除一个不好的习惯,需要爸爸妈妈的耐心和坚持。

在:奶嘴多疼啊"的例子里,小南南在最初的几天里,有时半夜会醒,嘴里还喊着::奶瓶,奶瓶……"有时,会说要喝奶,以为这样就能拿到奶瓶了。这样的时候,妈妈可以先安静地观察一下,不出声,如果他是在说梦话,几秒钟后就没事了;如果发现他这么说着已经醒了,但眼睛是闭着的,就需要轻声安慰他,告诉他::宝宝睡着了以后,奶瓶也回家去睡觉了。宝宝别哭,妈妈明天去把奶瓶带回家,好不好?你看现在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外面很黑,妈妈找不到它啊。"一般这么说了以后,他就会慢慢地恢复安静,继续入睡。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因为心疼宝宝,或是怕这么做影响了自己休息等原因,半途而废。温柔地坚持几天后,你会发现宝宝的这种现象再也不会出现了。

第五,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运用:泛灵论"这一方法的:教育内容"也要有所提高,含义要更广一些。

比如,两岁左右的宝宝摔玩具,我们就可以表述为:玩具很疼"之类的内容。再大一点的,可以在:玩具很疼"之外加上:能否做好朋友"之类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泛灵"的水平上要有些提高。有一次,给两岁半的儿子买了个轨道式的汽车模型,没玩两天,儿子竟然开始抬起脚去踩小汽车的轨道,我赶紧说::你那样踩,它多疼啊。"儿子看了我一眼,又用力地往下踩去。奇怪,难道这招不管用了吗?我一边纳闷,一边顺势坐在了小汽车的轨道旁边,又说道::宝贝你看,这个轨道是小车的好朋友,是不是?小汽车在轨道上面跑得多开心啊!宝宝把它踩坏了,小汽车就没办法跑了,它多伤心啊!因为它没有好朋友了。"我一边说,一边拿着小汽车比画着,儿子听到这儿,马上说::妈妈,宝宝不踩了。"从那以后,就再没见他踩过。所以,爸爸妈妈要根据宝宝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加强,要在说服的内容中增加相应的宝宝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泛灵论,运用好了真的可以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能帮助我们用宝宝乐于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去除或养成一些习惯,有效避免不当方法对宝宝的伤害。爸爸妈妈领悟到这一方法的内涵和要点之后,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