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幼儿园情景实录怎么写?

2024-01-10 16:33:2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一、幼儿园情景实录怎么写?
每当打开记忆的窗,幼儿园发生的事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大雪纷飞,我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仔细地听老师讲故事,雪越下越大,听故事忘记了寒冷,洁白的雪花

一、幼儿园情景实录怎么写?

每当打开记忆的窗,幼儿园发生的事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大雪纷飞,我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仔细地听老师讲故事,雪越下越大,听故事忘记了寒冷,洁白的雪花多像老师那颗纯洁的心呀,我认为老师就像我妈妈一样,好温柔呀。

二、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三次分类。 2、尝试独立探索新游戏的玩法。 3、继续巩固良好的游戏常规。 活动准备: 1、三次分类游戏的学具:小动物图片8张、题板、小筐1份),示范学具一套。 2、循环游戏材料:二次分类,找影子,数立方体,10以内组成作业单,填算式,藏宝,看钟面填数字。 活动过程: 1、复习游戏。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到50、两个两个数到50、五个数到100。 (2)打电话(顺数倒数):教师:“叮铃铃,12345”,幼儿:“叮铃铃321”……(可请幼儿出题) (3)碰球游戏(10以内):集体一小组一个别。 2、新授游戏三次分类: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知道是(出示范例,小猴子。) (2)介绍游戏情景,幼儿动脑筋初步解决问题。教师:有些小是得很伤心,因为找不着家了,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反复讨论如何送小猴子回到自己家。(学会看标记) (3)讲解游戏的步骤: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家,但它应该各自回家呢?就要仔细看标记,进行三次分类,最后才能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4)幼儿尝试一次分类:先看哭脸、笑脸猴子标记,请幼儿上前分类。 (5)二次分类:看长尾巴、短尾巴标记,请幼儿针对哭脸猴子进行分类。 (6)三次分类:看大、小标记,请幼儿只为哭脸长尾巴猴子分,有两只猴子顺利到家) (7)介绍新游戏。教师:还有猴子没回到家呢,别着急,这就是今天的新游戏《三次分类》。循环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要玩,把每只猴子都送回家。 (8)介绍其他组游戏。教师:另外还有6组游戏,都是我们玩。放在第八组的游戏是从末玩过的,如果你七组游戏都玩好可以去第八组,动脑筋想想怎么玩,然后试一试。 (钟面有1数字,把缺少的数字填上。) 3、循环游戏,教师重点指导新游戏。 第一组:二次分类;第二组:找影子;第三组:数立方体; 第四组:数的组成;第五组:填算式;第六组:三次分类; 第七组:藏宝;第八组:看钟面填数字。 4、小结评价。 (1)针对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 (2)小结第八组情况。举手表决有多少人玩过,请个别幼儿{说玩法。(如有对的,表扬幼儿;如没有,则下次公布正确玩法。) 效果分析: 把这个新授活动设计游戏的形式,请幼儿选择正确的路送葫子回家,形象生动、情节有趣,深得幼儿的喜爱。示范讲解时,并且把所有猴子都送回家,那样幼儿对后面的活动就没多大兴趣了恰恰相反,只送了两只猴子回家,但所有的标记都会看了,后面之间活动,幼儿会认为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依然兴致很高。实践证明幼儿快速接受了新游戏,玩的正确率很高,达到教学目标。 专家点评: 本活动设计是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但巧妙的是教师把分类的要求呈现为动物的某些特点,每次分类以不同的特点为标记,上把标记和分类活动寓于游戏中,幼儿很感兴趣。在幼儿熟悉了以上分类活动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提出分类的标记并进行分类活动,相信幼儿会有兴趣。 反思与讨论: 什么可以作为分类的标记?可由谁来提出分类的标记?

三、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分析怎么写

个别化学习活动和区域活动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两者都可以以分区域的形式进行空间上的区分,并且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符合幼儿的兴趣。在区角分布上面都要充分考虑到动静隔离,并且都有一定的游戏性。那有人就会问,区域活动不就是个别化学习吗,有什么不一样。

区域活动也可以称为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它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特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它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它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角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

个别化学习也可以叫主题区域,根据某一主题的目标和内容,创设相应的区域,它的特点是各个区域之间不是孤立的,应有一定的联系性,并应紧紧围绕主题来创设情境,所提供的材料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将学习放到区域活动中,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与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索。

四、中班荡秋千要小心教案的效果分析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幼儿年龄小,喜欢荡秋千,又有一些不敢去尝试,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孩子们先学会这首儿歌,再试着荡秋千。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认识汉字“秋千”、“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学会儿歌。

难点:流利地朗读,同时认识汉字。

活动准备

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图上小朋友们愉快的荡秋千的场景中展开,活动中,孩子们因为很向往去荡秋千,故对儿歌的学习很顺利,对字宝宝的认识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动中有真的秋千让孩子们玩一玩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