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家人不和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儿童有心理障碍的原因

2022-03-03 20:45:0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家人不和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

婆媳之间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最大的害处,就是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心理健康

1、家人不和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

婆媳之间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最大的害处,就是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小孩子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至于说到:心理烦恼"就更觉得可笑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孩子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知模式;如果孩子身边的几个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是相互矛盾的,孩子就无法建立稳定良好的iwm,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就常常显得难以预料,如果再遇上心急不耐烦的家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行为与情绪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儿童也会产生心理疲惫,然后连带家长的心也很累,而且彼此之间还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婆媳之间这种:心理拉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信号,很多孩子会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并会产生社会适应困难的心理代价。

所以,阿东就是从小心理模式没有建立好,导致他成年之后还会有怕见到妈妈的心理障碍。

2、儿童有心理障碍的原因

您的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吗?育儿专家黄哲说:孩子的有些表现是家长难以控制的,比如说孩子拼命得哭闹,不停地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儿童心理障碍

问题不容忽视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又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但家长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新生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婴幼儿的大脑和心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大小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如忌妒、恐惧、分离焦虑)以及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发等)。1岁以上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孩子中有80%属于学习能力障碍,即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心理问题

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有这么多孩子有学习能力障碍的问题,与儿童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有关。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胎教的影响。现在很多母亲给胎儿听胎教磁带,但已发现有些幼儿由于听觉刺激不适当,反而造成失聪。胎儿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不应该受到无端的打扰。

二、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影响。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三、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四、强制学习的影响。现在有些家长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孩子背诗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孩子3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儿童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五、教育方法的影响,如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六、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般有五个方面。

1、智力符合常态。

2、情绪稳定而愉快。

3、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

4、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

5、人际交往和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孤独症儿童心理障碍

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行为偏异会影响成年期精神健康,部分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与成年期精神疾病具有相关性。这是福州市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主任林力综合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据林力介绍,经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品行障碍、孤独症、情绪障碍等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都会影响成年期精神健康。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部分儿童adhd延续至成年仍有注意力涣散、易冲动等症状,形成成人adhd。其中,约有33%的成人adhd伴有情绪障碍、抑郁症,且易发生酒精和药物滥用。儿童adhd常表现为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不良等,成年后发现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嗜酒、社会能力低下等问题。

——品行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主要包括偷窃、逃学、说谎、虐待动物、躯体虐待等。它与成年反社会行为有密切关系。成年后发生其他精神病者增多,职业适应、婚姻冲突、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多。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往往可完全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期。至少年期时,部分孤独症患儿症状改善,另一部分则表现为行为衰退,尤其严重智力缺陷、脑器质性损害者中约30%在青春期可发生癫痫。至成年期时,很多孤独症患者仍处于严重功能缺陷状态,不能独立生活,要长期照管。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到成年期表现正常,少数与成人神经症以及精神病之间有一些连续性。严重的焦虑、恐惧和强迫症有可能发展为分裂症,因此,对儿童青少年表现为拒绝到校或学校恐怖症者应密切观察和警惕。社交性焦虑障碍则可以从青春期完全延续至成年期。

林力表示,精神疾患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与成年精神健康关系密切,因此精神健康须从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为失聪儿童扫清心理障碍

残缺的孩子就像上帝身旁的天使,在降落的瞬间折断了翅膀,他们是不幸的,如果他们再处在不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的话,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将受到多大的伤害。每每想到这些,小编的心里就很难受,家庭应该给予这些残缺的天使更多的爱和关心。

1.失聪儿童情绪发展障碍

对于天生就听不到外界声音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孤独的,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因而他们倍感孤单和寂寞,更是缺少安全感。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胆小、内向、很少与人交流,他们的情绪也就容易被大人所忽略,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情绪发展。失聪的孩子很多时候对很多事物存在敏感心理,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却因自卑、胆怯、孤僻等原因而失去了成才和机会。父母们应该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就算是折翅的天使,父母也要想办法让他们长出新翅膀,在蓝天翱翔。

2.失聪儿童心理需要障碍

对于正常健康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能感受到外界的声音和温暖,但对于失聪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幸的也不能感受到外界的声音,内心也就充满了孤独。正是因为如此,孩子很难打开自己的心菲,生活在孤独的内心世界,过分依赖、任性、固执等都出现在他们的性格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值得信赖和信赖的人,有责任也有义务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那扇关闭起来的窗,让孩子晒到温暖的阳光,重新找回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生活。

3.失聪儿童社会交往困难

因为天生失聪,孩子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他们的语言发育也就在渐渐退化,孩子与周围人群沟通和交流的难度加大,如果得到了很好的手语教育和培养的话,孩子的情况可能较好,如果是在条件较差的家庭,孩子没有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培养的话,那孩子融入社会更是困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支持孩子们上特殊学校,让孩子感受到无声世界里的有声生活。

4.失聪儿童的学习障碍

因为失聪,他们不可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坐在课室里学习,他们需要上特殊学校,学习速度和学习课程也要放慢,更多的时候他们还会出现发音不准,无法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等学习障碍,但只要持之以恒,父母用爱和关心呵护孩子,奇迹就会发生在孩子们身上。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