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班科学探索活动

2024-06-24 07:22:03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班科学探索活动
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探索
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 运用特定的策略积极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

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班科学探索活动

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探索

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 运用特定的策略积极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科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促 进幼儿对科学活动进行深入和持久的探索。 一、创设一个具有浓厚科学氛围的环境 1、加强教室环境的感染性 教室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墙面、地面、空间 说话,是启迪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教室环境要让幼儿感受到 由观察和学习所带来的兴奋和好奇,可以在教室里种植物或将小生 物放入养植箱中能给幼儿提供观察和思考动植物的机会,在教室里 放置一些与幼儿观察的动植物相关的图画书,帮助幼儿扩大知识 面。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一些幼儿关心的、感兴趣的、能理解的科学 内容。 2、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科学探索除了一些必要的工具仪器外,更多的应该是我们身边的 材料,如安全的废旧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 科学知识,还让幼儿学会勤俭,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利用 废旧材料进行探索活动能让幼儿学习创造,体验到创造能使简单的 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索、乐于学习、 乐于创造。 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能引起他们探索的 兴趣,引发幼儿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材料的摆放和空间安

排应便于幼儿的自由选择和探索活动。当然,不要忘记根据季节、 近期的教育目标不断充实和更换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 趣。 二、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1、教师要引导幼儿从操作中学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向幼儿传授科学知识, 忽视培养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缺乏给予幼儿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 钥匙。例如:有的教师习惯在幼儿操作之前亮出标准答案,操作的 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让幼儿验证这个答案。而对幼儿来说,操作是一 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a686964616fe58685e5aeb,他们是在尽情“玩”的过程中获 得发展的。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我们在进 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 在探索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在玩某一样材料 时,当一个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时,其他的幼儿则会受到启发,能力 强的幼儿就会在此基础上想到更好的办法,能力弱的幼儿跟着学习 这种方法,使他们也对此活动充满了兴趣。如在玩磁铁时,有个孩 子发现隔着一张纸也能移动磁铁,几个小朋友看见了也都拿张纸来 试一试,试过后有几个小朋友这个拿泥工板试,那个干脆把磁铁放 到桌子底下试了。

如何指导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

如何指导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

如何指导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

当幼儿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 常常会问一些“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的问题,这种随机产生的对科学的好奇现象我认为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信息。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 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一、抓住契机, 适时给幼儿科学的解答。

幼儿的学习具有情绪性, 当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注意到了什么马上就要问, 想到了什么马上就要说。如在一次晨间活动中, 两个幼儿在给螃蟹换水时发现了螃蟹吹泡泡的秘密:“快看, 螃蟹吹泡泡了! ”“真好玩, 螃蟹怎么会吹泡泡呢? ”“它看到我觉得高兴呗, 就吹泡泡了。”“不对, 它是看到我才吹泡泡的! ”他们争执不休, 便向老师求援。老师说:“你们去观察一下螃蟹在什么时候吹泡泡的。”两幼儿反复观察, 发现了鱼缸里没有水的时候螃蟹才会吹泡泡。由于有了新发现, 幼儿的情绪高涨, 很容易接受新信息,于是老师适时地指导:“螃蟹吹泡泡可不是在玩, 而是在呼吸。在水里时,螃蟹的鳃储存了大量的水分, 离开水后, 鳃里的水和空气一起吐出来, 就形成了泡泡。这是螃蟹的生活习性之一。”两幼儿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螃蟹在呼吸。”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教师敏锐地抓住了科学教育的契机给予适时的解答, 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提供材料, 及时让幼儿动手探索。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 一些抽象的科学道理讲解百遍, 不如让他们亲眼目睹和亲手操作。如认识颜色的活动, 老师一不小心把两种颜色滴在一起,幼儿发现后问:“老师,颜色怎么改变了? ”老师没有作任何说明, 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看看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比较, 得出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结论。当这一结论被老师认可时, 他们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和更高的探索热情。这时老师提供材料, 又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三种、四种、更多种颜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 来拓展幼儿的探索范围。可见, 适时地提供材料, 也是指导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三、寻求援助, 不断提升幼儿学科学的热情。

偶发性科学活动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如早晨的大雾、冬天的霜冻、雨后的蚯蚓等, 这些不期而至的事物或现象, 我们都能通过观察、探索来帮助幼儿学科学, 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有的偶发现象不是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或老师的口头讲解就能理解的, 它需要正规的科学活动和一定的科学原理分析来解决。如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时, 空中出现了一架动力伞, 它立刻吸引了幼儿的视线。有的幼儿在大声地喊:“我看见有人坐在上面。”有的幼儿在问: “老师, 它怎么飞起来的, 我也要上去! ”老师说:“它后面有个大风扇在高速旋转就飞起来了。”这时有个幼儿不解地问:“我们家的风扇也转怎么不飞起来呢? ”这个问题一时间难以解释清楚, 老师便坦诚地对幼儿说:“你们能发现问题很棒,可这个问题也难倒了老师, 我们明天去向别人请教好吗? ”于是, 老师与电机厂的工程师联系,请他来帮助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工程师没有直接地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是做了如下工作:a.让幼儿参观电机陈列室, 观察三种转速快慢不同的电机旋转; b.观察他特地制作的小飞机模型升空实验;c.让幼儿折纸飞机, 玩纸飞机。通过工程师的讲解和实验,大多数幼儿理解了动力伞的飞行原理。在活动中, 教师并没有因为自己对某些科学知识的欠缺, 而放弃对偶发性科学问题的解答, 而是积极帮助幼儿解疑, 从而提升了幼儿的科学兴趣。

科学并不神秘, 幼儿大量的科学探索活动是偶发的、随机的, 所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除了遵照课程安排开展之外, 随机捕捉幼儿偶发的科学活动信息, 综合地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进行科学启蒙, 倒是需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