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哭闹抓耳 可能患了中耳炎,小儿中耳炎的症状
1、小儿哭闹抓耳 可能患了中耳炎
8个月的宝宝哭了一夜,不停地摇头抓耳。妈妈带他到河南省郑州市三院看病,检查发现宝宝患了急性中耳炎。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周世华介绍说
1、小儿哭闹抓耳 可能患了中耳炎
8个月的宝宝哭了一夜,不停地摇头抓耳。妈妈带他到河南省郑州市三院看病,检查发现宝宝患了急性中耳炎。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周世华介绍说,因为小孩子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疾病的症状,得了中耳炎有时候只会摇头抓耳。
患上中耳炎,耳朵会出现跳痛或刺痛,孩子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剧,以至不肯吃奶。较大的儿童会说耳痛,婴幼儿由于不会说话,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及呕吐、腹泻等。
小儿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必须积极治疗,包括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
周主任说,预防中耳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注意不同的问题:
给小孩子喂奶的姿势和方法要正确。婴幼儿要抱起来喂奶,人工喂养时不要喂得太多、太急。喂奶时不要让婴儿平卧,以免婴儿来不及吞咽发生呛咳,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
到正规泳池游泳,避免脏水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给小婴儿洗头时用药棉塞住外耳道,以防洗头时水进入中耳。
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切勿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要先擤一侧鼻孔,再擤另一侧鼻孔,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要留心了:
小儿听力下降,耳鸣;婴幼儿哭闹不止、抓耳挠腮,尤其晚上更突出。患有鼻窦炎的小儿,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小儿中耳炎的症状
小儿小儿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在儿童耳部疾病中占首位,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一般说不清楚,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疾病,延误病情。
小儿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婴幼儿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小儿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3、谈谈小儿中耳炎
中耳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临床常表现为耳区胀痛、听力下降以及伴有发烧、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旦鼓膜穿孔,可见脓液从耳中流出,此时肿胀的症状反而减轻。一些家长对耳内会有脓液流出大惑不解,常以为是水灌入耳中所致,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中耳好比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有六个壁,前壁就是鼓膜,将外耳道(俗称耳孔)和中耳隔开,中耳腔内覆盖着粘膜,有三块起传音作用的听骨与内耳相连。一般情况下,洗澡时外耳道偶尔进水,只要鼓膜没有病变,水是进不了中耳腔的,也不可能引起中耳炎。所以婴儿洗澡时耳孔不慎进了水,只要用脱脂棉小心吸出就行了,但应该注意手势切莫太重。
那么,小儿怎么会得中耳炎呢?原来,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由于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加上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而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当中耳炎没有脓液流出时,稍年长的儿童能自行诉述病情,但婴幼儿一般只会烦躁哭闹,父母常常不知所措。但此时若用手指轻轻按压耳朵,如果孩子哭闹加重,或用手来自卫,则说明是耳内的毛病。另外,因重力的关系,将小儿抱立时,由于耳内的充血情况得到改善,疼痛常常有所减缓,这也提示中耳炎症的存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应注意休息、多饮水、给予富有营养的饮食以及保持大小便通畅外,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处理,同时应加强中耳局部的消炎处理,另外应特别注意去除致病因素,以保持咽鼓管的通畅。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流脓会逐渐减少至痊愈,穿孔的鼓膜也可能愈合,对听力不会造成影响。若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一旦转变为慢性中耳炎,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小儿为什么易患中耳炎
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坚固,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于这一特点,也使哺乳的婴儿易患中耳炎,如在平卧位给婴儿哺乳时,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发生呛奶,可使奶液进入中耳。此外,新生儿生下来开始吸气和啼哭时,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造成只有几天或一周的新生儿患急性中耳炎。
还由于咽鼓管的开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体(又称腺样体,正常情况下起防御作用),而婴幼儿时期的增殖体较大,,若本身发生感染,增殖体可因炎性增大,使开口于附近的耳咽管,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感染、肿胀和堵塞,导致中耳炎。
除增殖体炎症肿胀累及咽鼓管这个原因外,增殖体的肥大、鼻咽部的肿瘤、鼻后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连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机械性受压,发生堵塞,引起中耳炎;另外,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确,当伤风感冒,鼻堵,鼻涕多时,如擤鼻用力过猛,鼻腔分泌物可被挤入咽鼓管内,继而进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