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

2024-12-30 22:33:22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上我们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的,角色游戏也是其中一种主要方式,角色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上我们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的,角色游戏也是其中一种主要方式,角色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以下分享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1 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始于幼儿时代,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这些品质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自然也就成为了每个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而创造潜能的挖掘就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是娱乐,而且还是学习。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和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为此我们进行了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研究尝试。

在游戏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娃娃家的孩子像模像样地学妈妈喂宝宝吃饭,有时候嘴巴里还会念念有词“烫吗,妈妈给你吹吹”诸如此类的话;点心店的孩子因为没有生意会主动上门推销,就有了送外卖。还有很多,幼儿的思维你是永远摸不透的,每次角色游戏他们都会发现一些新鲜的玩意儿,这就是他们创造性的体现,好模仿,好学。

另外,角色游戏最好不要仅限于娃娃家、点心店、商店等,可以让幼儿提出感兴趣的主题。在每次游戏中,我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钱不够用,每次分给幼儿的钱一会会就用完了,那怎么办呢?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快要变成“强盗”了,经常会有孩子来告状:谁抢我们商店的东西了,谁吃东西不给钱等等。对于这个,我也曾反思过,如果把钱还给小朋友,那么商店的小朋友肯定不愿意了,这是我赚来的,为什么要给他呀。后来想了个办法,用打工这一办法变相把钱还给他们。在导入的时候,用了谈话形式:“最近我们班里好像多了几个小强盗,你们觉得抢别人东西对吗?”然后引出“那么我们钱用完了该怎么办啊?”马上就会有小朋友想到,钱没了就赚啊。问题就解决了,孩子们没钱了就去商店或者点心店帮忙赚取自己的报酬。有时候孩子的创造性需要老师拎一把,不仅仅靠孩子,老师也要在一旁协助。

(一)克服模式化,发展创造力。

在平时的游戏当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指导中存在着成人化、真实化、功利化的倾向。她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图代替幼儿的意愿,过分追求游戏内容和替代物的真和像,而忽视幼儿象征性行为的发展。如有的孩子把学花片向上抛或向下掷,教师就认为这是不爱护玩具;有的孩子把娃娃家里的煤气灶拆掉了,教师就认为这是“破坏”行为,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禁止游戏。我通过观察、了解之后,将抛雪花片替代为“放鞭炮”,用掷雪花片替代为“种花”并予以肯定,引导他们在地上围上“栏杆”。以后,孩子们发挥了更大的创造性,不仅在地上围上“栏杆”,还分别用替代物做“一串红”、“花瓶”、“花篮”。可见,孩子们在赋予物品以象征性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拓宽游戏主题,为再创造准备。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所以幼儿所处的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如馨馨喜欢做医生的游戏,她打针的模仿动作很逼真,因为她经常看到当医生的妈妈给别人看病的情景,所以对医疗小器械及各种小器械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而明明在玩汽车时,嘴里不断发出“呜——”的呼啸声,我经过了解发现,明明最近刚坐过火车,火车上的汽笛声音和感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坐火车的感受和经验用到了开汽车上。总之,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其次,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特点,我经常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和了解身边的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熟悉的成人的职业及生活方式,使幼儿对成人的日常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为角色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为再创造打下基础。

(三)自制游戏材料,培养创新意识。

著名的教授杨振宁曾提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因此,我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比如:新开设的“理发店”缺少各式发型,于是我便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发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先讨论制作的材料,幼儿想出了制作发型的各式材料如尼龙袋、编织袋、泳帽等,最后通过大家一致讨论用浴帽来做发型既简便又容易装饰。接着我们一起分工合作,在画、折、剪、帖等操作中大家都发挥了超出预料的效果,最后在大家的精心设计下,一个个精美漂亮的发型就被制作出来了。另外,在游戏中替代物的使用,也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为此,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启发幼儿积极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儿做到以物代物,一物多用。

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材料,如纸、牙膏盒、棒冰棍、橡皮泥等分放在美工区里,让幼儿找找、想想、动动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物品。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材料,既可以促进幼儿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通过动手实践,可以使思维和想像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四)采用内指导,拓宽创造空间。

开展角色游戏,要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的指导方式有助于实现这两者的结合。内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处于游戏情景中的指导。它虽然不是直白地传递教育意图,但它似乎更符合角色游戏的特征和幼儿的意愿,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对幼儿的尊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当教师观察到某个游戏主题情节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可设计某些新的诱发情节,以引发幼儿进一步开展游戏,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或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在情节单调的“医院”游戏中,我以探病者为由给“病人送花”,从而产生“花店”主题;以货车司机的身份给气氛平淡的“动物园”送去两只“来自非洲的大象”,并告诉孩子“大象”会表演。幼儿就是这样不停地将角色游戏的主题处在动态的扩展、深化和转换之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地淋漓尽致,从而也拓宽了幼儿游戏的创造空间。另外,我还通过设置疑难情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克服困难。如我故意以顾客身份到“理发店”去“烫发”,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布条或纸条)来替代或制作头发;又如我还扮演乘客,要求“公交车”买票并报站,以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自发、最普遍、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因为它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就好象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它可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能力的培养。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己设定目标、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表达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同时,角色游戏又十分强调想象和创造的应用。我深感在游戏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游戏计划,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实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也是我此次尝试的价值。

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2 人际智能是一项很重要的智能,它有助于提高与人进行有效交往的能力。人际智能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与他们的沟通和合作中学习。角色游戏是培养孩子人际智能的重要方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

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比如在玩后面说到的“家里人玩纸偶”的游戏时,家长可以教孩子,他看到的图片就代表了该图片所展示的人,也就是说,如果棒冰的棒子上贴着男人的图片,那它就代表了爸爸,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就要把它看成是爸爸,而不是棒冰。

此外,在选择角色游戏时,也要考虑到角色、情境是不是能让孩子充分投入到里面的。选择孩子看到过的、有所了解的角色和情境,才能使孩子能够投入到其中的,才能激发他的情绪,对人际智能的培养才有实际性的效果。

下面推荐一个小游戏:

医生阿姨、护士姐姐

适合年龄:2岁~4岁

准备材料:白色的衣服,玩具娃娃,如有听诊器等玩具就更好了。

玩法步骤:

a、和宝宝一起换上白色的衣服,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护士;

b、假装玩具娃娃生病了,医生给它看病、护士照顾它;

c、让孩子了解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和工作,并让他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机对宝宝讲述这方面的知识,并教育他。

专家点评:

这个游戏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他们对这个游戏以及其它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都是百做不厌。小班的小朋友开始时通常会单独做这个游戏,他们喜欢戴上听诊器给玩具娃娃看病,还喜欢喂他吃药或给他打针。

等到小朋友之间相互熟悉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并且喜欢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班幼儿在游戏的初期表现的一大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社会交往十分陌生。角色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彼此熟悉,排除同伴间的陌生感。通过这类游戏,大部分孩子爱上幼儿园了,有的还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通过游戏,小朋友们还学会了解决诸如角色分配、工作安排、工具修养使用与分配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也充分证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

上一篇:小班家长育儿心得? 下一篇:返回列表